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等電點聚焦(IEF)是在電場中分離蛋白質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等電聚焦是在穩定的pH梯度中按等電點的不同分離兩性大分子的平衡電泳方法。在電場中充有兩性載體和抗對流介質,當加上電場后,由于兩性載體移動的結果,在兩極間逐步建立穩定的pH梯度,當蛋白質分子或其他兩性分子存在于這樣的pH梯度中時,這種分子便會由于其表面電荷在此電場中運動,并最終達到一個使其表面靜電荷為0的區帶,這時的pH則是該分子的pI,聚焦在等電點的分子也會不斷擴散,一旦偏離其等電點后,由于pH環境的改變,分子又立即得到正電荷或負電荷,從而又向pI遷移。因此,這些分子總會是處于不斷擴散和抗擴散的平衡中,在pI處得以“聚焦”.二、儀器與試劑1.材料:蛋白樣品2.試劑:聚丙烯酰胺、甲乙聚丙烯酰胺、兩性電解質、尿素、NP-40、teiton-100電極液:1M磷酸(陽極液)、1M氫氧化鈉(陰極液)固定液:100g三氯乙酸、10g磺基水楊酸溶于500ml,定容為1000......閱讀全文
【導語】用液相色譜法分離分析多肽或一些小蛋白的方法已經很成熟,但若要分析較大的蛋白質分子,科學和工業界都會選擇電泳技術,比如在生物制藥行業中做提純后蛋白質的分析表征。不過,不管是凝膠電泳還是傳統的毛細管等電聚焦,電泳實驗可真不是好做的,方法開發困
一、蛋白質組學概論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生命科學步入了后基因組時代,出現了不同于以往經典生物實驗科學的全新的研究方式─“生物大科學”。這種生物大科學的核心思想是整體性研究,即以生物體內某類物質為對象進行完整的研究。過去對生命活動的研究僅限于研究細胞內個別的基因或蛋白質,而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目
一、目的:學習聚丙烯酰胺凝膠平板等電聚焦電泳測定蛋白質等電點的原理及方法。二、原理:等電點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 IEF)或簡稱電聚焦(electrofocusing),也曾稱等電點分離聚焦電泳等。它是60年代中期出現的技術,克服了一般電泳易擴散的缺點。近年來,等電點聚
分散介質中的帶電粒子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的現象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蛋白質為兩性電解質,在不同pH溶液中帶不同的電荷,從而在直流電場中能夠泳動,這就是蛋白質的電泳現象。1937年瑞典化學家Tiselius首先建立了蛋白質的界面電泳技術,并成功地將血清
(一)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 醋酸纖維素是提纖維素的羥基乙酰化形成的纖維素醋酸酯。由該物質制成的薄膜稱為醋酸纖維素薄 膜。這種薄膜對蛋白質樣品吸附性小,幾乎能完全消除紙電泳中出現的“拖尾”現象,又因為膜的親水性比較小,它所容納的緩沖液也少,電泳時電流的大部分由樣 品傳導,所以分離速度快,電泳時間短,樣品
對于復雜混合物,如全細胞裂解物或富集的亞細胞組分,通過兩步正交的分離 (orthogonalseperation),二維凝膠 (2D 膠)電泳可以很好地分離成幾百個至上千個單個蛋白質。第一次分離基于電荷,即使用變性等電聚焦電泳; 第二次分離基于表觀分子質量,即使用變性十二烷基磺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
分散介質中的帶電粒子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的現象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蛋白質為兩性電解質,在不同pH溶液中帶不同的電荷,從而在直流電場中能夠泳動,這就是蛋白質的電泳現象。1937年瑞典化學家Tiselius首先建立了蛋白質的界面電泳技術,并成功地將血清蛋
等電聚焦和二維凝膠電泳實驗 試劑、試劑盒 樣品緩沖液
電泳法,是指帶電荷的供試品(蛋白質、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質(如紙、醋酸纖維素、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等)中,于電場的作用下,向其對應的電極方向按各自的速度進行泳動,使組分分離成狹窄的區帶,用適宜的檢測方法記錄其電泳區帶圖譜或計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電泳技術的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
六、SDS-PAGE1.SDS及SDS-PAGE(1)SDS: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ecyl sulfate,SDS),一種陰離子去污劑,它能以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一種SDS—protein的復合物。(2)SDS- PAGE:具有SDS的PAGE,分離SDS—protein復合物,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息僅
實驗原理所有的氨基酸均為兩性物質,即它們至少含有一個羧基(carboxyl)及一個氨基(α-amino)。這些可游離的基團隨著pH變化可以三種形式存在,即正電荷(cation)、兩性離子(zwitterion)及負電荷(anion)等三種,在酸性溶液中帶正電荷,在堿性溶液中帶負電荷。若氨基酸在某一p
3 甲基化干擾實驗用來檢測蛋白質的結合位點。甲基化修飾的DNA探針可以干擾蛋白質的結合。結合位點上未被修飾的DNA片段才能與蛋白結合,然后將DNA從被修飾的堿基處切割,電泳分離,結合蛋白的DNA在結合位點上不能被修飾,不能切斷,可確定結合位點的位置。 4 Dnase I 足紋分析 蛋白
2013年4月24-26日,第四屆中國上海化學與藥物結構分析會議(CPSA Shanghai 2013)于在上海浦東淳大萬麗酒店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是“利用轉化科學、監管效率和創新模式振興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雙向電泳的詳細實驗過程。實驗原理2-DE的第一向電泳等電聚焦是基于等電點不同而將蛋白粗步分離,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質分子量不同,而將一向分離后的蛋白進一步分離。這樣就可以得到蛋白質等電點和分子量的信息。主要試劑1. BSA2. Bradford液3. DTT4. 0.
A. 實驗過程一 實驗原理: 2-DE的第一向電泳等電聚焦是基于等電點不同而將蛋白粗步分離,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質分子量不同,而將一向分離后的蛋白進一步分離.這樣就可以得到蛋白質等電點和分子量的信息.二 實驗步驟:1. 樣品的溶解 取純
一、 實驗原理:2-DE的第一向電泳等電聚焦是基于等電點不同而將蛋白粗步分離,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質分子量不同,而將一向分離后的蛋白進一步分離。這樣就可以得到蛋白質等電點和分子量的信息。二、 &
雙向電泳實驗過程及相關溶液配置A. 實驗過程一、 實驗原理:2-DE的第一向電泳等電聚焦是基于等電點不同而將蛋白粗步分離,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質分子量不同,而將一向分離后的蛋白進一步分離。這樣就可以得到蛋白質等電點和分子量的信息。二、 實驗步驟:1. 樣品的溶解取純化后的晶體蛋白3.0m
【原理】IEF/SDS-PAGE雙向電泳法1975年O′Farrall等人根據不同組份之間的等電點差異和分子量差異建立了IEF/SdS-PAGE雙向電泳。其中IEF電泳(管柱狀)為第一向,SDS-PAGE為第二向(平板)。在進行第一向IEF電泳時,電泳體系中應加入高濃度尿素、適量非離子型去污劑NP-
實驗原理2-DE的第一向電泳等電聚焦是基于等電點不同而將蛋白粗步分離,第二向SDS-PAGE是基于蛋白質分子量不同,而將一向分離后的蛋白進一步分離。這樣就可以得到蛋白質等電點和分子量的信息。主要試劑1. BSA2. Bradford液3. DTT 4. 0.05% 的溴酚蘭 5.
6. 高效毛細管電泳及高效毛細管電泳2質譜聯用:高效毛細管電泳是以彈性石英毛細管為分離通道,以高壓直流電場為推動力,依據樣品中各組分之間淌度和分配行為上的差異而實現分離的電泳分離分析方法。利用毛細管代替平板凝膠,分離效率得以提高。高效毛細管電泳的應用范圍從小分子、無機離子到生物大分子,甚至整個細
雙向電泳IEF (sigma)IEF(not IPG)/SDS-PAGE最簡單的裝備推薦如下,適合于沒多少money做IPG又想做“熱”的所謂蛋白質組的. IEF用Biorad的圓盤電泳槽(不行用國產的吧,不推薦),SDS-PAGE用六
用蛋白質組學方法對海洋環境中過氧 化物酶體增殖污染物進行風險評估實驗實驗步驟 一、材料1.動物一 年 中 的 問 一 時 間 在 不 同 米 樣 點 潮 落 時 采 集 貽 貝 Lmk,35?45 mm 長)或者是貝殼長度為 5 cm 的 紫 貽 貝 edwfe)。其中一個采樣點是有記錄的清潔區域,
實驗材料:ESI-MS  
實驗材料ESI-MSMALDI - MS試劑、試劑盒提取緩沖液儀器、耗材SDS-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實驗步驟眾所周知,在實驗室內和實驗室間難以保證雙向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的重復性。在我們實驗室,強制性地要求嚴格遵守標準操作程序(sop ) , 以確保不同的操作者可以獲得可重復的分離結果。小麥白面粉樣品
實驗材料ESI-MSMALDI - MS試劑、試劑盒提取緩沖液儀器、耗材SDS-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實驗步驟眾所周知,在實驗室內和實驗室間難以保證雙向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的重復性。在我們實驗室,強制性地要求嚴格遵守標準操作程序(sop ) , 以確保不同的操作者可以獲得可重復的分離結果。小麥白面粉樣品
實驗步驟一、材料1.動物一 年 中 的 問 一 時 間 在 不 同 米 樣 點 潮 落 時 采 集 貽 貝 Lmk,35?45 mm 長)或者是貝殼長度為 5 cm 的 紫 貽 貝 edwfe)。其中一個采樣點是有記錄的清潔區域,在這里采集到的動物作為對照。2. 富含過氧化物酶體組分的分離在分離過程
用蛋白質組學方法對海洋環境中過氧 化物酶體增殖污染物進行風險評估實驗 實驗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