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推薦的阿比多爾納入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相比此前的診療方案,在藥物治療方面,新版診療方案出現了五個值得關注的變化。 變化一、刪除“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表述 解讀: 新版診療方案刪除了“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的表述。 同時,在試用藥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爾(成人200mg,每日3次)”兩個藥物。利巴韋林建議與干擾素或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合應用。試用藥物的療程均不超過10天。建議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評價目前所試用藥物的療效。不建議同時應用3種及以上抗病毒藥物,出現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時應停止使用相關藥物。 變化二、納入李蘭娟院士推薦的阿比多爾 解讀: 新版診療意見中,還新增了抗病毒藥物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療程不超過10天。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等人指出,阿比多爾......閱讀全文
李蘭娟院士推薦的阿比多爾納入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相比此前的診療方案,在藥物治療方面,新版診療方案出現了五個值得關注的變化。 變化一、刪除“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表述 解讀: 新版診療方案刪除了“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的表述。
跟隨李蘭娟院士“紅區”查房
像過去的18天來一樣,李蘭娟院士上午8時30分準時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準備查房。這一次,中新社多媒體記者獲準獨家跟隨李蘭娟見證全程。 自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開啟固定作息模式:赴東院與其他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程
鄭樹森李蘭娟院士夫婦發起成立樹蘭基金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夫婦5月25日在杭州宣布,發起和設立“樹蘭基金”,以獎勵和提掖在醫學科研和臨床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中國杰出科技人才。 “樹蘭基金”以發展教育、扶植新秀、獎掖群賢為宗旨,將每年一次,評選和獎勵在醫學科研與臨床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
李蘭娟:“四早”防控策略仍需被強調
?“中國與全球各國都是一架飛機能到達的距離,現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所以‘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防控策略仍需被強調。”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重要學術活動之一——大健康論壇在浙江溫州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發表主旨
面對全球疫情,鐘南山、李蘭娟給出這些建議
4月2日,新冠疫情防控經驗國際分享會在線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李蘭娟及海內外專家出席了分享會。會上他們為國際疫情的防控治療等給出這些建議。 【防控】鐘南山:美國必須有更強有力的措施 “我有點擔心美國即將發生的情況,美國的問題將是全球的問題,聯邦政府必須要采取更激烈的、更強有力的舉措。
李蘭娟院士:人工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我是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職工作。”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氏人工肝系統”開拓者李蘭娟從醫40多年以來始終堅持的無悔的人生選擇。從上世紀80年代投身肝炎治療至今,李蘭娟在重癥肝病診治領域取得了系列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以過硬的技術成功救治了數以萬計的重癥肝病患者。日前,記者走進李蘭娟的辦公室,傾
李蘭娟院士:最怕的不是病人多,而是漏了病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17日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只要把傳染源100%找出來且有效控制、對已發現病人采取針對性治療、把感染者進行隔離,感染人數就應該會降下去、外界就是安全的。圖片來源于網絡 “除湖北以外各省,我認為(疫情形勢)逐漸出現了好轉。”李蘭娟說,湖
李蘭娟院士:解除病人痛苦是醫生最大快樂
“30年前,我還是一名普通的住院醫生。當時,經常有肝衰竭的病人被送到醫院,病人家屬跪在我面前懇求救治患者,但我沒有辦法。后來,我們研究了人工肝,將一位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就是做醫生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安慰。” 近日,在“科技盛典——中央電視臺2014年度科技創新人物頒獎典禮”上,作為獲
抗疫前線的李蘭娟院士,你真的了解嗎?
李蘭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紹興,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李蘭娟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40余年,
李蘭娟院士:消化道是否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央視新聞2月3日消息,3日上午,總臺設在武漢的直播間采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武漢目前處于發病高峰階段,仍需做好社區防護 對于武漢目前的疫情,李蘭娟院士表示,武漢目前處于發病高峰階段,現在仍需做好社區防護。 將對危重癥病人進行具體救治 李蘭娟院士抵達武漢后
李蘭娟回應印度新冠疫情惡化是否會波及中國
據印度衛生部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21077410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412262例,為日增新高;新增死亡病例3980例,累計死亡230168例。印度疫情不斷惡化,但這場危機尚看不到盡頭,南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面臨新一波疫情的沖擊。 為什么疫情會在這
李蘭娟呼吁深入研究病毒載量和抗體反應
當地時間3月23日,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陳瑜和李蘭娟在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評論文章“SARS-CoV-2: virus dynamics and host response ”。中國工程院
-李蘭娟院士連發兩項“基因組測序”成果
浙江大學的李蘭娟(Lanjuan Li)院士是我國傳染病學領域杰出的領軍人物,其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已有40多年。她不僅是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創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曾獲得重大突破。還首次提出了感染微生態學理論,從微生態角度來審視感染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為感染防治提供了嶄新的思
李蘭娟聯合清華李賽團隊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據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微信號16日消息,9月14日,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賽研究團隊聯合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細胞》(Cell,影響因子38.637)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 在國際上
李蘭娟院士解答:返程后要隔離嗎?寵物會傳染嗎?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1月29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現有重癥病例1370例,累計死亡病例170例。全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 2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表示,如果從來沒有去過疫區,沒接觸過感染的人,身體健康,體溫正常,回程后也是健康的,那沒
重量級獎項公布!鐘南山、張伯禮、李蘭娟獲獎
近日,“典贊·2020科普中國”宣傳推選活動首次設立“科普中國最高榮譽獎”,授予2020年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張伯禮和李蘭娟。 2020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和十大科學辟謠榜等榜單在CCTV10科教頻道“科普中國—2020年度科
浙大李蘭娟院士團隊提出胰腺癌診斷的新思路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根據人們舌苔上各種細菌的豐度差異可發現早期胰腺癌患者。他們表示,這項結果有望指導胰腺癌檢測的開發,甚至有助于疾病的預防。 這篇題為“Tongue coating microbiome data distinguish patients wi
跟隨李蘭娟院士,新冠肺炎重癥隔離病房查房之路
像過去的18天來一樣,李蘭娟院士上午8時30分準時抵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準備查房。這一次,中新社多媒體記者獲準獨家跟隨李蘭娟見證全程。 自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開啟固定作息模式:赴東院與其他醫院會診、回駐點撰寫文字材料及遠
-李蘭娟院士:什么決定了乙肝病毒暴露的結局?
浙江大學的李蘭娟(Lanjuan Li)院士我國傳染病學領域杰出的領軍人物,其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已有40多年。她不僅是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創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曾獲得重大突破。還首次提出了感染微生態學理論,從微生態角度來審視感染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為感染防治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李蘭娟團隊推薦藥物完成體外細胞實驗-“神藥”抵達國內
據長江日報消息,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 該團隊發現,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同時,李蘭娟表示,抗艾滋病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 消息稱,阿比朵
李蘭娟談北京病例-為避免再次爆發需強化食品溯源
6月14日,北京又新增36例本土病例,疫情將反彈或大暴發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6月11日和12日,北京市新增的7例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關聯。李蘭娟表示,批發市場人流量非常大,就更容易帶來和傳播病毒。但目前還不確定人和食品
李蘭娟:中國醫學與現代醫學結合,會有很大突破
5月6日,南開大學“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醫藥前沿與挑戰》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家李蘭娟,在線上為南開學子授課,李蘭娟以“科技創新推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為廣大學子科技創新引航。 “重大科學發現和發明往往對人類健康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浙大李蘭娟院士國際期刊連發兩項基因組測序成果
浙江大學的李蘭娟(Lanjuan Li)院士是我國傳染病學領域杰出的領軍人物,其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已有40多年。她不僅是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創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 型肝炎曾獲得重大突破。還首次提出了感染微生態學理論,從微生態角度來審視感染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為感染防治提供了嶄新的
李蘭娟團隊發布抗病毒研究成果-這種藥物能抑制病毒
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李蘭娟院士說,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1)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并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
北京為何突然暴發疫情?吳尊友、李蘭娟的權威解讀來了
6月15日,北京市公布36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完成流調34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同一天,中國疾控中心宣布已完成北京疫情病例樣本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初步結論已上報并正在積極開展病毒溯源。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究竟來自何方?科學的病毒溯源為何重要?備受關注的基因組測序,是否已經揭開北京新
李蘭娟團隊發現腸道菌群的變化與新冠患者預后關系
COVID-19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導致超過1億的感染和200萬以上的死亡。腸道菌群失調可能與長期的COVID-19風險有關。很少有研究關注SARS-CoV-2感染后腸道菌群的恢復過程。 2021年4月8日,浙江大學李蘭娟團隊在Gut(IF=19.82)在線發表題為”Six-month fo
李蘭娟院士新成果:唾液乳桿菌LI01的膽汁應激反應
最近發現幾種唾液乳桿菌菌株,表現出良好的益生菌性質,如抗菌活性,炎癥調節,甚至是腫瘤性病變減少等。從健康人體內分離的唾液乳桿菌LI01已經在預防和治療肝衰竭中表現出了益生菌性質。對膽汁的耐受對于乳桿菌在胃腸道中的存活和發揮其益處至關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李蘭娟院士所在課題
鐘南山、李蘭娟團隊分別從患者糞便中分離出新冠活病毒
2月13日從科技部獲悉,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團隊近日分別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發現證實了排出的糞便中的確存在活病毒,對于準確認識疾病的治病傳播機理,幫助全社會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
李蘭娟領銜證明H7N9向感染哺乳動物方向發展
一項關于H7N9禽流感的重大研究4月25日在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的官方網站在線發表。這篇由中國科學家團隊完成的研究論文首次在國際上警示,H7N9病毒正在向適合感染哺乳動物方向發展,這使病毒更容易感染到人。 同時,這一研究成果首次對外公布了一例感染患者和一例受感染禽類的全序列基因。并在
520|黃旭華、李蘭娟院士為這百對戰疫新人證婚
5月20日,全國百對戰疫新人云集體婚禮舉行,他們收到了更多的祝福,不僅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證婚,還有眾多明星助演和組成伴郎、伴娘團送祝福。 李宇春將為100對新人全新演繹主題曲音樂短片,李云迪將彈奏婚禮進行曲,各界名人組成云伴郎伴娘團為新人送上祝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