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材料 大腸桿菌試劑、試劑盒 LB頂層瓊脂糖疊氮鈉第一抗體儀器、耗材 硝酸纖維素濾膜實驗步驟 1. 在150 ml LB 平板上滴定λgt11 cDNA文庫的滴度,宿主菌為大腸桿菌LE392菌株,每個平板使用7 ml 1%LB頂層瓊脂。2. 選擇適當的滴度鋪平板,于37℃溫育8 h。 3. 將直徑132 mm 硝酸纖維素濾膜分別編號,放入上述已培養8 h的平板中,于37℃溫育過夜。 4. 用針頭刺孔并用印度墨汁在每張濾膜上作一標記,然后取出濾膜。5. 在室溫用免疫篩選緩沖液洗膜30 min,以封閉濾膜并洗去膜上的殘留細菌,重復洗滌2~4次。 6. 將第一抗體(稀釋于免疫篩選緩沖液中,終濃度為0.5~10 μg/ml)加到裝有濾膜的塑料袋中,熱封口后置40℃水平搖床上反應2~24 h。 7. 于4℃用免疫篩......閱讀全文
材料1. 免疫原一旦作出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決定后,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使用何種免疫原(第2章)。免疫原(或抗原)可以有多種:全細胞、細胞提取物、純化蛋白、融合蛋白、多肽、糖 類 、脂類或 D N A 等 。此外,制備單克隆抗體時不需要很純或單一特異性的抗原,因為在單克隆抗體篩選的過程時,每個克隆
關于包涵體的純化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包涵體的復性已經成為生物制藥的瓶頸,關于包涵體的處理一般包括這么幾步:菌體的破碎、包涵體的洗滌、溶解、復性以及純化,內容比較龐雜 一、菌體的裂解 1、怎樣裂解細菌? 細胞的破碎方法 1.高速組織搗碎
1985年,Smith G P第一次將外源基因插入絲狀噬菌體f1的基因Ⅲ,使目的基因編碼的多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在噬菌體表面,從而創建了噬菌體展示技術。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將特定分子的基因型和表型統一在同一病毒顆粒內,即在噬菌體表面展示特定蛋白質,而在噬菌體核心DNA中則含有該蛋白的結構基因。另
作為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新興研究領域之一,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目標是對機體或細胞的所有蛋白質進行鑒定和結構功能分析。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技術如二維凝膠電泳和高效液相
在典型的免疫篩選實驗中,λ噬菌體表達載體構建的文庫應鋪在不含異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 的大腸桿菌菌株的平板上。誘導物的缺少保證了噬菌斑順利形成前不產生對宿主有毒性的融合蛋白,2~4 h 后,將平板從 42°C 移到 37°C 以穩定溫度敏感型的所有融合蛋白。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
試劑、試劑盒 封閉緩沖液 氯仿 IPTG 抗原-抗體復合物檢測試劑 SM TNT
一、2019-nCoV的簡要回顧 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新型肺炎藥物的研制離不開對2019-nCoV的認識。 2020年2月3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教授團隊分別
實驗方法原理噬菌體展示技術是將外源基因與噬菌體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在融合了外源基因的噬菌體顆粒的表面就會表達相應的外源蛋白,即外源基因編碼的蛋白被展示在噬菌體顆粒的表面。實驗材料載體tRNA抗體寡核苷酸試劑、試劑盒抗生素儲存液BCIP葡萄糖儲存液X-Gal磁珠洗液蛋白酶抑制劑RNase 抑制劑TEN
微陣列技術在單個實驗中能同時分析數千個參數。捕獲分子微點在固體支持物上固定成行列并暴露在含相應結合分子的樣品中。基于熒光、化學發光、質譜、放射性或電化學的讀出系統能檢測每個微點形成的復合物。這些微小化和平行的結合分析高度靈敏,方法的分析能力又能被微陣列基因表達分析所放大。在這些系統中,檢測固定的DN
3.2 免 疫 B 細胞的制備血清效價有意義(>1 : 1000)的免疫后動物可以提供抗原反應性B 細胞用于融合。這些細胞可以從脾臟或淋巴結中獲得。動物用吸人CO2 處死,在無菌操作下取組織,放 在 4°C無血清培養基中,最多可放lh 。用懾子或針頭輕輕打開組織脾臟或淋巴結的外包膜獲得
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對應的病毒為SARS-CoV-2)突出了開發有效治療方法的重要性。在近期的公眾號中,我們向大家介紹了“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韋的工作機制[1],在此,我們結合疫苗、血清、多肽和單抗的研究案例,向大家繼續介紹靶向病毒的大分子治療和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如何推動下
試劑、試劑盒 封閉緩沖液 氯仿 裂解緩沖液 檢測抗原-抗體復合物所用試劑 SM T
GST 融合蛋白作為在細菌中表達的重組蛋白,從它們被介紹以來,已用于成千上萬個研究項目中(Smith and johnson 1988)。它們常常被用于制備抗體,這些抗體可用于研究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以及分析生化反應。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薩姆布魯克 D.W
單克隆抗體是針對腫瘤(癌癥)的特異性藥物。單克隆抗體不僅為基礎醫學研究提供極有價值的抗癌載體,而且在臨床醫學上也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為腫瘤、自身免疫等許多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了新的手段,是人類治療腫瘤的希望所在。 單克隆抗體具有三種獨特的作用機制。主要包括靶向效應、阻斷效應、信
摘要: 蛋白質組研究目的在于從蛋白水平闡明基因的功能,這對于探索生命的奧秘具有重要的意義。蛋白質芯片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強有力的高通量研究方法, 能夠一次平行分析成千上萬的蛋白樣品, 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與準確性。它將成為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強有力的研究方法, 并最終架起基因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的橋梁。1 研
《自然·醫學》 美國喬治敦大學的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阻斷尤文氏肉瘤相關融合蛋白活性的新方法,尤文氏肉瘤是一種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期的罕見癌癥。該項科研成果為研發治癌藥物開發了新思路。 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分子,并成功對其進行了測試。該小分子可阻止融合蛋白與形成腫瘤的另一個
試劑、試劑盒 封閉緩沖液氯仿裂解緩沖液檢測抗原-抗體復合物所用試劑SMTNT 緩沖液洗滌緩沖液 125I 標記的蛋白質 A 或 125I 標記的免疫球蛋白放射性碘化第二抗體第一抗體LB 或 SOB 瓊脂平板儀器、耗材 空氣培養箱平頭鑷子 裝有防水黑墨水(印度墨水)并帶有 18 號針頭的注射器硝酸纖維
3 免疫策略不同實驗室使用的免疫策略是不同的,很多免疫策略都同樣有效。 目的是擴大宿主體內抗原反應性 B 細胞的數量。體內每次接觸到蛋白質抗原,都會增加抗原反應性B 細胞的數量。在對抗原的再次應答中,產生的抗體量會增加,總的免疫球蛋白類別會從以IgM 為主轉變為以IgG 為主,特異性抗體
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進展加深了我們對許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導致了免疫新策略的產生,免疫學檢測方法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測定。本文盤點了與免疫學有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匯總。 一、GST pull-down實驗 GST是指谷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
實驗方法原理捕捉相互作用蛋白的第一步是構建能夠表達 LexA 與目的蛋白的融合體的質粒。這種質粒轉化到包含 LEU2 和lacZ 報道基因的報道酵母株中,并要行一系列的對照實驗來鑒定所構建的誘餌蛋白是否適用,是否需要修飾,或是否應改變酵母菌報道條件。這些對照實驗實現了誘餌蛋白在酵母菌中作為一種穩定蛋
檢測結合抗體的方法有以下 3 種:放射化學篩選,生色反應篩選及化學發光反應篩選。3 種方法的優缺點在本章導言中有所論述。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薩姆布魯克 D.W. 拉塞爾。試劑、試劑盒封閉緩沖液氯仿裂解緩沖液檢測抗原-抗體復合物所用試劑SMTNT 緩沖液洗滌緩
基因載體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療中強有力的生物工具,我們先來認識和閱讀載體圖譜吧。 一、載體分類及載體組成元件 載體分類 1、按屬性分類:病毒載體和非病毒載體 病毒載體是一種常見的分子生物學工具,可將遺傳物質帶入細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傳送其基因組進入目
基因載體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也是基因治療中強有力的生物工具,我們先來認識和閱讀載體圖譜吧。 一、載體分類及載體組成元件 載體分類 1、按屬性分類:病毒載體和非病毒載體 病毒載體是一種常見的分子生物學工具,可將遺傳物質帶入細胞,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傳送其基因組進入目的細
實驗材料 結合到谷胱甘肽-球脂糖的 GST 融合蛋白 試劑、試劑盒 堿性緩
實驗材料 結合到谷胱甘肽-球脂糖的 GST 融合蛋白試劑、試劑盒 堿性緩沖液 封閉緩沖液 相互作用緩沖液PK 緩沖液還原型谷胱甘肽于 Tris-Cl中洗滌緩沖液 1 洗滌緩沖液 2蛋白酶蛋白激酶 A[y-32P]ATP儀器、耗材 與待篩選蛋白結合的膜或濾膜Sephadex G-50 轉柱實驗步驟 材
通過確定與之結合的其他蛋白質來理解某種特定蛋白質的功能,常常是十分有用的方法。這可以通過從文庫中選擇或篩選與靶蛋白相互作用的新蛋白來實現。現有一種特別有用的方法即雙雜交系統或相互作用阱, 用來測定新的相互作用蛋白,這種方法采用充當「試管」的酵母菌和一種報道系統的轉錄激活作用來識別結合蛋白。本方法也可
抗體制備是免疫學研究的基礎。制備一個合適的抗體將會決定著免疫實驗的成敗。抗體制備過程涉及到很多個方面,比如免疫原如何設計、免疫過程的優化、目的抗體篩選、抗體純化、應用鑒定等。接下來我們將會對一些關鍵的技術難點進行解答。 1. 免疫原是如何設計的?有什么原則? 解答:免疫原可以是天然蛋
重組蛋白是研究生物學過程的重要工具。需要使用表達系統來對其進行制備。合適表達系統的選擇取決于重組蛋白的特性、重組蛋白的預期應用以及該系統能否生產足夠量的蛋白質。作者: 伯吉斯等,主譯:陳薇,本實驗來自「蛋白質純化指南」實驗步驟一、引言選 擇 合 適 醜 組 蛋 白 表 達 方 法 對 于 能 否 及
實驗步驟 一、引言 選 擇 合 適 醜 組 蛋 白 表 達 方 法 對 于 能 否 及 時 獲 取 所 需 數 量 和 質 量 的 重z組蛋白非常關鍵。選 擇 了 錯 誤 的表達宿主可 能 導 致 蛋 白 質錯 誤 折 疊 或
實驗方法原理 捕捉相互作用蛋白的第一步是構建能夠表達 LexA 與目的蛋白的融合體的質粒。這種質粒轉化到包含 LEU2 和lacZ 報道基因的報道酵母株中,并要行一系列的對照實驗來鑒定所構建的誘餌蛋白是否適用,是否需要修飾,或是否應改變酵母菌報道條件。這些對照實驗實現了誘餌蛋白在酵母菌中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