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直測宇宙最強磁場
慧眼衛星藝術圖 (圖片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10億特斯拉!日前,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通過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科研人員對X射線吸積脈沖星的一次暴發進行詳細觀測,通過X射線能譜,首次直接測量到迄今為止宇宙中的最強磁場,強度可達10億特斯拉。目前,人類在地球實驗室可制造出的最高磁場強度為幾十特斯拉,二者相差數千萬倍。 宇宙中,中子星是具有最強磁場的天體,中子星與伴隨恒星可組成X射線雙星系統,在中子星強引力作用下,恒星氣體會落向中子星并形成吸積盤。磁場較強時,吸積盤上的等離子體沿磁力線落到中子星表面,發出強烈的X射線輻射。隨中子星轉動,X射線光變會形成周期性脈沖信號,因此這類天體也被稱為X射線吸積脈沖星。 大量觀測發現,部分脈沖星的X射線能譜存在“凹陷”結構,因電子在磁場中回旋共振散射而成,因此該結構被稱為回旋吸收線。吸收線處的能量與磁場強度相對應,研究者據此可直接測量脈沖星表面附近的磁場。 ......閱讀全文
“慧眼”直測宇宙最強磁場
慧眼衛星藝術圖 (圖片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10億特斯拉!日前,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通過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科研人員對X射線吸積脈沖星的一次暴發進行詳細觀測,通過X射線能譜,首次直接測量到迄今為止宇宙中的最強磁場,強度可達10億特斯拉。目前,人類在地球實驗室可制造出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啟動
3月16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分布式動態放射性探測成像系統”項目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會議由柴之芳院士主持。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副司長吳學梯介紹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設立的背景、目標及重大的社會意義,他希望本項目能夠以產品開發為目標,加強質量管理以及與企業的
天地聯合!我國觀測到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10月9日21點17分,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拉索)、高能爆發探索者(HEBS)和慧眼衛星(Insight-HXMT)同時探測到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編號GRB 221009A)。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對伽馬射線暴的天地多手段聯合觀測,并獨家實現了從最
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粒子捕手”
▲9月30日,王貽芳在接受采訪。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完顏文豪攝中國有沒有必要巨資建造大型對撞機?王貽芳態度堅決:“科學的錢是科學的錢,民生是民生的錢,任何國家永遠不可能拿科學的錢做民生,沒有必要說要用科學的錢去擠占民生的錢”如何向公眾解釋高能物理研究的應用價值?王貽芳認為這是個兩難的問題,說得通俗了,人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制出高溫超導磁透鏡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由該研究所為上海交通大學研制的高溫超導磁透鏡在上海完成磁場測量。磁場分布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將用于電子顯微鏡的總裝調試。這是國際上首次用高溫超導磁體作為電子顯微鏡的磁透鏡,也是高能所研制的第一臺高溫超導磁體。 電子顯微鏡是用于原子尺度超高時空分辨兆伏特電子衍射與成
eXTP空間天文臺:趟出國際合作新路子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第一批“空間科學背景型號項目”研究課題陸續啟動。在背景型號項目中,有兩個項目在“背景型號”前加上了“重大”二字,其中之一就是今年3月份已經先行啟動的“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臺”(簡稱eXTP)項目。 之所以“重大”,不僅因為e
離黑洞最近的噴流,慧眼找到了!
2018年3月,黑洞X射線雙星MAXI J1820+070爆發,成為一百多天里空中最亮的X射線源之一。天文學家通過“慧眼”衛星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能量超過200千電子伏特。 如此高能的低頻準周期振蕩從何而來?9月22日《自然-天文學》上線的文章中,來自中科
科技部平臺中心黨支部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開展主題聯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2019年1月24日,科技部平臺中心黨支部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開展了以“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開放共享、提升國家科學數據中心服務能力” 為主題的聯學活動。平臺中心李加洪副主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羅小安副所長以及平臺中心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全力打造“中華牌”超級慧眼
2月27日,國防科工局聯合氣象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的首批衛星云圖。自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至今,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星上兩大光學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先后順利開機工作并進入在軌測試,成功傳回大量氣象探測數據,圖像細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為“風云四號”打造超級慧眼
日前,我國成功將“風云四號”科研實驗衛星順利送上太空。衛星兩臺關鍵光學主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由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承擔研制。據專家介紹,兩臺載荷同時裝載在高軌氣象衛星上,實現高時效對地三維探測在國際上尚屬首次。 “主要光學載荷的性能直接決定了衛星觀測能力的強弱。”該項
“極目”+“慧眼”捕捉宇宙最亮的“煙花”
一場美麗的“煙花”,蘊藏著關于宇宙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奧秘。 伽馬射線暴(伽馬暴)是太空中發射的短時間、高能量的伽馬射線現象,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太陽在萬億年釋放的能量之和,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現象。 2022年10月9日,中國“極目”空間望遠鏡和“慧眼”衛星探測到人
為我國首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擦亮“慧眼”
6月15日,我國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成功搭載長征四號乙火箭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一個位于大氣層以外、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天文臺”,也是世界上靈敏度、分辨率最高的一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而為“慧眼”擦亮眼睛的,就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電離所和中科院高能所的一群科研人員
“懷柔一號”衛星有新發現
10月15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利用“懷柔一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極目)發現一個跟神秘的快速射電暴相關聯的X射線暴,并確認其來自銀河系內的磁星SGR J1935+2154。目前,初步觀測結果已發布在天文電報(Atel #15682)上。本次發現是人類第二次探
建大國重器,讓高能物理迸發無限能量
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里,有一臺被寫進教科書的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30年前,這臺對撞機竣工,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臺高能加速器。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的第一站就來到高能物理所,了解研究所的發展及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運行情況。“自那之后,我
新突破!我國觀測到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圖①:科學載荷“高能爆發探索者”(示意圖)。 圖②:“慧眼”衛星(示意圖)。 圖③: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 以上均為中科院高能所供圖 制圖:張丹峰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負責建設和運行管理的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科學載荷“高能爆發探索者”和“慧眼”衛星三大科
“慧眼”衛星新發布一批科學成果
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為主的科研團隊利用“慧眼”——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衛星對黑洞、中子星X射線雙星進行了系列高精度、高頻度定點觀測,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10月25日召開的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新聞發布會上,“慧眼”衛星項目組對這些成果進行了解讀。 X射線雙星是由黑洞或中
建大國重器,讓高能物理迸發無限能量
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里,有一臺被寫進教科書的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30年前,這臺對撞機竣工,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臺高能加速器。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的第一站就來到高能物理所,了解研究所的發展及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運行情況。 “
慧眼衛星直接測量到宇宙迄今最強磁場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即慧眼衛星)團隊通過對X射線吸積脈沖星的詳細觀測,采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得出其最強磁場,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測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強磁場。該結果于8月10日在國際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發表。 2017年8月,科研人員利用慧
2017中科院亮點:“慧眼”成功發射并開展在軌測試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 2017年6月15日11時00分,中國自主研制的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后,按計劃開展各項在軌測試工作,圓滿完成相關飛控試驗以及衛星試運行、載荷性能測試和參數優化等工作。“慧眼”在2017年首次發現的雙中子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迎來50華誕
50年前,貝時璋以戰略科學家的眼光把基礎研究和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組建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在上世紀60年代,曾將一只小狗送上太空,為載人航天進行先期探索;60—70年代它在世界上首先合成了人工胰島素;在最近5年中,它又以《細胞》《自然》《科學》發表28篇論文的優異成績蜚聲海內外。研究
方忠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長
科發黨任字〔2018〕65號 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方忠同志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胡江平同志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 2018年5月31日
方忠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長
科發黨任字〔2018〕65號 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方忠同志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胡江平同志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2018年5月31日
慧眼”背后的“靈魂人物”
他頭發半白,身材瘦削,骨子里卻總要和西方主流學術觀點“唱唱反調”;他言語溫和,還常常愛笑,自己也奇怪學生們為什么對他個個言怕;他衣著樸素,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在校園里穿梭,腦袋里卻常想著宇宙起源這樣的大問題……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李惕碚,中國首顆X射
中華“慧眼”觀測能力有多強?
——解讀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結構示意圖 茫茫天宇間,在軌運行的航天器“中國方陣”中,除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等之外,還有一顆近日發射升空的新衛星——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HXMT)。與其他航天器相比,這顆重約2.5噸,在距地面550公里的軌道上運行
“慧眼”衛星發現迄今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9月21日,《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慧眼”(HXMT)衛星最新觀測結果:在高于200千電子伏特(keV)的能段發現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QPO現象。研究表明,其起源于黑洞視界附近的相對論噴流
高能所傳達中科院“創新2020”組織實施方案
9月21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大會傳達中科院“創新2020”組織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并布置高能所近期的有關工作。學術委員會成員、學位評定委員會成員、各工程指揮部成員、研究室和職能部門領導、黨支部書記、以及副高以上科研人員100余人參加了會議。 研討會由黨委書記王煥玉主
中科院物理所——新儀器吸引世界目光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從去年以來,有一臺“奇形怪狀”的儀器吸引著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目光。“許多國家的相關研究團隊等著用它做實驗。” 所長王玉鵬很是自豪。 這臺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興江研究組、許祖彥研究組和理化技術研究所陳創天研究組聯合研制的儀器,有個很專業的名字——“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
中科院物理所:新儀器吸引世界目光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從去年以來,有一臺“奇形怪狀”的儀器吸引著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目光。“許多國家的相關研究團隊等著用它做實驗。” 所長王玉鵬很是自豪。 這臺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興江研究組、許祖彥研究組和理化技術研究所陳創天研究組聯合研制的儀器,有個很專業的名字――“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腦”在清晰“成像”
勇于進取的生物物理所隊伍智慧的“腦”已運轉起來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召開,與會的近100位所長就像各路征戰的將領般云集北京,從黨和國家賦予中科院的戰略定位出發,圍繞事關我國科技事業長遠發展和“創新2020”深入實施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了
近物所研制的超導HWR加速腔通過測試驗收
3月23日至24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半波長超導腔IMP-HWR010-S-005通過專家組的測試驗收,其垂直測試技術指標優于國際上已公布的極低β HWR超導腔最好水平。 測試驗收會由中科院ADS先導專項總體部組織,測試專家組和驗收專家組成員來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