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任何大型儀器、普通市民也可以操作、30分鐘內可完成、檢測結果一眼就能分辨……近日,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科研組研制出一種全新的檢測技術,可以對液態奶中的三聚氰胺進行快速檢測。這項新技術已經獲得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的項目資助,并將盡快投入生產。 30分鐘就能分辨是否含三聚氰胺 今年9月以來,因為三聚氰胺污染,“毒奶粉”頓時讓全國消費者人心惶惶,大家都想知道,究竟什么奶粉才是安全的。 10月7日,國家標準委員會規定了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法、液相色譜質譜法三種標準測定方法,但這三種方法不但需要大型精密儀器、熟練操作人員,耗時也較長。因此,國家科技部于9月28日向社會公開征集液態奶中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技術和產品。 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檢驗所副主任技師吳平谷帶領科研組成員研制出了新的產品,可快速進行三聚氰胺的檢測。10月7日,科研組向科技部申報了這種產品,并于10月10日參加科技部組織的9份盲樣考試,在測試中9份盲樣......閱讀全文
本報記者 青林 申劍麗 見習記者 超 北京 重慶報道 自9月11日晚三鹿集團承認其品牌奶粉受到污染、衛生部下令各地上報類似病例以來,各地方醫院收治的“腎結石嬰兒”陸續增多。 記者獲悉,按照衛生部要求,國家疾控中心就三聚氰胺能否導致腎結石進行了危險性評估,并將相關報告送交衛生部;而該中心營
針對多美滋奶粉被疑致嬰幼兒腎結石一事,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派專家前往貴州省凱里市,調查結石寶寶的有關情況,并對可疑奶粉取樣,帶回北京進行檢測。 家長接到疾控中心電話 據《瀟湘晨報
非食用物質及食品添加劑“黑名單”還有待完善 衛生部近日重新匯總發布《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同時公布相應檢測方法。不過記者查詢發現,相當部分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或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方法暫缺。食品安全專家表示,檢測
《食品安全法》有利于實現食品安全的全過程監管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立法機關上周通過了《食品安全法》。2日,中國衛生、質檢、農業等部門的官員在北京集體出席了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介紹貫徹執行這部新法的情況。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表示,《食品
中國疾控中心16日表示,中國的添加劑使用標準很保守,而且通常使用的量都比國外的要低。針對近年來備受爭議的食品添加劑威脅食品安全問題,衛生部昨日邀請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王竹天回答記者提問。 王竹天指出,我國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方法和標準與國外無異,但使用標準保守,通常用量都比國外要低;必須
剛剛過去的2008年,對于食品添加劑家族可謂是“一波三折”、“悲喜交加”,喜的是2008年6月1日起,我國新修訂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開始實施,食品添加劑家族這一“新家規”,使很多“山寨添加劑”被掃地出門;悲的是,這
乳業"新國標"實施 標準下降會不會讓牛奶質量下降 6月起,中國乳業“新國標”正式實施,其中共包括66項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衛生部對這些標準進行的重新修訂,意義之重大可想而知。 然而,從今年3月
(2008年11月11日,上海)日前,“跨國公司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服務科學,世界領先的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與ABB和杜邦等各跨國公司一并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年跨國公司中國貢獻獎”
日前,“跨國公司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服務科學,世界領先的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與ABB和杜邦等各跨國公司一并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年跨國公司中國貢獻獎”。作為科學服務領域唯一獲得此項殊
今年7-8月份,南京市19名曾食用過小龍蝦的患者均得了“橫紋肌溶解癥”,因而陷入龍蝦致病的“龍蝦門”。9月4日,江蘇省海洋漁業局公布檢測結果,35個江蘇地產龍蝦樣本全部按照相關標準檢測,合格率100%。有專家初步認為,“龍蝦門”很可能由一種未知的毒素引起。 江蘇南
2008年11月28日,蘭州市集中焚燒銷毀62.6噸三鹿問題奶粉。昨日,衛生部官員稱,問題奶粉銷毀工作要繼續加大力度。 本報訊 衛生部官員昨日在發布會上稱,“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以后,要求對于查出來的問題乳粉要徹底銷毀。從這次青海查處的案件看來,這項工作還要繼續加大力度,案件目前還在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昨日透露,新《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將在本月正式發布,乳制品行業的準入門檻將再次提高。 宋崑岡是在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主辦的2009年世界牛奶日和全國乳品營養周活動現場透露上述信息的。他表示,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配合上
□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曾壽瀛,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先后四次參加相關乳品標準制定的討論會 □我至今也沒有明白,反復討論形成的送審稿,其中一些關鍵性標準,最后為什么會被推翻?——魏榮祿,西部
“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 ――曾壽瀛,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先后四次參加相關乳品標準制訂的討論會 “我至今也沒有明白,反復討論形成的送審稿,其中一些關鍵性標準,最后為什
近日,多篇反映“乳業新國標倒退25年”的帖子在各大論壇上瘋狂轉載。單純從數值上看,今年6月實施的乳業新國標中,乳蛋白含量低于1986年的舊生乳國標。同時,新國標引發的爭議也在行業內涌動。昨天,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魏克佳稱這一說法不準確,但具體問題要等下周衛生部召開會議時再談。 ■新國標
近日,多篇反映“乳業新國標倒退25年”的帖子在各大論壇上瘋狂轉載。單純從數值上看,今年6月實施的乳業新國標中,乳蛋白含量低于1986年的舊生乳國標。同時,新國標引發的爭議也在行業內涌動。昨天,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魏克佳稱這一說法不準確,但具體問題要等下周衛生部召開
民以食為天。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引發了無數“吃貨”追捧。而在狂咽口水之余,近幾年日益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讓這個崇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國度的民眾感到失落和惶恐。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問題,而食品標準則是食品安全的底線。食品從農田、工廠到餐桌的全過程中,生產、檢測
本報訊 衛生部醞釀許久的乳制品質量安全標準將于7月份出臺。日前,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質量安全報告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王竹天透露了這一消息。王竹天參與了新標準的制定,他表示,新標準共94項,計劃于7月份公開征求意見。 此前,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行業標準中,與乳制品有關的標準
面粉中不含三聚氰胺,卻發現有過量增白劑 毒牛奶事件后,人們在網絡上對所有含蛋白質的食品都開始心存疑惑,有的說面粉里摻了三聚氰胺,懷疑的理由是我國檢測蛋白質的方法是凱氏氮定法。某位飼料廠老板甚至好心地勸人別吃任何面粉制品,稱其熟知面粉行業的潛規則。 面粉乃國人主食,尤其是北方。面粉會不會陷入“三聚
中國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劑,已有二十多年。 這是一種極具爭議的面粉添加劑,堅持禁用方認為該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并以歐盟早已禁用為據。堅持使用方認為該添加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且以美國可不限量使用為據反駁。 &nbs
全自動酶標儀主要應用于生物教學、科研、實驗等領域。適合微生物、動植物、食品檢驗等實驗分析,也非常適合基層醫院臨床檢測使用。全自動酶標儀檢測自動化,智能化,適合批量樣品數據檢測。人機交互性能好。操作使用簡便。精度高,穩定度好,特別適合低刻度、小劑量的分子生物領域檢測使用。 全自動酶標
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 曾壽瀛 曾壽瀛:每天要檢測,一個月三十天,他一年下來要多少份數,三年的份數,證實了他的牛奶常年維持到2.95。 在采訪中,我們還得到了一組數據,目前發達國家的原奶奶蛋白含量可以達到3.2%,加拿大的奶蛋白含量在3.3%,新西蘭能夠達到3.8%。顯
別讓低標準帶來惡性循環 今年6月1號起,由衛生部批準公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其中共包括66項具體標準,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制品。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對1986年頒布的乳品標準進行的一次重大修訂,因此也被稱為乳品新國標。然而,正是
植物奶油風波折射監管滯后 前些日子,食品中常見的植物奶油因被曝光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植物奶油危機生成后,衛生部隨即表示:相關部門已對反式脂肪酸進行管理,并將開展對反式脂肪酸的風險監測評估。這一事件,不禁讓人聯想起曾經的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門”,同樣先由媒體曝光披露危害,
央視《經濟半小時》8月8日播出節目“揭秘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以下為節目實錄: 今年6月1號起,由衛生部批準公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其中共包括66項具體標準,涉及生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所有乳類和乳制品。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對1986年頒布的乳品標準進行的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 4月22日,北京新發地一家大型食品添加劑超市的工作人員在整理貨架。 擅自擴大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本身質量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等,已
【編者的話】 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地溝油到染色饅頭,問題食品此起彼伏。 我們不禁要問,屢屢強調嚴厲打擊,為何卻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食品安全問題,到底如何整治? 繼“追問保障房”之后,人民網強國論壇和人民日報社會版聯合主辦的“追問·民生”系列再次策劃了“追問食品安全”,相關專家應邀
乳業新國標是進步,還是倒退,是個問題 是保護消費者,還是保護奶農,是個問題 是受制于現實,還是鼓勵先進,也是個問題 細菌含量超出國外數十倍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蛋白質含量遠低正常標準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炎癥纏身的病體奶牛擠出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10月26日,寧夏兩名患兒被檢測出帶有超級細菌NDM-1,它能抵抗絕大多數抗菌藥物。有專家表示,超級耐藥細菌的出現,讓人們正視這樣一個現實,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調查發現,抗生素在生活中廣泛存在,除了藥房存在違規處方類抗生素,醫院也會為回扣或防患未然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就像人們熟知PM2.5這個陌生的概念一樣,“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些天也被公眾熟知,只不過前者被吸進了肺里,后者被吃進了嘴里。感謝速凍餃子,正是因為“思念”等品牌的速凍餃子陷入“細菌門”,這一極具專業性的菌類概念“被普及”。以它為圓心,關于“中國標準”的一些是非爭論又開始新一輪的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