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簡寫為SO2)是臨床醫療上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 人體所消耗的氧主要來源于血紅蛋白(在正常的血液中存在四種血紅蛋白:氧合血紅蛋白(HbO2)、還原血紅蛋白(Hb)、碳氧血紅蛋白(CoHb)、高鐵血紅蛋白(MetHb)。其中與氧氣做可逆性結合的是還原血紅蛋白,與氧氣不相結合的是碳氧血紅蛋白和高鐵血紅蛋白。)所攜帶的氧。通常稱血液中氧含量即指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的多少,用血氧飽和度這個物理量來描述血液中氧含量的變化。 血氧飽和度是指在全部血容量中被結合O2容量占全部可結合的O2容量的百分比。 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98%, 靜脈血為75% 。 它是反映機體內氧狀況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血氧飽度正常值應不低于94%,在94%以下被視為供氧不足。......閱讀全文
1. 2. 3 肌氧飽和度安靜值(100% rSO 2 )的測量本研究將安靜時肌氧飽和度值定義為 100%rSO 2 :將組織氧無線監測系統的測試探頭貼在股外側肌上,并用可遮光的繃帶進行包扎后測量肌氧飽和度,在測量的過程中讓受試者保持站立姿勢,重心不能偏移,兩腿放松,將安靜狀態下的 30 秒
由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的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發在國內率先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近紅外組織血氧參數無損檢測儀近期在臨床應用研究階段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研究表明,該儀器將近紅外光譜(NIRS)技術用于強散射的人體組織,可實現組織氧飽和度絕對量、組織中血紅蛋白濃度變化量的無創、連續、實時檢測,使我
1、 動脈血氧分壓(PaO2)是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產生的壓力。PaO2 正常范圍100-0.33×年齡±5mmHg(1mmHg=0.133kPa),37℃時血液氧的溶解系數為0.024,故在正常人PaO2100mmHg時,血液內溶解氧量為100/760×0.024×1000=3.16ml/
血紅蛋白含量(Hemoglobin, Hb)是臨床上判斷攜氧能力和貧血的重要指標。根據血紅蛋白的含量能夠篩查貧血患者,不僅如此,血紅蛋白水平的監測能夠了解患者的失血情況,指導臨床輸血管理。光譜檢測方法以其方便、無痛無創以及原理上高速、高精度、信息多維化等優點成為最有應用前景的方法。在近紅外
血氧儀主要測量指標分別為脈率、血氧飽和度、灌注指數(PI)。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簡寫為SpO2)是臨床醫療上重要的基礎數據之一。血氧飽和度是指在全部血容量中被結合O2容測量指標編輯 血氧儀主要測量指標分別為脈率、血氧飽和度、灌注指數(PI)。 脈率 脈搏就是指淺表
研究統計,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腦卒中(中風)患者還沒出院時就會發生中風癥狀。因此,在重癥監護室的護士會緊緊盯著他們,通過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等實時監控設備確保其安全。但是,由于人體的復雜性,局部組織的變化通常先于整體生理功能的變化,因此,常常會出現局部組織功能不可逆的損傷。在腦卒中患者,因血腦屏障的存
氧氣是呼吸鏈中至關重要的極微小的終末受體,但同時也是一種可導致“氧自由基”(ROS)形成的強氧化劑。在缺血/再灌注(I/R)和缺氧/再氧合過程中,高氧血癥引起的ROS產生增加得特別明顯,這兩種病理生理狀況對ATP的合成和ROS的形成都是有影響的。在線粒體的氧耗中大約2%是直接參與ROS的產生的,
智能體檢一體機采用微電腦控制,自動測量人體身高、體重、體型指數、高壓低壓范圍、心率、脂肪量和脂肪率、基礎代謝、人體水分量、肌肉率和肌肉量、血氧飽和度、體溫等多項體檢服務,整個流程以屏幕觸摸方式進行,通過實時語音提示,視頻引導檢測人員自主完成測量,并提供現場打印體檢結果服務。 智能體
監護儀功能各異, 其具體工作原理也不同,但一般都是通過傳感器感應各種生理變化,然后放大器會把信息強化,再轉換成電信息,這時數據分析軟件就會對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和編輯,最后在顯示屏中的各個功能模塊顯示出來,或根據需要記錄,打印下來,當監測的數據超出設定的指標時,就會激發警報系統,發出信號引起醫護人
什么是監護儀? 可以實時、連續并且長時間的檢測病人的一些重要生命特征參數,具有重要的臨床使用價值。而且這種儀器還可便攜移動、車載使用,極大的提高了使用頻率。 隨著傳感技術和電子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病人監護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監護參數已經由原來的單參數發展為多參數,其中包括心電、
大腦神經元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且對氧依賴程度極高,腦內缺氧五分鐘即可導致神經元凋亡。腦血氧飽和度正是反映腦組織耗氧與供氧之間平衡性的百分比,是人體腦部生理信號的關鍵指標,在科學研究和臨床醫療上都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在多年技術積累基礎上,自主研發適用于自由行走
1.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拔牙的風險及防治 由于大氣污染、吸煙、人口老齡化等原因,使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支氣管哮喘、肺癌、肺部彌散性間質纖維化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有增無減。此類患者拔牙時應注意風險評估及防治。 1.1慢阻肺患者拔牙的風險及防治 慢阻肺是以氣流阻塞、肺功能持續減退
28日,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大二院)獲悉,該院于27日成功實施中國首例雙肺、肝臟同期聯合移植術。目前患者鄒新生命體征平穩,肝肺功能恢復良好,專家團隊經過詳密評估,于28日11時撤離呼吸機。 命運雪上加霜的他 碰上一群不信命的專家 40多歲的鄒新,5年前突然開始咳嗽,被診斷為肺
系統簡介 光聲技術的原理:當一束光照射到生物組織上,生物組織吸收光能量而產生熱膨脹,伴隨著熱膨脹會產生超聲波,吸收光能量的多少決定了產生的超聲波的強度。于是不同的組織就會產生不同強度的超聲波,可以用來區分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光聲成像技術檢測的是超聲
飽和度表示方法 功能飽和度:(functional saturation) SO2=氧合血紅蛋白/(氧合血紅蛋白+還原血紅蛋白) 自然飽和度:(fractional saturation) SO2=氧合血紅蛋白/(氧合血紅蛋白+還原血紅蛋白+碳氧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 臨床上多采用功
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外形猶如創可貼一樣的新型有機光電傳感器,可作為未來健康追蹤器測量運動過程中的人體血液里氧氣含量的增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信》上。 現在市場上有各種不同的脈搏血氧儀,測量脈率和血氧飽和度的水平,但這些設備使用的傳統電子產品比較僵化,通
Mesoblast Ltd是一家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是同種異體(通用型)細胞療法的全球領導者,致力于開發以細胞為基礎的再生治療產品,用于炎癥性疾病的治療。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其同種異體細胞療法Ryoncil(remestemcel-L)的新藥臨
Mesoblast Ltd是一家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是同種異體(通用型)細胞療法的全球領導者,致力于開發以細胞為基礎的再生治療產品。近日,該公司宣布,計劃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歐洲評估其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MSC)候選療法remestemcel-L治療由新型冠狀病毒(
天津九安醫療公司美國子公司一款無線指尖脈動血氧計近日正式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自今年6月將ihealthAM3可穿戴式智能手表正式推向美國市場之后,九安醫療拓展美國市場的步伐或將加快。 據美國FDA官網信息顯示,該血氧計是一款指尖醫療設備,用于檢測使用者的血氧飽和度以及
美國醫療健康資訊網站MobiHealthNews已連續數年追蹤FDA對智能手機連接的醫療設備和獨立應用程序(App)的審批情況。2014年度,迄今為止,FDA已批準了23個與數字健康相關的App和設備。 第一季度:7款 Kinsa Health公司——Kinsa智能溫度計,可用于口腔、下臂或
2月17日,The Lancet發表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302醫院)王福生院士團隊的病例報告。該團隊在1月27日對一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進行了病理解剖。這是全世界有文獻記錄的首例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解剖。 根據其報道的結果,其肺部表現為彌漫性肺泡損傷和肺透明膜形成,符合ARDS表現
通過依次驅動一個紅光LED(660nm)和一個紅外光LED(910nm),藍色線條表示血紅蛋白不帶氧分子的時候接收管對還原血紅蛋白感應曲線,從曲線圖中可以看下還原血紅蛋白對660nm紅光的吸收比較強,而對910nm紅外光的吸收長度比較弱。紅色線條表示血紅蛋白并帶有氧分子的血紅細胞時接收管對氧合血
最初的一臺血氧飽和度儀由Millikan在20世紀40年代開發。它監測動脈中攜帶氧的血紅蛋白與不攜帶氧的血紅蛋白的比例。典型的血氧飽和儀帶有兩個發光二極管。這兩個發光二極管面向病人的待測部位 -通常是指尖或耳垂。一只二極管釋放波長為660納米的光束,另一只釋放905,910或者940
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湖北省的病死率遠遠高于湖北省以外的地區,這是為什么?圖片來源于網絡 王福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談到了這個問題。 王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Trump)一度出現發高燒及心悸的病征,他卻拒絕入院。醫生向他發出“最后通牒”后,他才同意到醫院。 特朗普2日在白宮發高燒達攝氏39度,需要吸氧氣。特朗普當晚更曾心悸,有可能是接受抗體療法的副作用。 而當地時間10月4日,
2月17日,中科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302醫院)教授王福生領銜的團隊,在《柳葉刀呼吸醫學》期刊上發表了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 《中國科學報》發現,這項病理分析通過對一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微創病理檢查獲得,而非完整尸檢。 這與2月16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開展的兩例新冠肺炎逝者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醫院中使用物聯網設備進行監控并使用Fitbits和Apple手表進行監控,數字數據也出現在醫療保健領域。一個挑戰是收集和分析來自不同設備的數據,以便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有關患者狀況的更完整信息。另一個
因為急性肺衰竭或氣道阻塞而無法呼吸的患者需要另一種途徑讓氧氣快速進入到他們的血液中,以避免心臟驟停和腦損傷。近日由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出了一種微小的充氣微粒,能夠被直接注入到血流中快速向血液供氧。 這種微粒由包繞一個微小氧氣袋的單層脂質(脂肪酸分子)構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常見疾病,氣流受限多呈進行|生發展,與氣道和肺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強有關。急性加重和合并癥對個體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產生影響。慢性氣流受限由小氣道疾病(阻塞性支氣管炎)和肺實質破壞(肺氣腫)共同引起
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因行動不便,往往不愿去醫院就診。這樣不僅使他們貽誤治療,還會造成精神壓力。德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一款可移動診斷系統,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為老年人在家就診帶來福音。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信息技術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稱,這套名為“環境生活輔助”的便攜系統,可通過智能手機與醫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