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基礎: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
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鹽對血細胞形態、血小板計數影響很小,適用于血液學檢查,尤其是血小板計數。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建議,CBC抗凝劑用EDTA-K2?2H2O,量為1.5~2.2mg/ml血液。不適于凝血檢查、血小板功能試驗。(2)草酸鹽:常用有草酸鈉、草酸鉀、草酸銨,溶解后解離的草酸根離子能與樣本中鈣離子形成草酸鈣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草酸鹽不適于凝血檢查。雙草酸鹽抗凝劑:草酸鉀可使紅細胞體積縮小,草酸銨則可使紅細胞脹大,兩者按適當比例混合,恰好不影響紅細胞形態和體積,可用于血細胞比容、CBC、網織紅細胞計數等項目檢查。雙草酸鹽抗凝劑可使血小板聚集、影響白細胞形態,不適于血小板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3)肝素:加強抗凝血酶(AT)滅活絲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閱讀全文
臨床檢驗基礎: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
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鹽對血細胞形態、血小板計數影響很小,適用于血液學檢查,尤其是血小板計數。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建議,CBC抗凝劑用EDTA-K2?2H
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
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鹽對血細胞形態、血小板計數影響很小,適用于血液學檢查,尤其是血小板計數。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建議,CBC抗凝劑用EDTA-K2?2H
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
【知識點名稱】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進階攻略】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是歷年考試中的重點,幾乎每年都會涉及,主要在《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中考查。需著重記憶抗凝劑的使用方法。例如:EDTA常用于血常規檢查。【知識點詳情】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
常用的抗凝劑和其使用方法
(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鹽對血細胞形態、血小板計數影響很小,適用于血液學檢查,尤其是血小板計數。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建議,CBC抗凝劑用EDTA-K2-2H2O,量為1.5~2.
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種類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稱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 (anticoagulant)。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1.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理主要是對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
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種類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稱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 (anticoagulant)。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1.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理主要是對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
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種類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稱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 (anticoagulant)。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 1.肝素 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理主要是對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
醫學檢驗中常用抗凝劑的選擇
???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能夠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質,稱為抗凝劑或抗凝物質。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如下。?? ??? 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 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根據
常用抗凝劑
1.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鹽 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Na2C10H14O8N2+Ca2+→ CaC10H12O8N2+2Na++2H+ 特點:對血細胞形態、血小
常用的抗凝劑有哪些?
肝素(Heparin)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很強,常用來作為全身抗凝劑,特別是在進行微循環方面動物實驗時的肝素應用更有重要意義。純的肝素10mg能抗凝100ml血液(按1mg等于100個國際單位,10個國際單位能抗凝1ml血液計)。如果肝素的純度不高,或過期,所用的劑量應增大2~3倍。用于試管內抗凝時,一
臨床檢驗基礎:血型和輸血知識點
紅細胞血型系統HLA抗原ABO血型系統9號染色體長臂3區4帶5~6周可測出ABH抗原Rh血型系統 D、E、C、c、eD抗原者稱Rh陽性第6號染色體短臂上即HLA-A、HLA-B、HLA-C和HLA-D;HLA-D又分為HLA-DR、HLA-DQ、HLA-DP亞區抗體ABO天然M,免疫G,Rh均為G大
動物實驗中常用抗凝劑介紹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成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 1、肝素: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制主要是對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阻
動物實驗中常用抗凝劑介紹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成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 1、肝素: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制主要是對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阻
動物實驗中常用抗凝劑介紹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成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1、肝素: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制主要是對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肝
動物實驗中常用抗凝劑介紹
動物實驗中常用抗凝劑介紹 應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成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稱為抗凝劑。對抗凝劑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響測定。生化檢驗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幾種: 1、肝素:肝素是一種含有硫酸基團的粘多糖,其抗凝機制主要是對抗
血液特性臨床檢驗基礎
血液特性通常指的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粘滯性和凝固性。 1.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正常人血液中紅細胞呈均勻混懸狀態。與紅細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形成Zeta電位使紅細胞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離)、正常血漿成分、血漿粘度及血流動力學等因素有關。 2.粘滯性:正常人全血粘度約為生理鹽水粘度的4~5倍,血漿粘度
臨床基礎檢驗要點集錦(一)
1、血清與血漿的差別: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纖維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2、(除第三因子)血漿除鈣離子外(如枸櫞酸鈉抗凝),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適用于血栓和止血檢驗。3、正常人血量約為(70±10)ml/kg體重,成人約4~5L,約占體重的6%~8%,其中血漿占55%,血
臨床基礎檢驗要點集錦(二)
貧血的紅細胞形態學分類平均紅細胞體積MCV:82~92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27~31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320~360g/L貧血MCV/RDW分類法19、網織紅細胞計數(尤其是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當骨髓網織紅細胞增多,外周血減少時,提示釋放
臨床基礎檢驗要點集錦(三)
23、兒童外周血單核細胞較成人稍多,平均為9%,出生后2周嬰兒可呈生理性單核細胞增多,可達15%或更多,妊娠時生理性增高與中性粒細胞變化相平行。24、鉤蟲病?嗜酸細胞可達90%以上。嗜酸細胞白血病時亦可明顯升高,但以幼稚為主。35、棒狀小體(Auer小體):見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顆粒增多型早幼粒細胞
血液生理概要臨床檢驗基礎
1.血液的組成 血液由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離體后血液自然凝固,分離的淡黃色透明液體稱為血清。血液加抗凝劑后分離出來的淡黃色液體稱為血漿。血清與血漿差別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纖維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 全血適用于臨床血液學檢查,如血細胞計數、分
臨床檢驗基礎——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輸血前必做的試驗,其做法系使供血者紅細胞與受血者血清反應(主側義叉配血)和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血者血清反應(次側義叉配血),觀察兩者是否出現凝集的試驗。其目的是檢查受血者與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與抗體不合情況。交叉配血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配合,必需ABO血型相同,且交叉配血無凝集才能輸血。多
血液各類抗凝劑的使用方法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能夠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質,稱為抗凝劑或抗凝物質。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
臨床檢驗基礎:腦脊液檢驗的適應癥
適應癥:有腦膜刺激征者;可疑顱內出血者、腦膜白血病和腫瘤顱內轉移者;原因不明的劇烈頭痛、昏迷、抽搐或癱瘓者;脫髓鞘疾病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椎管內給藥治療、麻醉和椎管造影者。
臨床常用的細菌檢驗技術
細菌的培養和分離技術微生物分離鑒定流程第一節 細菌的形態學檢查工具:顯微鏡顯微鏡檢查的目的:1.鏡檢可以了解標本中有無細菌及大致的菌量2.根據細菌形態、排列和染色性有助于對標本中的病原菌進行初步診斷,對臨床早期診斷和治療疾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方法:包括不染色標本檢查法和染色標本檢查法常用的顯微鏡(1)
抗凝劑EDTA的臨床應用
EDTA是臨檢工作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抗凝劑和試劑之一,其機制是通過與水相中的鈣離子形成穩定的螯合物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的鹽類有鉀、鈉、鋰鹽、均溶于水,鉀鹽較鈉鹽的溶解度大,全血胞計數最好使用EDTA的鉀鹽。EDTA能影響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紅斑狼瘡因子,故不適于制作組化染色和檢查紅斑狼瘡細胞的
流式細胞術:臨床檢驗基礎
流式細胞術(flowcytometry ,FCM )是一種綜合應用光學、機械學、流體力學、電子計算機、細胞生物學、分子免疫學等學科技術,使被測溶液流經測量區域,并逐一檢測其中每一個細胞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從而對高速流動的細胞或亞細胞進行快速定量測定和分析的方法。 首先,待測細胞經處理或染色后被壓
臨床醫學檢驗基礎:血液特性
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臨床檢驗技師的相關內容,醫學教育網特搜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臨床醫學檢驗基礎:血液特性 1.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正常人血液中紅細胞呈均勻混懸狀態。與紅細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形成Zeta電位使紅細胞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離)、正常血漿成分、血漿粘度及血流動力學等因素有關。
臨床基礎檢驗學常見問題
1、判斷體內鐵儲存量最敏感的指標是:血清鐵蛋白(SF);2、 李凡他試驗,黏蛋白等電點為:PH3~5;3、 磺基水楊酸法測定尿蛋白出現假陽性時提示尿中存在:大劑量青霉素、含碘造影劑、高濃度草酸鹽或尿酸鹽;4、 如果用“選擇性蛋白尿指數”來表達“選擇性差”的根念,其數值應:>0.20;補:選擇
復鈣時間測定臨床檢驗基礎
【原理】 在去鈣離子的抗凝血漿中,重新加入適量的鈣后,血漿就發生凝固,這一過程所經歷的時間即為復鈣時間(recalcification time,RT)。 【方法學評價】 通常有兩種方法:①表面玻璃皿法:本法比試管法敏感,但不如試管法簡便。②試管法:僅用試管替代玻璃皿作試驗。 RT測定方法也
常用臨床檢驗報告“不符”現象分析
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常會遇到檢驗報告“不符”或“矛盾”等“難以理解”的現象。在排除人為差錯、儀器故障及試劑問題,實驗條件,干擾因素之外,做以下簡要分析。??? (1)手工顯微鏡細胞計數和分類與電阻抗法細胞分析儀的測定結果的“差異”或“不符”。主要是因為電阻抗法細胞計數或分類是根據細胞體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