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深潛:向海底一萬米進發
3月10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靠港三亞,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覆蓋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潛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復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創造了一系列中國載人深潛作業的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被認為是發展深海技術的引擎和集成平臺,也是開展深海科學研究、資源開發的重要支撐,相關技術的進步將促進深海裝備配套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2017年科技部等三部門印發的《“十三五”海洋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到的重要目標,就是開展潛水器譜系化工程。 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萬米載人潛水器,規劃實施以來,我國潛水器譜系化工程有序推進。 “蛟龍”將重返馬里亞納海溝 2012年,“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完成最大設計深度海試,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刷新了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的世界紀錄。由于當時潛水器常態化業務運行的條件仍不完備,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閱讀全文
中國載人深潛:向海底一萬米進發
3月10日,“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靠港三亞,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覆蓋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潛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復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創造了一系列中國載人深潛作業的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被認為是發展深海技術的引擎和集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凱旋
本報青島7月16日訊(記者廖洋攝影報道)今天,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深潛器的“向陽紅09”船順利抵達青島。 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介紹,“向陽紅09”船6月3日自江蘇江陰起航奔赴馬里亞納海溝執行海試任務,為期44天。“蛟龍”號共完成
中國4500米載人深潛器完成檢驗 可交付使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13日完成了對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海試后的拆檢,并通過中國船級社建造入級檢驗的相關要求。檢驗結果表明“深海勇士”號結構設備狀態良好,設計合理,安全可靠,中國船級社近期將簽發入級證書,正式交付使用。 據了解,中
“深海勇士”返航三亞 創中國載人深潛多項紀錄
3月10日上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靠港三亞,完成歷時121天、航行17000余海里的西南印度洋熱液科學考察航次(下稱“TS10航次”)科考之行。本航次中,“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復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創造了一系列中國載人深潛作業的新紀錄。 在
蛟龍號創載人深潛記錄 最大下潛深度7020米
來自“蛟龍”號海試陸基保障中心的最新消息, 6月24日,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最新記錄,首次突破7000米,達7020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歷史記錄,這也是世界同類型的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
中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本月10日赴南海執行任務
6月5日下午14時,“向陽紅09”船緩緩駛離青島市母港,前往江蘇江陰,在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后,于本月10日正式起航,前往南海和太平洋執行“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 據悉,“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分為3個航段。第一航段調查任務開赴南海特定海域;第二航段預計7月中
載人潛水器開辟我國深潛科研新領域
認識海洋、保護和開發海洋,深海科考及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必不可少。目前,我國已擁有“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三臺深海載人潛水器。記者日前從“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用戶科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會議上獲悉,“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2022年分別完成了100潛次、75潛次作業,這
載人潛水器開辟我國深潛科研新領域
認識海洋、保護和開發海洋,深海科考及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必不可少。目前,我國已擁有“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三臺深海載人潛水器。記者日前從“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用戶科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會議上獲悉,“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2022年分別完成了100潛次、75潛次作業
七名蛟龍號潛航員獲得“載人深潛英雄”稱號
昨天(5月17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載人深潛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當天,中國載人深潛表彰大會舉行,7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潛航員獲得“載人深潛英雄”稱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團隊獲得“載人深潛英雄集體”稱號。
南海海底地質災害載人深潛科考圓滿完成
李偉研究員與張強副研究員(左)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前合影。 李偉研究員在潛航員的幫助下操作機械臂對海底不穩定區淺層沉積物進行柱狀取樣。李偉團隊 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偉與副研究員張強搭乘“探索二號”科考船,圓滿完成以調查南海海底地質災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