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菌株
菌株又稱品系,表示任何由一個獨立分離的單細胞(或單個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純種群體及其后代。因此,一種微生物的每一個不同來源的純培養物均可稱為該菌種的一個菌株。根據菌株的定義,菌株實際上是某一微生物達到“遺傳性純”的標志,一旦菌株發生變異,均應標上新的菌株名稱。當進行菌種保藏、篩選或科學研究時,在進行學術交流或發表論文時,在利用菌種進行生產時,都必須同時標明該菌種及菌株名稱。......閱讀全文
菌株的分類
菌株又稱 品系,表示任何由一個獨立分離的單細胞(即單個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純種群體及其后代。因此,一 種 微生物的每一個不同來源的純培養物均可稱為該菌種的一個菌株。根據菌株的定義,菌株實際上是某一微生物達到“遺傳性純”的標志,一旦菌株發生 變異,均應標上新的菌株名稱。當進行 菌種保藏、篩選或科學
什么是菌株
菌株又稱品系,表示任何由一個獨立分離的單細胞(或單個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純種群體及其后代。因此,一種微生物的每一個不同來源的純培養物均可稱為該菌種的一個菌株。根據菌株的定義,菌株實際上是某一微生物達到“遺傳性純”的標志,一旦菌株發生變異,均應標上新的菌株名稱。當進行菌種保藏、篩選或科學研究時,在
將菌株反復凍存,到底對菌株有什么影響?
低溫會使菌株細胞內的水分形成冰晶,從而引起細胞結構尤其是細胞膜的損傷。細胞體積大者一般要比較小者對低溫更為敏感,而無細胞壁者則比有細胞壁者敏感。如果放到低溫(不是一般冰箱)進行冷凍時,會產生冰晶,冰晶呈針狀,極易導致細菌的嚴重損傷。用電鏡觀察,可見細菌的核膜上有大量針尖樣小孔,當從低溫下移出并開始升
菌株的保存使用
1、新引進的 菌種經形態、染色、培養性狀、生化特性等的鑒別確定后作記錄,并進行保存。 2、長期保存的儲存菌株以 冷凍干燥保藏為主, 特殊要求的菌種可用其它方法進行保存,保存期可長達幾年至幾十年。 3、半儲存菌株以含20%甘油的肉湯或液體 石臘封存的半固體瓊脂為主,在0℃以下保存,保存期為3-
菌株的保藏方法
1、傳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當遇到冷凍或干燥等處理時,會很快死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求助于傳代培養保存法。傳代培養就是要定期地進行菌種轉接、培養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產菌種的保存。傳代保存時,培養基的濃度不宜過高,營養成分不宜過于豐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濃度應在可能的
標準菌株怎樣保存
可使用凍干保藏、利用多孔小珠(磁珠)在-70℃保藏或使用液氮保藏等方法。菌株不同保藏方法也不盡相同,應根據文獻資料選擇最佳保藏方法。對于從標準菌種冷藏中心或經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或其它有效的認證的商業機構獲得原包裝的質控菌株,復蘇和使用應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進行。
菌株的保藏方法
1、傳代保存法:有些微生物當遇到冷凍或干燥等處理時,會很快死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求助于傳代培養保存法。傳代培養就是要定期地進行菌種轉接、培養后再保存,它是最基本的微生物保存法,例如酸奶等常用生產菌種的保存。傳代保存時,培養基的濃度不宜過高,營養成分不宜過于豐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濃度應在可能的
怎樣做好質控菌株
一.建立信心:首先要自信,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是必需的,但如果是初次操作,也不要驚慌失措,就把質控當作一份普通的標本對待,鑒定可嚴格按照科-屬-種的思路,藥敏嚴格按照新的CLSI/NCCLS進行.(這就要求大家平常就要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做錯了沒關系,誰都有第一次,誰都不能保證永遠正
什么是標準菌株?
亦稱模式菌株 。在給某細菌定名,分類作記載和發表時,為了使定名準確和作為分類概念的準則,以純粹活菌(可繁殖)狀態所保存的菌種。相當于動植物分類中的模式標本。在進行細菌等的分類和鑒定時,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特性十分重要,但若就這些性質進行試驗,就必須應用許多純分離的新細胞。因此,作為分類標準的菌種,也有必
小菌株醞釀大產業
近年來,一家英國公司和一家中國公司頻繁到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遺傳發育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枯草芽胞桿菌HF1。 日前,枯草芽胞桿菌HF1成果研發及轉化項目負責人、遺傳發育所分子農業中心研究員胡贊民和高級工程師陳宇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解釋了被兩家企業
取用菌株時操作原則
菌種保存復蘇的原則,要求慢凍快融,之所以要求快速,是因為在菌種復蘇的過程中, 長時間的溶解過程會對所保存的菌種造成損傷,建議遵循菌種的保存復蘇原則,保證所復蘇菌種的復蘇率。
簡述菌株的保存使用
1、新引進的菌種經形態、染色、培養性狀、生化特性等的鑒別確定后作記錄,并進行保存。 2、長期保存的儲存菌株以冷凍干燥保藏為主,特殊要求的菌種可用其它方法進行保存,保存期可長達幾年至幾十年。 3、半儲存菌株以含20%甘油的肉湯或液體石臘封存的半固體瓊脂為主,在0℃以下保存,保存期為3-6個月。
菌株原理及保存方法
菌株原理:耐藥菌株是指在長期的抗生素選擇之后出現的對相應抗生素產生耐受能力的菌株。細菌的耐藥性,是指細菌多次與藥物接觸后,對藥物的敏感性減小甚至消失,致使藥物對耐藥菌的療效降低甚至無效。耐藥菌株的出現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難度,并迫使人類尋找新的對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菌株保存使用:1、新引進的菌種經
標準儲備菌株的制備
標準儲備菌株是標準菌株經過一次傳代后制備的多份相同的菌株。 將檢查完純度的復活后的培養物制備成菌懸液,液體選用TSB、兔血或脫脂牛奶,加入甘油,使甘油終濃度10%~15%。將菌懸液分裝到多個無菌、帶螺旋蓋的塑料小管中。標準儲備菌株要制備多份,然后先在0℃~4℃冰箱中預冷30min,再在-25℃
關于菌株的分類介紹
菌株又稱品系,表示任何由一個獨立分離的單細胞(即單個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純種群體及其后代。因此,一種微生物的每一個不同來源的純培養物均可稱為該菌種的一個菌株。根據菌株的定義,菌株實際上是某一微生物達到“遺傳性純”的標志,一旦菌株發生變異,均應標上新的菌株名稱。當進行菌種保藏、篩選或科學研究時,在
關于益生菌菌株的不同
益生菌產品都是以菌株為主,一些益生菌產品選用一種菌株,而更多益生菌產品則會添加幾種菌株混合,以疊加產品功效。 益生菌菌株,多來自動物體內,如兩歧雙岐桿菌、鼠李糖桿菌,瑞士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等等。 兩歧雙歧桿菌,是人體自出生就產生的,具有較高穩定性,有助提高鈣鐵磷的利用率,舒緩腹瀉便秘,抑制有
常用微生物菌株
常用微生物菌株?/質控菌株/對照菌株??菌種編號菌種名稱菌種編號菌種名稱ATCC 16404黑曲霉CMCC(B) 51105痢疾志賀氏菌CMCC(F) 98003黑曲霉CMCC(B) 51572福氏志賀氏菌As 3.2788桔青霉CMCC(B) 51592宋氏志賀氏菌MIG3.104繩狀青霉ATCC
常用微生物菌株
常用微生物菌株?/質控菌株/對照菌株??菌種編號菌種名稱菌種編號菌種名稱ATCC 16404黑曲霉CMCC(B) 51105痢疾志賀氏菌CMCC(F) 98003黑曲霉CMCC(B) 51572福氏志賀氏菌As 3.2788桔青霉CMCC(B) 51592宋氏志賀氏菌MIG3.104繩狀青霉ATCC
生物學標準菌株來源
是由國內或國際菌種保藏機構保藏的,遺傳學特性得到確認和保證并可追溯的菌株。生物學特性敏感的標準菌株可用于培養基、試劑、染色液和抗血清的質控,對抗菌藥敏感的標準株可用于做藥敏試驗的質控,標準菌株還可用于鑒定未知被檢菌時作為對照使用,還可作為制備診斷用抗血清的抗原以及用來測定商品抗血清的效價等。
標準菌株的管理與控制!
一、目的 規范用于微生物實驗質量控制和操作評估的標準菌株管理與使用程序,盡量減少交叉污染確保實驗結果可靠與實驗室安全。 二、范圍 本工作指引適用于微生物實驗室所有標準菌株的管理與使用。 三、參考 四、內容 4.1 程序 1.標準菌株的復壯 a.將復壯所用的0.5-1ml液體培養基
益生菌菌株和數量怎樣認識?
益生菌的最大特點是其作用和療效具有菌株特異性和劑量依賴性, 也就是說,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具有的效果并不代表所有該種或該屬的益生菌均具有這一效果。 有的實驗顯示,同一菌種不同菌株的作用差別很大,甚至可能出現相反的作用。 另外相同的益生菌菌株,由于劑量不同,其效果也有明顯的差異。 這可以解
簡述菌株的主要特征
①菌株實為一個物種內遺傳多態性的客觀反映,其數目幾乎是無數的; ②菌株這一各詞所強調的是遺傳型純的譜系; ③菌株與克隆(即無性繁殖系)的概念相同; ④在同一菌種的不同菌株間,作為鑒定用的一些主要性狀雖個個相同,但不作為鑒定用的一些“小”性狀卻可有很大差異,尤其是一些生化性狀、代謝產物(抗生
標準菌株存活性怎么進行?
標準菌株存活性就是其的復活過程,我們購買的標準菌株一般是凍干粉或者凍干管,然后我們要對其進行復活培養,這個過程是必須的,否則我們沒有辦法使用。針對其存活性的驗證,所有的標準法規中都是其存活性的判斷,一個定性的判斷。復活的過程對其進行打管,按照標準要求進行培養,如果接種到液體培養,有肉眼可見的渾濁或者
質控菌株及其保存與應用
一.菌種類型?? (一)標準茵株??? 要搞好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質控,必須保存有一批標準菌株,作為對儀器、培養基、染色液、試劑和診斷血清的質控菌株,也可作為從事細菌檢驗的工作人員熟悉某些菌株的教具。??? 1.標準菌株的條件? ?? (1)形態、生理、生化及血清學特性典型,并相當穩定。?? (2)菌株
實驗室菌株保存方法
菌種作為一項重要的生物資源,對微生物學教學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菌種保存方法因微生物的不同而異。在菌種保存過程中,必須使微生物的代謝處于最不活躍或相對靜止的狀態,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不發生變異而又保持生活能力。低溫、干燥和隔絕空氣是使微生物代謝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故菌種保存方法多依據這三個因素而設計。菌
人腸道菌株資源庫建立
腸道微生物與宿主健康和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微生物所供圖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劉雙江團隊構建了包含400個不同物種的健康人群腸道微生物菌株資源庫(hGMB),相關成果發表于《微生物組》期刊。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宿主健康和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目前,僅有不足半數的腸道微生物物種,
關于大腸桿菌菌株的簡介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大腸埃希氏菌,它是一種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據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6類: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腸黏附性大腸桿菌(EAEC)和彌散粘附性大腸桿菌
關于菌株的基本信息介紹
菌株(在非細胞型的病毒中則稱毒株或株)是指從不同來源的標本中分離而得的相同菌種,它表示任何由一個獨立分離的單細胞(或單個病毒體)通過無性繁殖而成的純遺傳型群體及其一切后代。因此,一種微生物的每一不同來源的純培養物或純分離物均可稱為某菌種的一個菌株。如培養傷寒桿菌時可從血液中、骨髓中、糞便中、膽汁
微生物采油找到潛力菌株
日前,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篩選得到一株微生物XS2,該菌株在耐高溫、耐鹽堿、降解原油、產乳化劑以及乳化劑活性方面展現出較強的工業化應用潛力。這讓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術是目前公認的開采剩余油藏和稠油油藏的最有效采油方法之一。但我國油藏及儲
高效低溫原油降解菌株篩選工程啟動
近日,由中科院寒旱所和美國沙漠研究所承擔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青藏高原凍土中原油降解微生物的篩選及耐冷工程菌構建”在蘭州啟動。 據調查,全世界每年約有800萬噸石油進入環境,使土壤、地下水、河流和海洋受到污染。該項目擬通過對青藏高原凍土中微生物進行系統研究,篩選出高效的低溫原油降解菌株,克隆出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