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研發全球陷僵局5年僅6種新品問世
細菌耐藥性是細菌對抗生素的相對的一種抗性。那么,細菌的耐藥性是如何形成的?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特聘專家周筱青在進行題為《細菌耐藥性和抗菌藥物》的講座時詳述了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兩種方式,并強調濫用抗生素可造成細菌耐藥性的發生。1996年到2000年5年間僅有6種抗生素問世,如何將現有抗生素合理應用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嚴峻的問題。 據周筱青介紹,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固有性耐藥,是由細菌自身的基因特征引起的,所以叫固有性耐藥或天然耐藥性。另一種叫獲得性耐藥,是細菌和抗生素接觸以后,由于它的生存代謝途徑發生了變化所引起的耐藥,稱為獲得性耐藥或選擇性耐藥。 固有性耐藥(天然耐藥性) 談及固有性耐藥,周筱青指出,早在19世紀70年代,微生物之間的結抗現象就已經被各國學者陸續發現并且報道了。1877年,兩位科學家在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療藥物時偶然發現,普通的微生物在尿中可以抑制一種細菌??炭疽桿菌,于是他們提出了是......閱讀全文
英國啟動“經度獎”劍指抗生素耐藥性
抗生素耐藥科學沙龍暨英國“經度獎”啟動會9月7日在北京英國駐華大使館舉行。會議討論了當前國際上抗生素濫用帶來的嚴峻后果,并啟動了獎金達1000萬英鎊的經度獎,旨在解決子孫后代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推動全球醫療行業發生革命性變化。 “抗生素濫用會導致細菌對藥物產生耐受性,在歐洲每年大約有25000
英報告呼吁重視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3月11日,英國推出《首席醫務官年度報告》第二卷,將目標瞄向了日益嚴重的感染和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報告指出,疾病的不斷演進和耐藥性不斷增強,使得人類面臨的健康威脅越來越大。呼吁政府在鼓勵研發新藥物的同時,重視抗生素的使用狀況,使用更衛生的手段預防感染的發生,并盡可能地減少病人服用抗生素的數量。
基因編輯、噬菌體療法與抗生素耐藥性
一項概念驗證研究提出,噬菌體療法可能提供一種方法從而解決長期以來難以處理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以瞄準病原細菌的定制病毒為基礎的噬菌體療法可能幫助應對抗生素耐藥性的激增,但是這種策略也受到一些缺點的影響,尤其是向受感染組織提供噬菌體的困難,以及耐噬菌體基因在細菌之間的頻繁轉移。Udi Qimron及
抗生素耐藥性威脅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遏制細菌耐藥性,中國行動獲點贊 ——訪世界衛生組織抗生素耐藥性總干事特別代表福田敬二 在抗生素發現之前,感冒曾引發瘟疫、拉肚子經常耗盡患者最后的氣力、皮膚劃個口子就可能化膿導致死亡。那樣的歷史會在未來重演嗎?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類可能正在走向這條道路。目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正對全球公共衛
快速診斷抗生素耐藥性的新方法
最近,瑞士弗里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快速診斷廣譜抗生素多重耐藥性的檢測方法。醫 學和分子微生物學部門的Patrice Nordmann教授和Laurent Poirel博士,與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的U914 Emerging Resistance to Antibiot
Nature:對付抗生素耐藥性的秘密武器
?? 加拿大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撰文指出,生活在新斯科舍省土壤中的一種真菌分子AMA能讓一種最具威脅性的抗生素耐藥性基因:NDM-1繳械投降,從而讓抗生素重煥生機,為我們對付耐藥病菌提供了新手段。 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NDM-1)是一種能降解抗生素的酶,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是
沙門氏菌竟會在腸道中促進抗生素耐藥性質粒的傳播
通過突變或獲得耐藥質粒等遺傳物質而出現的耐藥細菌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持久性細菌是一種個細菌亞群,它們通過可逆地調整自身的生理結構而躲過抗生素的殺傷作用存活,并能促進耐抗生素突變體的出現。近日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Médéric Diard和Wolf-Dietric
兒童腸道菌攜帶抗生素耐藥基因
根據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發表在11月13日Plos On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健康兒童的腸道中的有益細菌,攜帶大量的抗生素耐藥基因。這些基因引發科學家擔憂,因為它們可能是有害細菌共有的基因,通過干擾抗生素的功效,它們能夠引起嚴重的疾病,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會引起死亡。 華盛頓大學醫學
粘菌素產生耐藥性的沙門氏菌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美國一名患者機體的樣本進行研究,發現了一種能讓沙門氏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特殊基因,相關研究結果首次表明,mcr-3.1基因已經從亞洲傳入了美國。圖片來源:
微生物耐藥性變異的現象有哪些
其產生可通過細菌染色體耐藥基因的突變、耐藥質粒的轉移和轉座子的插入,使細菌產生一些新的酶類或多肽類物質,破壞抗菌藥物或阻擋藥物向靶細胞穿透,或發生新的代謝途徑,從而產生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造成臨床藥物治療的失敗。
科學家發現沙門氏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大
生物學家在巴西發現數十種新的沙門氏菌菌株,這些菌株對大多數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科學家們將結論及抗擊這些“超級細菌”的可行方法發表在《PLoS One》雜志上。 巴西圣保羅大學學者費南達·阿爾梅達(Fernanda Almeida)稱:“我們發現,在食物和人體內都有大量對不同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美2016年財政預算關注抗生素耐藥性
在2016年財政預算申請之前,美國政府已經著手一個優選項目:抵抗抗生素耐藥性。1月27日公布的一張資料單描述了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如何計劃通過在全國若干機構投入120億美元資金,使政府在抵抗日愈嚴重的藥物耐藥感染性公眾健康危機方面的投資翻一番。 這些金額包括資助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
新報告就抗生素耐藥性給藥企打分
根據1月23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公布的一份最新行業調查報告,在全球最大的制藥公司中,葛蘭素史克在應對全球抗生素耐藥性危機方面做得最多,其次是強生公司。而另一項針對非ZL藥制造商的排名則是Mylan、Cipla和Fresenius Kabi Global位居前列。來自美國的Entasis
丹麥研究提示抗生素換著用-防止耐藥性加劇
據報道,丹麥最新研究提示,換著使用抗生素,能夠幫助應對耐藥細菌,防止耐藥性加劇。 丹麥技術大學生物可持續性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莫爾頓·索默及其團隊對大腸埃希桿菌使用了23種不同的常用的抗生素,進行耐藥情況研究。 研究發現,細菌對某一種抗生素抗藥性不斷增強的同時,對其他抗生素卻表現得更脆
G20啟動國際抗生素耐藥性研發計劃
在漢堡峰會上,G20成員國一致決定,開展全球抗生素耐藥性研究計劃,為此,德國聯邦教研部宣布提供5億歐元,支持這項為期10年的研究。 德國聯邦教研部部長萬卡表示:“20國集團將采取聯合行動,研究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緊迫的全球性挑戰,并為國際社會未來應對衛生突發事件做好準備。”G20成員國將建
Nat-Commun:對抗抗生素耐藥性的新抗菌策略
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生物科學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新的抗菌策略,通過阻止細菌的合作來削弱細菌。與抗生素不同,這種策略沒有耐藥性,因為不耐藥細菌的數量超過耐藥細菌。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傳統的抗生素殺死或減少單個細菌的活性。一些細菌對這些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
生物物理所抗生素耐藥性研究獲進展
8月4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凱組和趙永芳組合作在Cell Research 發表了題為Substrate-bound structure of the E. coli multidrug resistance transporter MdfA 的研究成果。 細菌的藥物抗性是當今全球面臨
免疫+抗生素組合拳,能解決細菌耐藥性嗎?
利用人體免疫力已被證明是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美國賓州Lehigh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用同樣的思路來輔助現有抗生素治療耐藥菌。 目前,世界上有數百萬人被耐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superbugs)所感染,每年約70萬人死于耐藥性感染。抗生素耐藥問題日益突出,人們急需研發新型抗生素來抵抗超級細菌的入侵
應對耐藥性問題,AI篩選發現全新抗生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833.shtm
應對耐藥性問題,AI篩選發現全新抗生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布羅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學科學家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通過篩選數百萬種化合物,發現了一類全新的抗生素。這類抗生素能殺死兩種不同類型的耐藥細菌,為應對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藥性挑戰帶來了新希望。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 科學家測試了39000多種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來
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性基因層出不窮
抗生素的出現,拯救了無數生命。但是細菌對于抗生素產生的耐藥性問題也逐年加重,新藥研發的速度遠跟不上細菌耐藥出現的速度。 多年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多種耐藥性基因開始在全球蔓延。一旦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和其它類似的腸道棲息生物產生耐藥性,那么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很強殺菌作用的多粘菌素
環境污染引起的抗生素耐藥性威脅健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2月4日發布最新報告說,因藥物和特定化學品排放到環境中而導致的抗生素耐藥性日益增加,是當前最令人擔憂的健康威脅之一。 這份于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發布的《2017前沿報告》指出,當微生物進化為抵抗抗生素的新菌種時,就產生了抗生素耐藥性。全球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于耐藥性細菌感染,因
細菌耐藥性的基本內容介紹
細菌耐藥性(Resistance to Drug )又稱抗藥性,系指細菌對于抗菌藥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化療作用就明顯下降。耐藥性根據其發生原因可分為獲得耐藥性和天然耐藥性。 自然界中的病原體,如細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藥性。當長期應用抗生素時,占多數的敏感菌株不斷被殺滅,耐
世衛組織警告稱后抗生素時代來臨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現在讓許多抗生素無可奈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4月3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后抗生素”時代正在逼近。該組織指出,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藥物的療效下降正在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應當建立一個觀測系統來監控這種情況。 WHO的這份報告并沒有讓人們看到什
關于耐藥細菌的產生原因分析
細菌耐藥屬于一種自然現象,是千百年來微生物進化的結果。細菌的抗藥性是細菌進化選擇的結果,抗生素的濫用加劇了細菌耐藥性的產生。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耐藥性基因的突變,在使用抗生素的選擇壓力下,耐藥性細菌被篩選出來并優勢繁殖。抗生素的濫用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在人類疾病治療過程中濫用抗生素;另一個
新抗生素顯著增強抑制耐藥菌功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640.shtm細菌的抗生素耐藥性正在使許多現代藥物失效,甚至可能引起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現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新抗生素克服了抗生素耐藥性機制。據最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合成化合物克雷霉
專家解讀耐藥細菌知識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2. 耐藥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衛生部專家解讀耐藥細菌知識
近日,衛生部專家就耐藥細菌相關知識進行解讀,以下為主要內容: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歐洲擬強化濫用抗生素禁令-以減少病菌產生抗生素耐藥性
歐洲議會全體會議19日通過決議,提出禁止濫用抗生素的一系列強化措施,以減少病菌產生抗生素耐藥性所導致的醫療死亡和感染病例,提高公共衛生水平。 這些強化措施包括:嚴格禁止無處方用藥、開具抗生素處方必須依據病菌化驗結果、加強對公眾進行濫用抗生素危害的宣傳、強化藥品市場管理以避免藥企之間非正常競爭和
血液培養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
魏軍,賈偉,周嘵燕??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005 年 12 月 第 25 卷 第 23 期??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lood culture? WEI Jun, JIA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