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推進奶業振興,河南持續加大對奶業政策的扶持,健全支撐服務體系,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加速乳品龍頭企業布局,實現乳品供銷市場多元化,大力推進奶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建設了比較完善的奶牛生產、良種繁育、飼草供應、乳品加工等現代奶業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傳統農區奶業創新發展之路。 河南作為全國新興的奶業大省,是國家明確需要率先實現奶業振興的十個主產省之一。河南省財政每年安排2.5億元資金支持“兩牛”發展,重點支持新建擴建3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奶牛場,每個新建畜位獎補2000元,每進口一頭良種奶牛獎補1000元,每頭新出生符合條件的良種母犢補貼800元;利用國家奶業資金積極支持家庭牧場對擠奶、防疫、化驗檢測等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積極引導奶畜養殖標準化。同時,年投入糧改飼補貼資金1.65億元,覆蓋69個試點縣118萬畝,完成全株青貯318萬噸;出臺黃河灘區優質草業帶建設實施方案,新增苜蓿種植2.7萬畝......閱讀全文
何時讓中國寶寶吃上放心的國產奶粉成為各家企業的當務之急。圖為山東青島一孕婦在商場選購進口奶粉。 近日,新西蘭政府表示,此前懷疑乳制品巨頭恒天然集團奶品肉毒桿菌受污染事件系烏龍事件。這一表態為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毒奶粉”事件暫時畫上一個句號。事件雖然暫時平息,但是由此引發的對奶制品質量和安全
“全球糧食產量必須在2050年翻倍才能夠滿足當今的人口增長需求。”“發展中國家需要在飲食中大幅度增加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才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畜牧業生產需要解決動物福利與消費者對食物安全、經濟和營養價值的需求等問題。” 5月6日,第五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美國亞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到2020年,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奶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在強化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意見要求:要健全法規標準體系。研究完善乳品質量安全法規,健全生鮮乳生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5月10日,“中國奶業協會質量檢測中心”暨“安捷倫奶業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揭牌儀式在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舉行。 據悉,新落成的中國奶業協會質量檢測中心,將作為獨立的非盈利的第三方檢測平臺,提供前沿的檢測方法及有針對性的量身定制檢測方案,可進行包括
荷蘭奶業技術中心正式揭牌啟用 中國奶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乳制品需求飛速增長,耕地面積卻十分有限;同時,食品質量和安全也成為政府的首要任務。 12月2日,由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和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共同發起的中荷奶業發展中心,借其在北京成立一周年之際,第一次面向媒體和公眾發布
11月19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奶業協會主辦,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承辦的國際奶業戰略和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大會暨國際奶業創新融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奶業主管部門領導,來自美國、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駐華機構官員,奶業主產省份奶業主管部門負責人以及乳品企業等600多人參加了本次
奶業惠及億萬人民身體健康,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產業,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對奶業振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質量興農戰略,突出強調做大做強民族奶業;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
近年來,我國奶業加快發展,已成為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在6月2日開幕的第七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16中國奶業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為中國奶業發展建言獻策。 提振中國奶業信心 近兩年,進口低價乳制品沖擊與消費增長放緩“兩碰頭
喝上放心奶,是國人的心頭大事。尤其是經歷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費者對于選擇國產奶制品似乎還是有所顧忌。中國奶業如何打好翻身仗呢? 昨日,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間,農業部將圍繞“種好草、養好牛、保安全、創品牌、講故事”部署五大行動,振興中國奶業發展。 種好草——提供奶牛養殖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衛生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中央宣傳部、監察部等部門制定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全文如下: 為做好嬰幼兒奶粉事件處置工作,解決奶業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問題,促進奶業穩定健康發展,在繼續深入貫徹《國
為貫徹《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42號)有關要求,加大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提高我國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2011年我部組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現將《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
12月2日,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成立一周年慶祝活動暨荷蘭奶業技術示范中心啟用儀式在京舉行。會議就過去一年的各項工作和成果進行了匯報,并正式啟動荷蘭奶業技術示范中心。該中心標志著中荷奶業合作進一步深化和加強。荷蘭駐華大使賈高博(Aart Jacobi)、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荷蘭皇家菲仕
五部委聯合發布的奶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奶業構成了實質性利好,特別是首次明確了奶業的戰略定位,全面提升了奶業在產業格局中的地位。但目前,奶業仍需積極應對進口乳制品的沖擊以及質量安全的考驗。未來,乳企之間也需建立更多合作關系,共同抗擊市場與質量風險—— 1月9日,農業部全文公布了農業部、國家發
5月19日,以“合作、發展、共贏、振興”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奶農節暨奶牛金鑰匙十周年大會在北京正式拉開序幕。會議全面總結了過去10年實施奶牛金鑰匙工程以來中國奶牛養殖業發生的巨大變化,并對未來利用新技術提升中國奶牛養殖提供了解決方案,確保中國的奶瓶子握在自己手中。 從2009年4月至今的10年間,
作為乳制品加工的上游環節,奶源質量決定著成品乳的品質與安全。近年來,農業部狠抓標準化生產和生鮮乳質量監管,達到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連續8年抽檢合格率100%,規模牧場生鮮乳的乳蛋白、細菌數等主要營養衛生指標比肩發達國家水平。 農業部畜牧業司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我國生鮮乳質量水平處于歷史
全程機械化擠奶設備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再過段時間,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換用新包裝,每盒奶產品將有營養品質標識,消費者將可通過標識選擇不同質量等級的牛奶。建立優質乳營養品質標識制度,正是實施優質乳工程的目的之一。 記者獲悉,該工程是由農業農村部奶產
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后,轉型升級成為我國奶業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 近日,中國奶業轉型升級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2008年以來,我國奶業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綜合生產能力、產業素質和質量安全水平三大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奶業總體規模居
奶粉“質量之困”,困擾著消費發育和產業發育 近年來,我國迎來奶業發展最好的歷史時期,奶業形勢好,不單表現在收入增加、效益提高上,重要的是,我國奶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奶業生產現代化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包括奶粉在內的乳制品質量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乳品企業共有160
“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在《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發布會上說。 該報告是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在《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5)》發布會上說。 該報告是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最近一段時間,有媒體集中采訪了一批乳品企業和養殖場,幾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 其一是去一家聯系好的牧場采訪,卻吃了閉門羹。原來,由于頭天去了另一個奶牛養殖場,這家牧場嚴守防疫的規定,堅持7天后才接待參觀考察。 其二是同行的一位攝像,為了進養殖場內部拍攝采訪,一天之內進行了兩次嚴格的“洗澡”式消
別讓低標準帶來惡性循環 今年6月1號起,由衛生部批準公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其中共包括66項具體標準,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制品。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對1986年頒布的乳品標準進行的一次重大修訂,因此也被稱為乳品新國標。然而,正是
新冠肺炎疫情對畜牧業影響關聯度分析。李勝利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奶業受到哪些影響?如何平穩恢復和快速發展?未來走勢如何?面臨諸多挑戰,在養殖、加工、消費等奶業全產業鏈上共同應對不確定性,成了目前整個行業的共同關切。 近日,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發起舉辦了“乳事說|危機之下,奶業機會在哪”線上直播論壇
從香港帶奶粉到內地犯什么罪?走私罪;從內地帶奶粉到香港犯什么罪?販毒罪!當然,這只是坊間流傳的一則關于中國國產奶粉的段子,但其背后隱藏的是國產奶粉的窘境。 3月15日,在“中國嬰兒奶粉創新崛起與質量升級”高峰論壇上,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告訴記者,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對中國奶業造成了全面
商報訊 (記者 王曉玥) 10月14日,伊利股份和光明乳業雙雙發布澄清公告,表示未有對外披露三聚氰胺事件對公司造成的損失。但兩大乳企均表示,據相關數據推測,預計2008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將為虧損,但兩家公司均未透露他們具體業績預期虧損的數字。 據悉,此次澄
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等西方媒體近日連續報道,中國人的搶購行為導致澳洲超市嬰兒奶粉出現缺貨乃至脫銷,直接損害當地嬰幼兒權益。某些媒體嗆聲發問,誰動了我的奶粉?另一方面,部分西方國家中奶賤傷農,牛奶價格甚至低于瓶裝水。在這背后,是國際品牌商高度壟斷之下,全球奶業供求鏈嚴重扭曲,上游的生產者和終端消
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張姍姍最近遇到四肢頻繁抽筋的煩惱,醫生建議她平時多喝牛奶。她在網上選了一款國產純牛奶,“網友評論其質量好、口感佳,我下單買了兩箱。” 奶業是關系到居民健康的重要產業。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曾一度影響了消費信心。如今,和張姍姍一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中國奶業的信心逐步恢復并且日益
7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到北京牧醫所調研并出席奶業振興科研聯合攻關研討會,強調要創新協同整合集成機制,大力推進奶業振興科技攻關,全面引領國家奶業振興戰略實施進程。副院長馮忠武、劉現武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牧醫所、食物營養所、蘭州牧藥所和飼料所6位專家關于奶業振興科研聯合攻關
國外乳企全面進入,我國奶業咋辦? 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6年,我國乳品凈進口從230萬噸增長到1227萬噸,進口乳品(折生鮮奶)已占到國內乳品總消費需求的約四分之一。同時,近年來國外乳品企業加快進入我國奶業,進入領域從乳品銷售向乳品加工和奶牛養殖等各環節擴展,給我國奶業發展帶來了挑戰
日前,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4105號建議答復摘要》(以下簡稱“《摘要》”),《摘要》從“生鮮乳抽檢及結果公示”、“乳制品抽檢及結果公示”、“營造良好的食品行業發展輿論環境”三方面提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舉措。 關于生鮮乳抽檢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