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組織細胞病】治療
用藥治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現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藥物的聯合化療。郁知非等報道用米托蒽醌加環磷酰胺、洛莫司汀(環己亞硝脲)、長春新堿和**聯合化療惡組數例,多數病人獲得完全緩解例已無病生存分別達10年和10年以上。1990年Sonneveld等報道12例惡組,4例治療前死亡(生存期8天~2個月);6例用CHOP方案(環磷酰胺、柔紅霉素、長春新堿、**)2例并做了脾切除,經多個療程后,結果4例分別存活>11個月、>30個月、>83個月、>85個月。國內謝麗蓉等(1983)對1例有巨脾者行脾切除,術后采用CHOP方案,病情相對穩定,提出巨脾切除可糾正脾功能亢進,除去大部分的腫瘤病灶,有利于化療的進行。1993年姚達明報道以CHOP方案治療5例惡組,3例完全緩解,其中1例已存活1年。此外,已有報道用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治療惡組成功的病例。這些治療方法與近年來國外采用的治療方案都與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療方案相......閱讀全文
【惡性組織細胞病】治療
用藥治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現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抗癌藥物的聯合化療。郁知非等報道用米托蒽醌加環磷酰胺、洛莫司汀(環己亞硝脲)、長春新堿和**聯合化療惡組數例,多數病人獲得完全緩解例已無病生存分別達10年和10年以上。1990年Sonneveld等報道12例惡組,4例治療前死亡(生存期8天~2個月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治療原則
早年,MH被視為是一種絕癥。但是近年療效有明顯高,Sonneveld等報告用CHOP(環磷酰胺、阿霉素、長春新堿、潑尼松)或MOPP(氮芥、長春新堿、甲基芐肼、潑尼松)方案治療7例MH,如不緩解則改用其他無交叉耐藥的化療藥物,有效率為57%,中位有效時間最長達38個月,3例無病生存時間分別為30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診斷標準: 1 、血象 半數以上白細胞<4.0×109/L ,可低達1.0×109/L。少數患者早期白細胞可增多。疾病早期可有中至重度貧血,血小板減少。隨著疾病的進展,多數有進行性全血細胞減少。僅少數患者(17.71%)周圍血片中可見少量異常組織細胞,因為組織細胞在造血組織中被網狀纖維所固定,細
【惡性組織細胞病】癥狀體征
癥狀體征1.臨床癥狀根據惡組細胞浸潤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現,從上述病理累及部位來看可累及造血組織(最常見),又可累及非造血組織,因此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國內作者曾提出不少分型意見,如按Israels分為5型,實則多數惡組病理,臨床表現具有2型以上的特點,雖然Cazal將其簡化為內臟型,皮膚型
什么是惡性組織細胞病?
惡性組織細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簡稱惡組)是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惡性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點是肝、脾、淋巴結、骨髓等器官和組織中出現形態異常的惡性組織細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顯的吞噬血細胞的現象。臨床起病急驟,以高熱、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全血細胞減少、
惡性組織細胞病檢測試驗
實驗步驟血象:全血細胞減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現,貧血進行性加重,嚴重者血紅蛋白可低于20g/L,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或偏高,白細胞計數早期高低不一,中晚期有減少,甚至低于1.0×109/L,血小板多數減少,白細胞分類中少數病例可見中、晚幼粒細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異常組織細胞和不典型的單核細胞,
惡性組織細胞病檢測試驗
血象:全血細胞減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現,貧血進行性加重,嚴重者血紅蛋白可低于20g/L,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或偏高,白細胞計數早期高低不一,中晚期有減少,甚至低于1.0×109/L,血小板多數減少,白細胞分類中少數病例可見中、晚幼粒細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異常組織細胞和不典型的單核細胞,濃縮白細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實驗診斷
1.?血象:全血細胞減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現。貧血進行性加重,嚴重者血紅蛋白可低于20g/L,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增高。白細胞計數早期高低不一,中、晚期多有減少,甚至低于1.0×109/L.血小板多數減少。白細胞分類中少數病例可見中、晚幼粒細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異常組織細胞和不典型的單核
什么是惡性組織細胞病呢?
惡性組織細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簡稱惡組)是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惡性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點是肝、脾、淋巴結、骨髓等器官和組織中出現形態異常的惡性組織細胞的灶性增生,常伴有明顯的吞噬血細胞的現象。 臨床起病急驟,以高熱、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全血細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鑒別診斷
隨著免疫組化、細胞遺傳學、基因分子遺傳學研究的不斷進展,對過去誤認為是惡組的一些疾病實際上可能與噬血細胞綜合征(HPS)相混淆,惡組和HPS之間胞形態、組織學的差異并不存在明顯界限,而有關HPS的分子和細胞遺學、免疫組織化學報道又較少,現如今臨床上對兩者的鑒別診斷仍有一定的難度。一般認為HPS較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檢查相關介紹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細胞形態學及病理學檢查涂片鏡下可見: (1)惡性組織細胞胞質嗜堿性,有空泡,核大而不規則,中至高密度,偶有雙核,核膜較厚; (2)細胞核呈有絲分裂現象,往往是多極的,憑借這點可以區分組織細胞是否為反應性增生; (3)組織細胞吞噬紅細胞,但是單憑這點確認惡組是不正確的,因為許
針對惡性組織細胞病的常見檢查內容
一、血象:全血細胞減少為本病突出表現之一。貧血出現更早,呈進行性。血小板計數大多減少,晚期更甚。部分病人血涂片可找到惡組細胞。 二、骨髓象:骨髓增生高低不一,晚期多數增生減低,三系細胞均減少。骨髓中出現異常組織細胞是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 三、細胞化學與免疫細胞化學。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細胞化學染色結果
染色正常單核細胞異常單核細胞惡組細胞過氧化物酶++0~+0堿性磷酸酶000酸性磷酸酶++++++++糖原(PAS)+~++(彌散)+~++(彌散)0~+(彌散)蘇丹黑B++±+β-葡萄糖醛酸酶+±±醋酸ASD酯酶00?醋酸α萘酚酯酶++++++±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血象是什么?
血象 全血細胞減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現。貧血進行性加重,嚴重者血紅蛋白可低于20g/L,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增高。白細胞計數早期高低不一,中、晚期多有減少,甚至低于1.0×109/L。血小板多數減少。白細胞分類中少數病例可見中、晚幼粒細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找到異常組織細胞和不典型的單核細胞。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骨髓象顯示什么?
骨髓象 骨髓涂片中大多數仍可見各系正常造血細胞。其中可見到形態異常的組織細胞,這是本病的最重要特征。這類細胞呈多少不一的散在或成堆分布,由于病變分布不均,故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可提高陽性檢出率。惡性組織細胞按形態學特征,可歸納為下列五型:異常組織細胞、多核巨細胞、淋巴樣組織細胞、單核樣組織細胞和吞噬性
惡性組織細胞病與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癥鑒別
惡性組織細胞病與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癥的鑒別? 惡性組織細胞病與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癥的鑒別 惡性組織細胞病 反應型組織細胞增多癥 臨床特點 原因不明 病勢兇急,進展快,預后差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惡性組織細胞病粒細胞缺乏癥期并發侵襲性煙曲霉菌感染。侵襲性真菌感染系指真菌侵入人體,在組織、器官或血液中生長、繁殖,并導致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的疾病。 深部組織真菌感染確診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在通常無菌而臨床表現或放射學檢查支持存在感染的部位,在無菌術下取得的標本,其培養結果呈陽性。左肺斑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骨髓象顯示什么呢?
骨髓象 骨髓涂片中大多數仍可見各系正常造血細胞。其中可見到形態異常的組織細胞,這是本病的最重要特征。這類細胞呈多少不一的散在或成堆分布,由于病變分布不均,故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可提高陽性檢出率。惡性組織細胞按形態學特征,可歸納為下列五型:異常組織細胞、多核巨細胞、淋巴樣組織細胞、單核樣組織細胞和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實驗室檢查都有哪些?
一、血象 全血細胞減少為本病突出表現之一。貧血出現更早,呈進行性。嚴重者血紅蛋白可降至20——30g.L。白細胞早期可正常或增高。晚期常顯著減少,有時可出現少數中、晚幼粒細胞。血小板計數大多減少,晚期更甚。部分病人血涂片可找到惡組細胞。用濃縮血液涂片法可提高陽性率,對診斷有一定幫助。 二、骨
惡性組織細胞病的細胞化學染色結果是什么?
惡組的細胞化學染色特點染色正常單核細胞異常單核細胞惡組細胞過氧化物酶++0~+0堿性磷酸酶000酸性磷酸酶++++++++糖原(PAS)+~++(彌散)+~++(彌散)0~+(彌散)蘇丹黑B++±+β-葡萄糖醛酸酶+±±醋酸ASD酯酶00?醋酸α萘酚酯酶++++++±注:“0”為無反應,±為可疑,+
Cancer-Cell:治療惡性白血病的新型療法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來治療某些嚴重的白血病,包括影響嬰兒健康的惡性白血病等。圖片來源:wearechange.org MLL重排白血病(MLL-r leukaemias)一種白血病亞型,其擁有特
下頜骨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病例報告
纖維組織細胞瘤是細胞分化成纖維細胞和組織細胞而形成的腫瘤。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表現為惡性,稱為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也稱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是最常見的成人軟組織肉瘤,由多形性紡錘和上皮樣細胞組成,有少量多核細胞。?MFH可發生于廣泛的
治療惡性腫瘤相關炎性肌病的簡介
針對原發病治療惡性腫瘤。炎性肌病首選藥為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潑尼松劑量開始宜大,根據肌癥狀好轉,酶譜變化,調整激素用量,用藥3周至3個月應見效。一般需服藥1~2年。重型病例,激素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為減少激素用量和副作用,可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環磷酰胺。免疫調節劑,如轉移因
首例,治療糖尿病未果而發生惡性腫瘤!
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病為什么會得上惡性腫瘤呢?相信很多人都會心生疑問。干細胞治療還安全嗎?一位49歲的男性病人,為了治愈
一例面部鮑溫病伴多形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病例分析
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一種具有高度惡性的軟組織腫瘤,通常見于中老年人,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好發于四肢和腹膜后,面部軟組織少見,而原發于面部軟組織的多形性MFH更為罕見。鮑溫病(Bowen’s?Disease,BD)是一種較常見的表皮
關于惡性萎縮性丘疹病的治療和預防介紹
1、治療 主要是對癥治療。一般可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與雙嘧達莫。雖可用皮質激素,但在晚期應注意發生腸穿孔的可能。亦可試用肝素治療。 2、預防 加強護理和營養,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為防止感染應注意隔離,盡量減少與病原體的接觸。避免近親結婚,進行婚前檢查,生育咨詢。
繼發性顱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病例分析
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主要由成纖維細胞和組織細胞組成的惡性腫瘤,多發生于深部組織,以四肢(尤以下肢)和腹膜后常見。常轉移至肺部,轉移至顱腦少見。而顱內MFH的臨床和影像表現缺乏特異性,加上發生率極低,故極易誤診。?病例資料:男,2
反復局部復發高齡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98歲,4年前無明顯誘因下發現右大腿拇指大小腫物,無壓痛,無瘙癢,無皮膚破潰,質韌,活動度差,局部皮溫稍高,3個月后腫物長至雞蛋大小。于2012年2月15日至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B超檢查:于右側大腿中部內側腫物處皮下探及一個低回聲團,大小4.1cm×1.8cm,形態尚
首例!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男子左臂長出惡性腫瘤
文 | 王月丹(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病為什么會得上惡性腫瘤呢?相信很多人都會心生疑問。干
右下肢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伴盆腔轉移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患者,男,45歲,右下肢腫物17年,皮膚破潰6月余,于2014年7月24日入院。患者17年前發現右大腿外側腫物,輕度壓痛,局部皮溫正常,17年來腫物逐漸增大,6個月前腫物迅速增大,并逐漸撐破皮膚,腫物潰爛。查體:右膝關節上方可見大小約20CM×18CM的破潰創面,腫物呈菜花生長樣,表面凹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