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人體的漿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等在正常情況下僅有少量液體,據估計正常成人胸腔液在20毫升以下,腹腔液小于50毫升,心包腔液約為10-30毫升,它們在腔內主要起潤滑作用,一般不易采集到。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能有多量液體貯留而形成漿膜腔液這些積液隨部位不同而分為胸腔積液腕水、腹腔積液心包腔積液等。區分積液的性質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按積液的性質分為漏出液及滲出液兩大類,也有人再將乳糜液加列一類。目前臨床迫切要求通過積液檢查提供良性或惡性疾患的確切信息。一、漏出液與滲出液1.漏出液(transusate)為非炎癥性積液,其形成常見原因為:①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當血漿白蛋白濃度明顯減少時,如腎病伴有蛋白大量丟失、重度營養不良、晚期肝硬化、重癥貧血贊美,一般血漿白蛋白低于25g/L,就有出現漿膜腔積液的可能;②毛細血管流體靜脈壓升高;如靜脈回流受阻靜脈栓塞、腫瘤壓迫、充血性心動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③淋巴......閱讀全文
六、免疫學檢查1.結核病的特異性抗體:在結核性漿膜腔積液中存在特異性IGG抗體,常用ELISA法或ABC-ELISA法檢測,由于各試劑盒選用抗原不同,如結核桿菌化蛋白衍生物或結核分支桿菌抗原等,檢測方法差異造成結果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也不同,一般認為用Ag5作抗原最佳。近年來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積液中結核
漿膜腔積液檢驗標本采集液檢查標本 1、漿膜腔積液標本一般由臨床醫生行無菌穿刺術采集標本。 2、送檢標本量:理學檢查、化學檢查、細胞學檢查各留取 2ml;細菌學檢查用無菌管采集標本,厭氧茵培養留取1 ml,結核菌檢查留取10ml。&nbs
一、漿膜腔積液檢驗1、漿膜腔液量[正常參考值] 胸膜液:<30ml; 腹膜液:<100ml; 心包膜液:20-50ml。[臨床意義] 在正常情況下,漿膜腔內有少量液體起潤滑作用。若有多量液體貯留,形成積液,即為病理變化。這些積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胸膜積液(胸水)、腹膜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等。
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和處理問題已普遍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為做到臨床檢驗質量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已將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和處理的有關問題,列為國家和行業的標準化文件,以達到對臨床檢驗工作的規范化要求。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225-2002﹑WS/T226-2
(1)標本采集與涂片制備1)脫落細胞學常用的標本采集方法有:①自然分泌液采集法:包括痰液涂片檢查、尿液涂片檢查、前列腺液涂片檢查及乳頭溢液涂片檢查。②直視采集法:口腔、鼻腔、鼻咽部、眼結膜、皮膚、外陰、陰道、陰道穹窿、宮頸、肛管等部位可直接用刮片刮取、吸管吸取、刷洗。氣管和肺支氣管、食管、胃及直腸可
(二) 尿液標本 根據采集時間可分為清晨空腹尿、隨機尿、計時尿(2h、3h、12h、24h等)、午后尿、餐后尿、癥狀典型時尿等。(1) 晨尿為住院病人留尿的主要方法,早晨起床后收集第一次尿,可用尿常規檢驗。(2) 隨機尿多為門診就診病人的留尿檢驗方法。(3) 餐后尿為收集進餐后2h尿,主要用于
各種檢驗標本的采集合適與否,直接關系檢驗質量,臨床和檢驗科都應給予高度重視。 1 血液標本 不僅取血部位、時間、方法對血細胞計數有影響,有些治療藥物也影響血細胞計數的結果。采血用試管分普通管、抗凝管兩大類
一、病人準備1.病人狀態:一般需在安靜狀態下采集標本,如患者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時,可使血紅蛋白、白細胞增高。由于勞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見白細胞的增高。運動能影響許多項目的測定結果。活動的影響可分暫時和持續性兩類。暫時性影響如使血漿脂肪酸含量減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續性影響,如激烈運動后使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