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是指給成人口服75g無水葡萄糖,兒童按每公斤體重1.75g計算,總量不超過75g,然后測其血糖變化,觀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是目前公認的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在血糖異常增高但尚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為明確是否為糖尿病可以采用該試驗。臨床意義: 1.正常耐糖量FBG≤6.1mmol/L,OGTT2小時血糖<7.8mmol/L.2.空腹血糖受損(IFG)FBG6.1~6.9mmol/L,OGTT2小時血糖<7.8mmol/L.3.糖耐量降低(IGT)FBG<7.0mmol/L,耐糖量異常(IGT)見于:①糖代謝異常與糖尿病間的過度階段(或糖尿病前期);②嚴重肝病;③其他:甲狀腺功能功能亢進癥、胰腺炎、胰腺癌等。4.耐糖量增高多見于內分泌功能低下,如甲減、垂體功能低下等。參考值范圍: 空腹血糖3.9~6.1mmol/L,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時達高峰,峰值<8.99mmol/L,2小......閱讀全文
糖耐量實驗介紹:定義 當人體糖耐量略有減低,大多數人可能并無明顯的不適感,所以許多人不重視,也不采取任何治療手段。有人說:“人上了年紀嘛,血糖肯定要高一些,又沒確診我是糖尿病,不痛不癢的干嘛要治?”對于這種僥幸心理,專家指出,糖耐量減低者雖然還不能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但往往意味著胰島功能已經出現不
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檢查人體血糖調節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濃度暫時性升高(一般不超過8.9mmol/L),但在2小時內血糖濃度又可恢復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間隔一定時間測定血糖和尿糖,觀
糖尿病的主要癥狀為:1.多尿: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 4000毫升,最高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也增多,有的患者日尿次數可達20余次。因血糖過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惡性循環。
怎樣判斷糖尿病實驗室及其它檢查方法和結果?:糖尿病的主要癥狀為:1.多尿: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 4000毫升,最高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也增多,有的患者日尿次數可達20余次。因血糖過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血
血糖濃度的調節方法: 正常人體血糖濃度維持在一個相對恒定的水平,這對保證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利用非常重要,特別是腦組織,幾乎完全依靠葡萄糖供能進行神經活動,血糖供應不足會使神經功能受損,因此血糖濃度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正常水平是極為重要的。 正常人體內存在著精細的調節血糖來源和去路動態平衡的機制,保持血
血糖濃度的調節方法:正常人體血糖濃度維持在一個相對恒定的水平,這對保證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利用非常重要,特別是腦組織,幾乎完全依靠葡萄糖供能進行神經活動,血糖供應不足會使神經功能受損,因此血糖濃度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正常水平是極為重要的。正常人體內存在著精細的調節血糖來源和去路動態平衡的機制,保持血糖濃度的
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在用于診斷及預測糖尿病方面已經越來越被臨床所接受了。 (一)概述 1.糖耐量:指人體對攝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耐受能力的現象。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間隔一定時間測定血糖水平稱之。 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利用這一試驗可了解胰島β細
糖代謝簡介:糖代謝可分為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兩個方面,生物體內的糖代謝基本過程相類似。糖的分解代謝是指糖類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糖在生物體內經過一系列的分解反應后,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機體生命活動之用。同時在分解過程中形成的某些中間產物,又可作為合成脂類、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質的原料(作為
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在用于診斷及預測糖尿病方面已經越來越被臨床所接受了。(一)概述1.糖耐量:指人體對攝入的葡萄糖具有很大耐受能力的現象。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間隔一定時間測定血糖水平稱之。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利用這一試驗可了解胰島β細胞功能和機體
6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王臨虹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永華教授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我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學數據。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我國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JAMA.
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常75克),其血糖濃度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8.88mmoI/L,并于2小時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稱為耐糖現象;而在內分泌失調或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代謝失常時,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濃度急劇升高,2小時內不能恢復正常者,即稱糖耐量減低。OGTT就是檢查耐糖現象是否正常,即是否有
一、概述 胰島素(Insulin,簡稱Ins),是由胰島β細胞合成其前體,經加工分泌的蛋白質激素。它由51個氨基酸組成α、β兩條肽鏈,通過兩個二硫鍵連接在一起,分子量為5734D。胰島素是促進合成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和糖原的生成,抑制糖原異生,從而維持血糖的恒定。 胰島素缺
胰島素釋放試驗 胰島素釋放試驗(Ins)就是讓病人口服葡萄糖或用饅頭餐來刺激胰島B細胞釋放胰島素,通過測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時、2小時、3小時的血漿胰島素水平,來了解胰β細胞的儲備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導治療。試驗方式 該試驗常與口服糖耐量試驗同時進
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上已經應用了半個多世紀,是臨床應用最廣的藥物之一。而糖皮質激素繼發糖尿病(類固醇性糖尿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糖代謝紊亂綜合征,系由于內源性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應用糖皮質激素所導致的繼發性糖尿病。圖片來源于網絡 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后對血糖影響較大,
Valbiotis是法國一家致力于科學創新以預防和治療代謝性疾病的研發公司。近日,該公司公布了評估Valedia(有效成分:TOTUM-63)治療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一項IIa期臨床研究次要終點中四個參數的額外陽性結果。 之前(2019年7月3日)公布的頂線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Valedia顯
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經升高,但還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血糖介于正常與糖尿病之間的一種情況。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應低于6.1mmol/L,而診斷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應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這兩個數值之間有個差距。同樣,正常人的餐后兩小時血糖應低于7.8mmol/L,而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應低于6.1mmol/L,而診斷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應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這兩個數值之間有個差距。同樣,正常人的餐后兩小時血糖應低于7.8mmol/L,而診斷糖尿病的餐后兩小時血糖應等于或者高于11.1mmol/L,兩者之間也有個差距。如果一個人的血糖正好在這兩個差距內,也就
糖尿病的實驗室檢查是糖尿病診斷、治療和檢測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現就這方面內容做簡要介紹。 一.血液檢查一、血糖 1.空腹血糖 過夜空腹早晨6:00-8:00抽血檢測。早期和輕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往往輕度升高或正常,對糖尿病的診斷敏感性低于餐后2小時血糖。因
我國糖尿病已是世界之首,隨之而來的,是在檢驗科越來越多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不同人群的檢測結果如何解讀?怎樣最大限度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非孕婦人群的血清葡萄糖水平解讀1. 空腹血清葡萄糖(GLU 或 FBG) &nb
WHO推薦成人75g葡萄糖,孕婦100g,兒童每公斤體重1.75g,總量≤75g用250ml水溶解,5分鐘內口服。服糖前抽空腹血,服糖后每隔30分鐘取血,共四次。采血同時每隔1小時留尿測尿糖。根據各次血糖水平繪制糖耐量曲線。試驗前三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應不低于150 g,維持正常活動,影響試驗的藥物應
十一.呼吸衰竭: 1. 血常規 2. 血氣分析 3. 電解質 4. 血粘度 5. 心肝腎功能2 循環系統疾病 一. 心力衰竭:1. 診斷不能依靠化驗,沒有一項化驗對心力衰竭是特異性的,通常做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血電解質、肝腎功能、血脂及血漿蛋白測定等,少數病人尚需做甲狀腺功
新常青藤聯盟成立儀式現場 9月24日,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ACE研究結果中國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同時啟動“新常青藤聯盟”,以餐后血糖篩查為出發點,推動中國糖尿病的預防工作。 ACE于2008年正式啟動,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中國糖尿病前期干預研究。在第53屆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年會上公布的ACE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血糖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并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血糖控制情況。糖化血紅蛋白于1958年被使用色譜法首次從其它類型的血紅
眾所周知,2型糖尿病(T2DM)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突出問題。據WHO預測,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3億人,2型糖尿病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在內更成流行趨勢。其各種慢性并發癥成為嚴重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主要問題,也給家庭與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加強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防治的研究,有著
作者:龐玲霞【摘要】 目的 :探討糖化血紅蛋白(HbAlc)的測定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篩查中的作用和意義。方法:正常妊娠組318例、妊娠期糖耐量異常組69例及妊娠期糖尿病組105例分別進行空腹血糖(FPG)、50 g葡萄糖篩選實驗(OGCT)和HbAlc測定。并通過ROC曲線評價FP
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當胰島β細胞功能正常時,機體在進食糖類后,通過各種機制使血糖在2~3h內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這種現象稱為耐糖現象。利用這一試驗可了解胰島β細胞功能和機體對糖的調節能力。OGTT的主要適應證:①無糖尿病癥狀,隨機或空腹血糖異常者;②無糖尿病癥狀,有
【關鍵詞】 糖化血紅蛋白;血糖;糖尿病;監測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們飲食生活習慣更加多樣化,高營養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相對勞動強度的減輕,老齡人口的迅速增長,導致血糖異常的群體越來越多。如何早期發現并準確監測血糖異常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重視。人們的傳統觀念認為,檢測一次空腹血糖
評價糖尿病長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個困難問題,對病情波動較大及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尤其如此。國外目前已將糖化血紅蛋白監測作為糖尿病療效判定和調整治療方法的“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血糖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并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謝異常疾病。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的主要發病病因中占第3位。且糖尿病死亡率逐年遞增,已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據估計,目前全球范圍內糖尿病患者將達2億,而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 4 千萬,發病率已上升到2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謝異常疾病。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的主要發病病因中占第3位。且糖尿病死亡率逐年遞增,已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據估計,目前全球范圍內糖尿病患者將達2億,而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 4 千萬,發病率已上升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