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狀真菌的鑒定主要根據形態特征。形態特征包括群體形態和個體形態。1. 群體形態群體形態即菌落的形態。觀察菌落形態時多采用固定的培養基,將固體培養基制成平板,以點植法接種,即用接種針尖沾取少量孢子點植在平板上適當的位置,例如中心,或三角形的三點。然后于25-28℃培養一定時間(如2、4、7、10天)進行觀察,觀察時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鏡、低倍鏡、解剖鏡等。觀察的要點一般包括下列幾項:(1)大小:它反映生長或發育速度,通常測量菌落的直徑。(2)顏色:包括菌落表面子實體、氣生菌絲、菌核的顏色和基內的顏色,還應注意培養基顏色的變化。(3)菌落表面的紋飾:如皺紋、輻射溝紋、同心環、整個菌落致密或疏松等。(4)菌落的質地:即菌落外觀呈氈狀、絨毛狀、棉絮狀、粉粒狀、革質狀,有無成束狀或繩狀的氣菌絲。(5)菌落的高度:菌落扁平或凸起,中心部分凸起或凹陷。氣生菌絲的高度。(6)菌落的邊緣:全緣、鋸齒狀、樹枝狀等。(7)滲出物:指菌落表面有無液滴、液......閱讀全文
侵襲性真菌感染是重癥監護和器官移植患者死亡的高風險因素,其早期診治對提高救治率至關重要。其中,絲狀真菌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但絲狀真菌生長緩慢(一般需要5~7d)限制了早期診斷,絲狀真菌的早期鑒定與耐藥性增強已成為臨床救治的重大難題。目前,絲狀真菌常用的鑒定方法為鏡檢和菌落形態聯合鑒
醫學真菌學檢查是診斷真菌病的重要依據,隨著真菌感染病例的日益增多,對實驗室的診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患者淺部或深部感染診斷,幾乎全依賴于臨床標本的真菌學檢查。特別是系統性真菌感染,其早期特異的診斷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而病原真菌的形態結構十分多樣,在不同條件下同一真菌也可有不同特點的形態。
醫學真菌學檢查是診斷真菌病的重要依據,隨著真菌感染病例的日益增多,對實驗室的診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患者淺部或深部感染診斷,幾乎全依賴于臨床標本的真菌學檢查。特別是系統性真菌感染,其早期特異的診斷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而病原真菌的形態結構十分多樣,在不同條件下
絲狀真菌的鑒定主要根據形態特征。形態特征包括群體形態和個體形態。1. 群體形態群體形態即菌落的形態。觀察菌落形態時多采用固定的培養基,將固體培養基制成平板,以點植法接種,即用接種針尖沾取少量孢子點植在平板上適當的位置,例如中心,或三角形的三點。然后于25-28℃培養一定時間(如2、4、7、10天)進
絲狀真菌地鑒定主要根據形態特征。形態特征包括群體形態和個體形態。1 群體形態 群體形態即菌落的形態。觀察菌落形態時多采用固定的培養基,將固體培養基制成平板,以點植法接種,即用接種針尖沾取少量孢子點植在平板上適當的位置,例如中心,或三角形的三點。然后于25-28℃培養
絲狀真菌地鑒定主要根據形態特征。形態特征包括群體形態和個體形態。1 群體形態 群體形態即菌落的形態。觀察菌落形態時多采用固定的培養基,將固體培養基制成平板,以點植法接種,即用接種針尖沾取少量孢子點植在平板上適當的位置,例如中心,或三角形的三點。然后于25-28℃培養
真菌是一大類不含葉綠素,無根、莖、葉,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大部分真菌對人類有益,能引起人類疾病的病原性真菌主要包括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觀察真菌的基本形態及菌落特點,了解淺部及深部真菌的檢查方法。一、常見單細胞真菌的形態觀察 1、新型隱球菌墨汁負染色片:可見菌
對真菌的診斷需要了解真菌寄生的部位,完整的病史,包括職業、業余愛好和旅游史。實驗室檢查一般采用直接鏡檢和真菌培養兩種方法即可確診。必要時再進行生化實驗、血清學反應或動物接種等。 標本的采集 用無菌操作收集適宜部位的標本,可疑淺部真菌感染應取病變部位的毛發、指(趾)甲
霉菌和酵母的檢測是我們食品微生物檢測的一個重要項目。霉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真菌菌落;沒有菌絲的稱之為酵母。這并非分類學名詞。 相對于細菌來說,霉菌和酵母生長緩慢,競爭能力較弱,故培養霉菌和酵母時要注意形成抑制細菌的環境。 下面是我們在檢測霉菌酵母時遇到的幾個問題
活性污泥工藝由于處理效果好、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一系列的優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市政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膨脹和污泥發泡現象聯系密切又各有特點。本文基于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污泥膨脹和污泥發泡現象的研究現狀,從污泥膨脹和污泥發泡的危害、分類、表征方法、成因和控制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比
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 由于質譜技術的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
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 由于質譜技術的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
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離和檢測帶電粒子質荷比的分析技術。隨著離子源及質量分析器技術的變革、質譜儀器設計的快速改進等,質譜技術已成為化學分析領域和生命科學領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越來越為廣泛和深入。 由于質譜技術的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
作為科研生產中最重要的基礎性資源—菌毒種,其收集、保藏及相關的研究工作在我國正處于整理、整合以及全方面逐步正規化階段.2003年7月23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部際聯席會和專家顧問組成立大會,正式啟動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作為其中的一個
作為科研生產中最重要的基礎性資源—菌毒種,其收集、保藏及相關的研究工作在我國正處于整理、整合以及全方面逐步正規化階段.2003年7月23日,科技部在北京召開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部際聯席會和專家顧問組成立大會,正式啟動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作為其中的一個
實驗概要分離、純化及初步鑒定土壤中的拮抗植物病原菌的放線菌。實驗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養基”,也是最豐富的菌種資源庫,我們可以從中分離出眾多放線菌,尤其是可以從耕作土壤中篩選出拮抗植物病原菌的放線菌。以耕作有武運粳和蘇滬香粳的土壤為樣品,應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分離各種微生物。菌落計數后,通過菌落形態
1前言 眾所周知,傳統習慣程序的痰標本細菌學檢驗其臨床符合率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痰標本采集不規范導致的不合格標本帶來的培養結果與病人感染不相符外,還因為微生物和人體的相關性本身就具有復雜性:源自細菌的致病與條件致病
真菌在微生物世界中可以稱得上是個"巨人家族",真菌的個頭較大,其中的許多成員對我們來說都是很熟悉的。例如,在潮濕的天氣里,常常發現糧食、衣服、皮鞋上長了霉,我們做醬、醬油、豆腐乳用的曲霉和毛霉等霉菌;發面、釀酒用的酵母菌等都是真菌,就連人們愛吃的蘑菇、木耳等蕈子,也都是真菌大
稀釋法平板法分離土壤中的微生物! 一、目的 ⒈了解稀釋法分離土壤微生物的原理。 ⒉學習并掌握由土壤分離細菌和真菌的方法。 ⒊掌握有目的分離有益微生物的原理和技術。 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棲居的大本營,各種各樣的微生物都雜居在一起。當我們需要某種微生物時,
目的1.了解稀釋法分離土壤微生物的原理。2.學習并掌握由土壤分離細菌和真菌的方法。3,掌握有目的分離有益微生物的原理和技術。原理土壤是微生物棲居的大本營,各種各樣的微生物都雜居在一起。當我們需要某種微生物時,即可通過提供適宜的營養條件,或添加只利于所需菌生長而抑制其它菌生長的抑制劑,有選擇地將所需菌
小生剛開始做細胞培養不久,對于一個細胞培養的新手來說,最怕的就是細胞受污染。所以本人翻閱了一些園子里的關于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污染問題的貼子,結合平時查閱資料以及這些天的細胞培養的一些心得,整理出一些關于細胞污染的東東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對剛踏入細胞培養的同仁們有些幫助,也希望各位達人作出補充,大家共
2019年11月14日,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組所合成生物學中心程時鋒團隊聯合德國、加拿大、俄羅斯與深圳華大基因等團隊題為“Genomes of subaerial zygnematophyceae provide insights into land plant evol
教技司[201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科司、國務院僑辦文教宣傳司: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并公示,共有212個項目獲準立項(具體名單見附件)。為做好項目實施工作,現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