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非編碼RNA在卵巢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周圣濤教授擅長腫瘤、子宮肌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等良惡性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近期,該課題組應用美國Arraystar LncRNA芯片分析了趨化因子CXCL14介導的卵巢癌細胞中長鏈非編碼RNAs(lncRNAs)的表達情況,篩選到大量異常表達的lncRNAs,并且對其中的LINC00092的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該研究成果于2017年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IF=8.556)上。(芯片實驗由康成生物提供技術服務) 研究背景 卵巢癌是婦科疾病中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據報道年發病率在0.03-0.12‰。因為該疾病在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大多數患者被診斷時已經處于腫瘤晚期。作者前期研究表明卵巢癌相關的成纖維細胞(CAFs)可以促進卵巢癌的發生和發展,并且CAFs中趨化因子CXCL14的表達量相對于正常卵巢成纖維細胞(NAFs)明顯升高。接著,作者做了一系列的實驗證明CAFs......閱讀全文
揭秘非編碼RNA在卵巢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周圣濤教授擅長腫瘤、子宮肌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等良惡性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近期,該課題組應用美國Arraystar LncRNA芯片分析了趨化因子CXCL14介導的卵巢癌細胞中長鏈非編碼RNAs(lncRNAs)的表達情況,篩選到大量異常表達的lncRNAs,并且對其中的LIN
揭秘非編碼RNA在卵巢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周圣濤教授擅長腫瘤、子宮肌瘤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等良惡性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近期,該課題組應用美國Arraystar LncRNA芯片分析了趨化因子CXCL14介導的卵巢癌細胞中長鏈非編碼RNAs(lncRNAs)的表達情況,篩選到大量異常表達的lncRNAs,并且對其中的LINC
非編碼RNA(ncRNA)在前列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結果顯示, 僅有2.5萬~3萬個蛋白質編碼基因, 占總基因組序列不到3%, 其余基因組序列轉錄產生的RNA都是非編碼RNA(non-coding RNA, ncRNA). ncRNA與惡性腫瘤發生發展關系密切. 近年來, 關于ncRNA中的長鏈非編碼RN(lncRNA)以及環
細胞自噬在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81330058,81772473)等資助下,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黎孟楓教授課題組在細胞自噬調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發生發展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CK1α Suppresses Lung Tumour Growth by Stabil
Cell:神秘的非編碼RNA在基因表達中起重要作用
在細胞中,DNA被轉錄成RNA,提供給細胞制造蛋白質的分子配方。大多數的基因組被轉錄成RNA,但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的RNA是來自于基因組中的蛋白質編碼區域。 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Penn表觀遺傳學研究所主任Shelley Berger博士說:“為什么非編碼區能轉錄?它們的功能一
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研究計劃項目指南
基因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 非編碼RNA是由基因組轉錄產生的一類不同于mRNA的遺傳信息分子。對真核細胞中非編碼RNA及其基因的發掘和功能研究,有可能揭示一個由非編碼RNA介導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式和表達調控網絡,從不同于蛋白質編碼基因的角度注釋和
新的長非編碼RNA在神經系統中的作用機制
10月15日,Nucleic Acid Research雜志在線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力研究組和陳潤生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novel long non-coding RNA CRGregulates Drosophila locomotor behavior。該研究發現
簡述非編碼RNA的成熟
多數生物體中的非編碼基因(ncRNA)被轉錄為需要進一步加工的前體。核糖體RNA(rRNA)通常被轉錄為含有一個或多個rRNA的前體rRNA,前體rRNA后來在特定位點被大約150種不同的snoRNA切割和修飾。轉移RNA(tRNA)的5'和3'端序列分別被RNase P和tRN
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研究計劃項目指南
非編碼RNA是由基因組轉錄產生的一類不同于mRNA的遺傳信息分子。對真核細胞中非編碼RNA及其基因的發掘和功能研究,有可能揭示一個由非編碼RNA介導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式和表達調控網絡,從不同于蛋白質編碼基因的角度注釋和闡明基因組的結構與功能,深入闡明生命活動的本質和規律。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
非編碼RNA在調節壓力恢復過程中具有微調基因表達的作用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非編碼RNA在調節壓力恢復過程中具有微調基因表達的作用。 當細胞暴露于熱或化學脅迫下時,就會形成稱為細胞核應激體的細胞器。根據研究人員發表在《EMBO》雜志上的結果,當條件恢復正常時,細胞器會促進稱為“內含子(intron)”的RNA片段的保留。 這很重要,因為內
非編碼RNA調控作用機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報
關于發布“基因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重大研究計劃201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4〕59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重大研究計劃“基因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2014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
中國科大在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緬、梅一德教授研究組揭示了長片段非編碼RNA通過調控腫瘤細胞瓦伯格(Warburg)效應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雜志Cell的子刊Molecular Cell。 相對于正常細胞,腫瘤細胞的代謝方式在整體上發生了改變,其中一個
微生物所揭示CMV非編碼衛星RNA的起源和發生
煙草植物感染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以后,隨著連續繼代和病毒感染,一個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神奇地出現并被稱為CMV衛星RNA(satellite RNA,satRNA)。satRNA因能夠利用CMV編碼的復制酶進行復
長鏈非編碼RNA在沙棘果實花青素合成中的調控作用研究
沙棘(拉丁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國西北部大量種植沙棘,用于沙漠綠化。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稱。植物沙棘為胡頹子科沙棘屬
上海生科院揭示非編碼RNA和轉座子在長壽中的作用機制
3月21日,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研究員韓敬東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Cell?Reports報道揭示非編碼RNA和轉座子在長壽中的作用機制
3月21日,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研究員韓敬東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Cell驚人發現:誰說非編碼RNA不編碼?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Eric Olson和同事們在分析梳理肌肉特異性的長鏈非編碼RNAs(lncRNAs)以了解它們的功能時,發現了一種在骨骼肌中特異性表達的lncRNA。盡管這一RNA以往被歸類為是非編碼RNA,它的序列中包含的一小段卻看上去好像一個編碼區域。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細胞
受體酪氨酸激酶EphB3在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營養所研究發現受體酪氨酸激酶EphB3在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肺癌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之一。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類型,五年生存率僅為15%。因此,研究肺癌的意義十分重大。Eph激酶作為最大的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早期發育
非編碼區的作用
非編碼區雖然不能編碼蛋白質,但對于遺傳信息表達是不可缺少的。在它上面有調控遺傳信息表達的核苷酸序列,是有遺傳效應的。比如RNA聚合酶結合位點。非編碼區對目的基因是不可缺少的。非編碼區上有與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具有調控作用。基因非編碼區的堿基的插入、缺失和替代也屬于基因突變事件,盡管大多數的研究是
長非編碼RNA與肺癌轉移
我們體內的大多數DNA(約80%)并沒有編碼蛋白,不過它們會轉錄為RNA。這些非編碼的RNA分子負責在細胞中實現多種功能。microRNA等小RNA已經被研究得很多了,近年來人們又發現了一類長非編碼RNA,這些RNA擁有兩百個以上的核苷酸。 長非編碼RNA對細胞周期、細胞生長和細胞死亡等細
Nature解析癌癥與非編碼RNA
人類基因組可生成1萬多種長鏈非編碼RNA(lncRNA) 分子,但人們至今卻只知道其中幾十種轉錄物的功能。在發表在8月14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篇新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的楊柳青(Liuqing Yang,音譯)等研究人員揭示,兩種lncRNAs結合并控制了雄激素受體的功能。
細胞化學詞匯非編碼小RNA
中文名稱:非編碼小RNA英文名稱:small non-messenger RNA;snmRNA定 義:細胞中一大類由幾十核苷酸到幾百核苷酸組成的、不編碼蛋白質的RNA。本身或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體有生物學功能。如核小RNA、核仁小RNA、微RNA、干擾小RNA、時序小RNA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
科學家發現長鏈非編碼RNA作用新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帶領課題組發現,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可通過直接結合細胞漿中的信號轉導蛋白分子并影響其磷酸化的新方式而調控免疫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功能。該成果為研究lncRNA發揮生物學效應的作用機制提出了新觀點,并為免疫細胞分化發育與功能調控研究提出了新方向。相關
Nature子刊:長非編碼RNA可模擬DNA起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基因組的大部分區域屬于“禁飛區”。這些區域不編碼任何蛋白,因此細胞的基因讀取機器很少接近。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許多非編碼序列其實能夠轉錄成RNA,Gas5就是其中之一。 GAS5是一段基因間的長非編碼RNA(lincRNA),它來自于非編碼的“垃圾DNA”或“基因組的
中國科大等在非編碼RNA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9月25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單革教授實驗室的研究論文Escherichia coli noncoding RNAs can affect gen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
Nature重要發現:獨特的非編碼RNA
我們的皮膚表皮是由許多不同細胞類型構成的混合體,每種細胞類型都有非常明確的職責。這樣復雜的組織,其生成或分化在細胞水平上需要進行大量的協調,這一過程發生故障可以導致災難性的后果。現在,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確定了這一分化過程的一個主要調控因子。研究成果發表在12月2日的《自然》(Natu
非編碼小RNA的結構和功能
中文名稱非編碼小RNA英文名稱small non-messenger RNA;snmRNA定 義細胞中一大類由幾十核苷酸到幾百核苷酸組成的、不編碼蛋白質的RNA。本身或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體有生物學功能。如核小RNA、核仁小RNA、微RNA、干擾小RNA、時序小RNA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
非編碼小RNA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非編碼小RNA英文名稱small non-messenger RNA;snmRNA定 義細胞中一大類由幾十核苷酸到幾百核苷酸組成的、不編碼蛋白質的RNA。本身或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體有生物學功能。如核小RNA、核仁小RNA、微RNA、干擾小RNA、時序小RNA等。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
非編碼RN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對于染色體穩定的作用研究
為了確保在所有細胞中遺傳密碼的一致性,我們的細胞必須精確復制并在每個細胞周期中將其染色體均等地分布到其兩個子細胞中。染色體分離的錯誤導致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這可能導致自然流產,遺傳性疾病或癌癥等的發生。為了確保染色體的正常分離,著絲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著絲粒是染色體上獨特的DNA區域,在細胞分
在肺癌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轉錄因子
全球每年有182萬新發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達159萬人;我國每年有73萬新發肺癌病例,死于肺癌者達61萬人。可見,肺癌最常見、致死人數最多的惡性腫瘤。肺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近年發展起來的靶向療法、免疫療法顯著改善了病人的預后。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8%,深入研究肺癌的發病機理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