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腫瘤動物模型建立的意義: (1)評價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 (2)作為抗腫瘤藥物篩選模型; (3)為腫瘤轉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臺; (4)為研發抗腫瘤轉移性藥物提供良好的實驗工具。 二、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學致癌劑、放射線、致癌病毒誘發動物的腫瘤等。 實驗材料:腫瘤細胞、小鼠性 試劑、試劑盒:無血清培養基質、3%中性甲醇、石蠟 儀器、耗材:低溫離心機、血球計數器、游標卡尺 實驗步驟: 1、肝癌 (1)二乙基亞硝胺(DEN)誘發大白鼠肝癌 ① 取體重250 g左右的封閉群大白鼠,雌雄不拘; ② 按性別分籠飼養。除給普通食物外,飼以致癌物,即用 0.25%DEN水溶液灌胃,劑量為10 mg/kg,每周一次,其余5天用0.025%DEN水溶液放入水瓶中,任其自由飲用; ③ 共約4個月可誘發成肝癌; ④ 也可以單用0......閱讀全文
實驗動物學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它集成了生物學、獸醫學、生物工程、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為研究對象,產生實驗動物資源、動物模型資源、動物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和動物實驗設備等,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食品、農業、環境、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發展提供系統性生物學
動物模型|動物疾病模型技術介紹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在生物科研整體實驗中,動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動物模型的意義 1、動物模型可復制臨床上一些疾病不常見,
動物模型|動物疾病模型技術介紹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在生物科研整體實驗中,動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動物模型的意義 1、動物模型可復制臨床上一些疾病不常見,
動物模型|動物疾病模型技術介紹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在生物科研整體實驗中,動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動物模型的意義 1、動物模型可復制臨床上一些疾病不常見,
動物模型|動物疾病模型技術介紹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在生物科研整體實驗中,動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動物模型的意義 1、動物模型可復制臨床上一些疾病不常見,如放射病、毒
生命是“能夠自我營養并獨立生長和衰敗的力量”,這是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通過動物、植物的研究對生命的哲學概括。動物也成為古代先哲們探索生命奧秘的主要對象之一,蓋倫(Galen,公元130—200)開創了動物解剖學和實驗生理學,他將來源于動物的知識推廣到對人體的認識
動物模型|動物疾病模型技術介紹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在生物科研整體實驗中,動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動物模型的意義1、動物模型可復制臨床上一些疾病不常見,如放射病、毒氣中毒、烈性傳染
(本文中的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腫瘤已成為人類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其致死率僅次于心血管疾病。根據2016年最新數據,2012年全球新增1410萬患者,820萬死于惡性腫瘤[1]。在中國,癌癥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天約有7700個患者死于癌癥[2]。因此,腫瘤的研究也成為了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中之重,腫瘤動
第一部分 動物模型的分類一、按產生原因分類(一)自發性動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生的疾病。包括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和近交系的腫瘤疾病模型。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很多,可分為代謝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種蛋白質合成異常性疾病。
(六)消化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1.毛江森等:甲型肝類模型(獼猴),中國科學,(6):765,1981。 2.余昌安等:甲型肝炎模型(樹鼩)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3):148,1981。 3.嚴瑞琪等:乙型肝炎模型(樹鼩)廣西醫學院學報,(1):10,1984。 4.李高鈺等:病毒性肝炎模型(大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在中國,現在每天約有7710例患者死于癌癥,每分鐘大概6人死于癌癥, 因此,癌癥的研究無疑成為生物醫學的重中之重,動物模型在腫瘤發生發展及藥物研發上扮演著至關重要角色。那么面對不同的腫瘤模型,究竟怎樣的動物模型才可以準確反映人類腫瘤發展情況呢?這就是我們本期內容,告訴大家什么樣的腫瘤動物模
(一)不同種屬動物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1%。在老年
(一)不同種屬動物 1.靈長類動物:從種系發生上看,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它們也會發生各種形態上和生物學性質上與人的腫瘤相似的病變。已知,它們的腫瘤發病率與動物的種屬、性別、年齡及捕養的時間有關。在實驗室條件下,獼猴的自發性腫瘤發病率較高。在動物園內,獼猴的腫瘤發生率約為
在前段時間的學習中,小編首先給大家普及了生物實驗中常見的大小鼠分類和構建基因編輯小鼠的每一步驟,相信大家一定受益匪淺。作為基因編輯動物家族中的一員——疾病動物模型,也同樣在生物實驗中占據著重要角色。接下來的幾期,我們就以疾病動物模型為核心,請經驗豐富的博士師兄為大家詳細介紹這些辣眼睛的小生靈們。一、
第一節 概念及意義 一、概念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
實驗動物學伴隨著生物醫學在長期的動物實驗過程中逐步形成,尤其是實驗科學的興起,進一步推動了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許多生物醫學的重大發現都與實驗動物有關。自本世紀以來,實驗動物學由于新技術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在許多發達國家都設立了相
俞曉峰博士現任賽業模式生物副總裁、高級科學家,負責基因修飾模式動物的研發與技術服務等工作。 俞博士在遺傳基因模式動物領域有超過20年研發與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干細胞相關領域及哺乳動物細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俞曉峰博士現任賽業模式生物副總裁、高級科學家,負責基因修飾模式動物的研發與技術服務等工作。 俞博士在遺傳基因模式動物領域有超過20年研發與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干細胞相關領域及哺乳動物細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俞曉峰博士現任賽業模式生物副總裁、高級科學家,負責基因修飾模式動物的研發與技術服務等工作。 俞博士在遺傳基因模式動物領域有超過20年研發與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干細胞相關領域及哺乳動物細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Hum Mo
一、設計原則生物醫學科研專業設計中常要考慮如何建立動物模型的問題,因為很多闡明疾病及療效機制的實驗不可能或不應該在病人身上進行。常要依賴于復制動物模型,但一定要進行周密設計,設計時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則。(一)相似性在動物身上復制人類疾病模型。目的在于從中找出可以推廣(外推)應用于病人的有關規律。外推法
一、按產生原因分類 (一)自發性動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是指實驗動物未經任何有意識的人工處置,在自然情況下所發生的疾病。包括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和近交系的腫瘤疾病模型。突變系的遺傳疾病很多,可分為代謝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種蛋白質合成異常性疾病。如無胸腺裸鼠、肌
一、腫瘤動物模型建立的意義: (1)評價抗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 (2)作為抗腫瘤藥物篩選模型; (3)為腫瘤轉移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臺; (4)為研發抗腫瘤轉移性藥物提供良好的實驗工具。 二、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誘發性腫瘤動物模型是指研究者用化
從南方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實驗動物中心科研團隊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白化西藏小型豬,同時敲除了與免疫相關的基因,這標志著自主構筑的基于小型豬受精卵制備基因修飾豬的平臺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未有純白藏豬的先例。 藏豬作為我國獨有的高原特殊品種,全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實驗動物(experimental animals)是指經過人工飼養、繁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及寄生蟲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應用于科研、教學、生產和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這些個體具有較好的遺傳均一性、對外來刺激的敏感性和實驗再現性。 一、常用實驗
進一步將其雜交第一代(F1-hybrid)與劍尾魚回交,就可以產生自發黑色素瘤的帶瘤雜種。 (二)不同類型的實驗動物 1.近交系實驗動物:應用這一類型實驗動物的腫瘤研究者,主要著眼于實驗動物腫瘤方面的遺傳性狀。不同近交品系動物的有著不同的遺傳性狀,其自發瘤發生率有明顯的不同,對同一致癌物質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9月22日,ABO聯盟第五十一期圓桌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是“腫瘤免疫研究中動物模型的應用”,會議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北京中關村生物工程和新醫藥企業協會主辦,北京維通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來自醫院、高校院所以及
一、復制方法和應用動物疾病模型的復制,是用人為的方法,使動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動物組織、器官或全身一定損害,出現某些類似人類疾病的功能、代謝、形態結構方面的變化或各種疾病,通過這種手段來研究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為研究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包括新藥物試用)提供
腫瘤學研究是小動物PET/CT分子影像技術的應用熱點之一,包含以下重要方面:建立對腫瘤生物模型的監測,進行腫瘤模型的篩選,以及新的藥物或治療方法的療效評價。①腫瘤模型監測藥物開發過程中的體內抗腫瘤試驗,通常需要用到動物腫瘤移植模型。腫瘤移植成功代表著腫瘤模型的成功建立。因為PET顯像不僅僅能顯示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