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藍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線的岸邊,湖水如綠油漆一般。 2010年11月29日,因近日氣溫回升,云南昆明滇池藍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線的岸邊,湖水如綠油漆一般。綠浪翻滾的湖水涌向岸邊,帶來一陣陣腥臭氣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嚴重的一個,現在水質為劣Ⅵ類,每當氣溫上升,加之富營養化嚴重,均要引起藍藻爆發,造成嚴重污染。 ......閱讀全文
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五大淡水湖,本應是“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的景象。 記者今年在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四省采訪發現,按照“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恢復生機”思路,國家和地方對“五大湖”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很大。 然而,受奪湖造陸、工業入侵、人為阻
在江川縣,“仙湖錦繡”休閑康體旅游度假區項目的高爾夫球場緊挨湖岸。 轟鳴的推土機、光禿禿的山體、流失的紅土,伴隨著豪華別墅和高爾夫球場,你會不會以為這是哪個人造度假村? 事實令人震驚。這是云南省第三大湖泊,也是我國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撫仙湖。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探訪撫仙湖,發現湖區紅
“每年4月~10月是藍藻的高發時段,除了日常的水質監測,昆明市環境監測站針對滇池湖體開展了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以及葉綠素a等生物指標的監測。目前,昆明市對滇池的水質監測做到了手中有數據,心里有底氣,基本上掌控了滇池水體的變化情況。”昆明市環保局副局長虎龍說。 以滇池為代表的水質監測
受特大干旱影響,此間高原湖泊滇池水位下降嚴重,藍藻高密度暴發期卻較往常推遲了兩個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李昆敏今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說明滇池水質在逐步轉好。 今年,滇池因長達半年的干旱,水位下降了近1米,湖容較去年減少了2.5億立方米,加上氣溫較高
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國地表水水質月報》監測報告,猶如給中國水市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報告顯示,國內知名飲用水品牌農夫山泉的水源地——千島湖的污染指數達到30.3,屬于Ⅳ類(4類)標準!就是說,這種水不能喝!只能作為工業用水!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山泉水賣點就是“天然”不
吳豐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湖泊污染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大水專項健康預警主題“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 突發環境事件近年來在各地高發,關系群眾健
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在 微生物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氮(N)、碳(C)、硫(S)等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驅動。 耦合分析自然環境中 微生物遺傳多樣性與其代謝多樣性是當今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的難點和熱點。 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多樣性極 為豐富,每噸土壤中的微生物類
9月11日,武漢中山公園內5000平方米人工湖暴發大量藍藻,沿湖行走就能聞到強烈臭味。 9月9日,南昌市進賢縣軍山湖水質明顯變差,藍藻暴發,連村民家養的牛都不愿意喝湖水了。 9月8日,溫州市政府表示,在供水覆蓋500萬人的珊溪水庫,藻類污染程度有所趨緩。 …… 藍藻已成為我國湖泊、河流等
昆明正實施"滇池水葫蘆規模化圈養及資源化利用工程" 督導組一位重要成員透露,截至目前,有關水葫蘆治污措施的提法,在昆明上報的滇池治理相關工作的十二五規劃中確有提及,但是,“該規劃還在等待國務院最終批復”。 這意味著,在國務院批復之前,“危險的游戲”已經搶先
近年來,每到夏季,我國一些河流湖泊就會暴發藍藻。藍藻暴發不僅會使水面形成腥臭浮沫、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更嚴重的是,有些種類的藍藻還會產生毒素,甚至會造成水源地水質惡化、自來水停用。 藍藻暴發性繁殖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直接后果。水體的富營養化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近年出現的藍藻暴發被普遍認為是人為富
中國肝癌一級預防專家共識(2018) 惡性腫瘤的一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針對已知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采取有效和適宜的干預措施,達到阻斷或降低惡性腫瘤發生的目的[1]。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包括兩種主要病理組織學類型,分別為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
在國家和云南省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多年的保護和治理實踐,滇池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逐步改善。“十二五”期間,滇池藍藻水華明顯減輕,由重度轉向中度和輕度水華,分布范圍不斷縮小,水華發生頻次和強度明顯下降。 管理到位,健全完善保護機制 “河長: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水質保護目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
昆明正在進行的圈養水葫蘆項目,令眾多市民不解,這個曾經幾乎將滇池生態毀掉的“殺手”,去年大家都還除之而后快,今年不但迅速“平反”,還登上了“治污能手”的寶座,被大肆推崇。 這事不禁令我想到“偉哥”,男士們想要享受快活,就需要承受頭痛、腹瀉、色弱等副作用的折磨。水葫蘆被列為世界十大
今年是太湖水危機發生十周年。當年藍藻堆積、湖水惡臭、自來水廠關停、市民瘋搶礦泉水的場景,至今讓人心有余悸。 令人高興的是,盡管10年來太湖流域的人口增加了1000多萬、GDP翻了一番,但太湖水質沒有繼續惡化,藍藻水華也沒有大規模暴發。 太湖轉危為安,一個鮮為人知的群體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被稱
原題:《湖灣城市的污染隱憂》 近日,無錫市規劃局副局長任頤在“創新無錫幸福無錫”網絡媒體采訪活動中介紹說,“十二五”無錫發展將延續“十一五”期間“五中心、五名城”定位,構建獨具競爭力的國際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化生態型湖灣城市。無錫的發展經運河時代、蠡
臨水而居擇水而憩,自古就是人類親近水源,親近自然的本性。不是每條河流邊上都會有城市,但幾乎每座城市中都會有一條或幾條河流,今天,一起關注流淌在我們身邊的河流。 “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是幾個月前微博的熱門話題。能不能下河游泳雖然不是一個標準的水環境指數,但卻很能直觀反映問題。就在9月7日,
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7月3日向新聞界通報,針對中國當前嚴峻的水污染形勢,環保總局自即日起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流域限批”;對流域內 32家重污染企業及6家污水處理廠實行“掛牌督辦”。潘岳表示,當前水污染持續惡化的趨勢已非分割的治水管
在經過20多年的努力、超過500億元的投入后,滇池水質開始企穩向好,但仍有不少問題存在。圖片來源于網絡 九大高原湖泊是云南省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也是此次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云南“回頭看”的重點和專項督察內容。2016年,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云南省反饋的意見中指出,云南高原湖泊水環境形
6月3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200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有關湖泊的數據表明,湖泊水質正在逐步改善,但總體上污染仍然普遍比較嚴重,湖泊治理保護形勢嚴峻。 一些湖泊水庫水質好轉,另外一些變差 由于不斷加大治理保護力度,一些湖泊水質好轉。2009年,26個國控重點湖(
萬里長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位于長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如同“長江之腎”,與長江連為一體,構成世界著名的“江湖關系”。“江湖兩利”,一直是長江治理、開發和保護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洞庭湖、鄱陽湖頻現枯水季節延長、枯水期水位超低等情況。長期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酷捕濫撈、人為開采以及工農業污染、
今年夏天的太湖藍藻暴發世所矚目,這次水污染事件是我國水域富營養化防治的一面鏡子,它說明從根本上做好我國水體富營養化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防治藍藻、赤潮的重中之重,洗滌劑禁磷是針對性強、效果好、經濟和容易實行的措施。發達國家在防治水體富營養化時都把洗滌劑禁磷放在第一位,美、加、日、韓和歐盟
國家發改委日前著手啟動實施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解昨天的內容:昨天小七講了大氣環境污染存在的那些問題,就跟大家嘮嘮水處理檢測和各種水處理技術。再看內容之前,先來回顧一下關于水環境治理的專項建設內容。 【專項建設內容和重點】第二點:提升水環境污染防治能力 針對我國先進水環境污染監測儀器穩定
被污染的湖泊需要多少年治理才能重現碧波蕩漾?曾經已經出現富營養化初期污染的云南大理洱海給出的答案是5年。而根據國際的治理經驗,大型湖泊一旦進入富營養階段,水質恢復需要30年以上的時間。 自從“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洱海項目落地后,過去幾年間,洱海的水質從局部惡化的五類水
圖①:整治后的大觀河。圖②:整治前的大觀河。圖③:滇池補水示意圖。 圖④:游客在海埂大壩觀賞紅嘴鷗。 滇池是上世紀國家重點治理的“三江三湖”之一。從最初的“兩億元治好滇池”,到如今已投入數百億元卻仍未實現“滇池清”,滇池治理早已超出了湖面范疇,事關昆明乃至滇中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綜合治理。
“保護陽宗海水體不能掉以輕心”、“罰款金額太低難以約束企業”、“規劃和保護要考慮周邊群眾生產生活及發展”。8月23日和8月31日,《云南省陽宗海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保護條例》)和《昆明陽宗海區總體規劃(2010-2030)(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相繼舉行聽證會,聽證
“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曾經有人用來這樣的詩句來形容滇池的景色之美。但如今,身在滇池邊,所能看到的,則只剩下被污染過的湖水。 滇池治理逾20年,水質等級卻未得到有效提升,投入資金已高達數百億元,但至今仍難還給昆明居民一池清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在昆明實地走訪調
2018年1月15日,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污染排放標準”的要求,原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 公告 2018年 第9號),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2+26城市)。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和很多科學大家一樣,江桂斌身兼數職。 首先,他是位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專家,先后領銜國家973項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安全、演變趨勢與控制原理”等10余項重要課題,長期從事環境分析化學方法、環境污染現狀與過程和生態毒理學研究;其次,他是個科研管理者,在擔任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職
作為材料科學和過程工程科學等諸多學科交叉結合、相互滲透而產生的膜技術,特別適于現代工業對節能降耗、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環境治理與保護等重大需求,成為實施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膜分離技術推廣應用的覆蓋面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過程工業、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水平。 過去20多年間,中國在膜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