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體載體用于直接體內基因轉染實驗
試劑、試劑盒氯仿DC-Chol 儲存液DOPEDOTAP膽固醇儲存液葡萄糖儀器、耗材透紫外燈玻璃離心管氮氣桶真空干燥器水浴超聲破碎儀水浴鍋擠壓機聚碳酸酯膜濾器實驗步驟1.用氯仿將 30.0ml 的透紫外燈玻璃管漂洗 3 次。2.混勻用于準備脂質體的在透紫外燈玻璃管中的適當的脂質。(1)對于 DC-Chol/DOPE 的脂質體(摩爾比 3:2): 加入1.07ml DC-Chol 儲存液 和 0.1 ml DOPE 儲存液,來回漩渦振蕩混勻。(2)對于DOTAP/cholesterol 脂質體(摩爾比為 1:1): 加入 1.0ml DOTAP 儲存液和 0.55 ml 膽固醇儲存液,來回漩渦振蕩混勻。3.用手旋轉管子,同時通過沿著管壁吹氮氣,蒸發氯仿,形成薄的脂質薄膜。4.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2~3 h,使膜完全干燥。為了避免在真空環境下脂質膜的丟失,用鋁箔在管口蓋住,并在鋁箔上面用 26-G1/2 的針戳一些小洞。5.加 2.......閱讀全文
脂質體載體用于直接體內基因轉染實驗
試劑、試劑盒 氯仿 DC-Chol 儲存液DOPEDOTAP膽固醇儲存液葡萄糖儀器、耗材 透紫外燈玻璃離心管氮氣桶真空干燥器水浴超聲破碎儀水浴鍋擠壓機聚碳酸酯膜濾器實驗步驟 1.用氯仿將 30.0ml 的透紫外燈玻璃管漂洗 3 次。2.混勻用于準備脂質體的在透紫外燈玻璃管中的適當的脂質。(1)對于
脂質體載體用于直接體內基因轉染實驗
試劑、試劑盒氯仿DC-Chol 儲存液DOPEDOTAP膽固醇儲存液葡萄糖儀器、耗材透紫外燈玻璃離心管氮氣桶真空干燥器水浴超聲破碎儀水浴鍋擠壓機聚碳酸酯膜濾器實驗步驟1.用氯仿將 30.0ml 的透紫外燈玻璃管漂洗 3 次。2.混勻用于準備脂質體的在透紫外燈玻璃管中的適當的脂質。(1)對于 DC-C
脂質體介導的真核細胞轉染實驗——脂質體進行穩定轉染
實驗材料哺乳動物細胞試劑、試劑盒DMEM儀器、耗材培養箱離心管實驗步驟1. ?接種細胞(見“脂質體介導短暫表達”步驟1)長至50%匯片。?2. ?制備DNA/脂質體混合物,轉染細胞(見“脂質體介導短暫表達”步驟2和3)。3. ?每孔細胞加入1 ml DMEM-20完全培養液,37℃ 培養箱培養48
細胞轉染:脂質體轉染的幾個實驗方法
實驗原理 脂質 體(LR)試劑是陽離子脂質體DOTMA和DOPE的混合物(1:1)。它適用于把DNA 轉染入懸浮或貼壁培養細胞中,是目前條件下最方面的轉染方法之一。轉染率高,優于磷酸鈣法,比它高5-100倍,能把DNA和RNA轉染到各種細胞。用LR進行轉染時,首先需要優化轉染條件,應找出該批LR對轉
痘苗載體轉染細胞實驗
CaCl2 法 DOTAP 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將感興趣的外源基因亞克隆到質粒轉移載體上,外源基因的兩端為痘苗病毒基因組非必需基因片段。隨后,將重組質
痘苗載體轉染細胞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將感興趣的外源基因亞克隆到質粒轉移載體上,外源基因的兩端為痘苗病毒基因組非必需基因片段。隨后,將重組質粒轉染病毒感染的細胞,痘苗病毒基因組與質粒上同源的部分發生同源重組。應用適當的篩選方案,經幾輪噬斑純化,從細胞裂解物中獲得重組病毒。實驗材料 pSCll/pRB21/pSC65/pLW
脂質體介導的細胞轉染實驗
實驗概要學習和掌握外源基因導入真核細胞的主要方法—脂質體介導的轉染。了解外源基因進入的一般性方法,觀測外源蛋白的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為染色準備實驗材料。實驗原理外源基因進入細胞主要有四種方法:電擊法、磷酸鈣法和脂質體介導法和病毒介導法。電擊法是在細胞上短時間暫時性的穿孔讓外源質粒進入;磷酸鈣法和脂
細胞轉染脂質體轉染法
陽離子脂質體表面帶正電荷,能與核酸的磷酸根通過靜電作用,將DNA分子包裹入內,形成DNA脂復合物,也能被表面帶負電的細胞膜吸附,再通過融合或細胞內吞進入細胞。脂質體轉染適用于把DNA轉染入懸浮或貼壁培養細胞中,是目前實驗室最方便的轉染方法之一,其轉染率較高,優于磷酸鈣法。由于脂質體對細胞有一定的毒性
RNA干擾實驗技術介紹(二)
dsRNA消化法的主要優點在于可以跳過檢測和篩選有效siRNA序列的步驟,為研究人員節省時間和金錢(注意:通常用RNAse III通常比用Dicer要便宜)。不過這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有可能引發非特異的基因沉默,特別是同源或者是密切相關的基因。現在多數的研究顯示 這種情況通常不會造成影
脂質體介導的真核細胞轉染實驗
實驗材料 哺乳動物細胞試劑、試劑盒 質粒DNA完全培養基氯化銫DMEM儀器、耗材 培養皿培養箱聚苯乙烯管實驗步驟 1. ?按5×105細胞/孔的量在六孔板中接種指數期生長的細胞,在37℃ 5%CO2培養箱中 培養過夜,直至細胞80%匯片。(如果用100 mm 培養皿代替六孔扳,則培養細胞至80%匯片
脂質體轉染的幾個實驗方法
摘要: 本實驗介紹了脂質體轉染的幾個方法。 實驗原理 脂質 體(LR)試劑是陽離子脂質體DOTMA和DOPE的混合物(1:1)。它適用于把 DNA 轉染入懸浮或貼壁培養細胞中,是目前條件下最方面的轉染方法之一。轉染率高,優于磷酸鈣法,比它高5-
脂質體轉染的幾個實驗方法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脂質體轉染的幾個方法。實驗原理脂質體(LR)試劑是陽離子脂質體DOTMA和DOPE的混合物(1:1)。它適用于把DNA轉染入懸浮或貼壁培養細胞中,是目前條件下最方面的轉染方法之一。轉染率高,優于磷酸鈣法,比它高5-100倍,能把DNA和RNA轉染到各種細胞。用LR進行轉染時,首先
脂質體介導的真核細胞轉染實驗
脂質體介導短暫表達 脂質體進行穩定轉染 哺乳動物細胞的選擇標記 ? ? ? ? ? ? 實驗材料 哺乳動物細胞
脂質體轉染的幾個實驗方法
實驗原理 脂質 體(LR)試劑是陽離子脂質體DOTMA和DOPE的混合物(1:1)。它適用于把DNA 轉染入懸浮或貼壁培養細胞中,是目前條件下最方面的轉染方法之一。轉染率高,優于磷酸鈣法,比它高5-100倍,能把DNA和RNA轉染到各種細胞。用LR進行轉染時,首先需要優化轉染條件,應找出該批LR對轉
RNA干擾的詳細實驗步驟
步驟包括:(一)siRNA的設計1. 在設計RNAi實驗時,可以先在以下網站進行目標序列的篩選:GenesilAmbion2. RNAi目標序列的選取原則:(1)從轉錄本(mRNA)的AUG起始密碼開始,尋找“AA”二連序列,并記下其3'端的19個堿基序列,作為潛在的siRNA靶位點。有研究
RNA干擾實驗技術介紹
通過生化和遺傳學研究表明,RNA干擾包括起始階段和效應階段(inititation and effector steps)。在起始階段,加入的小分子RNA被切割為21-23核苷酸長的小分子干擾RNA片段(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證據表明;一個稱為Dicer
人體基因治療的遞送途徑
與小分子藥物不同,大多數基因治療的分子無法通過自由擴散越過生理屏障進入細胞內部,且面臨在血液循環中被降解的問題,因此,遞送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基因治療臨床應用的主要障礙。經過多年的發展,科學家已發展出包括病毒載體、非病毒載體、細胞遞送等多種用于人體基因治療的遞送途徑。直接遞送在早期的研究中,科研人員
RNA干擾實驗技術
實驗概要本文介紹了RNA干擾的原理及基本實驗方法,包括了siRNA的設計、siRNA的制備和siRNA的轉染等方法,及RNA干擾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實驗原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將與mRNA對應的正義RNA和反義RNA組成的雙鏈RNA(dsRNA)導入細胞,可以使mRNA發生特異性的降解,導致其相應的基因
痘苗載體轉染細胞實驗——DOTAP-法
實驗方法原理將感興趣的外源基因亞克隆到質粒轉移載體上,外源基因的兩端為痘苗病毒基因組非必需基因片段。隨后,將重組質粒轉染病毒感染的細胞,痘苗病毒基因組與質粒上同源的部分發生同源重組。應用適當的篩選方案,經幾輪噬斑純化,從細胞裂解物中獲得重組病毒。實驗材料pSCll/pRB21/pSC65/pLW9
轉染和轉化的區別
轉染的定義是“將具生物功能的核酸轉移或運送到細胞內并使核酸在細胞內維持其生物功能”。其中,核酸包括DNA?(質粒和線性雙鏈DNA ),反義寡核苷酸及RNAi(RNA interference)。基因轉染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基因組功能研究(基因表達調控,基因功能,信號轉導和藥物篩選研究)和基因治療研究。基
轉染和轉化的區別
轉染的定義是“將具生物功能的核酸轉移或運送到細胞內并使核酸在細胞內維持其生物功能”。其中,核酸包括DNA (質粒和線性雙鏈DNA ),反義寡核苷酸及RNAi(RNA interference)。基因轉染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基因組功能研究(基因表達調控,基因功能,信號轉導和藥物篩選研究)和基因治療研究。基
脂質體轉染的定義
脂質體是磷脂分散在水中時形成的脂質雙分子層,又稱為人工生物膜。
脂質體轉染技術特征
陽離子脂質體表面帶正電荷,能與核酸的磷酸根通過靜電作用將DNA分子包裹入內,形成DNA一脂復合體,也能被表面帶負電荷的細胞膜吸附,再通過膜的融合或細胞的內吞作用,偶爾也通過直接滲透作用,DNA傳遞進入細胞,形成包涵體或進入溶酶體?其中一小部分DNA能從包涵體內釋放,并進入細胞質中,再進一步進入核內轉
細菌與真核細胞的的區別
細菌與真核細胞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但也有相同之處。細菌與真核細胞的轉染有何異同準確來說,細菌叫“轉化”,真核細胞叫“轉染”。轉染的定義是“將具生物功能的核酸轉移或運送到細胞內并使核酸在細胞內維持其生物功能”。其中,核酸包括DNA(質粒和線性雙鏈DNA),反義寡核苷酸及RNAi(RNAinterfere
常用的基因轉染技術病毒載體介紹
1、逆轉錄病毒載體 逆轉錄病毒為RNA病毒,它們的基因組編碼在一條單鏈RNA上,病毒進入細胞通過逆轉錄作用,病毒RNA即轉變為雙鏈DNA分子,DNA進入細胞核并整合在細胞染色體中,這種整合的病毒稱為原病毒。在原病毒的兩端各有一長末端重復序列(LTR),LTR內側還有為復制所必需的其他順序,包括
RNAi實驗原理與方法
RNAi實驗原理與方法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將與mRNA對應的正義RNA和反義RNA組成的雙鏈RNA(dsRNA)導入細胞,可以使mRNA發生特異性的降解,導致其相應的基因沉默。這種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被稱為RNA干擾(
RNAi的實驗原理與方法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將與mRNA對應的正義RNA和反義RNA組成的雙鏈RNA(dsRNA)導入細胞,可以使mRNA發生特異性的降解,導致其相應的基因沉默。這種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被稱為RNA干擾(RNAi)。一、RNA
細胞轉染的途徑與方法
細胞轉染是指將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導入真核細胞的技術,它是研究基因表達調控,突變分析等的常規工具。細胞轉染分為瞬時轉染和穩定轉染。瞬時轉染是指外源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后,存在于游離的載體上,不整合到細胞的染色體上。穩定轉染是指DNA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細胞轉染途徑(一)?物理介導:電穿孔法、
慢病毒包裝實驗
慢病毒載體包裝之后成為假病毒顆粒后,可用于:(1)感染原代培養細胞;(2)制備穩定表達/沉默特定基因的單克隆細胞株;(3)in vivo的基因操作、轉基因動物,特別是轉基因大鼠的制備。實驗方法原理慢病毒是反轉錄病毒的一種,具有反轉錄病毒的基本結構和特性:整合入宿主細胞基因組,長期表達,可用于轉基因動
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三)
初步應用有關原位PCR技術應用成功的第一篇報道是對感染綿羊中樞神經系統visna病毒在綿羊脈絡從一細胞中檢查,通過PCR擴增,僅用150堿基對的短探針就可通過ISH檢查到了細胞內的visna病毒。從開始在試管內細胞行PCR擴增后再涂片做ISH(原位雜交)檢查,已發展到用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切片的常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