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是指結合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途徑。動物體內某些特化的神經細胞(結構上屬于神經系統而非內分泌系統)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經血液循環或通過局部擴散調節其他器官的功能;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叫做神經激素;合成和分泌神經激素的神經細胞叫做神經內分泌細胞。 哺乳動物的下丘腦能產生多種神經激素,例如,下丘腦產生的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經由神經垂體分泌入血,調節子宮肌收縮及腎臟對水的重吸收。下丘腦肽能神經內分泌細胞產生和釋放抑制激素經血流到達腺垂體,調節腺垂體相應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神經激素沿著軸突傳遞,進而在某些區域釋放入血,從而在感覺刺激與化學應答之間構成了一種聯系。神經內分泌的調節方式將機體的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兩大調節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大大擴大了機體的調節功能。 &n......閱讀全文
神經內分泌是指結合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途徑。動物體內某些特化的神經細胞(結構上屬于神經系統而非內分泌系統)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經血液循環或通過局部擴散調節其他器官的功能;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叫做神經激素;合成和分泌神經激素的神經細胞叫做神經
神經免疫內分泌學中一重要方面是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或神經內分泌)對免疫功能的調控。廣義上講,所有的內分泌功能均受神經系統的直接或間接支配,故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可以神經內分泌表示。神經內分泌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是由激素、神經肽、神經遞質的作用所實現,體現于一些典型的生理過程或實驗過程中,如應激、
(三)免疫細胞合成的神經肽或激素 1.POMC族肽 前阿黑皮素(proopiomelanocortin,POMC)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的前體分子,也是β-LPH(促脂激素)、α-MSH(黑素細胞刺激素)及β-END的前身。人外周血淋巴
各種生物活性物質對神經、免疫、內分泌三大系統的作用不是獨立進行的,整體條件下基本是以較完整的環路為單位,構成復雜的網絡。這些環路的工作方式是正反饋和負反饋,有調節精確、放大效應、整合效應、自限性及級聯反應等特點。以下例舉幾種典型的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環路。 (一)下丘腦-垂體前葉-腎上
(四)下丘腦-垂體前葉-性腺軸系與胸腺環路 (1)LHRH刺激垂體前葉釋放LH/FSH,二者引起性腺分泌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 (2)這些類固醇激素對胸腺功能有較強的抑制性效應,如使胸腺體積減少、細胞數目減少、細胞免疫功能障礙等。 (3)胸腺肽中thymosin β4可在離體條
人體存在兩種形式分布的內分泌細胞,一種是內分泌細胞群集形成內分泌器官,如垂體等,另一種是內分泌細胞單個散在于其它組織細胞之間,形成彌散的內分泌系統(diffuse en-docrine system)。通過免疫細胞化學方法及超微結構觀察,人們對內分泌細胞的分布形態與功能等不斷有新的發現。1968年,
人類有關神經系統和或內分泌系統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的感性認識由來已久。古希臘醫生Galen曾注意到憂郁的婦女較樂觀的女生易罹患癌癥。祖國醫學對七性(喜、怒、衷、思、悲、恐、驚)致病也早有直覺和經驗性的描述,提示情緒因素至少可部分地影響機體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免疫力,從而加速或延緩疾病的發生和發
一、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的特性和共性比較 高等動物的機體是由諸多系統的機組合而成的結構和功能性整體。這些系統可粗略分為二類:一類主要執行著機體的營養、代謝及生死等基本生功能,包括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等系統;而廣泛分布的神經、免疫及內分泌三大系統則起著調節上述各系統的活動,
二、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間的關系 機體內各系統可抽象地以集合概念表明,則神經,免疫和內分泌三系統間的關系可以圖10-1中的集合群表示。其中三個集合兩兩重疊處可分別代表神經(N)與免疫(I),免疫(I)與內分泌(E)及神經(N)與內分泌(E)間的共同范疇,而三重疊部應視為神經、免疫和
三、胸腺肽對神經內分泌功能的影響 遺傳性無胸腺裸鼠或摘除胸腺的動物,其腎組織結構發生改變,且HPA軸系活動減弱。新生小鼠去胸腺后,出現進行性生長遲緩,垂體中GH細胞缺乏分泌顆粒。裸鼠垂體前葉內PRL細胞的分泌顆粒也大為減少,垂體前葉的LH及FSH的含量下降,血中LH、FSH、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