研究發現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機制
2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李于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Post-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of lipogenesis via AMPK-dependent phosphorylation of insulin-induced gene”。該研究發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過磷酸化增加內質網錨定蛋白Insig的活性,進而抑制肝臟脂質合成的功能,揭示了蛋白質翻譯后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機制。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在全球范圍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并且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非酒精性脂肪肝與2型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重大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肝臟脂肪酸從頭合成的增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AMPK是真核生物主要的能量感應因子,......閱讀全文
脂肪酸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徑
(1)奇數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人體含微量奇數碳脂肪酸,許多植物、海洋生物和石油酵母等含一定量的奇數碳脂肪酸。其β-氧化除生成乙酰CoA外,還生成1分子丙酰CoA,后者在β-羧化酶及異構酶的作用下生成琥珀酰CoA,經TCA途徑徹底氧化。 (2)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機體中約一半以上的脂肪酸是不飽和
脂肪酸β氧化
實驗原理:在肝臟中,脂肪酸經β-氧化作用生成乙酰輔酶A。2分子乙酰輔酶A可縮合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可脫羧生成丙酮,也可還原生成β-羥丁酸。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總稱為酮體。本實驗用新鮮肝糜與丁酸保溫,生成的丙酮在堿性條件下,與碘生成碘仿。反應式如下:2NaOH +I2─→NaOI +NaI +
“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區別
“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區別在于,前者在化學結構中有一個或者多個不飽和雙鍵,而飽和脂肪酸沒有不飽和雙鍵。
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區別
化學結構區別“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區別在于,前者在化學結構中有一個或者多個不飽和雙鍵,而飽和脂肪酸沒有不飽和雙鍵。對健康區別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分別都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益處。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
什么是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代謝脂肪酸根據碳鏈長度的不同又可將其分為:短鏈脂肪酸,其碳鏈上的碳原子數小于6,也稱作揮發性脂肪酸;中鏈脂肪酸,指碳鏈上碳原子數為6-12的脂肪酸,主要成分是辛酸(C8)和癸酸(C10);長鏈脂肪酸,其碳鏈上碳原子
什么是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代謝脂肪酸根據碳鏈長度的不同又可將其分為:短鏈脂肪酸,其碳鏈上的碳原子數小于6,也稱作揮發性脂肪酸;中鏈脂肪酸,指碳鏈上碳原子數為6-12的脂肪酸,主要成分是辛酸(C8)和癸酸(C10);長鏈脂肪酸,其碳鏈上碳
脂肪酸合成原料
合成脂肪酸的原料有乙酰輔酶A、HCO3-(C02)、NADPH和ATP,Mn2+可作為酶的激活劑。
游離脂肪酸簡介
游離脂肪酸是一類有機酸,簡稱:FFA。存在于人體內的脂質,大致可以分為膽固醇、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磷脂質等3種。游離脂肪酸是中性脂肪分解成的物質之一。當肌肉活動所需能源——肝糖耗盡時,脂肪組織會分解中性脂肪成為游離脂肪酸來充當能源使用。所以,游離脂肪酸可說是進行持久活動所需的物質。
脂肪酸的簡介
脂肪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脂肪酸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分子內不帶碳碳雙鍵的飽和脂肪酸,如硬脂酸、軟脂酸等;另一類是分子內帶有一個或幾個碳碳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最常見的有油酸,油酸的碳鏈中只有一個碳碳雙鍵,所以又叫單不飽和脂肪酸。一般脂肪酸化合
反式脂肪酸來源
反式脂肪酸(TFA)是指在不飽和脂肪酸碳鏈上存在反式構型雙鍵的脂肪酸,即一類含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雙鍵構型的不飽和脂肪酸。隨著2006年“麥當勞反式脂肪酸”事件的發生,2010年氫化油事件表明人們對反式脂肪酸越來越關注。2016年10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27批次,
脂肪酸的種類
脂肪酸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分子內不帶碳碳雙鍵的飽和脂肪酸,如硬脂酸、軟脂酸等;另一類是分子內帶有一個或幾個碳碳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最常見的有油酸,油酸的碳鏈中只有一個碳碳雙鍵,所以又叫單不飽和脂肪酸。一般脂肪酸化合物的碳鏈都較短,其長度一般在18-36個碳原子,最少的就是12個碳原子,如月桂酸。不管飽
脂肪酸的β氧化
原理根據β-氧化學說,機體組織能將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輔酶A。兩分子乙酰輔酶A可再縮合成乙酰乙酸。在肝臟內,乙酰乙酸可脫羧生成丙酮,也可還原生成β-羥丁酸。乙酸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總稱為酮體。酮體為機體代謝的中間產物。在正常情況下,其產量甚微;患糖尿病或食用高脂肪膳食時,血中酮體含量增高,尿中也能出
脂肪酸的β氧化
一、實驗目的?(1)了解脂肪酸的β-氧化;(2)通過測定和計算反應液內丁酸氧化生成丙酮的量,掌握測定β-氧化的方法及原理。二、實驗原理根據β—氧化學說,機體組織能將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輔酶A。兩分子乙酰輔酶A可再縮合成乙酰乙酸。在肝臟內,乙酰乙酸可脫羧生成丙酮,也可還原生成β-羥丁酸。乙酰乙酸、β-羥
脂肪酸合成途徑
生物體內由乙酰CoA合成脂肪酸的有:①非線粒體酶系合成途徑:即胞漿酶系合成飽和脂肪酸途徑。該途徑的終產物是軟脂酸,故又稱為軟脂酸合成途徑,它是脂肪酸合成的主要途徑。②線粒體酶系合成途徑:又稱飽和脂肪酸碳鏈延長途徑。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含1個或1個以上非共軛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反芻動物的脂肪和乳制品中,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氫化油”是加工油脂的一種,是食品中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工藝不同,氫化植物油反式
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作用介紹
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分別都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益處。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AA(花生四烯酸),它們在體內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對心腦
方舟子: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是是非非
最近我參加了一期關于保健的電視訪談節目,在錄制過程中有兩名來自不同領域的“觀察員”與我進行討論。其中一位是保健品公司的老總,觀點自然處處與我相對。另一位是一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研究室主任,按理應該是站在我這邊的,因為我所講的,無非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的一些常識。實際上卻不然,這位醫生時不
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近紅外吸收區別
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近紅外吸收區別,多的就是乙烯基的吸收。 1.3000-3100的乙烯基碳氫伸縮振動。強度微弱。 2.1600-1680的碳碳雙鍵伸縮振動,強度也是弱。如果不對稱性強,強度會增大。
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穩定性差異
飽和脂肪酸由于沒有不飽和鍵,所以很穩定,不容易被氧化;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由于不飽和鍵增多,所以不穩定,容易被脂質過氧化反應。
脂肪酸的分類依據
根據碳鏈長度的不同分類可分為:短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脂肪酸代謝脂肪酸根據碳鏈長度的不同又可將其分為 :短鏈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其碳鏈上的碳原子數小于6,也稱作揮發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中鏈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的定義
必需脂肪酸是指對維持機體功能不可缺少、但機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包括亞油酸、α-亞麻酸,均為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
游離脂肪酸的功能
¤ 熱量的直接來源:游離脂肪酸是中性脂肪分解成的物質。當肌肉活動所需能源--肝醣耗盡時,脂肪組織會分解中性脂肪成為游離脂肪酸來充當能源使用。所以,游離脂肪酸可說是進行持久活動所需的物質。例如:馬拉松賽跑。 是導致氧化應激的物質之一: 高游離脂肪酸(FFA)刺激的后果是高活性反應分子性氧簇(R
脂肪酸的分類依據
自然界約有40多種不同的脂肪酸,它們是脂類的關鍵成分。許多脂類的物理特性取決于脂肪酸的飽和程度和碳鏈的長度,其中能為人體吸收、利用的只有偶數碳原子的脂肪酸。脂肪酸可按其結構不同進行分類,也可從營養學角度,按其對人體營養價值進行分類。按碳鏈長度不同分類。它可被分成短鏈(含2-4個碳原子)脂肪酸、中鏈(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fattyacids 高級脂肪酸的合成,以乙酰CoA為基礎,通過乙酰輔酶A羧化酶的作用,在ATP的分解的同時與CO2結合,產生丙二酸單酰CoA,開始這一階段是控速步驟,為檸檬酸所促進。丙二酸單酰CoA與乙酰CoA一起,在脂肪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C16的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很多研究表明TFC攝入過多會對人體健康和嬰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2.1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形成且TFC也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促進血栓的形成。 2.2 提高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壞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好脂蛋白”促進動脈硬化。 2.3 促進導致血糖不平衡,減少紅血球對胰島素靈敏
概述脂肪酸的分類
自然界約有40多種不同的脂肪酸,它們是脂類的關鍵成分。許多脂類的物理特性取決于脂肪酸的飽和程度和碳鏈的長度,其中能為人體吸收、利用的只有偶數碳原子的脂肪酸。脂肪酸可按其結構不同進行分類,也可從營養學角度,按其對人體營養價值進行分類。按碳鏈長度不同分類。它可被分成短鏈(含2-4個碳原子)脂肪酸、中
專家解讀反式脂肪酸
一、反式脂肪酸風波概述 2010年起,多家主流媒體報道稱“反式脂肪酸存在很大健康風險”,稱“反式脂肪酸是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之后各種媒體多次就反式脂肪酸進行報道,多集中在“攝入反式脂肪酸會造成多種疾病”等方面。2010年11月6日CCTV-2 “經濟半小時”欄目關于“中國普遍使用氫化油 或
脂肪酸的功能簡介
①能提供熱量,是很好的能量來源。 ②脂肪酸貯存在脂肪細胞中,以備人體不時之需。 ③作為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原料。 ④能保持細胞膜的相對流動性,以保證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⑤使膽固醇酯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 ⑥提高腦細胞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脂肪酸可用于丁苯橡膠生產中
?脂肪酸的主要作用
脂肪酸常與其他物質結合形成酯,以游離形式存在的脂肪酸在自然界很罕見。人在遇到饑餓或壓力時,激素會激活脂肪細胞中的脂肪酶,將儲存的甘油三酯轉變回脂肪酸和甘油,然行它們被釋放到血液中得到利用。除了腦細胞之外,身體的所有細胞在饑餓缺乏能量剛‘都使自己適應于利用脂肪酸,脂肪酸同葡萄糖一樣可轉化成ATP的能量
游離脂肪酸的介紹
游離脂肪酸,簡稱:FFA,NEFA 英文名: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free fatty acid 游離脂肪酸又稱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 NEFA),血清中含量很少,如用小量血清標本測定必須采用靈敏的方法,并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