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12日發布了2018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2018年,全國共完成造林707.4萬公頃,森林撫育851.9萬公頃,治理退化草原666萬公頃以上,為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8年還新增公路綠化里程7.9萬公里,新增“國家森林城市”29個,全國共有自然保護地1.18萬處,修復退化濕地7.1萬公頃,全國年均種子生產量2700萬公斤,苗木434億株,全國經濟林產品產量1.6億噸。......閱讀全文
海口濕地。資料照片 2018年,各地、各部門(系統)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態需求為總任務,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攻方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國土綠化事
2012年是落實林業“雙增”目標,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和《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年)》的關鍵之年。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國造林綠化表彰動員大會精神,緊緊圍繞林業“雙增”目標,以改善生態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任務,扎實推進國土綠化,取得顯著成
“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大力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發展。五年來,我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污染治理投資保持較快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控制,環境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朔州一隅 1979年,鄧小平和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總裁哈默的一次會面孕育了一座城市的新生。這一年亞洲最大的現代化露天煤礦——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開工建設,10年后,國務院正式批準在該地區成立朔州市。 自此,朔州市成為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座因能源而生的城市,也成為一塊探索中國能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試
據國家林業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林業事業發展平穩,持續推進,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01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410萬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造林面積274萬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45.6%。全年木材產量8088萬立
記者從2月23日召開的河北省林業局長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河北省緊緊圍繞“構筑京津綠色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林業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和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土地沙化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草長鶯飛春已至,又到一年植樹時。在植樹節到來之際,記者專訪了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 記者:2019年是新中國設立植樹節40周年。40年來,植樹節在推動國土綠化、培養全社會生態建設和保護意識,弘揚生態文明理念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張建龍:1979年,在鄧小平同志的提議
退耕還林工程是迄今為止我國投資最大的生態恢復及惠農項目。截至2012年底,中央已累計投入3247億元,全國1.39億畝陡坡耕地和嚴重沙化地恢復了植被,共完成造林任務4.41億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3個多百分點,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明顯減輕。 如今,退耕還林工程面臨“政策陸續到期”,新周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形勢日益緊迫,中國綠色碳匯事業加緊行動。回首2015年,中國綠色碳匯事業任務多、大事多、熱點多。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專家學者和志愿者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最終評選出了中國綠色碳匯2015十大事件。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林業邊會展示巨大貢獻支持氣候談判。在2015年巴黎氣候
福建漳平市永福鎮臺灣農民創業園打造高山休閑農業旅游區,茶園形成“頭戴帽、腰纏帶、腳穿鞋”的自然生態結構,徹底改善了茶園生態環境。 “快打包點空氣快遞給我們!”今年年初,當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秀美的襄河穿城而過,河面波光粼粼,兩岸風光旖旎。漫步在全椒襄河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內,不僅有文化長廊、亭臺古橋、花草樹木,還有許多蒙學雕塑、國學小品。 近年來,全椒縣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通過規劃引領,大力實施生態建設,突出經濟社會、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1568平方千米
漫山遍野,一株株綠色核桃幼樹在石頭縫里茁壯成長。 “這啥都不缺,就缺土,栽樹沒有土,就用籮筐背,種植核桃不僅收入高,還能綠化石頭山,再不讓雨水沖毀我們的家園。”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縣中亭鄉隴碰屯村民唐光陽如是說。 為了解退耕還林成果的鞏固和農民生計的改善情況,去年底,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甘肅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全國五大湖區湖泊水環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 會議指出,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是全體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對子孫后代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
搞了一輩子水保的朱清科平時話不多,可一聊起黃土地,馬上滔滔不絕。 項目“找上門” 這位60歲的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專心跑野外,從不跑關系要項目。 相反,國家重點項目總是主動“找上門”,國際合作項目也不例外。 ——主持“淳化黃土殘原溝壑區開發治理與農業持續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來,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強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廚房里看不到一點兒煤灰,整潔的客廳窗明幾凈,干凈的地板透著亮兒。隆冬時節,室
北京阿芳嫂野山茶加工成的成品庫房里,社員職工在查驗貨品。 北京阿芳嫂黃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晾曬和分揀野生黃芩山茶。北京阿芳嫂黃芩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門頭溝區清水鎮,配合北京市風沙治理相關措施,發展林下經濟,合作社在當地種植的黃芩制作山茶,實現了當地農民的快速致富。 一到大風天氣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啟之年。 在這次“兩會”上,“十二五”規劃正式出臺。用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胡鞍鋼的話說: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綠色發展的國家規劃。
從省林業廳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已正式印發《廣東省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明確要求至2015年年底,建立全省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形成全省林業生態紅線一張圖,實現“以庫管線”、“以圖管線”。 林業專家指出,劃定林業生態紅線有利于強化森林資源、濕地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在工作上要當一把劍,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對待人民群眾我愿意做一頭牛,為他們耕田種地;對環保系統的這些環保工作者,我愿意做一把傘,為他們擋風遮雨。周生賢如是說。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周生賢。(資料圖片) 周生賢出身平民,從寧夏大羅山腳下的一位中學老師,一路走到正部級崗位。 《小康》
從今天上午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獲悉,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生態安全屏障框架基本形成。未來五年,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我國將加快構建十大國土生態安全屏障,為有效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力爭到201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
在全國退耕還林面臨新周期的節點,陜西延安決定,自籌資金30億元,開啟新一輪退耕還林。 中國工程院8位院士認為,退耕還林成果需要鞏固,生態與糧食可以雙贏,應繼續推進這項工作。 “十二五”時期,國家對重點生態脆弱區繼續安排退耕還林任務。今年,還將統籌安排新的退耕還林任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解讀部分新增中央投資流向和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為盡快推動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應對國際經濟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中央確定今年第四季度增加中央投資1000億元。這筆投資可望帶動4000億元社會投資,將對就業和相關行業產生積極的拉動作用。記者為此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
2018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2019年——持續抓好國土綠化、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對去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總結,以及對今年保護修復生態系統工作的安排。 “成效顯著”體現在哪里?生態環境怎么進一步改善?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中國“綠色奇跡”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盡快推動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應對國際經濟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中央確定今年第四季度增加中央投資1000億元。這筆投資可望帶動4000億元社會投資。 這位負責人
“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可促進生物質飛躍大增產,獲得足量的生物質,將其制備成固體、氣體、液體形態的能源產品,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大氣溫室氣體負增長,可降碳除霾,解決相關環境問題。”中國的一位化學家雷學軍自信地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雷學軍研究員,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全國勞
1月4日,記者從在浙江安吉召開的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2017年全國林業產業總值首次突破7萬億元。圖片來源于網絡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林業改革發展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其中,國土綠化穩步推進。5年造林5.0
近日,海南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組織專家對海南省重大科技項目進行年度考核。在考核會上,23個項目84個課題進行了實施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匯報,并針對專家組提出的有關問題做進一步介紹。海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進展順利,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推動了產業技術升級,創新驅動發展效果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