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輸血指南一、 成分輸血的定義血液由不同血細胞和血漿組成。將供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運用科學方法分開,依據患者病情的實際需要,分別輸入有關血液成分,稱為成分輸血。二、成分輸血的優點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節約血液資源以及便于保存和運輸等優點,各地應積極推廣。三、成分輸血的臨床應用(一) 紅細胞品名特點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適應癥備注濃縮紅細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總量110ml~120ml。紅細胞壓積0.7~0.8。含血漿30ml及抗凝劑8~10ml,運氧能力和體內存活率同一袋全血。規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強運氧能力。適用:①各種急性失血的輸血;②各種慢性貧血③高鉀血癥、肝、腎、心功能障礙者輸血④小兒及老年人輸血。交叉配血試驗少白細胞紅細胞(LPRC)過濾法:白細胞去除率96.3~99.6%,紅細胞回收......閱讀全文
成分輸血指南一、 成分輸血的定義血液由不同血細胞和血漿組成。將供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運用科學方法分開,依據患者病情的實際需要,分別輸入有關血液成分,稱為成分輸血。二、成分輸血的優點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節約血液資源以及便于保存和運輸等優點,各地應積極推廣。三、成分輸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指導醫療機構科學、合理用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施行)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血液資源必須加以保護、合理運用,避免浪費,杜絕不必要
第二十六條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發出: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2.袋有破損、漏血;3.血袋中有明顯凝塊;4.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5.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溶血;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8. 期或其他須
(四)血漿新鮮液體血漿(FLP)含有新鮮血液中全部凝血因子血漿蛋白為6-8G纖維蛋白原0.2-0.4其他凝血因子0.7-1單位/ML規格:根據醫院需要而定4±2℃24小時(三聯袋)作用:補充凝血因子,擴充血容量。適用:① 補充部分凝血因子(包括不穩定的凝血因子ⅤⅧ;②&nb
附件四 內科輸血指南一、 紅細胞:用于紅細胞破壞過多、丟失或生成障礙引起的慢性貧血并伴缺氧癥狀。血紅蛋白<60G/L或紅細胞壓積<0.2時可考慮輸注。二、 血小板:血小板計數和臨床出血癥狀結合決定是否輸注血小板,血小板輸注特征:血小板計數>50×109/L一般不需輸注血小板計數10—50×
第二十二條 保存溫度和保存期如下:品種保存溫度保存期1.濃縮紅細胞(RBC)4±2℃ACD:21天CPD:28天CDPA:35天2.少白細胞紅細胞(LPRC)4±2℃與受血者ABO血型相同3.紅細胞懸液(CRCS)4±2℃(同CRC)4.洗滌紅細胞(WRC)4±2℃24小時內輸注5.冰凍紅細胞(FT
附件二自身輸血指南自身輸血可以避免血源傳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對一時無法獲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輸血有三種方法:貯存式自身輸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及回收式自身輸血。一、貯存式自身輸血術前一定時間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進行保存,在手術期間輸入。1. 只要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血紅蛋白>11
四、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丟失可能出現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續性活動性出血。估計失血量超過自身血容量的30%。回輸自體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據患者血容量決定。注:① 紅細胞的重要功能是攜帶氧到機體的組織細胞。貧血及血容量不足會影響機體氧輸送。但這兩者的生理影響是不一
九、全血:用于內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紅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病伴有缺氧癥狀。血紅蛋白70G/L或紅細胞壓積0.22,或出現失血性休克時考慮輸注, 晶體液或并用膠體液擴容是治療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輸血方案。附件五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技術指南術中控制性低血壓,是指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期間,在保證重要臟器氧供情況下,人
血漿輸注 血漿是血液的非細胞成分,約占全血容量的55-60%,含有數百種組分,其中包括水分、蛋白質、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糖類、脂類和無機鹽等,僅蛋白質類就有100多種。根據血漿蛋白的功能不同可分為七類: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補體、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蛋白酶抑制物、轉運蛋白和尚未確定功能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