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波對人體的作用
1、生物醫學上太赫茲技術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是重大生命現象與病變產生的關鍵動因,而太赫茲光子能量覆蓋了生物大分子空間構象的能級范圍。該頻段包含了其他電磁波段無法探測到的直接代表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空間構象等重要信息。因此,可以發展一種利用太赫茲探測和干預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過程的新理論和新技術,為當前重大疾病診斷、有效干預提供先進的技術手段。2、安全檢查上利用安全檢查應該說是現階段最吸引人的THz技術,它的本質原理是THz成像,目前由于目前主要采用連續波THz源,而且又由于它要解決的是目前最受人關注的反恐、緝毒等最讓人關注的問題,所以單列出來。目前英國發展的THz安檢設備已經進入試用階段。由于THz射線的穿透性和對金屬材料的強反射特性,并且THz的高頻率是的成像的分辨率更高,所以可以很容易看到隱藏在衣物、鞋內的刀具、槍械等物品。同時如果結合THz的物質鑒別特性,能夠區分你身上是否攜帶炸藥或毒品。首都師范大學THz實......閱讀全文
太赫茲波與太赫茲技術
太赫茲波是指頻率介于0.1~10THz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范圍為 0.03~3 mm。太赫茲波在電磁波譜中的位置位于微波和紅外輻射之間,故對其研究手段由電子學理論逐漸過渡為光子學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對太赫茲波的認識非常有限。近年來,隨著激光技術、量子阱技術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為太赫茲脈沖
太赫茲波的應用
太赫茲(THz)波是介于微波和紅外之間的一種相干電磁輻射,是人類目前尚未完全開發的電磁波譜“空隙區”。由于其頻率范圍處于電子學和光子學的交叉區域,太赫茲波的理論研究處在經典理論和量子躍遷理論的過渡區,其性質表現出一系列不同于其他電磁輻射的特殊性,從而具有許多方面不同的應用。主要應用在光譜、成像和通信
verTera-連續波太赫茲擴展
verTera 連續波太赫茲擴展獨特的verTera升級擴展版本的問世,使VERTEX 80v成為世界上第一臺將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與連續波太赫茲聯用的的光譜儀。除了具有VERTEX 80v變換紅外的性能和靈活性,verTera升級擴展版本還可以實現個位數的波數范圍、或例如最高光譜分辨率這樣的頂級技術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 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射頻百花潭配圖。引言隨著對電磁波譜的不斷探索, 人類對電子學和光學
用太赫茲波進行光學計算
Alexey Shuvaev, Andrei Pimenov, Florian Aigner, Georgy Astakhov, Mathias Mühlbauer, Christoph Brüne, Hartmut Buhmann and Laurens W. Molenkamp通過導通光
太赫茲波對人體的作用
1、生物醫學上太赫茲技術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是重大生命現象與病變產生的關鍵動因,而太赫茲光子能量覆蓋了生物大分子空間構象的能級范圍。該頻段包含了其他電磁波段無法探測到的直接代表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空間構象等重要信息。因此,可以發展一種利用太赫茲探測和干預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過程的新理論
太赫茲波電子加速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李儒新、田野和宋立偉團隊,在太赫茲波電子加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基于上海光機所新一代超強超短脈沖激光綜合實驗裝置,利用超強超短激光驅動絲波導產生毫焦耳級太赫茲表面波,并采用表面波進行電子加速,解決了高能量太赫茲波產生以及自由空間太赫茲波至波導能量耦合效率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四)
4.2、太赫茲天線隨著對太赫茲技術研究的深入,太赫茲天線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太赫茲頻段相比微波毫米波頻段有著更高的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也短很多。由于天線尺寸與波長的相關性,太赫茲天線具有尺寸小的天然優勢,但也對加工制作帶來了挑戰。類似于低頻段通信的天線需求,太赫茲天線也分全向天線、定向天線以及多波束
毫米波太赫茲波導法蘭定義
Waveguide & Flange DesignationsThis reference is about rectangular electromagnetic waveguides at millimeter wave / THz frequencies. The table belo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二)
1.3 硅基毫米波芯片硅基工藝傳統上以數字電路應用為主。隨著深亞微米和納米工藝的不斷發展,硅基工藝特征尺寸不斷減小,柵長的縮短彌補了電子遷移率的不足,從而使得晶體管的截止頻率和最大振蕩頻率不斷提高,這使得硅工藝在毫米波甚至太赫茲頻段的應用成為可能。國際半導體藍圖協會(International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一)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摘要:本文概要介紹了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的研究現狀,并根據國內外發展趨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三)
1.3 窄帶太赫茲連續波源窄帶太赫茲輻射源的目標是產生連續的線寬很窄的太赫茲波。常用的方法包括:a) 利用電子學器件設計振蕩器,尤其是以亞毫米波振蕩器為基礎,提高振蕩器的工作頻率,以設計實現適合太赫茲頻段的振蕩器。由于這一特點,目前報道的太赫茲源的工作頻率主要集中在較低的太赫茲頻段。但是,在此基
液態水產生太赫茲波被證實
?? 液態水具有吸收太赫茲光波的性能,因此一直被認為不可能充當太赫茲波的光源。但近日,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張希成帶領團隊利用飛秒激光脈沖首次證明,液態水也能產生太赫茲波。發表在最新一期《應用物理快報》上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將為太赫茲波在無線數據傳輸、工業質量管控及高清成像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一種全新
加速發展的毫米波/太赫茲頻域(二)
II 微加工制造技術真空電子器件最大的問題是手工制造和對中,尚未實現批量制造技術。要實現毫米波和太赫茲頻段的開拓,必須解決真空電子器件的批量制造問題。真空電子器件在歷史發展上,本來就屬于批量制造產品,否則它也不可能在上世紀構建完整的信息社會。當時的小型化三、四極管都是年產幾千萬支的產品。顯示器件(C
加速發展的毫米波/太赫茲頻域(一)
由于微波頻段的擁擠,近年來國內外信息技術界都更加關注毫米波和太赫茲頻域的利用和發展[1-3]。毫米波頻域的應用可追朔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Milstar通信衛星正式使用Ka波段毫米波技術,使毫米波技術應用取得突破。近年來,高速數據通信和5G移動通信的發展,要求更高的工作頻率和更寬的頻帶寬度。促使我們
太赫茲
太赫茲(Tera Hertz,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又稱為太赫,或太拉赫茲。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電磁波頻率。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歷史早期
高性能的非制冷“毫米波與太赫茲波”探測技術
毫米波(名詞解釋?)與太赫茲波(名詞解釋?)探測技術在通信、安全、生物檢測、頻譜分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它們是將承載著毫米波與太赫茲波的光信息轉變為電信號的核心技術。 高靈敏度、寬波段、快速響應及面陣可延展性的非制冷探測技術一直是目前所急需發展的方向。它們是一系列毫米波與太赫茲波相關系統,如
太赫茲光譜
太赫茲波,又稱遠紅外輻射波,具備非常卓越的特性。許多常見的材料和組織對于太赫茲波都是半透明的,并表現出“太赫茲特性”,使得利用太赫茲波鑒別和分析樣品成為可能。太赫茲光譜技術具備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比如在聚合物多晶型研究、聚合物研發、無機化學、氣體光譜、固態物理、半導體物理以及藥品研發等相關領域都可以
太赫茲通信
短亦有短的好,開辟戰術通信新領域。在無線通信發展百余年后的今天,軍事通信領域500MHz~5GHz頻段資源已日趨稀缺,未來量子通信技術雖值得憧憬,但目前仍有些遙不可及。而太赫茲這一曾被“遺忘”的波段,集成了微波通信與光通信的優點,具有傳輸速率高、容量大、方向性強、安全性高及穿透性好等諸多特性,在軍事
太赫茲特點
特點編輯人們關注THz技術的原因是THz射線普遍存在,是人們認識自然界的有效線索和工具。但是相對于其他波段的電磁波比如紅外和微波,對它的認識和應用非常匱乏。其次,THz射線有它自身的特點。THz 脈沖的典型脈寬在皮秒量級,不但可以方便地進行時間分辨的研究,而且通過取樣測量技術,能夠有效地抑制遠紅
太赫茲芯片
太赫茲芯片是一種全新的微芯片,是一種信號放大器,運行速度達到了1太赫茲,創下了最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2018年4月23日,由中國電科13所研制的首款國產太赫茲成像芯片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正式發布。研發歷史2014年11月,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芯片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研發出了太赫茲芯片,能夠達
太赫茲特點
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它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有如此之多的應用,首先是因為物質的太赫茲光譜(包括透射譜和反射譜)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物理和化學信息,所以研究物質在該波段的光譜對
太赫茲應用
太赫茲成像技術和太赫茲波譜技術由此構成了太赫茲應用的兩個主要關鍵技術。同時,由于太赫茲能量很小,不會對物質產生破壞作用,所以與X射線相比更具有優勢。THz時域光譜技術目前已經開始商業化運作,世界范圍內已經有多家企業開始生產商用THz時域光譜儀,主要是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廠家。THz時域光譜技術的
太赫茲技術
太赫茲輻射是0.1~10THz的電磁輻射, 從頻率上看, 在無線電波和光波, 毫米波和紅外線之間; 從能量上看, 在電子和光子之間· 在電磁頻譜上,太赫茲波段兩側的紅外和微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太赫茲技術基本上還是一個空白,其原因是在此頻段上,既不完全適合用光學理論來處理,也不完全適合微波的理論來
太赫茲簡介
THz波(太赫茲波)或成為THz射線(太赫茲射線)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才被正式命名的,在此以前科學家們將統稱為遠紅外射線。太赫茲波是指頻率在0.1THz到10THz范圍的電磁波,波長大概在0.03到3mm范圍,介于微波與紅外之間。實際上,早在一百年前,就有科學工作者涉及過這一波段。在1896
太赫茲歷史
太赫茲(Tera Hertz,THz)是波動頻率單位之一,又稱為太赫,或太拉赫茲。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電磁波頻率。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1]?
太赫茲成像
遠距離穿墻術,鑄就反恐作戰新利器。如果問一下駐伊美軍最怕的是什么,那答案肯定是路邊炸彈,防不勝防的路邊炸彈,成了駐伊美軍不寒而栗的“頭號殺手”,以至于讓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邁克爾·哈吉認為:“這種相對低級的武器將成為未來戰爭的一個標志。”在美軍撤離伊拉克之前路邊炸彈造成的傷亡一度不絕于耳。與此同時,不
太赫茲雷達
高精度寬頻帶,讓隱身兵器無所遁形。眾所周知,雷達主要靠接收目標的反射信號來發現目標。如果目標表面能使雷達波被吸收或散射,就可大大減小被發現的概率,從而達到隱身的目的。因此,通常所說的隱身技術主要是靠形狀、吸波涂層、形成等離子云吸收或改變雷達波的傳播方向來實現隱身的。在隱身技術應用之后,常規的窄帶微波
多孔核心光子晶體光纖引導偏振保持太赫茲波
光子晶體光纖(PCF)也稱為微結構光纖(MOF)?,是一類不同類型的光纖,特別適用于傳感,生物醫學成像,時域光譜學,安全性,DNA雜交和癌癥檢測領域的應用,并在光通信。?與傳統光纖不同,PCF提供高雙折射和可控色散。實芯PCF經歷大量材料損失,不適用于太赫茲信號傳輸,而空心PCF限制電磁波的傳播距離
多孔核心光子晶體光纖引導偏振保持太赫茲波
高度雙折射和接近零色散平坦的光子晶體光纖為低損耗成像和傳感應用提供太赫茲波。 光子晶體光纖(PCF)也稱為微結構光纖(MOF) ,是一類不同類型的光纖,特別適用于傳感,生物醫學成像,時域光譜學,安全性,DNA雜交和癌癥檢測領域的應用,并在光通信。 與傳統光纖不同,PCF提供高雙折射和可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