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堿解法
質粒DNA提取可以:(1)快速純化質粒;(2)用于測序、體外轉錄與翻譯、限制性內切酶消化、細菌轉化等分子生物學實驗。一、實驗目的與原理質粒多為一些雙鏈、環狀的DNA分子,是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進行復制和遺傳的輔助性遺傳單位。質粒是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操作,進行遺傳工程改良物種等工作時最主要的DNA載體。提取質粒的基本步驟分為三步:①細菌的培養和質粒的擴增②細菌菌體的裂解③質粒DNA的純化本實驗采取的菌體裂解方法為堿解法,質粒純化方法為梯度離心法。二、材料與試劑1、材料:大腸桿菌2、儀器:超凈工作臺,培養箱,搖床,恒溫水浴鍋,臺式離心機,取液器一套,低溫冰箱,冷凍真空干燥機,電泳儀,水平電泳槽,紫外觀測儀3、試劑:Solution I 25 mM Tris-Hcl(pH7.4)10 mM EDTA(pH8.0)50 mM葡萄糖高壓滅菌,4℃保存Solution II 0.2 M NaOH, 1%SDS 現配現用Solution II......閱讀全文
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堿解法
質粒DNA提取可以:(1)快速純化質粒;(2)用于測序、體外轉錄與翻譯、限制性內切酶消化、細菌轉化等分子生物學實驗。一、實驗目的與原理質粒多為一些雙鏈、環狀的DNA分子,是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進行復制和遺傳的輔助性遺傳單位。質粒是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操作,進行遺傳工程改良物種等工作時最主要的DNA載體
質粒DNA的堿裂解法提取與純化
??細菌質粒是一類雙鏈、閉環的DNA,大小范圍從1kb至200kb以上不等。各種質粒都是存在于細胞質中、獨立于細胞染色體之外的自主復制的遺傳成份,通常情況下可持續穩定地處于染色體外的游離狀態,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體上,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復制,并通過細胞分裂傳遞到后代。????質粒已
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
一、實驗目的與原理?質粒多為一些雙鏈、環狀的DNA分子,是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進行復制和遺傳的輔助性遺傳單位。質粒是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操作,進行遺傳工程改良物種等工作時最主要的DNA載體。?提取質粒的基本步驟分為三步:?①細菌的培養和質粒的擴增?②細菌菌體的裂解?③質粒DNA的純化?本實驗采取的菌體
質粒DNA的提取與純化
一、實驗目的與原理質粒多為一些雙鏈、環狀的DNA分子,是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進行復制和遺傳的輔助性遺傳單位。質粒是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操作,進行遺傳工程改良物種等工作時最主要的DNA載體。提取質粒的基本步驟分為三步:①細菌的培養和質粒的擴增,②細菌菌體的裂解,③質粒DNA的純化。本實驗采取的菌體裂解方
質粒DNA的大量提取和純化實驗——堿法
在制作酶譜、測定序列、制備探針等實驗中需要高純度、高濃度的質粒DNA,為此需要大量提取質粒DNA。大量提取的質粒DNA一般需進一步純化,常用柱層析法和氯化絕梯度離心法。實驗材料細菌試劑、試劑盒STE酚 氯仿NaClPEG乙醇儀器、耗材離心管離心機抽干機實驗步驟1、取培養至對數生長后期的含pBS質粒的
純化DNA實驗_純化質粒(堿裂解法)
實驗材料大腸桿菌試劑、試劑盒LB葡萄糖緩沖液乙酸鉀儀器、耗材離心管實驗步驟1. 單個大腸桿菌克隆接種到 2 ml 含適當抗生素的 LB 中。37℃ 劇烈振蕩孵育 5~8 小時。或者可以培養過夜使飽和。2. 倒 1.5 ml 培養液到已作標記的微量離心管中。把剩下的培養液存放在 4℃。3. 在微量離心
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
實驗目的1、掌握最常用的提取質粒DNA的方法和檢測方法;2、了解制備原理及各種試劑的作用。實驗原理堿裂解法是基于DNA的變性與復性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的。堿性使質粒DNA變性,再將pH值調至中性使其復性,復性的為質粒DNA,而染色體DNA不會復性,纏結成網狀物質,通過離心除去。細菌質粒是一類雙鏈、閉環
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
實驗目的 ? ? ?1、掌握最常用的提取質粒DNA的方法和檢測方法; ? ? ? 2、了解制備原理及各種試劑的作用。 ? ? ?實驗原理 堿裂解法是基于DNA的變性與復性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的。堿性使質粒DNA變性,再將pH值調至中性使其復性,復性的為質粒DNA,而染色體DNA不會復性,纏結成網狀物
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實驗原理堿裂解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制備質粒DNA的方法,堿變性抽提質粒DNA是基于染色體DNA與質粒DNA的變性與復性的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在pH值高達12.6的堿性條件下,染色體DNA的氫鍵斷裂,雙螺旋結構解開而變性。質粒DNA的大
SDS裂解法提取質粒DNA實驗
這種溫和的方法(改進自 Godson and Vapnek 1973 ) 在處理大質粒(>15 kb ) 時較堿裂解法和煮沸法好。但溫和的代價是產量低:有相當數量的質粒 DNA 混于細胞渣滓中,在操作的早期步驟中丟失。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這種溫和的方法(改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