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描述了大腦中的神經元如何與侵襲性膠質母細胞瘤建立連接從而觸發腫瘤生長。這種新的腫瘤激活機制為臨床試驗提供了起點。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9月1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Glutamatergic synaptic input to glioma cells drives brain tumour progression”。神經元(藍色)在某些癌癥在大腦中站穩腳跟的過程中扮演著令人吃驚的角色。圖片來自Daniel Schroen/Cell Applications INC/Science Photo Library。 神經元通過突觸---將一個神經元的沖動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間相互接觸的結構---將它們的信號傳遞給彼此。如今,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大腦中的神經元也與侵襲性膠質母細胞瘤中的腫瘤細胞之間形成這類直接的細胞間接觸,從而將神經沖動傳遞給癌細胞。......閱讀全文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齡相關的神經活動增加竟可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項針對線蟲、小鼠和人類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動物界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基因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mainnews.net 【1】兩種基因療法或有望治愈罕見遺傳病 doi:10.1172/jci.insight.130260 doi:10.1073/pnas.1906182116
日前,圣猶達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鑒別出了一種兒童腦瘤亞型一半以上患者的致病性突變。此外他們還證實這些腫瘤對已經在研發中的一些藥物敏感。這項研究論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
干細胞療法的最新五大進展! 1.AIVITA干細胞療法在美啟動腦瘤2期臨床試驗 AIVITABiomedical是一家專注于創新干細胞應用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宣布為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啟動2期癌癥試驗第一個臨床試驗點。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的綜合腦瘤計劃和
1.AIVITA干細胞療法在美啟動腦瘤2期臨床試驗AIVITABiomedical是一家專注于創新干細胞應用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宣布為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啟動2期癌癥試驗第一個臨床試驗點。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的綜合腦瘤計劃和UCLA-UCI阿爾法干細胞診所(ASCC)已收到IR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基因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1】JCI:新技術提高基因療法治療視力的效果 doi:10.1172/JCI129085 在以大鼠,豬和猴子為模型的實驗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
最近,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英國Newcastle大學的科學家在突破藥物如何滲透血腦屏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首次發現了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將藥物有效地輸送到大腦中,從而可以改善神經系統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大腦中的毛細血管阻擋了大多數藥物
編者按:藥物靶點永遠是新藥研發人員關注的重點,它們代表了全新療法的可能。今日,我們為大家整理了7月份值得關注的一些靶點新聞。它們有些已經令人耳熟能詳,有些則少有人知。盡管它們仍處于研發的極早期,但在10年,20年后,也許就有一款新藥基于這些靶點獲批上市。我們相信,對于關心未來的您來說,這份清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