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檢查 部分患者腦電圖見有異常,多呈彌漫性波活動的廣泛性輕至中度異常。顱腦CT除腦溝增寬、腦室擴大外,無其它特征性改變。腦脊液檢查在少數患者中可有輕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和5-羥色胺代謝產物5羥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對臨床癥狀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及典型臨床表現,診斷不難,但對臨床癥狀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被忽略。 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與繼發性震顫麻痹綜合征相鑒別:(一)腦血管性震顫麻痹綜合征:多發生在腔隙梗塞或急性腦卒中之后,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表現已及錐體束征、假性球麻痹等,顱腦CT檢查有助診斷。(二)腦炎后震顫麻痹綜合征:病前有腦炎歷史,見于任何年......閱讀全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病,其造成的社會負擔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AD)。其確切的發病機制目前仍存在爭議,病理特征為路易小體(LB),即黑質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大量變性丟失、殘存的神經元胞質內出現的嗜酸性包涵體,氧化應激、炎癥、線粒
提起帕金森病,很多人都知道,但未必知道它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后,深深困擾老年人的第三大疾病。如何早發現、早干預?近年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教授徐評議牽頭的團隊設計了全國第一個前驅期高危疾病篩查軟件及帕金森病患者數據庫,可快速、有效地實現疾病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并進行疾病全程管理
嗅覺功能的減退和喪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如無法探知煤氣泄漏等)。研究顯示65歲以上智力正常的人群中,嗅覺功能低下者在4年內的死亡風險是嗅覺功能優秀者的2.5倍。同時,嗅覺損傷也是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病等重大神經退行性疾病最早的臨床癥狀。以帕金森病為例,嗅覺損傷一般先于疾病診斷4-
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利根進川博士在一項研究中說,除了外傷,一切疾病都與基因有關。基因檢測能夠輔助臨床診斷。由于許多遺傳性疾病表現出相似的癥狀,臨床上很難進行鑒別診斷。通過基因檢測,從基因層面對疾病進行分子診斷,找出真正的致病基因,可以輔助臨床醫生對疾病進行精準診斷。2008年,基因檢測被美國《
一、失眠障礙與精神障礙 ??失眠(insomnia)是最常見的睡眠主訴/癥狀,其特征是難以入睡、睡眠維持困難或早醒,并伴有日間過度嗜睡,有時還引起易怒、疲勞 及頭疼或胃腸道紊亂等情緒及軀體癥狀。患者常常主觀上對睡眠質量不滿意,且日間功能明顯受損,注意力及記憶力等認知功能下降,增加犯錯或事故
趙繼宗 “21世紀,轉化醫學理念將繼續促進對腦結構和功能以及對腦疾病預防和治療的研究。”中科院院士趙繼宗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百年來,神經外科學經歷了兩次飛躍,當前亟待突破挑戰,再次實現縱深式跨越。 在過去100年中,神經外科學的發展同樣是一部轉化醫學的歷史。趙繼宗表示,19世紀中末期運動、
郭瑋老師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腫瘤分子診斷、腫瘤轉移復發機制。在國內外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7部。現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第九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臨床生化學組成員、《檢驗醫
郭瑋老師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腫瘤分子診斷、腫瘤轉移復發機制。在國內外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參編專著7部。現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第九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臨床生化學組成員、《檢驗醫
七、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1. 血象:WBC明顯增高。淋巴細胞比例≥50%,絕對值≥5*10E9/L,持續時間≥3個月。形態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可見幼稚細胞或不典型淋巴細胞,晚期Hb、RBC、PLT減少。 2. 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淋巴系明顯增生,淋巴細胞比例≥40%,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
一、血脂類檢查項目臨床意義(13項) 項目名稱 縮寫 臨床意義 總膽固醇 CHO 參考值:0~5.2mmol/L(90~200mg/dL)高膽固
隨著對帕金森病(PD)認識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除了運動癥狀外,還伴隨有很多非運動癥狀,如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精神癥狀、睡眠障礙、感覺異常等。PD的皮膚病變屬于非運動癥狀中的一種,由于它的非特異性以及臨床上缺少客觀的衡量標準,常常被忽視。 那么問題來了,PD相關的皮膚病變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