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學術評價“代表作制”
教育部、科技部印發的《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日前公布后,引起了學術界和高等教育界的很大反響。歸納起來,這些反響有兩種,一種是贊揚,另一種是擔憂。 持贊揚態度的人中,又可以細分為兩類。常發表科研成果者是一類。這類人往往科研水平較高,有真才實學,加之刻苦鉆研,科研成果自然較多。但或由于現行科研管理政策和職稱方案本身不完善,重“量”而不重“質”;或由于學科、專業的局限,相關科學或專業期刊無法進入評價體系所劃分的高級別分區,影響因子也受限于此,因而無法得到應有或充分的重視。 另一類則是鮮有科研成果者。這類人說起來較為復雜,有的是因為“歷史的原因”,有的是缺乏科研的基本訓練,有的是出于對量化管理的畸形產物——“職稱書”“職稱論文”大量充斥于世的反感,也有的是喜歡走極端,常年不產出成果,卻夢想有朝一日得出“石破天驚”的結論而“抱金磚”。 科研成果多者,希望能有一個......閱讀全文
張春霆院士:學術評價的評價
1 引言 學術評價者學術界之大事也,事關國家科技的良性發展和原始創新能力的提高;也關乎科研人員的入職、職稱的提升、資助和獎勵的獲取等切身利益,不可不察也。 2010年6月17日,英國著名刊物《自然》(Nature)以《評價的評價》為題發表了一篇社論,對本期中發表的三篇有關學術評價的文章加以介紹和
分析化學學術評價
一、事由 2012年2月27日~28日在看《人物周刊》2011年28期(8月22日出版),封面是姚晨的大照片,這期《人物周刊》第一主題是演員姚晨。 該期雜志另外一篇重點文章是《人物周刊》記者李宗陶寫的《葛兆光 ?告訴你一個清醒的“中國”》。復旦大學葛兆光教授對文史領域的學術評價的觀點給人予啟
以單篇論文評價學術恐催生新型學術腐敗
職工代表大會聽園領導匯報。講述去年取得的各種成就。聽完感觸頗多,竊以為:以單篇論文評價自然資源科學,基本就是偏廢的總結,甚至有催生今日最嚴重學術腐敗的感覺。 鑒于當下中國激烈的學術競爭,大家只能拼命“搞錢”。常常聽聞有年輕碩博士想有所貢獻,但總在說完后加一句“這些等我有錢之后再追求吧”。茶余飯
時評:“開房收錢”拷問學術評價機制
近日,有微博爆料稱,湖南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出現瘋狂一幕:評委名單剛剛確定,參評教師即刻獲悉,當晚便開始瘋狂送錢活動,有評委甚至在賓館專門開房收錢,一時間門庭若市。5月5日,湖南省教育廳回應稱,已終止劉一兵教授職稱評審專家資格,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5月6日《南方都市報》)
影響因子仍被廣泛用于學術評價
一項對北美129所高校進行的調查顯示,有23%的高校在用于晉升決定的文件中提到影響因子。圖片來源:《自然》 近日,《自然》發表的一項調查發現,北美40%的研究型大學在決定提拔誰時都會考慮期刊的影響因子。 【《自然》原文】 該調查對美國和加拿大129所高校的800多份文件進行了分析。
如何看待學術評價“代表作制”
教育部、科技部印發的《關于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日前公布后,引起了學術界和高等教育界的很大反響。歸納起來,這些反響有兩種,一種是贊揚,另一種是擔憂。 持贊揚態度的人中,又可以細分為兩類。常發表科研成果者是一類。這類人往往科研水平較
朱大明:學術評價量化與同行評議
隨著學術界對“核心期刊”、SCI論文以及影響因子等學術量化指標的重視,量化評價也受到了種種質疑和責難,認為“學術評價量化背離學術評價宗旨”,“學術評價要靠同行評議”,甚至認為是學術評價量化導致了種種學術不端行為。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仔細分析學術評價量化與同行評議的關系。?概括而言,科研論文的評價分
喬新生:學術評價勿以刊物代替觀點
中國科學信息研究所日前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可謂喜憂參半。從論文的數量看,中國的科技論文已經達到全球第二名,可是,從科技論文引用的次數看,卻沒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所有這些似乎都說明,中國是一個生產科技論文的大國,但是,科技論文的整體質量還有待提高。 其背后原因或許在于我國論
學術誠信被踐踏,根源還在“五唯”評價
近日,國內某位已獲研究生推免資格,并直博北京大學的伊姓同學被指控論文抄襲。然而面對記者,這位本科便就讀于國內重點高校的學生卻“抱怨”稱,他于今年7月聯系論文輔導機構,但對方“完全沒有告訴我這篇論文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版面費花了幾千元,“這篇論文發在普刊,對保研也沒有加分”。“我也是受害者,已
呂紅軍教授:現行學術評價體制亟待改革
光明日報深度報道版“規范學術 端正學風”欄目系列報道刊出后,正在北京學習的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院長教授對記者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的帶頭人,她有著多年的教學和學術研究經驗、體會,使她對此話題有著深刻的感受。記者:我報刊登有關學術風氣的
朱大明:學術評價中論文的數量與質量
近年來,隨著對科研評價的日益重視和量化評價方法的普遍運用,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由于論文數量和質量作為可以量化的評價指標,大都與科研人員的職級晉升、學位申請、榮譽地位、獎金待遇等掛鉤,與論文發表相關的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也較普遍地存在,致使以論文數量衡量學術績效的評價制度也飽受詬病
趙鼎新:學術評價最大標準是“心中那桿秤”
?趙鼎新???受訪者供圖■本報記者 陳彬自2012年加入浙江大學,歷任訪問學者、社會學系學科建設首席專家、社會學系系主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等多個職務后,不久前,趙鼎新離開了浙大社會學系系主任的崗位。此后,他又以一封公開信的形式,辭去了所有和浙大社會學系有關的職務,此舉引發了學界的普遍關注。在加盟浙
張端鴻:學術管理應突破量化評價執念
?■張端鴻 近年來,我國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教育評價改革,就新時代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并要求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這使得在當下的高校學術管理中,過于突出量化評價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需要注意的是,
沈建華:學術評價最要緊的是實事求是
學術評價最要緊的是實事求是。我們如今在媒體上經常看到大學或研究所召開發布推介會的消息,這種會都是為了宣傳本單位人員的“高水平”成果及其論文在某某著名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但這個“高水平”,因單位和其所在地區的不同而不同,且有差異極大的不同解讀。某些解讀,可能是為了樹立本單位的形象(
復旦大學:“代表作”制度挑戰學術評價市場邏輯
中國學術界缺乏的正是由學者信譽認可帶來的晉升可能。這也是復旦大學把人事學術晉升權力由學校下放到學科,以求減少行政干擾、發揮學術共同體作用的初衷。 僅憑一兩篇有價值的論文,不論是否在“權威”和“核心”雜志上發表,就能獲得大學教授參評資格?以前這僅是天方夜譚,如今復旦大學推行的“代
我國教育與學術研究均需走出單一評價模式
長江學者、千人計劃、青年長江、杰青、優青、青年千人……雖然沒有一頂“帽子”,微軟研究院理論組主管研究員陸品燕依然當上了上海財經大學的教授。兩年時間,這所學校賦予他極大的自主權,他牽頭的上財理論計算機科學中心也不負眾望,成為全球知名計算機排行榜“計算機科學排名”中2008~2018年亞洲第一、世
科技部發文!破除“唯論文”導向,明確重點評價學術價值
今天(2月23日),科技部正式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科技部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國科發監〔2020〕37號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直屬機構,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
創新學術評價體系引熱議,“網紅文章”能否等同論文?
浙江大學日前出臺新規,浙大在校師生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優秀網絡文化成果,根據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可被認定為國內權威、一級、核心等學術期刊論文,納入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該新規一經推出,立即引發了廣大師生和網友熱議。 什么樣的“網文”才算“優秀”?“網紅文章”能否等同于學術論文?靠刷流量成為
中國科學家量子研究成果獲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
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家大尺度量子信息處理實驗成果獲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2012年底推出的年度回顧特刊中,該校潘建偉小組實現百公里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的研究成果被選為年度十大新聞亮點,同時該成果還被美國《科學新聞》評選為2012年度25項重大科技進展
評估中心舉辦日韓國立科研機構績效評價學術交流會
8月21日下午,中心學術委員會與青年小組在評估實驗室舉辦“日韓國立科研機構績效評價”學術交流活動。中心機構與基地評估部的范云濤研究員就近期隨科技部創發司調研團赴日本、韓國調研國立科研機構績效評價工作,與中心職工、尤其是青年員工分享調研體會與收獲。 建立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長效機制是中辦、
中國青年報:莫讓“兩個凡是”成為學術評價的桎梏
現在高校和一些科研機構在評價論文或其他科研成果時,相當普遍地存在著“兩個凡是”現象:凡是提交有外國人參加的“國際會議”和有外國人肯定、稱贊的論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國人的著作和語錄的論文,水平就一定高。 翻一翻各單位制定的一些考核文件和評獎規定以及對在校大學生論文的要求,我們不難看
什么是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
1、什么是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2、什么是定性評價。3、什么是定性評價方法。4、什么是定性評價,什么是定量評價(教育學)。1.定性評價:指不采用數學的方法,根據評價者對被評價者平時的表現、現實的狀態或文獻資料的觀察和分析,直接對被評價者做出定性結論。2.定性評價方法要求評價者具備相關知識和經驗,定量評
什么是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
1、什么是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2、什么是定性評價。3、什么是定性評價方法。4、什么是定性評價,什么是定量評價(教育學)。1.定性評價:指不采用數學的方法,根據評價者對被評價者平時的表現、現實的狀態或文獻資料的觀察和分析,直接對被評價者做出定性結論。2.定性評價方法要求評價者具備相關知識和經驗,定量評
蘇州濕地公園評價增設生態評價因子
水質評價通常采用物理指標和化學指標,那么是否水質指標越好,水里面微生物也越豐富多樣呢? 今年濕地日發布的2015年江蘇省蘇州市濕地水體監測報告顯示,不盡然。存在水質指標和微生物多樣性一致的情況,也存在水質指標差、微生物多樣性尚可,以及水質指標好、微生物多樣性差的情況。 “這說明僅僅用水質指標
石墨烯分散效果評價顆粒表面特性評價
通過顆粒在溶劑中的比表面積,來分析分散性,比表面積越大,分散性越好,比表面積是指與溶劑接觸的全部面積(濕式比表面積)。該方法也可以對顆粒的分散性進行實時監控,還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對分散劑性能進行評價,來優化漿料的配方。納米陶瓷粉體的比表面和孔隙度影響陶胚的加工和燒結固化與成品的強度、質感、外觀以及密度
高校學生評價應向“增值評價”理念轉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092.shtm
高校學生評價應向“增值評價”理念轉向
長期以來,平均成績點數(GPA)一直被認為是扼住高校學生“命運咽喉”的評價指標。無論是學生評獎評優、保研留學、考公考編還是工作招聘,GPA都是反映學生能力的最關鍵指標。 然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卻決定取消績點制,用優秀率(A%)和優良率(AB%)的等級制評價方式替代GPA,此舉隨即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區別和特點
一、區別:1、指標不同:定性評價是查看肝功能和乙肝五項指標,定量評價是檢查抗病毒治療效果,查病毒載量。2、計算不同:定性評價是不采用數學的方法,而是根據評價者對評價對象平時的表現、現實和狀態或文獻資料的觀察和分析,直接對評價對象做出定性結論的價值判斷;定量評價強調數量計算,以教育測量為基礎。它具有客
科學家大尺度量子信息處理實驗成果獲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
近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2012年底推出的年度回顧特刊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現百公里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的研究成果被選為年度十大新聞亮點。《自然》雜志在其為該研究成果專門撰寫的長篇新聞特稿“數據隱形傳輸:量子太空競賽”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