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規基因敲除鼠(Conventional Knockout)常規基因敲除是通過基因打靶,把需要敲除的基因的幾個重要的外顯子或者功能區域用Neo Cassette 替換掉。這樣的小鼠其全身所有的組織和細胞中都不表達該基因產物。此類基因敲除鼠一般用于研究某個基因在對小鼠全身生理病理的影響,而且這個基因沒有胚胎致死性。二、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Conditional Knockout)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是通過基因打靶,把兩個loxP 位點放到目的基因一個或幾個重要的外顯子的兩邊。該小鼠和表達Cre酶小鼠雜交之前,其目的基因表達完全正常。當和組織特異性表達Cre酶的小鼠進行雜交后,可以在特定的組織或細胞中敲除該基因,而該基因在其他組織或細胞表達正常。條件性基因敲除鼠適用范圍為:(1)該基因有胚胎致死性;(2)用于研究該基因在特定的組織或細胞中的生理病理功能。三、基因敲入小鼠(Knockin)基因敲入小鼠是通過基因打......閱讀全文
基因敲除可以說是基因組 學、細胞分離培養以及轉基因技術的組合。那么基因敲除的原理是什么呢? 基因敲除的方法有哪些呢?在此,做個小結,以供大家學習。一.概述: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子 生物學技術,是通過一定的途徑使機體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術。通常意義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應用D
一般我們把基因分成兩類:編碼蛋白的基因不編碼蛋白的基因這兩類基因的敲除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編碼蛋白的基因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編碼區中的三聯體密碼所編碼的蛋白來實現的。基因敲除的最終目的是讓這個基因的蛋白產物不能發揮功能,或者蛋白不能表達。整個編碼區統統刪掉所有的密碼都沒了,當然就不能翻譯出蛋白啦!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集成了生物學、獸醫學、生物工程、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為研究對象,產生實驗動物資源、動物模型資源、動物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和動物實驗設備等,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食品、農業、環境、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發展提供系統性生物學
這是自韓春雨之后,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有關NgAgo基因技術的第二篇學術論文。劉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從學術角度確實無法評價,“我們用不同的系統,也沒有重復他(韓春雨)的實驗,僅僅是都用了NgAgo這樣一個蛋白質而已,無法做任何關聯和討論。” ▲劉東,2011年獲德國馬克斯-德爾布
2月5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姬廣聚課題組與清華大學藥學院饒燏課題組及北京大學張秀琴課題組合作在Cell discovery 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A Chemical Approach for Global Protein Knockdown from Mice to Non-human Pr
2月5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姬廣聚課題組與清華大學藥學院饒燏課題組及北京大學張秀琴課題組合作在Cell discovery 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A Chemical Approach for Global Protein Knockdown from Mice to Non-human Pr
2月5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姬廣聚課題組與清華大學藥學院饒燏課題組及北京大學張秀琴課題組合作在Cell discovery 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A Chemical Approach for Global Protein Knockdown from Mice to Non-human Pr
基因工程小鼠的命名規則有沒有發現,當你在查詢或看paper時,往往會蹦出幾個賊長的,還夾雜著數字、上標、符號的名稱,比如:129-Trp53tm1Holl/J、FVB-Tg(PomcCre)5Brn...... 看上去很復雜的樣子。這些其實是基因工程小鼠的全名。如果把這一長串字符解構一下,常見的基因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的古老逆轉錄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持續地感染人體。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們的基因組中,如今它們被稱作為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
最近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基因組醫學》(Genom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種建立肝癌小鼠模型的新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系統快速將癌癥相關基因敲入小鼠的DNA中。 研究的通訊作者、麻省大學醫學院RNA療法研究所的王文說:“為了更好地理解腫瘤生物學、開展臨床前研究以及
最近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Genome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種建立肝癌小鼠模型的新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系統快速將癌癥相關基因敲入小鼠的DNA中。 研究的通訊作者、麻省大學醫學院RNA療法研究所的王文說:“為了更好地理解腫瘤生物學、開展臨床前研究以及為病人找到潛在
最近,CRISPR/Cas9系統也應用于靶基因的抑制(CRISPRi)或激活(CRISPRa)的遺傳修飾。這類修飾系統可用于研制相應致癌基因,和/或抑制TSGs基因的誘導和可逆激活小鼠模型。比如借助CRISPRa為基礎的系統,通過激活致癌基因的轉錄,達到研究其致癌潛力的目的。雖然CRISPR/Cas
轉移性腎細胞癌(mRCC)幾乎是無法治愈的,是RCC有關的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Von Hippel Lindau (VHL)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在大多數的透明細胞RCC(ccRCC)病例中是缺失的。然而,它對于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 和 -2α (HIF-2α)的調控發揮了什么作用,
當前,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重心正在由“結構”向“功能”轉移,一個以基因組功能研究為主要內容的所謂“后基因組時代”(post-genomics),也即功能基因組(functional genomics)時代,即將到來。如何獲取基因的功能信息,即與人類重大疾病和重要生理功能相關的基因信息,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對于那些之前在研究基因功能方面受到挫折的研究人員而言,體內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RNAi)技術的出現就好像是救兵一般,令人欣喜。理論上體內RNAi能進行更加細致的敲除,從而研究人員能獲得時間和空間調控的基因敲除效果。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體內RNAi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實驗,實際上
人類發育,生理功能及疾病發生的過程涉及到成千上萬的基因和其變異體,但是大部分的基因和其變異體的功能依然是未知的。過去的20年里,斑馬魚逐漸成為研究人類基因功能的重要模式動物。在《自然》雜志網站發表的兩篇文章里1,2,報道了斑馬魚參考基因組序列和完成超過10,000個蛋白編碼基因的斷裂性突變體的鑒
基因組學研究成果讓斑馬魚研究快馬加鞭(Genomics: Zebrafish earns its stripes)作者:謝訓衛人類發育,生理功能及疾病發生的過程涉及到成千上萬的基因和其變異體,但是大部分的基因和其變異體的功能依然是未知的。過去的20年里,斑馬魚逐漸成為研究人類基因功能的重要模式動物。
1994年到2011年間,《比較神經學》(Comparative Neurology)期刊的主編Clifford Saper經常看到一大堆利用抗體標記神經遞質及其受體位置的論文。2000年前后,基因敲除小鼠在生物領域大受歡迎,但結果令人不安。這提醒了Clifford Saper一個事實:抗體正在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學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發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類材料,其中包含五個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們非常規的成分和化學結構有望實現前所未有的機械性能組合。這類合金的合理設計取決于對幾乎無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6年4月22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 Science:微管去酪氨酸化控制心肌細胞跳動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新的高分辨率顯微鏡發現在心臟中,被稱作微管(microtubule, MT)的
自發現以來,基于CRISPR的基因編輯系統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研究者們操縱基因組的能力。近日,Cell雜志推出CRISPR特輯——Gene Editing in Stem Cells,用2個SnapShots、2篇綜述以及7篇論文,回顧了近階段基因編輯技術與干細胞之間“擦出的火花”。 Cell
幾十年來生物學上最重要的進展,也許是關于RNA分子能調節基因表達的發現。RNA干涉(RNAi)是指雙鏈RNA分子使基因表達沉寂的現象,是在線蟲中發現的,在 1998年的一篇Nature論文中被公諸于眾。 此后,科學家們明白,RNAi還有其他形式,它既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將與mRNA對應的正義RNA和反義RNA組成的雙鏈RNA(dsRNA)導入細胞,可以使mRNA發生特異性的降解,導致其相應的基因沉默。這種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被稱為RNA干擾(RNAi)。一、RNA
RNAi實驗原理與方法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將與mRNA對應的正義RNA和反義RNA組成的雙鏈RNA(dsRNA)導入細胞,可以使mRNA發生特異性的降解,導致其相應的基因沉默。這種轉錄后基因沉默機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被稱為RNA干擾(
即將進入2015年的倒計時,回顧2015年,生命科學又有哪些熱門關鍵詞呢? 衰老 衰老是個復雜的過程,這是從我們出生到死亡都貫穿著的一個整體有機過程。首先這會在基因組水平——端粒上發生,還有DNA修復過程,表觀遺傳學修飾,以及蛋白質水平都與衰老密切相關。 Stem Cell Aging a
11月24日,楊輝博士研究組與北京大學胡家志研究員實驗室合作,在Genome Biology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證實,利用靶向染色體多個特定位點的單個sgRNA,在特定的染色體上造成多處DNA切割,可選擇性地敲除整條染色體。這一發現為獲得染色體敲除的動物模型以及非整倍體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利用兩種互補的分析方法,Whitehead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第一次在人類基因組中鑒別出了人類細胞系或培養人類細胞生存及增殖必需的基因宇宙。 他們的研究結果和在該研究中開發出的材料,不僅為全球科研團體提供了寶貴的資源,還可應用于發現各種人類癌癥藥物可靶向的
人類有大約20000個基因,但實際上大多數基因的功能還未得到了解。了解基因功能的一種方式就是找到缺失特定基因的人,觀察一下他們是否存在健康問題。但在大眾群體中這樣的人很罕見。最近一項新研究指出發現基因功能的一種更加有效的方法:在近親結婚情況比較常見的人群中進行DNA篩查。 這項研究的基因組數據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研究基因功能最常見的方法是,減少或者阻斷基因表達,然后進行表型分析。十多年來,RNAi一直是這一領域的王者,然而新興技術的涌現(尤其是CRISPR技術)正在逐漸瓦解RNAi的統治地位。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為生物學研究提供了越來越大的助力,也給研究者們帶來了一個有些糾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