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正式發布了《科技部關于公布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和公示等環節,共產生了306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0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0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2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作為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對象。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對象名單(306人)#aabbccdd1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姓名所在單位1丁選明重慶大學2馬小飛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3馬驍馳大連醫科大學4王二濤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5王力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6王大軼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7王大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8王萬林中南大學9王小英華南理工大學10王巨宏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11王少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12王文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13王延軼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14王進廷清華大學15王志遠......閱讀全文
2019年11月29日,學校印發《中國農業大學關于公布首批“人才培育發展支持計劃”聘任人選的通知》(中農大人字〔2019〕35號),262名教師受聘各人才崗位:康紹忠、李德發、任發政、沈建忠、武維華、張福鎖(按拼音排序,下同)聘為講席教授A類,樊勝根、李小云、楊寧聘為講席教授B類(樊勝根、李小云
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擬入選對象公示 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規定,科技部開展了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議等環節,共產生了306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0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0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2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擬作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教育部公示了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暨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推薦名單。 共有來自各大高校的55人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推薦名單,5個團隊人選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推薦名單,3所大學入選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推薦名單。 原文如下:教育部2018
4月9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示了2019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 為了更好的比較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博新計劃入選人數和學科情況,小編統計了2016-2019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員情況。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人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下發《關于印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包括兩個層次的五類人才,共計1635人,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20人,科技創業領軍人才367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15人,教學名師195人;青年拔尖人才138人。 其中,科
今天(6月10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示了2020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共有400名申請人擬入選。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新設立的一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
近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示了2019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擬資助人選名單,共有400名申請人擬入選。 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新設立的一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自然資源部關于公布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土地資源、地質礦產、地質環境領域)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武警黃金指揮部,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部機關各司局,其他有
各區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委,市委各部委、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黨組(黨委)、各市級機關黨組、各人民團體黨組組織(干部)部門: 根據《關于印發<上海市青年英才開發計劃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委組〔2014〕發字95號)有關要求,2018年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
前一段時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資助名單。今年的國家優青入選人數相比往年直接增加了50%,達到了600人,一度引發熱議。 國家優青入選者何以獲得如此多的關注? 其實,這牽扯到國家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的戰略。近年來,從兩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到萬人計
今天,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正式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候選人,共有10位青年學者入選。 10位青年學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本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多位學者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0位杰出青年學者名單如下:鄢社鋒 鄢社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
日前,中國科協公示了第四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18-2020年度)入選名單,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單位的285名青年科技人才擬入選(不含特殊科技領域入選者)。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是由中國科協2015年啟動的人才支持項目,旨在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創造力黃金時期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了第四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共有33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選第四屆(2018-2020年度)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此次公布了除特殊科技領域外的285名入選者名單,如清華大學董曉陽,復旦大學梁倩倩,北京理工大學黃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獲獎名單,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四位頂級科學家獲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Kam-Biu Luk
日前,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新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即“111計劃”)立項名單,全國共有62所重點高校獲批。 什么是“111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廈門大學洪文晶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并衷心希望各位獲獎人再接再厲,潛心科研,攻堅克難,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績!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
1月25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在該院2018年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林科院院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為目標,凝心聚力研制出杜仲、毛竹、農林生物質降解關鍵技術等大批科技創新成果,并且在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推動林業扶貧惠民、大型科技對接、技術培訓、科普活動等推廣
為吸引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更好地發揮博士后制度在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山東省博士后資助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魯人社規〔2018〕21號)要求,決定開展2019年度“山東省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東博新計劃”)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近年來,中國在引進和培養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巨大,各大部委相繼推出一系列的人才項目,包括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國家優青項目等,加上已經評選多年的兩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人才項目,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高層次人才支持體系。 縱觀中國的各類人才計劃和項目,有一個現象就是幾乎所有的人才計劃和項目對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清華大學陳晨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授獎名單 (按姓名拼音排序) 陳 晨 男 清華大學
1月17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然資源部官網截圖 《通知》稱,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經專家評估、優化整合,部批準77個重點實驗室、36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進入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
日前,美國光學學會(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當選會士名單,共有94位光科學家新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其中中國科學家共有15位。 美國光學學會(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學領域權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是美國光學學會授予該領域
今天(12月18日),北京市教委發布關于公示擬立項建設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簡稱““卓青計劃”)的通知。經形式審查、初評及會議評審,擬立項支持39項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 “卓青計劃”為北京市高精尖項目,與高精尖創新中心均是北京高校高精尖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卓青計劃”,不斷深
今天,人社部主管的《中國組織人事報》所屬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項重要通知。經國務院批準,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正式公布,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的超4000名專家學者以及技術人員入選。 榮譽極高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對于高層次專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以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國內高校進入迅猛發展的快車道。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除了辦學歷史悠久而且實力雄厚的雙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外,各地不斷涌現的新建大學也在蓬勃發展。 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達403所,接近普通本
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布以來,各地給畢業于“雙一流”高校的大學生送出不少福利! 《北京市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工作管理辦法》公布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公布了《北京市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工作管理辦法》,明確采取指標數量的方式控制引進畢業生總量。 辦法所稱非北京生源畢業生(以下簡稱畢業生)是指列入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轉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 教學名師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院校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組廳
中國哪些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畢業生質量最高?哪所大學培養造就的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最多?哪所大學是“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搖籃”?哪些大學是立志將來做學問從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的全國最優秀考生的首選? 2018年5月,由艾瑞深研究院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趙德國、蔡言厚、黨亞茹、王凌峰、劉明和
今天下午(12月18日),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擬入選項目名單,經過地方和高校遴選推薦、部門形式審查、學部初評和專家綜合評議4個階段,共有10個項目擬入選。 據了解,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活動從1998年開始評選,每年評選一次,至今共20年。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