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IVE, ICSE & LABWorld China 2019聚焦研發創新,助力產業轉型 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的深入研究、關鍵技術的突破創新及與醫藥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中國醫藥產業正在經歷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醫藥工業由大變強的轉變正在提速。同時,隨著《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不斷深入,創新藥審評審批加快、藥品上市許可人持有人制度試點、優化審評審批流程等一系列舉措的快速推進,中國醫藥創新環境明顯改善。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中國未來有望成為全球藥物研發的創新中心。2001年,CPhI China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CCCMHPIE)、英富曼展覽集團 (Informa Group)及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UBM Sinoexpo)共同引入中國,目前已進入展會發展的第19個年頭。19年來,CPhI China始終緊跟醫藥產業發展趨勢,不斷豐富和擴展大展內涵,幫助企業捕捉市場機遇和......閱讀全文
GE醫療生命科學部為喜康生物醫藥在中國建設KUBio? 模塊化生物制藥工廠 新工廠將在亞洲為喜康生物醫藥提供一流的生物制藥生產能力 Chalfont St Giles, 英國,中國武漢 –2013年9月26日 –GE醫療集團旗下GE醫療生命科學部與喜康生物醫藥(JHL
“十一五”以來,我市以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為依托,將生物醫藥產業確立為第一主導產業,加大培育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實力逐步增強。 盤點之 1 全市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136家 2010年全市生物醫藥產
4月20日,珠海諾貝爾國際生物醫藥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高新區正式啟動。作為一所立足珠海、面向世界的新型研發機構,該院主要從事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轉化和產業化工作,并引進了多名國際生物醫藥領域的著名科學家。其核心成員Aaron Ciechanover和Ada Yonath分別是2004年和
一、大數據定義及特點 1、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2、大數據的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
青島藍色生物科技產業園 近日,來自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生物中心以及醫藥生產企業、研發機構、CRO機構、科技服務機構、投融資機構、國際機構、國際組織等的200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以“打造中國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示范性功能園區”為主題,共同探討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路徑。 生物醫藥產業迅速發
10月28日,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辦的中國生命科學園區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論壇是第二屆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促進中國生物醫藥園區間的交流,分享園區發展成果,研討健康和醫藥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和協同創新的機制,助力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代表做了題為“中國生物
記得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曾經說,超過他的下一個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領域。美國《時代》周刊在2000年也曾預言, 2020年全球將會迎來生物經濟時代,以取代信息經濟時代。而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生物醫藥產業了,經過僅僅三十年的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其實已經大有成型之勢,像美國目前就已經擁有了成千上萬家生物醫藥公
據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信息說,國家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預計2- 3個月內完成制定工作。而在國家具有政策導向的計劃發布之前,一些省市來不及等待國家的發令槍聲就已起跑。據了解,這個即將誕生的計劃,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參與制定。 生物醫藥“發燒” 昨天(5月5日),行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渠道獨家獲悉,生物醫藥“十三五”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按照相關工作流程,這一規劃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臺。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重點發展重大疾病化學藥物、生物技術藥物、新疫苗、新型細胞治療制劑等多個創新藥物品類,同時發展生物3D打印技術等重大醫療技術
2018年11月24-25日·浙江杭州 Biomedicine China:Quality & Innovation 2018 24-25 November,2018 ? Hangzhou Zhejiang 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定于2018年11月24-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
2014年,在持續的藥品降價和醫保控費等政策的影響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仍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平安證券的預測結果顯示,生物醫藥領域2014年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速13.95%和11.82%,成為為數不多的遠超GDP增速的行業之一。 政策利好,刺激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
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量的初創生物醫藥公司已經成為醫藥產業重要的創新源泉之一。然而,最近來自美國EP Vantage的分析人士在發表的調查報告中指出這一源泉恐將面臨枯竭。原因是自2015年開始,以往投資在早期研發項目以及生物醫藥公司方向的資金開始被轉移至大型生物醫藥公司中。 誠然,對于生物醫
近期,由杭州醫藥港小鎮發展服務中心提交的《浙江省生物技術藥物產業創新中心組建方案》獲浙江省發改委批復同意,這意味著位于杭州錢塘新區的杭州醫藥港向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高地又邁出重要一步。 浙江省生物技術藥物產業創新中心是進一步提升全省生物創新藥研發和服務能級,在更大范圍整合生物技
一家20年后才可能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誰愿意投資或并購?股市、銀行、風險投資皆可能說不。日前,業內專家呼吁改善這種狀況,探索建立長效的投融資機制,從而推動“十二五”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大發展。 生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對記者表示,投資周期長、風險高,是生物醫藥產業的融資弱點
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等熱點領域的技術發展或將成為未來生物技術領域的重點任務,這是日前開幕的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暨2016年全國生物技術大會的主要議題。會議透露,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十三五”生物技術發展專項規劃,意在推動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
“這真是一場生物醫藥行業的饕餮盛宴,巔峰對決,此刻勝負已經不重要了,我看到的是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未來的希望,中國疾病患者的希望。”11月28日,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迎來總決賽,參賽選手、最終獲得企業組比賽第三名的上海紐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虞奇峰說。 這也是眾多參賽者的共同心聲
記者近日在京、津、滬、粵、蘇等地就生物醫藥產業進行調研,先后采訪了lO位歸國創業者,他們都曾在跨國藥企工作。他們認為,近年來跨國藥企加緊在我國布局,受其沖擊我中小企業多向二線城市轉移。與此同時,國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存在園區多、企業散、融資難、標準化程度低等情況,影響產業健康發展。 跨國藥企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雖然國內取得了一些成績,已有幾種海洋藥物上市,但我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仍處于相對低水平的發展階段,尚未形成產業集群,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 蝦殼、蟹殼等毫不起眼的下腳料,經過降解、濃縮、結晶、過濾等工序,就能搖身蛻變成氨基葡萄糖等藥品原料,價格也由3元/公斤飆升到150元/公斤左右。廈門藍灣
——造跨國藥企在華的首個運用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的生物制藥基地 德國殷格翰和上海2013年6月6日電 /美通社/ -- 德國制藥巨頭勃林格殷格翰與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今天宣布,雙方以量身定制方式合作,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近5億元人民幣,建立一個符合國際藥品生產質
作為北部新城核心區內創新創智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國家高新區內的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在靜靜等候開園。等通過竣工驗收后,今年7月底,園區將正式開門納客。截至目前 ,已有2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及研發機構簽訂了入園協議 。按照總體規劃 ,主園區可容納約150家中小型研發企業 、30余家大中型企
3月12日,由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梅斯醫學主辦,主題為“開放?鏈接?服務”的2016生物醫療大數據研討會暨華理-梅斯生物醫藥開放鏈接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聯合生物統計中心、中科院系統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曙光醫院、萬達信息等高校、科研機構、醫療機
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超市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產業上游企業創新發展決定了行業風向標,創新型企業發展又受制于資金,同時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小,金融機構服務受其專業門檻和技術瓶頸限制,不敢貿然前行,這是當今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的金融現狀。 ■本報記者 李惠鈺 一家10年
2010年,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管委會、市投資促進局等部門啟動實施“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即“G20工程”。 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北京新增的千億級產業,是北京經濟新的增長點。“十二五”期間,G20工程通過重點支持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發展,實現了產業規模兩年翻番、3年超過1000億
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超市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產業上游企業創新發展決定了行業風向標,創新型企業發展又受制于資金,同時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小,金融機構服務受其專業門檻和技術瓶頸限制,不敢貿然前行,這是當今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的金融現狀。 ■本報記者 李惠鈺 一家10年后才可能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誰
FiercePharma:2014年最吸人眼球的十大新聞 每一天生物醫藥產業都會發生無數的大事,而這些新聞都會直接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今年以來,專利懸崖的到來、癌癥免疫療法的興起、生物醫藥產業兼并重組等等都吸引了從生物醫藥產業到金融業所有專業人士的眼
以政府為引導,獨立第三方機構主導建設并運營的生物醫藥供應鏈協同創新體系,有利于帶動離散的社會服務資源和整合區域內各類創新資源,并在此基礎上引入評級機制,提升生物醫藥供應鏈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公信力,是未來生物醫藥產業供應鏈體系發展的趨勢。一、國內生物醫藥供應鏈體系現狀與問題分析1. 國內生物
2006年回國創辦生物醫藥CMO(委托制造提供商)的黎志良曾一度 “孤單地享受著幸福”。因為他和他的團隊投身CMO產業時,國內的同行寥寥無幾,許多藥企僅把CMO當作副業。 而如今,這一現狀正悄然發生變化。 今年6月,國際著名CMO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張江大張旗鼓地建設新的CMO
以政府為引導,獨立第三方機構主導建設并運營的生物醫藥供應鏈協同創新體系,有利于帶動離散的社會服務資源和整合區域內各類創新資源,并在此基礎上引入評級機制,提升生物醫藥供應鏈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公信力,是未來生物醫藥產業供應鏈體系發展的趨勢。 一、國內生物醫藥供應鏈體系現狀與問題分析 1. 國內生物
中國生物制藥產業正經歷著非常快速的發展。 據統計,生物醫藥領域2014年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速13.95%和11.82%,成為為數不多的遠超GDP增速的行業之一。到2015年,中國生物醫藥市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5—1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將保持12%—20%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