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纖維素為原料發酵生產第二代燃料乙醇不僅是發展非糧食型新能源的主要出路之一,而且可以減輕農業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生態意義。纖維素乙醇工業化生產的理想途徑是利用一種微生物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完成纖維素酶制備、纖維素糖化及乙醇發酵的全過程,即聯合生物加工工藝(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 CBP)。但遺憾的是,目前仍沒有發現一種天然或基因改造的微生物能同時具備高效降解纖維素(尤其是結晶型)和高選擇性生產乙醇的能力。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化工大學譚天偉教授團隊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研發出一種新型重組釀酒酵母,可用于纖維素乙醇發酵,相關論文發表在PNAS, 2012,109(33): 13260-13265上。該研究首次在酵母中引入了特異性雙蛋白支架的表面展示技術,同時結合纖維素酶系的分泌表達、支......閱讀全文
北京化工大學在重組釀酒酵母生產纖維素乙醇研究取得新進展 以纖維素為原料發酵生產第二代燃料乙醇不僅是發展非糧食型新能源的主要出路之一,而且可以減輕農業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生態意義。纖維素乙醇工業化生產的理想途徑是利用一種微生物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完成纖維素酶制備、
受利比亞等國動蕩局勢影響,今年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高位上動蕩徘徊,5月27日,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又越過每桶115美元,發展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顯得更為緊迫。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廣西科學院院長黃日波。 記者:作為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食品加工工藝的不斷改進,對于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面包、奶酪、酒類、醬類等古老的食品可以看出,人類對酶的應用幾乎同人類文明史一樣古老。當然,在19世紀后期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尤其是酶學誕生之前,人類所利用的酶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踐經驗及樸素總結。人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中,食品加工工藝的不斷改進,對于人類體力和智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面包、奶酪、酒類、醬類等古老的食品可以看出,人類對酶的應用幾乎同人類文明史一樣古老。當然,在19世紀后期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尤其是酶學誕生之前,人類所利用的酶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踐經驗及樸素總結。人
“十一五”期間,中國塑料加工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躋身世界塑料工業大國行列。 然而,“十一五”塑料加工業也存在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標準制定、修訂和檢測手段跟不上,塑料制品安全生產工程建設亟待加強、原材料、助劑及加工設備技術水平制約塑料加工發展等種種問題,為“十二五”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首
實驗步驟 一、化學法和酶法細胞裂解 微量的細胞裂解經常通過化學法或酶法或二者共同采用來完成。例如, 超聲和弗式細胞壓碎器 (Frenchpress 均質機) 都不便于用在收集小于或等于 5 mL 的培養液的情況,而且應用這些
實驗步驟一、化學法和酶法細胞裂解微量的細胞裂解經常通過化學法或酶法或二者共同采用來完成。例如, 超聲和弗式細胞壓碎器 (Frenchpress 均質機) 都不便于用在收集小于或等于 5 mL 的培養液的情況,而且應用這些機械的方法經常會遇到過度的產熱和樣品被氧化等問題。微量細胞裂解的簡化方面的重大進
摘要: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將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游離微生物固定于載體材料內部或表面,并加以有效利用。該技術具有微生物活性高、單位空間微生物密度高、耐受性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率高等優點,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廢水處理。綜述了固定化載體、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裝置,闡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對廢
摘要: 野生釀酒酵母不能利用木糖作為碳源,但是可以利用乙醇作為碳源和能源。管囊酵母可以利用木糖生產乙醇。釀酒酵母可以利用管囊酵母生產的乙醇作為碳源。本研究將管囊酵母進行紫外誘變后,利用96 孔板培養,選取OD 值較高的孔進行釀酒酵母生長圈篩選。管囊酵母在木糖(5 %)為唯一碳源的YNB 培養基上生長
12月19日,吉林石化研究院“玉米秸稈生產燃料乙醇關鍵技術開發”通過中國石油科技管理部組織的項目中評估。科技管理部對該項目在預處理技術與混合糖發酵生產乙醇工程菌株構建上開展的多項創新給予肯定,標志著我國非糧燃料乙醇技術研發工作正在提速。 生物質資源生產生物燃料,是替代石油資源的重要方法,非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2019年冠狀病毒(縮寫為“ COVID-19”)是病毒家族中的一種新型病毒,可以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引起威脅生命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肺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被發現,現已在全球多個地區被發現。鑒于此種病毒傳播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應急委員會已于2020年1月30日
我國非糧燃料乙醇技術研發工作正在提速。昨日,從吉林石化研究院傳出消息,玉米秸稈生產燃料乙醇關鍵技術開發項目12月20日通過了中國石油科技管理部組織的項目中評估。應用該技術,預處理階段纖維素原料的糖化率可以提高20%以上,五碳糖和六碳糖實現共發酵,燃料乙醇原料單耗降低了2~3噸。玉米秸稈乙醇技術向
將木質纖維素資源轉化為油脂及液體生物燃料,對節能減排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目前尚面臨原料利用率低、轉化過程復雜、效率低等共性關鍵問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趙宗保研究團隊以生物質制油脂和生物柴油為目標,開展了系統研究,最近在生物能源領域學術刊物Biotechnology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等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器團隊負責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劉愛驊等在基于木糖脫氫酶表面展示體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生物燃料電池是指以微生物或酶為催化劑,將生
1月24日,應中國科學院系統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的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湖州工業生物技術中心主任、上海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楊晟研究員來到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并做了“應用驅動的酶工程與代謝工程”的學術報告。天津工生所副所長孫際賓到會參加學術交流并主持報告會。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使用合成生物學方法,修改了大腸桿菌和一個釀酒酵母的菌株,制造出了沒藥烷的前體物沒藥烯。測試表明,對沒藥烯進行加氫反應生成的沒藥烷是一種“綠色”的生物燃料,有潛力替代D2柴油。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報告稱沒
氫化可的松作為重要的甾體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病毒、消炎、抗過敏及抗休克等重要藥理學作用,也可作為前體合成其他類固醇藥物,如潑尼松龍、甲基潑尼松龍、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曲安奈德龍和倍氯米松等。目前,氫化可的松的工業化生產多采用半生物合成的方式,化學合成結合最后一步的生物轉化,但是該方法常伴有副產物生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于1月2日在京揭曉。其中,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我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原型機首次亮相、我國水稻
“根據諾維信與麥肯錫公司最新研究結果,到2020年生物燃料行業將有能力為中國替代3100萬噸汽油消費,減排約9000萬噸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能為中國帶來320億元的國民收入,相當于創造600萬個工作機會。”4月18日,正在參加博鰲論壇的全球最大工業酶制劑生產企業丹麥諾維信公司首席執行官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南非國家研究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批準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南非國家研究基金會(NRF)達成的合作共識,將共同資助雙方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2014年經過公開征集、雙方分別評審和共同協商,以下9個項目獲得批準,實施周期為3年(2014年10
(轉載自:藥明康德公眾號) 自18世紀末首次誕生以來,疫苗就成為了人們健康的“護身符”,它的出現使無數人能更好地預防疾病。在這次疫情中,用疫苗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疾病,也是大眾翹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20家創新生物技術和醫藥公司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
乙醇是生產規模最大、應用程度最高的可再生生物液體燃料。現階段,生物乙醇的主要來源是采用含糖量豐富的農業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煉制過程,以“玉米乙醇”最具代表性,然而其“與糧爭地、與人爭糧”的原料供應模式引發了極大的社會爭議;以木質纖維素等農業、林業廢棄物為原料的纖維素乙醇合成技術緩解了“糧食乙醇”在
關于包涵體的純化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包涵體的復性已經成為生物制藥的瓶頸,關于包涵體的處理一般包括這么幾步:菌體的破碎、包涵體的洗滌、溶解、復性以及純化,內容比較龐雜 一、菌體的裂解 1、怎樣裂解細菌? 細胞的破碎方法 1.高速組織搗碎
日前,包括美日等國在內的多國政府均為生物燃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多項扶持措施。據悉,目前有31個國家確定了生物燃料調合標準,有19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燃料免稅和生產補貼政策。 正當生物燃料的研發在全球如火如荼地進行時,科學家已計劃通過改變原材料生長的“環境因素”,來提高生物燃料生產的效率,并降低
我們也必須記住,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名已經存在的專家,她在創造可對人類造成極大危害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學的最新進展并不一定會把我們帶到比現有技術或自然界本身更接近傷害的道路。 慎重的民主就要聽不同的觀點,考慮對方的論點,最好找到共同點,至少要尊重不同觀點,然后作出決定。面對復雜問題各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后天免疫系統,其以消滅外來的質體或者噬菌體并在自身基因組中留下外來基因片段作為“記憶”。 CRISPR/Cas系統全名為常間回文重復序列叢集/常間回文重復序列叢集關聯蛋白系統(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菌株分離(separation)就是將一個混雜著各種微生物的樣品通過分離技術區分開,并按照實際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迅速、準確、有效的方法對他們進行分離、篩選,進而得到所需微生物的過程。菌株分離、篩選(screening)雖為兩個環節,但卻不能絕然分開,因為分離中的一些措施本身就具有篩選作用。工業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