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預測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加劇藍藻爆發
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吉星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德國不萊梅大學合作完成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從藍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創新性地將實驗室數據與數學模型模擬成果相結合,預測了氣候變化所導致水體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情況下,有害水華藍藻的爆發將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水華藍藻的爆發機理研究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但大多數研究偏向于水體富營養化的方向,對氣候變化的理論性研究還不夠完善。”吉星解釋,每到夏天,湖泊和池塘的水質都會受到有毒藍藻的威脅。藍藻的大量爆發可引發水華現象,對水生態系統和飲用水安全造成隱患。藍藻體內含有多種藻毒素,誤入體內可對鳥類、哺乳類以及人類產生安全隱患。某些藻毒素可能會引起惡心、頭暈,甚至損害人體肝臟,對水上娛樂業、飲用水安全和漁業產生極其負面的影響。雖然物種的表型可塑性在自然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但直至今日,其對氣候環境變化的響應意義卻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表型可塑性的理論......閱讀全文
氧化藍藻處理系統:吃的是藍藻-吐的是清水
9月11日,武漢中山公園內5000平方米人工湖暴發大量藍藻,沿湖行走就能聞到強烈臭味。 9月9日,南昌市進賢縣軍山湖水質明顯變差,藍藻暴發,連村民家養的牛都不愿意喝湖水了。 9月8日,溫州市政府表示,在供水覆蓋500萬人的珊溪水庫,藻類污染程度有所趨緩。 …… 藍藻已成為我國湖泊、河流等
藍藻的生物毒性研究
圖1. 實驗室條件下進行藍藻的培養。 由藍綠藻類原核生物所產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級物質,日漸成為制藥業感興趣的原料,但與此同時,其潛在的生物毒性可能對環境和食品產生危害,關于它們的鑒定工作亦非輕而易舉之事。 藍綠藻類原核生物(通常亦稱藍藻)指的是具有光合活性的細菌,主要生長于海洋
藍藻與光合細菌區別
藍藻又名藍綠藻(blue—green algae),是一類進化歷史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含葉綠素a,但不含葉綠體(區別于真核生物的藻類)、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與光合細菌區別是:光合細菌(紅螺菌)進行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應過程不放氧,為厭氧生物,而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
藍藻門、裸藻門、黃藻門、硅藻門鑒定-——藍藻門鑒定
實驗材料色球藻屬念珠藻屬顫藻屬藻類試劑、試劑盒I-KI 溶液0.1%甲基藍溶液濃KOH溶液儀器、耗材顯微鏡鑷子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滴管培養皿吸水紙實驗步驟藍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養原植體植物。細胞無核膜、核仁及其他細胞器,在細胞中央具有核物質,屬于原核生物。藍藻植物體多為藍綠色,含葉綠素 a 、藻藍
安徽巢湖藍藻“抬頭”惡臭濃濃
今年入夏以來,隨著氣溫升高,巢湖局部湖面藍藻又開始“抬頭”,部分湖面開始出現藍藻集聚。在巢湖西半湖,靠近岸邊的一些水域基本被藍藻及其他浮游植物覆蓋,在一些靠近岸邊的彎道里,聚集起來的藍藻在烈日的暴曬下已經發黑,散發出濃濃的惡臭味。 多年來,為了減少巢湖水質富營養化對藍藻生長的影
藍藻“攻陷”武漢南湖6500畝水面
??? 昨日,洪山區珞獅路文馨街轉角處的南湖湖面上,3艘漁船正在打撈藍藻。正在忙活的南湖漁場職工稱,頭天一場大暴雨,又刮大風,藍藻都沉到水下了。但太陽一出,氣溫升高,它們又會全部翻上來。 ????自7月中旬以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風力偏小,南湖水域開始局部暴發藍藻。至8月初,
歐洲投資開發藍藻生物能源
藍藻是一種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始單細胞生物。此前美國已有一些研究嘗試利用它來生成清潔能源:利用基因改造的藍藻進行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生成氧氣和醇類有機物,而醇類有機物可以作為能源使用。 據參與項目的帝國理工學院介紹,該項目由多個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進行,計劃在4年內開發一個原型系
藍藻門(Cyanophyta)結構與功能觀察實驗
一、目的要求 ? 掌握藍藻門代表植物細胞的形態、結構、繁殖和生活史;掌握 藍藻門的基本特征及實驗材料的采集、培養和制片觀察方法。 二、實驗材料和試劑 ? 顫藻屬、念珠藻屬、微囊藻屬、色球藻屬、0.2%亞甲藍溶液等。 三、實驗內容和方法 1.顫藻屬(Oscill
揚州大學研發藍藻“節育”新技術
藍藻治理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叢海兵團隊近日研發出一種通過加壓沉淀控制藍藻生長的新技術,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 據了解,該技術通過給藍藻加壓,破壞藻細胞內的“氣泡”,使其失去懸浮生長的能力,不能再懸浮于水面接受光照而生長繁殖,而是沉入水底在無光或弱光條件下衰亡
植物系統學實驗:藍藻門(Cyanophyta)
一、目的要求 掌握藍藻門代表植物 ?細胞的形態、結構、繁殖和生活史;掌握 藍藻門的基本特征及實驗材料的采集、培養和制片觀察方法。 二、實驗材料和試劑 顫藻屬、念珠藻屬、微囊藻屬、色球藻屬、0.2%亞甲藍溶液等。 三、實驗內容和方法 1.顫藻屬(Oscillatoria) 植物體為單
宜興啟動太湖藍藻預警監測
江蘇省宜興市日前全面啟動太湖水污染與藍藻預警監測工作,全方位動態掌握太湖水質及藍藻發生情況,為太湖綜合治理、湖泛預警和應急防控提供及時、可靠的技術依據。 宜興市藍藻監測預警工作主要包括3個方面:對百瀆港等12條主要入湖河流斷面進行不間斷的自動監測。對太湖西部沿岸一帶水域的社瀆港口等8個點位
轉基因藍藻能生成更多氨基酸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通過改變藍藻細胞內負責調控生物節律的基因,可使其有用氨基酸的生成量成倍提高。 日本明治大學日前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同行合作,對藍藻中的集胞藻進行了研究。 公報中指出,集胞藻在光線照射下,會吸收二氧化碳,在體內產生能量。研究小組認為,如果改變集胞藻生
太湖藍藻已是常態-專家呼吁理性看待
近日,太湖再次發生藍藻的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甚至引起了部分群眾不必要的驚慌。對此,專家呼吁,要理性看待太湖藍藻,采取科學的措施積極治理,不必恐慌。?自去年太湖藍藻導致無錫發生了飲用水危機之后,藍藻一直成為敏感的話題。當地政府也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預防藍藻再次大規模暴發,確保不發生飲用水危機。?
研究發現藍藻代謝與環境適應新途徑
本報訊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所楊琛研究組利用動態代謝流量組與代謝組分析技術發現一條新的代謝途徑,揭示了該途徑為藍藻適應環境所必需及其重要的進化及生態學意義。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化學生物學》。 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適應外界營養環境變化的代謝系統及調控機制。如陸生動物進化出著名的鳥氨酸—
昆明滇池暴發藍藻--湖水如綠漆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藍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線的岸邊,湖水如綠油漆一般。 2010年11月29日,因近日氣溫回升,云南昆明滇池藍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線的岸邊,湖水如綠油漆一般。綠浪翻滾的湖水涌向岸邊,帶來一陣陣腥臭氣味。滇池是云南九
藍藻和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
原核的藍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類)中的葉綠體,都同樣進行放氧的光合作用,這為人類和整個生物界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食物、氧氣、能源和原料。對葉綠體和藍藻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特性作分析,證明真核生物的葉綠體可能起源于藍藻祖先的內共生。這使藍藻在20多年來已成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藍藻基因組的作圖和測
轉基因藍藻可用于制造化學燃料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化學家通過基因工程對藍藻進行了改造,使其能生產出丁二醇,這是一種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學品,也是生產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7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論文領導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副教授渥美翔太(音譯)說:“大部分化學原
太湖2011年藍藻水華情勢會商舉行
3月18日下午,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與江蘇省水利廳舉行了太湖2011年藍藻水華情勢會商會。南京地理所有關專家、科技處負責人以及江蘇省水利廳相關業務部門領導、江蘇省水利科學院和江蘇省氣象臺有關專家參加了會議。 會商會上,南京地理所孔繁翔研究員分析了2010-2011年太湖
藍藻和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
原核的藍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類)中的葉綠體,都同樣進行放氧的光合作用,這為人類和整個生物界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食物、氧氣、能源和原料。對葉綠體和藍藻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特性作分析,證明真核生物的葉綠體可能起源于藍藻祖先的內共生。這使藍藻在20多年來已成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 藍藻基因組的
太湖藍藻:問題在水上根子在岸上
目前太湖水域水質穩定,藍藻濃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高先生經常到無錫出差,這幾天,他又到無錫辦事。住進賓館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水龍頭,接了些水在手心,仔細聞了聞。“不臭,沒什么異味。”他放心地自語。 像高先生這樣做的人還不少。這也難怪——去年的5月底,無錫正遭遇不堪的供水危機,那幾天,水管里流出來的自
研究發現藍藻代謝與環境適應新途徑
??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所楊琛研究組利用動態代謝流量組與代謝組分析技術發現一條新的代謝途徑,揭示了該途徑為藍藻適應環境所必需及其重要的進化及生態學意義。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化學生物學》。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適應外界營養環境變化的代謝系統及調控機制。如陸生動物進化出著名的鳥氨酸—尿素循環,用于
轉基因藍藻可用于制造化學燃料
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化學家通過基因工程對藍藻進行了改造,使其能生產出丁二醇,這是一種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學品,也是生產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7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論文領導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副教授渥美翔太(音譯)說:“大部分
藍藻和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
原核的藍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類)中的葉綠體,都同樣進行放氧的光合作用,這為人類和整個生物界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食物、氧氣、能源和原料。對葉綠體和藍藻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特性作分析,證明真核生物的葉綠體可能起源于藍藻祖先的內共生。這使藍藻在20多年來已成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 藍藻基因組的
藍藻水華機理研究迎來新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87.shtm
藍藻和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
藍藻和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原核的藍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類)中的葉綠體,都同樣進行放氧的光合作用,這為人類和整個生物界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食物、氧氣、能源和原料。對葉綠體和藍藻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特性作分析,證明真核生物的葉綠體可能起源于藍藻祖先的內共生。這使藍藻在20多年來已成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
治水專家解決無錫“藍藻臭水”除臭難關
清水何時流入百姓家 ??? 幾天來,僅僅依賴純凈水飲用和做飯,這無論是對兩百多萬無錫市民,還是對市場供應都是一個考驗,平息水危機的根本出路是盡快恢復清潔水供應。 ??? 雖然水龍頭中流出的水質有所改善,但還不能正常使用。居民對自來水除臭取得突破性進展感到鼓舞,但對是否可以馬上用上清潔水
江蘇專家基本掌握水解藍藻藻毒素技術
??? 新華網南京9月13日電(記者 蔡玉高)記者從江蘇省農科院獲悉,目前該院專家已基本掌握了水解藍藻藻毒素的技術,這為藍藻進入食品領域掃除了很大的障礙。被視為湖泊污染一大罪魁的藍藻,有望進入食品領域。 ??? 據了解,盡管給湖泊的污染治理制造了很大的麻煩,但作為湖泊富營養化的產物,藍藻中其實含
藍藻和葉綠體基因組的比較研究
原核的藍藻和真核植物(包括其他藻類)中的葉綠體,都同樣進行放氧的光合作用,這為人類和整個生物界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食物、氧氣、能源和原料。對葉綠體和藍藻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特性作分析,證明真核生物的葉綠體可能起源于藍藻祖先的內共生。這使藍藻在20多年來已成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生物。藍藻基因組的作圖和測
安徽省啟動巢湖藍藻預警應急監測
隨著氣溫逐步上升至藍藻生長最適宜的30攝氏度左右,巢湖藍藻防控工作再次引起關注。為及時掌握巢湖水質和藍藻變化情況,確保巢湖飲用水源地安全,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近日啟動巢湖藻類預警應急監測工作。 根據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的部署,今年8月31日前,合肥、巢湖兩市環
巢湖東半湖出現藍藻聚集威脅飲水安全
新華網合肥7月8日電(記者蔡敏、朱青)記者8日從安徽省巢湖市環保局了解到,受高溫天氣及開閘泄洪等因素影響,水質長期好于西半湖的巢湖東半湖水質下降為中度污染,巢湖市飲水源地附近出現最大時面積3至4平方公里的藍藻聚集,巢湖市飲水安全受到威脅。 巢湖市環保局局長蘇惠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