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蛭弧菌、噬菌體和細菌素(4)
噬菌體侵入宿主細胞進行系列合成反應時,宿主菌細胞本身進行了一系列工作,以修復噬菌體侵入所引起的創傷,并加固胞壁的結構,阻止細胞質的繼續滲出。噬菌體巧妙地利用宿主菌細胞的“機器”而有效地合成自身。 (三)細菌素對敏感菌株的作用 細菌素的作用范圍很窄,與噬菌體一樣有很強的特異性。有的細菌素只對某菌株有活性,只對產生細菌素的近緣關系的細菌產生作用。被作用的菌株是對細菌素敏感的菌株,敏感菌株的細胞表面有特異的細菌素受體。細菌素吸附在敏感細菌菌株細胞的特異性受體上,從而把敏感菌株殺死,但不引起菌株溶解。細菌素的致死活性可在吸附后,7~10min內通過胰蛋白酶的消化來完成。如果在次于最適生長下發生細菌素吸附時,則菌株的細胞出現一種暫時的“免疫性”,而用誘導劑的細胞產生的細菌素的“免疫性”就會失去。 細菌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在細菌的細胞膜上的特異受體。細菌吸附在細胞膜上后,能影響細胞的代謝功能。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研究......閱讀全文
篩選pⅧ噬菌粒庫
實驗概要大量的方法已經被設計用于篩選大規模的噬菌體肽庫。其中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使用直接吸附的方式將靶分子固定于一個固體支持物上,然后使其接觸到噬菌體庫。那些不能與之結合的噬菌體在一系列洗滌的過程中將會被除去,而可以結合的噬菌體克隆將在酸性洗脫后被重新獲得。主要試劑1. 磷酸鹽緩沖液2. PBS/0.1
概述噬菌體的基因重組
歷史:1936年F. M. Burnet發表了噬菌體能產生突變體,其噬菌斑的外形和野生型的有明顯區別,可惜的未能引起重視,以致噬菌體遺傳學延遲了十年才得以建立。 1946年第11屆冷泉港學術討論會上,在宣布一基因一酶學說的勝利,及Ledernerg、Tatum細菌雜交實驗報告的同時,Hersh
基因重組的噬菌體的相關介紹
歷史:1936年F. M. Burnet發表了噬菌體能產生突變體的觀點,其噬菌斑的外形和野生型的有明顯區別,可惜未能引起重視,以致噬菌體遺傳學延遲了十幾年才得以建立。 1946年第11屆冷泉港學術討論會上,在宣布一基因一酶學說的勝利,及Ledernerg、Tatum細菌雜交實驗報告的同時,He
用噬菌粒載體制備單鏈DNA
實驗方法原理 噬菌粒巧妙地組合了質粒和絲狀噬菌體的特征。除了基本特征外,這些質粒通常是高拷貝數的,并帶有一個修飾后的絲狀噬菌體的主要基因間區。這個區域 ( 野生型為 508 bp)不表達蛋白,但含有全部的順式作用序列,該作用是病毒 DNA 合成起始和結束及噬菌體顆粒的形態發生必不可少的。實驗材料
用噬菌粒載體制備單鏈DNA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噬菌粒巧妙地組合了質粒和絲狀噬菌體的特征。除了基本特征外,這些質粒通常是高拷貝數的,并帶有一個修飾后的絲狀噬菌體的主要基因間區。這個區域 ( 野生型為 508 bp)不表達蛋白,但含有全部的順式作用序列,該作用是病毒 DNA
用噬菌粒載體制備單鏈DNA
噬菌粒巧妙地組合了質粒和絲狀噬菌體的特征。除了基本特征外,這些質粒通常是高拷貝數的,并帶有一個修飾后的絲狀噬菌體的主要基因間區。這個區域 ( 野生型為 508 bp)不表達蛋白,但含有全部的順式作用序列,該作用是病毒 DNA 合成起始和結束及噬菌體顆粒的形態發生必不可少的。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
霍亂弧菌的特征有哪些?
霍亂弧菌所致的霍亂,為烈性腸道傳染病,曾在世界上發生過幾次大流行,至今仍未平息,因此,霍亂被列為國境檢疫的傳染病。 霍亂弧菌有兩個生物型,一為古典生物型,一為愛爾托生物型,這兩個生物型在形態及血清學性狀方面幾乎相同,可作第四組霍亂噬菌體裂解試驗,多粘菌素B敏感試驗,雞紅細胞凝集試驗,V-P(服
噬菌體裂菌的原理
噬菌體吸附在目標細胞表面,破壞其膜結構,使細胞裂解死亡。(噬菌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
如何優雅的完成噬菌體的擴增和定量實驗
Part 1雜交瘤、單細胞克隆和噬菌體展示技術是抗體發現的三種主流技術,其中噬菌體展示技術作為諾獎級別的技術,在生物創新醫藥研發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極大的加快了抗體類藥物研發的進程。噬菌體展示技術不僅在新的抗體和多肽的發現及優化過程中有著核心的作用,還能和傳統的動物免疫技術相結合,與納米抗體、
噬菌體的擴增和定量實驗
Part 1雜交瘤、單細胞克隆和噬菌體展示技術是抗體發現的三種主流技術,其中噬菌體展示技術作為諾獎級別的技術,在生物創新醫藥研發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極大的加快了抗體類藥物研發的進程。噬菌體展示技術不僅在新的抗體和多肽的發現及優化過程中有著核心的作用,還能和傳統的動物免疫技術相結合,與納米抗體、
λ噬菌體的鋪平板培養實驗
噬菌斑起源于單個噬菌體顆粒對單個細菌的感染。第一次感染后合成的子代病毒顆粒吸附和感染鄰近細菌,后者依次釋放另一代子代病毒顆粒。如果細菌生長在半固體培養基(如含瓊脂糖或瓊脂)上,這種子代病毒顆粒的擴散是有限的。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噬菌斑起源于單個噬菌體顆粒對單個
小-鼠-巨-噬-細-胞-的-表-型-檢-測
實驗步驟基 本 方 案 直 標 法 檢 測 小 鼠 巨 噬 細 胞 的 表 型材料Sorvall RT 6000B 離心機I . 準 備 4 只 12m m X 75m m 試管,將試管編號為 1?4。每 管 中 加 入 2 X IO7個細胞/ml細胞懸液 50ul。2.每管加入 3 mg/ml 阻
巨-噬-細-胞-一-氧-化-氮-的-檢-測
實驗步驟基本方案材料展開
λ噬菌體的鋪平板培養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噬菌斑起源于單個噬菌體顆粒對單個細菌的感染。第一次感染后合成的子代病毒顆粒吸附和感染鄰近細菌,后者依次釋放另一代子代病毒顆粒。如果細菌生長在半固體培養基(如含瓊脂糖或瓊脂)上,這種子代病毒顆粒的擴散是有限的。
λ噬菌體的鋪平板培養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噬菌斑起源于單個噬菌體顆粒對單個細菌的感染。第一次感染后合成的子代病毒顆粒吸附和感染鄰近細菌,后者依次釋放另一代子代病毒顆粒。如果細菌生長在半固體培養基(如含瓊脂糖或瓊脂)上,這種子代病毒顆粒的擴散是有限的。實驗材料 λ 噬菌體原種大腸桿菌菌株試劑、試劑盒 MgSO4SM 和 SM+
M13噬菌體液體培養
M13 噬菌體原種通常采用液體培養,感染細胞并不裂解而是緩慢生長形成稀懸液。接種幾乎總是用一個新挑取的噬菌斑或單個噬菌斑獲得的噬菌體顆粒懸液。感染細胞含 200 拷貝以上雙鏈 RF DNA,每代分泌數百個噬菌體顆粒。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M13 噬菌體原種通常采
關于噬菌粒的特征介紹
1、雙鏈DNA既穩定又高產,具有常規質粒的特征; 2、免除了將外緣DNA片段從質粒亞克隆于噬菌體載體這一繁瑣又費時的步驟; 3、由于載體足夠小,故可得到長達10kb的外源DNA區段的單鏈。
關于噬菌粒的基本介紹
噬菌粒(phagemid)是帶有絲狀噬菌體復制起始點的質粒。 噬菌粒本身不含噬菌體蛋白編碼基因,在導入大腸桿菌后不產生子代噬菌體,感染時要用輔助噬菌體,輔助噬菌體編碼的噬菌體蛋白可將單鏈噬菌粒DNA 包裝成噬菌體病毒顆粒釋放出來,能再次感染大腸桿菌而繁殖。
pⅧ噬菌粒庫的構建
實驗概要本實驗構建了pⅧ噬菌粒庫,主要包括:載體的準備,插入片段的準備,連接插入片段與BstⅪ消化的p8V5載體及擴增與儲存。主要試劑p8V5噬菌粒載體(AHymaxlnc)LB氨芐青霉素培養基(1%蛋白胨,0,5%酵母提取物, 0.5% NaCl,100ug/m1氨芐青霉素)BstⅪ限制性內切酶(
M13噬菌體液體培養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M13 噬菌體原種通常采用液體培養,感染細胞并不裂解而是緩慢生長形成稀懸液。接種幾乎總是用一個新挑取的噬菌斑或單個噬菌斑獲得的噬菌體顆粒懸液。感染細胞含 200 拷貝以上雙鏈 RF DNA,每代分泌數百個噬菌體顆粒。
M13噬菌體液體培養
實驗方法原理 M13 噬菌體原種通常采用液體培養,感染細胞并不裂解而是緩慢生長形成稀懸液。接種幾乎總是用一個新挑取的噬菌斑或單個噬菌斑獲得的噬菌體顆粒懸液。感染細胞含 200 拷貝以上雙鏈 RF DNA,每代分泌數百個噬菌體顆粒。實驗材料 M13 噬菌斑大腸桿菌 F' 菌株儀器、耗材 LB
噬菌體的檢查及效價測定
1、目的:1.1 了解噬菌體效價的含義及其測定原理。1.2 學會檢查噬菌體的方法。1.3 掌握用雙層瓊脂平板法測定噬菌體效價的操作技能。2、原理:噬菌體是一類專性寄生于細菌和放線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個體形態極其微小,用常規微生物計數法無法測得其數量。當烈性噬菌體侵染細菌后會迅速引起敏感細菌 裂解,釋
通過平板裂解和洗脫制備λ噬菌體原種實驗
來源于單個噬菌斑的 λ 噬菌體原種的制備,通常有兩種方法:① 平板裂解,這是一種噬菌體在生長于頂層瓊脂或瓊脂糖的細菌中增殖的方法;② 小量液體培養,這是用生長于液體培養基中的細菌進行噬菌體增殖的方法。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來源于單個噬菌斑的 λ 噬菌體原種的制備
弧菌和彎曲菌介紹
? 弧菌屬(Vibrio)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為多,有100多種。主要致病菌為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鹽菌)。前者引起霍亂;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彎曲菌屬(Camphlobacter)形態似弧菌,因G+C含量與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屬為彎曲菌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腸彎曲菌和腸道彎曲菌。前者
基因組重排的重組類型
基因重組是指一個基因的DNA序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親本DNA組合起來的。基因重組是遺傳的基本現象,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存在基因重組現象。減數分裂可能發生基因重組。基因重組的特點是雙DNA鏈間進行物質交換。真核生物,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姊妹染色單體間,細菌可發生在轉化或轉導過程中
細菌素的抑菌范圍介紹
細菌素通常由革蘭氏陽性菌產生并可以抑制其他親緣關系較近的革蘭氏陽性菌,對大多數的革蘭氏陰性菌、真菌等均沒有抑制作用。細菌素可以抑制許多革蘭氏陽性菌,如Nisin抑制葡萄菌屬、鏈球菌屬、小球菌屬和乳桿菌屬的某些菌種,抑制大部分梭菌屬和芽孢桿菌屬的孢子;嗜酸乳桿菌和發酵乳桿菌產生的細菌素對乳桿菌、片
重組M13噬菌體克隆分析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在本方案中,當外源 DNA 大于 200~300 個核苷酸時,用重組 M13 噬菌體克隆感染細菌后釋放至周圍培養基中的單鏈 DNA 進行凝膠電泳分析即可鑒定。 實驗材料
重組M13噬菌體克隆分析
實驗方法原理 在本方案中,當外源 DNA 大于 200~300 個核苷酸時,用重組 M13 噬菌體克隆感染細菌后釋放至周圍培養基中的單鏈 DNA 進行凝膠電泳分析即可鑒定。實驗材料 重組 M13 噬菌體單鏈 DNAM13 噬菌體重組噬菌斑M13 噬菌體非重組載體噬菌斑大腸桿菌 F' 菌株試劑
噬菌體效價的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噬菌體的效價就是 1 ml 培養液中所含活噬菌體的數量。效價測定的方法,一般應用雙層瓊脂平板法。由于在含有特異宿主細菌的瓊脂平板上,噬菌體產生肉眼可見的噬菌斑,因此,能進行噬菌體的計數,但因噬菌斑計數方法其實際效率難以接近 100%(—般偏低,因為有少數活噬菌體可能未引起感染),所以為了
噬菌體效價的測定
實驗方法原理 噬菌體的效價就是 1 ml 培養液中所含活噬菌體的數量。效價測定的方法,一般應用雙層瓊脂平板法。由于在含有特異宿主細菌的瓊脂平板上,噬菌體產生肉眼可見的噬菌斑,因此,能進行噬菌體的計數,但因噬菌斑計數方法其實際效率難以接近 100%(—般偏低,因為有少數活噬菌體可能未引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