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性別分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并且花性別分化的調控機制在不同物種之間是不同的。木本油料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的大部分種質資源是典型的雌雄同株異花,但在其起源中心也有雌雄異株和兩性花等類型的野生種質材料。由于植物染色質結構是調節不同細胞類型和發育階段的基因轉錄的重要因素,對這些具有不同花性別分化特性的小桐子基因型材料的染色質結構進行比較分析,有助于揭示小桐子及其近緣的其它大戟科油料植物花性別調控的分子遺傳機理。盡管從2011年至今,日本、中國、韓國和印度學者已先后發表了4個小桐子的全基因組序列,但這些小桐子基因組序列的組裝質量還達不到染色質結構比較分析的要求。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茂盛與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科研人員牛龍見等人合作,采用三代測序和全基因組染色體構象捕獲(Hi-C)相結合的技術,對小桐子基因組進行了重新測序和組裝......閱讀全文
山蒼子,是我國南方家喻戶曉的一種香樹,其果實有香氣,無毒,可治療急性肺炎,有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山蒼子精油還是高級化妝品紫羅蘭酮的原料。山蒼子花 陳炳華攝 4月3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以下簡稱亞林所)研究員汪陽東團隊的重要成果。該團隊成功組裝全球首個染色
花性別分化是植物生殖器官分化發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影響植物果實和種子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一重要的生物學過程是受遺傳因子和外源環境因素共同調控的。許多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對花性別分化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我們前期研究發現,采用外源細胞分裂素 (6-BA) 處理,可誘導星油藤 (Plukenetia v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被子植物的花性別分化決定是一個復雜的生物過程,受到遺傳、植物激素和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的調控。星油藤 (Plukenetia volubilis L.) 又名美藤果、南美油藤,英文名稱為Sacha Inchi或Inca peanut,為大戟科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因其種子油中的人體必需脂肪酸alph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增補任務)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專項聚焦我國生殖健康領域的突出問題,重點關注生殖健康相關疾病、出生缺陷和輔助生殖技術;開展以揭示影響人類生殖、生命早期發育、妊娠結局主要因素為目的的科學研究;實現遺傳缺陷性疾病篩查、阻斷等一批重點技術突破;建立
“干細胞多能性與體細胞重編程”項目啟動 9月21日,由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干細胞多能性與體細胞重編程”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正式啟動。據介紹,今年生命科學領域一共啟動5個團隊項目,其中4個團隊在北京,另外一個團隊在廣州。 “干細胞多能性與體細
2015年11月13日,兩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單發布,共計61名杰出科學家入選此次院士榜單。其中,備受生物界矚目的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名單也新鮮出爐,從30位候選名單中歷經“終選”機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學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來
經過公開征集,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共收到2014年度中以NSFC-ISF合作研究項目申請61份。經初步審查并與以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58份。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 序號 科學部編號 項目名稱 中方申請人中方單位名稱 以方申請人以方單位名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毛花獼猴桃 劉永勝供圖 這項研究不僅證實了獼猴桃進化過程中兩次近代基因組倍增歷史事件對物種分化和物種形成的影響,而且進一步揭示獼猴桃富營養成分諸如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葉綠素和類黃酮等的基因組學機制,為獼猴桃品質改良和遺傳育種奠定了堅實基礎。 獼猴桃起源于中國,大約100年前引入新西蘭開始馴化和
經過特殊的算法,我們得到了2018年前10個月中國生物醫學風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個重大學術界事件,能夠上榜的風云人物/事件,都曾長時間占據過100多個公生物醫學公眾號的頭版頭條。 在此,我們精選了其中的3個事件及16位風云榜人物。我們對其進行了劃分,分別是:6星級的3個事件,分別位諾貝爾獎,國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今年,我國“大農業”科研領域又誕生了諸多令人驚奇的發現,每一條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它們涵蓋了觀賞農業、林業、作物、醫學等各個領域,包括睡蓮、玉米、硅藻等進展。為了展現這些成就,本報特此就我國農業科學家今年發表的大部分重要論文進行梳理,以饗讀者。野生玉米大芻草、SK、現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
《Cell Stem Cell》雜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兩名新成員之一(另外一個雜志是Cell Host & Microbe),這一雜志內容涵蓋了從最基本的細胞和發育機制到醫療軟件臨床應用等整個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內容。這一雜志特別關注胚胎干細胞、組織特異性和癌癥干細胞的最新成果。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從2000年清華大學畢業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到今天成為清華大學醫學院的獨立研究員,這位年輕、執著,熱愛研究、熱愛生活的女性,她的科學之路是怎樣一個軌跡? 2010年8月,清華大學聘請的國際評估小組對其生物醫學研究方向進行評估,年輕教授顏寧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云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個Bub1同源基因BRK1(Bub1- related kinase1),為解析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組裝提出了新觀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5日在Plant Cell雜志上。 領導這一
實現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在概念上非常類似于科幻小說中的“星際旅行”,可以利用量子糾纏把量子態傳輸到遙遠地點,而無需傳輸載體本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成果以封面標題的形式發表于《自然》雜志。這是自1997年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于繪制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志著基于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
來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sMADS57 and OsTB1 modulates rice tillering via DWARF14”的文章,證實通過水稻MADS57與TB1之間相互作用,結合miR4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日本學術振興會合作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過公開征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共收到與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合作項目申請110項。經初步審查并與日方核對名單,確定有效申請98項,其中合作交流91項,雙邊研討會7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
中藥并非“難以下咽” 陳竺談用分子生物學闡釋中藥復方的“君臣佐使” 去年7月份,《自然》雜志發表文章指出,對科學家來說,中藥是如此地“難以下咽”,中藥仍然籠罩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紗下。借助于典型的還原法,研究人員希望尋找出治療特定疾病的中藥配方中的某種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被子植物中花的性別分化是避免自交衰退、促進異交和保持遺傳多樣性的重要途徑,對其形成機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被子植物進化的機制。單性花的進化起源和形態均具有豐富的多樣性,表明不同的性別分化模式由不同的發育機制如孢子體組織(sporophytic)和/或配子體(gametophytic tissue)組
12月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審議批準同意“基于化學小分子探針的信號轉導過程研究”重大研究計劃(以下簡稱該計劃)結束。該計劃是基金委在“十一五”期間啟動的第一批重大研究計劃,也是基金委啟動的化學生物學領域的第一個重大研究計劃。自2007年2月啟動以來,共資助項目160項,其
1 植物群體遺傳蛋白質組學 1.l 遺傳多樣性蛋白質研究基于基因組學的一些遺傳標記,如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R(Simple Sequen
熱脅迫誘導的番茄果實細胞程序性死亡(45℃、20min熱處理)。a.番茄果實線粒體和細胞質組分細胞色素c變化情況;b.番茄果實不同caspase類似蛋白酶活性的變化;c.番茄果實果皮細胞TUNEL檢測出現DNA片段化陽性的細胞百分比。 細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
RNAi技術RNA干擾(RNA interference, RNAi)是近年來發現的研究生物體基因表達、調控與功能的一項嶄新技術,它利用了由小干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引起的生物細胞內同源基因的特異性沉默(silencing)現象,其本質是siRNA與對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2日,ABO聯盟第五十一期圓桌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是“腫瘤免疫研究中動物模型的應用”,會議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北京中關村生物工程和新醫藥企業協會主辦,北京維通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來自醫院、高校院所以及
生物通報道: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ranslation repression by maternal RNA binding protein zar1 is essential for early oogenesis in zebrafish”的文章,發現斑馬魚z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