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劑 1.枸櫞酸鹽:輸血工作中所用的最重在的抗凝劑是枸櫞酸鹽。枸櫞酸鹽與所采血液中鈣離子螯合,使其在凝血中反應中失去作用,在輸積壓后又被身體所代謝。枸櫞酸鹽是現在用的所有抗凝劑儲存的基本抗凝物質。最常用的是枸椽三鈉。除抗凝作用外,它還能阻止溶血的發生。2.肝素:肝素可以用做抗凝液劑,但缺乏支持紅細胞代謝的能力。肝素中,紅細胞的ATP迅速消失,并伴有其它的儲存損傷信輸務血后生存能力下降,此外肝素的抗凝作用還可被肝素抑制因子及儲存血液細胞釋放中的凝血活酶類物質部分地中和。肝素抗漲血必須在采血后48小時內輸入,這過去用肝素抗凝血主要是為了避免由枸櫞酸抗凝血引起的低血鈣癥,以及用于新生兒換血癥。目前這些問題由于應用濃縮紅細胞而減少了。血液保存液 血液保存液除必須具備抗凝作用外,還應該有保護細胞生存的能力及功能的作用。針對這種要求,現在的保存液中主要成分有枸櫞酸鹽、葡萄糖、磷酸鹽和腺嘌呤。根據配方不同分為ACD與CPD兩大類,兩者判別是......閱讀全文
全血根據收集的條件,分成不抗凝和抗凝兩種。同時,不抗凝分離出的上層黃色的液體我們稱之為血清;抗凝分離出的上層黃色的液體我們稱之為血漿。標本的存放溫度及時間,血清、血漿及細胞分離的方法步驟也是分析前影響檢驗結果的重要因素。抽血后,血細胞因代謝需要,要消耗掉部分營養成分,故對這些成分進行測定時,需及時地
血細胞分離技術大容量離心機采血 (一)材料與試劑1.抗凝劑(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
采血 (一)材料與試劑 1.抗凝劑 (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肝素溶液濃度為1 000U/ml,市售肝素多為100U~126U/mg。 (2)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
(一)材料與試劑 1.抗凝劑 (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肝素溶液濃度為1 000U/ml,市售肝素多為100U~126U/mg。 (2)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
采血 (一)材料與試劑1.抗凝劑(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肝素溶液濃度為1 000U/ml,市售肝素多為100U~126U/mg。(2)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種螯合
(一)材料與試劑1.抗凝劑(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肝素溶液濃度為1 000U/ml,市售肝素多為100U~126U/mg。(2)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種螯合劑。用生理鹽水配制成
采血 (一)材料與試劑 1.抗凝劑(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肝素溶液濃度為1 000U/ml,市售肝素多為100U~126U/mg。(2)乙二胺四乙酸(E
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和處理問題已普遍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為做到臨床檢驗質量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已將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和處理的有關問題,列為國家和行業的標準化文件,以達到對臨床檢驗工作的規范化要求。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225-2002﹑WS/T226-2
三、抗凝劑與檢測試劑盒的影響 (一)抗凝劑 1、抗凝劑 常用抗凝劑有0.109mol/L枸椽酸鈉、26.86mmol/L EDTA-Na2和0.1mol/L草酸鈉等。應用這些
第一節 血液標本的采集和處理 血液標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質量控制的重在環節,可分為毛細血管采血法和靜脈采血法。需要血量較少的檢驗,如手工法或半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細胞計數,常用毛細管采血法。需血量較多檢驗,如紅細胞比積、臨床生化檢驗、全自動血細胞分析血細胞計數一般用靜脈采血法。特別是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
檢驗標本的采集 一、血液標本的采集 血液標本可來自于靜脈、動脈或毛細血管。靜脈血是最常用的標本,靜脈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毛細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兒童,血氣分析多使用動脈血。 (一) 靜脈采血法 1 .采血步驟 采血前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編號及檢驗項目等,按試驗項目要求,準備好相應
動物血小板線粒體可溶性總蛋白制備試劑盒產品說明書(中文版) 主要用途 動物血小板線粒體可溶性總蛋白制備試劑是一種旨在通過低速差速離心和化學滲壓休克處理純化血小板、以及物理或化學破膜和高速差速離心的方法,直接從動物血細胞中分離出完整而純化的血小板線粒體細胞器,并在蛋白酶抑制混合劑的
主要用途動物血小板線粒體可溶性總蛋白制備試劑是一種旨在通過低速差速離心和化學滲壓休克處理純化血小板、以及物理或化學破膜和高速差速離心的方法,直接從動物血細胞中分離出完整而純化的血小板線粒體細胞器,并在蛋白酶抑制混合劑的幫助下,使已純化的線粒體膜結構破裂而獲得線粒體內活性蛋白酶系統的權威而經典的技術方
關鍵字:檢驗標本 質量控制 分析前的質量控制是實驗室全面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也就是說,實驗室要想獲得準確、可靠及對臨床應用有價值的可靠檢測結果,必須進行分析前的質量控制,認識和控制分析前的因素,不僅是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努力方向,也有賴于醫院臨床和護理部門的配合
血凝試驗是臨床工作中常用的檢測項目,血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是指導臨床正確治療的保障。作為血凝功能異常的篩查試驗,在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抗凝治療監測,術前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應用廣泛。由于凝血試驗與一般的檢驗項目測定不同,其影響因素具有特殊性。當其啟動因子被某些因素激活后,就會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
血凝試驗是臨床工作中常用的檢測項目,血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是指導臨床正確治療的保障。作為血凝功能異常的篩查試驗,在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抗凝治療監測,術前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應用廣泛。由于凝血試驗與一般的檢驗項目測定不同,其影響因素具有特殊性。當其啟動因子被某些因素激活后,就會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檢
關鍵字:檢驗標本 質量控制 分析前的質量控制是實驗室全面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也就是說,實驗室要想獲得準確、可靠及對臨床應用有價值的可靠檢測結果,必須進行分析前的質量控制,認識和控制分析前的因素,不僅是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努力方向,也有賴于醫院臨床和
1.交叉配血法:主側加受血者血清與供血者紅細胞;次側加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血者血清,觀察兩者是否出現凝集。2.ABO血型鑒定的正反定型: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體的標準血清檢查紅細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標準紅細胞檢查血清中未知的抗體。3.血液保存液常用種類:配方可分為:ACD(A,枸櫞酸;
?1.交叉配血法:主側加受血者血清與供血者紅細胞;次側加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血者血清,觀察兩者是否出現凝集。?2.ABO血型鑒定的正反定型: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體的標準血清檢查紅細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標準紅細胞檢查血清中未知的抗體。?3.血液保存液常用種類:配方可分為:ACD(A,枸
1.血液保存液常用種類:配方可分為:ACD(A,枸櫞酸;C,枸櫞酸三鈉;D,葡萄糖)與CPD(C,枸櫞酸三鈉;P,磷酸鹽;D,葡萄糖及枸櫞酸)兩大類保存液。在CPD中加腺嘌呤即為CPDA-1。2.血液保存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①枸櫞酸鹽:是所有抗凝保存液中的基本抗凝物質。最常用的是枸櫞酸三鈉,除抗凝作
在血栓與止血檢驗的全過程中,實驗結果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質量控制是保證實驗結果準確的重要措施。當實驗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時,應從各方面尋找原因,最后找到問題所在,通過改進措施,得到一個準確的結果。一、受檢狀態的影響:  
凝血酶原時間(PT)測定實驗主要用于(1)外源性系統理想和常用的篩選實驗(2)外源性途徑凝血固定做定量試驗(3)口服抗凝劑治療的監控。實驗方法原理待測血漿加入過量的含鈣組織凝血活酶,重新鈣化的血漿在組織因子存在時激活因子成為X成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凝血不溶性纖
血細胞分析儀是通過電阻抗原理可在很短時間內計數細胞,克服了手工法計數的同有誤差,有測定參數多、分析速度快、結果準確、重復性好、性能相對穩定等特點,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分析提供重要依據。下面就影響WBC、RBC、PI T的原因分析如下。即刻檢測時PL T、WBC的影響最大 ,采血后立即檢測(3mi
實驗概要血細胞是免疫學研究或臨床檢驗常用的檢測對象或試驗材料,分離和純化血細胞是實驗室中的基本技術。目前分離血細胞的技術大多是根據各種細胞群特有的大小、沉降率、粘附性和吞噬能力等設計而成。實驗原理外周血液中的紅細胞與白細胞的比例在幾百甚至上千比一,兩類細胞的大小和密度不同,其沉降速度也就不同,紅細胞
1.血液保存液常用種類 配方可分為:ACD(A,枸櫞酸;C,枸櫞酸三鈉;D,葡萄糖)與CPD(C,枸櫞酸三鈉;P,磷酸鹽;D,葡萄糖及枸櫞酸)兩大類保存液。在CPD中加腺嘌呤即為CPDA-1。2.血液保存液主要成分(1)枸櫞酸鹽:是所有抗凝保存液中的基本抗凝物質。最常用的是枸櫞酸三鈉,除抗凝作用外,
二、一般操作技術1、混勻法:欲使一化學反應充分進行,必須使反應體系內各種物質迅速地相互接觸,因此除特別規定外,一般都需要將反應物徹底混勻。混勻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可隨使用的器皿的液體容量而選用。(1)旋轉混勻法:手持容器作離心旋轉,適用以未盛滿液體的試管或小口器皿,如三角瓶等。(2)彈指混勻法:左手
樣本收集是代謝組學研究的第一步,是保障代謝組學研究結果可靠性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該選取何種生物樣本?不同種類的生物樣本的規范收集流程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項(抗凝劑、凍融、抑菌劑等使用細節)?如何保存生物樣本?可保存多久等等?這些都是代謝組學實驗中小伙伴經常咨詢的問題,本文將針對
實驗方法原理 待測血漿加入過量的含鈣組織凝血活酶,重新鈣化的血漿在組織因子存在時激活因子成為X成為Xa。后者使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凝血不溶性纖維蛋白,測定凝固所需時間、即為待測血漿凝血酶時間(PT)、PT測定是外源性系統理想和常用的篩選實驗,也可作為外源性途徑凝血固定做定量
實驗原理動物T淋巴細胞表面具有結合異種動物紅細胞的受體,稱為E受體,在體外一定條件下,能與綿羊等動物的紅細胞結合,形成以T細胞為中心,紅細胞環繞在周圍,宛似一朵玫瑰花樣的花環,故取名為E玫瑰花環試驗(erythrocyte rosettes assay)或自然花環形成試驗。凡能與RBC形成E花環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玫瑰花環試驗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等,玫瑰花環試驗是目前鑒定和計算外周血液和各種淋巴樣組織中T淋巴細胞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實驗原理動物T淋巴細胞表面具有結合異種動物紅細胞的受體,稱為E受體,在體外一定條件下,能與綿羊等動物的紅細胞結合,形成以T細胞為中心,紅細胞環繞在周圍,宛似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