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向樣品中加入濃硫酸和催化劑,充分混勻,然后加熱消化分解,樣中碳和氫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有機氮轉化為硫酸銨。堿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鹽酸標準滴定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的含量。 取樣 由于食品種類繁多,形態及含氮量不一,因此取樣應均勻,稱樣量應準確合理。對取樣較困難的半固體(如冰淇淋)可置于已記重的紙片上稱重(樣品重=總重-紙片重) ,樣品稱好后,與紙片一起置于凱氏燒瓶底部。為減少系統誤差可于空凱氏燒瓶中同時投入相同規格的紙片一張同時作空白。對于不同含氮量的食品,為保證終點滴定消耗酸的體積數在有效范圍,取樣量應視樣品含氮量而定,-般含量在5 %~ 20 %的應精確稱取(1.0~2.0)g(如糕點等) ;對含量在0.1 %~ 1.0 %的應相應增大取樣量,以(5.0~ 10.0)g為宜(如淀粉等) ;對于高含量的(蛋白質大于30 %)的應減少取樣量,以(0.2~1.0)g......閱讀全文
關于印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檢驗機構技術裝備基本標準和現場快速檢測設備配備基本標準的通知 國食藥監食[2011]13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逐步建立
1.電子天平:食品檢驗用試劑、樣品和標準品的稱量; 2.酸度計:食品檢驗過程中pH值的測定; 3.冷凍離心機:食品檢驗過程中營養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離; 4.離心機:食品檢驗過程中營養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離; 5.超凈工作臺:食品檢驗過程中提供局部超凈工作環境; 6.生物安全柜
第一章緒論食品理化檢驗概念:是衛生檢驗專業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是以分析化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化學為基礎,采用現代分離、分析技術,研究食品營養成分與食品安全有關成分的理化檢驗原理和方法的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學科交叉、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第二章 食品樣本的采集、保存和處理1 食品樣本的采集原則及方法
省級檢驗機構序號名稱主要用途性能要求配置數量(臺套)1電子天平食品檢驗用試劑、樣品和標準品的稱量感量(g):0.001,0.0001,0.0000132酸度計食品檢驗過程中pH值的測定精度:±0.01pH23冷凍離心機食品檢驗過程中營養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離最高轉速不小于16000rpm;溫度設
如今我們國家已經將“質量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食品的質量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要保證食品質量就必須做檢測,食品檢測的項目有農殘、添加劑、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毒素微生物、常規理化等等,檢測不同的項目需要用到不同的儀器,下邊河南質佳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食品檢測都需要用到哪些儀器?1.電子天平:食品檢驗用試劑、
在三鹿公開承認奶粉中被“污染”了三聚氰胺之后,本網迅速采訪了相關的一些專家和企業,從分析測試的行業視角、從各方解讀專業人士對該事件的看法。 分析測試企業人士觀點: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與 國家標準體系的可靠性 在分析測試百科網上,有很多關于三聚氰胺的報道和相應的檢測方法,因為去年的寵物事
蛋白質是人類營養三要素之一,它是人體內一切組織的基本組成,它在生命現象和生命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說蛋白質是維 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不能合成蛋白質,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而食物中的蛋白質則是人體獲取蛋白質的一個重要來源。因此通過測定食品中粗蛋白質含量的 多少,可以評價食品的營養價值,為合理
摘要:蛋白質是食品中的重要營養成分,也是評價食品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蛋白質的測定在食品分析中是一個高頻的分析項目,具有非凡的意義。目前測定蛋白質的主要方法有凱氏定氮法、分光光度法、燃燒法和近紅外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凱氏定氮法和燃燒定氮法兩種方法測定:玉米淀粉,奶粉,蜂王漿,功能性大豆濃縮
第一講實驗室安全知識本講重點難點 1、 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2、 使用電器設備的安全守則 3、 強氧化劑、爆炸性物質的處理與防爆 講課實施: 一、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一)一般安全操作 1.防止中毒 (1)所有試劑藥品瓶,要有標簽。 (2)嚴禁試劑入口,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樣品時應用橡皮
1.多酚氧化酶可使果蔬汁發生褐變。2.碘價是油脂中脂肪酸不飽和程度的主要標志。3.標定AgNO3溶液常用的基準物質是NaCl。4.某樣品的質量為8.7030,此數據的有效數字位數為五位。5.測定食品的總酸度時,需配NaOH制標準溶液,稱量固體NaOH時,正確的做法是用分析天平準確稱量。6.國家標準中
節選自本網新聞:專家解讀:三聚氰胺為什么會出現在三鹿奶粉里? 在三鹿公開承認奶粉中被“污染”了三聚氰胺之后,本網迅速采訪了相關的一些專家和企業,從分析測試的行業視角、從各方解讀專業人士對該事件的看法。 &nbs
1.電化學分析法 電化學分析是食品生產控制、理論研究的新型重要工具。由于電極品種仍限于一些低價離子(主要是陽離子),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電極電位值的重現值受實驗條件變化影響較大,其標準曲線不及光度法測定的曲線穩定。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目前許多已制成的離子電極,其實際應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要求我們必須應用適宜的方法檢測食品成分,確保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質分子對紫外可見光譜區的輻射的吸收來進行分析的一種儀器分析,這種分子吸收光譜產生于價電子和分子軌道上的電子在電子能級間的躍遷。朗伯-比耳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
食品質量管理與控制過程中,常常借助檢測實驗室進行品質確認。以下羅列了常規的食品檢測項目,以及其檢測目的。1、霉菌和真菌霉菌在谷物或食品中生長繁殖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人和動物攝入含有這種毒素物質時可能發生霉菌毒素中毒癥。有些霉菌的有毒代謝產物會引起某種急性或慢性中毒,特別是有些霉菌具有強烈的致癌性。(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構成人體及動植物細胞組織重要成分。蛋白質在人體內有構成新生組織及制造體內氧化還原所需的酶和激素等生命基礎物質的用途及作用。食品中的蛋白質含量的多少,不僅表示食品的質量,而且也關系著人體健康,因此食品中對蛋白質的含量有一定規定。食品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常有,凱氏定氮法、酚試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術,將外源基因轉移到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物種中,從而改造生物的遺傳特性,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等方面向人類所需的目標轉變,由這些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轉基因作物馬鈴薯問世以來,目前各國已經試種的轉基因植物超過4500種
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數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澤和香味,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習慣中也認識了各種食品應有的色澤,食品的色澤已經成為食品的一個重要感官指標。然而,食品在保存及加工過程中,其色澤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為了改善食品的色澤,使食品盡可能恢復原來的顏色,除采取一定護色措施外,往往還得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色素,
【摘 要】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基因工程技術在食品領域中已得到廣泛應用,食品的概念也由原先的農業食品、工業食品發展到現在的轉基因食品,然而也引發了各國際組織、各級政法、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廣泛關注與爭論。本文中,筆者將在簡述轉基因食品概念的基礎上,詳細探討轉基因食
小麥面食品是我國城鄉居民,尤其是北方居民的主要食品,以小麥面粉為原料制作的食品種類繁多。我國及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特別偏愛潔白的面粉及用其制成饅頭、面條和水餃等食品。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國內面粉廠在生產過程中普遍使用增白劑,尤其是一些小型加工企業超量使用增白劑。這種增白劑是一種過氧化甲酰類氧
1.維生素A見光易分解,應避光保存。(對 ) 2.糖精不僅是一種人工甜味劑,而且是一 種營養物質。( 錯) 3.分光光度法測定山梨酸鉀中的硫酸-重鉻 酸鉀為氧化劑,硫代巴比妥酸為顯色劑。 (對) 4.在腌制的食品中常含有較多的亞硝酸 鹽。(對 ) 5.食品中含有多種有機酸,總酸度測定的 結果一般以樣
1. 溶液PH值與酸度計我們在中學階段就聽老師們說過PH試紙,是用來測試溶液酸堿性的,試紙一碰到溶液就會變色,然后根據顏色讀出PH,當時覺得特別神奇。 在實際檢測過程中,PH試紙的精度已經是遠不夠用了,那么我如何更加精確地獲取溶液的PH值呢? 那么就要靠我們今天所說的PH計。對了,它也叫酸度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 孔軍龍,楊娟,趙京音*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_上海數字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201403) 摘要:近紅外光譜技術(NIRS)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譜分析技術.以其快速、無損傷、操作簡單、穩定性好、效率高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
綜述國內外核磁共振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的技術研究。從核磁共振技術定義與分類,及其對食品成分、分子結構的分析以及水果品質無損檢測等方面的應用進行闡述。從目前的應用現狀來看,該技術在食品檢測方面具有快速、準確以及不損壞原料的優點,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關鍵詞:核磁共振技術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孔軍龍,楊娟,趙京音*(上海市農業科學院_上海數字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201403)摘要:近紅外光譜技術(NIRS)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譜分析技術.以其快速、無損傷、操作簡單、穩定性好、效率高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學等領域.本文簡
[摘 要]本文以生物檢測技術為例,通過闡述其在食品檢測中的意義,介紹了生物檢測技術的主要內容,并分析了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 引言 食品安全及質量與人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也是影響食品工業發展及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近些年發展的生物技術檢測方法因其特異的生物識別
91 . 全凝膠洗脫儀: 食品檢測過程中DNA與蛋白質的純化; 92 . 微量過濾裝置: 食品檢測過程中DNA與蛋白質的純化; 93 . 電穿孔儀: 食品檢測過程中基因的轉化; 94 . 遺傳分析系統: 食品中轉基因成分及致病菌的鑒定; 95 . 紫外交
迄今為止,自然界中已發現180多種氨基酸,其中參與蛋白質合成的氨基酸只有20多種,稱為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以游離態存在于生理體液(血漿、尿)、食品(酒、飲料)中,另一種是以結合態存在于肽和蛋白質中。由于氨基酸分析在蛋白質化學、生物化學、食品科學、臨床醫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起著
摘 要 食品分析與檢驗課程是食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教學體系的重要基礎課程。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該門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的不足,再針對性闡述該門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課程教學體系與內容、教學方式與教學考核的改革探索。 食品檢驗、品質管理與新產品研發等工作是所有食品類企業的重點工作崗位,每年有5
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食物中的蛋白質是人體中氮的惟一來源, 具有糖類和脂肪不可替代的作用。蛋白質與營養代謝、細胞結構、酶、激素、病毒、免疫、物質運轉和遺傳等密切相關, 其分離與定性、定量分析是生物化學和其他生物學科、食品檢驗、臨床檢驗、診斷疾病、生物藥物分離提純和質量檢驗中最重要的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8月11日,由遼寧省分析測試協會,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環渤海色質譜學術報告會暨遼寧省第十屆學術年會分會”在丹東召開(相關報道:第四屆環渤海色譜質譜學術會在丹東開幕 首次發布徽標)。大會上,眾位環渤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