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辛拉面”廠商農心公司生產的6款方便面日前被檢出一級致癌物“苯并芘”的新聞被眾多媒體轉載,一時間人們對方便面產生了“戒心”。由于方便面國標中未設“苯并芘”限量一項,10月29日,沈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緊急對沈陽本地的包括沈陽農心食品有限公司在內的4家方便面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抽檢。昨日,記者從沈陽質監局獲悉,接受檢驗的24批次產品均未檢出“苯并芘”。 【檢測結果】本地產品未檢出“苯并芘” “韓國農心食品被發現含有致癌物質‘苯并芘’”的新聞一出,10月29日沈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沈陽市的四家方便面生產企業的24批次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測。 據沈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工作人員張子龍介紹,“為了讓市民放心食用方便面,我們在四家企業的生產線上抽檢了24批次產品,對其進行24項的檢驗。由于市民對‘苯并芘’比較敏感,我們先對抽樣產品進行了‘苯并芘’含量的檢測。今天(11月1日)中午結果剛剛出來,包括沈陽農心......閱讀全文
近日,韓國農心食品公司旗下6款方便面在韓國被驗出含有致癌物質――“苯并芘”。這一消息引發了不少韓國方便面愛好者的恐慌。對此,專家表示,日常飲食中也常能接觸到苯并芘,消費者也不要太過恐慌,少量吃入含苯并芘的食物人體可代謝。 國產農心未現苯并芘 11月1日,記
昨天,國家質檢總局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韓國農心公司方便面被檢出苯并芘問題,要求進口商主動召回6種問題方便面。 今天上午,記者走訪望京部分超市發現,韓國致癌方便面仍在銷售。中國質檢總局今天對本報表示,“問題面”的召回數量、是否涉及國產面等,正在進行調查。
近日,知名方便面品牌農心在韓國生產的6款方便面被卷入致癌物苯并芘風波,消息引起各界高度關注。記者獲悉, 上周末上海質監已經抽取農心上海工廠產品調味包和成品送檢,而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仍然在化驗農心涉事進口產品。據悉,目前方便面調料仍未對苯并芘作具體 限量規定。 上周五,國家質檢總局發出
近日,知名方便面品牌農心在韓國生產的6款方便面被卷入致癌物苯并芘風波,消息引起各界高度關注。記者獲悉,上周末上海質監已經抽取農心上海工廠產品調味包和成品送檢,而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仍然在化驗農心涉事進口產品。據悉,目前方便面調料仍未對苯并芘作具體限量規定。 本報訊 (記者劉俊)上周五,
韓國農心方便面被曝含致癌物后,國內消費者一直關注“國產”農心是否安全。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質監局的抽查結果和農心公司在國內的送檢結果均顯示:未檢出致癌物苯并芘。 據悉,上海市質監局共抽取了15批次上海農心使用的調料包樣品和3批次方便面成品,并在流通環節購買該企業生產的3批次方便面。風險監測
黑乎乎的店內過期食品仍在銷售、臟兮兮的貨架上充斥著廉價的“作坊小吃”、監管存在著諸多漏洞……連日來,晨報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北京城鄉結合部數量繁多的小超市整體售賣情況令人擔憂。據記者了解,北京市食品辦每周公布的下架食品,多數來自這些小超市。
網上不少賣家直接售賣現擠生鮮奶,宣稱純天然。實驗室人員對生鮮奶樣品進行取樣測試。有一份生鮮奶樣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 賣家通過網上零售、線下批發兩條“地下”路線銷售;專家稱自行煮奶滅菌不徹底,農殘、重金屬難去除;實驗測試有生鮮奶菌落總數超標1450倍 “百分百純牛奶,無任何添加,不含一
毒奶產品愈驗愈多,繼伊利和蒙牛后,產自黑龍江的雀巢奶品的一款一公升裝純牛奶被驗出三聚氰胺,另有一款雀巢嬰幼兒奶粉在21日也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雀巢香港有限公司22日凌晨發表聲明強調,港府的測試確認該兩款嬰幼兒奶粉并沒有三聚氰胺,有關奶粉是安全的。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表示,21日抽驗六十五個
金羊網-羊城晚報10月26日報道 三聚氰胺污染蔓延至非奶類及非加工的食品。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宣布,首次在本港百佳超市出售的某品牌新鮮雞蛋中,驗出超標88%的三聚氰胺。這些雞蛋由大連韓偉養雞有限公司生產,養殖場是該公司的蛋雞三場。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稱,已暫停進口
對于吃蔬菜,大家最關心的莫過于“農殘”問題了。實際上,有關蔬菜中的農殘,存在著不少鮮為人知的規律。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專家為大家揭開關于蔬菜農殘鮮為人知的規律。 清洗蔬菜時,可以根據不同種類,選擇其中一兩種方法應用。例如卷心菜等包葉蔬菜,可將外圍的葉片去掉,內部菜葉用溫水泡一下再逐片用
近年來,蜂蜜市場魚龍混雜,摻假造假的事件不斷被曝出。今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10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嚴厲打擊假劣蜂產品的建議”。時隔4個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在其官網正式作出回應: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和蜂蜜摻假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 1現行標準無法鑒蜂
近年來,蜂蜜市場魚龍混雜,摻假造假的事件不斷被曝出。今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10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了“嚴厲打擊假劣蜂產品的建議”。時隔4個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在其官網正式作出回應:將積極推動蜂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修訂和蜂蜜摻假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1現行標準無法鑒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3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方便食品、飲料、水產制品、餅干、薯類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類食品398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ac.nifdc.org.cn/)
海南市場上豇豆依然熱銷。《海南特區報》供圖 武漢市農業局日前查出海南豇豆含禁用農藥,并于今年2月6日向海南省農業廳發出協查函。目前武漢已全面禁止豇豆進入市場銷售。 事件:銷毀3噸多問題豇豆 22日,武漢市農業局披露,節前,武漢市查出3596.9公斤海南豇豆含有禁
抽檢中,涼拌豆干全部不合格。 廣州市工商局集中公布三季度食品抽檢結果 永旺家樂福百佳好又多等大型商超均中招 散裝熟食合格率不足四成,涼拌豆干全部不合格,涼拌海帶僅一批次合格,兩款桶裝水強致癌物超標……昨日,廣州市工商局集中公布糕點、乳制品、麥片、熟食、桶裝水等一批食品抽檢結果。永旺
進入12月,又到一年年末。今年哪些食品企業在國家抽檢中被通報最多?哪些品牌上了“黑榜”?什么食品種類問題最集中?多次不合格食品是否有更多處罰?關注食品安全的公眾希望了解這些信息。 為此,新京報記者聯合同花順(80.020, -0.97, -1.20%)數據中心,獨家對國家抽檢做了一次大數據分析
喝 茶是很多人每天的習慣。但日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消息顯示,59個測試樣品中18個不合格,問題集中在污染物超標、虛標等級等。而記者調查還發現,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一些名茶,如大紅袍、茉莉花茶,不少都是拼配而成,其原料配比成謎。權威發布 三成檢測茶葉樣品不合格 日 前,北京市消協工作人員分別在市
蜂蜜是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加工的,只能成為“蜂蜜制品”,而不是“蜂蜜”。但市場上售賣的含蔗糖“蜂蜜制品”,卻大多以“蜂蜜”自居。 據相關媒體報道,10月20日起,“升級”版蜂蜜“新國標”正式實施,除了增加污染物限量、農殘限量等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規定外,還針
入夏又進入涼菜熟食銷售旺季。盡管衛生部早在2004年就頒布并實施了《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然而,8年過去了,在記者的采訪中,卻幾乎沒有一家超市能完全做到規范要求,散裝食品的管理多數“散漫”。 □市場調查 生產日期 準確標注成難題 根據《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第十條規定,
受訪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 張運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 李洪文食品與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陳春秀 4月26日,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
深圳市食藥局突擊檢查了位于羅湖區KKmall南京大牌檔以及一日三餐2家餐館,南京大牌檔“上海青”疑似檢出農藥殘留超標。還發現了餐廳原料儲存有生熟混放嫌疑、備餐間地面有明溝、專間管理不到位、面點加工間沒有設置專門食品添加劑專柜等問題。 22日,深圳市食藥局突擊檢查了位于羅湖區KKmall的南
曾經的白色污染一次性發泡餐具在禁產禁用14年后突然解禁正備受質疑,而京華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同期解禁的還有直接接觸飲料和食品的聚氯乙烯包裝制品(簡稱“PVC食品包材”),這類制品是需要加入增塑劑的,而解禁理由未做任何明示。然而,同樣作為直接接觸食品的常用的PVC保鮮膜仍然被列在“限制類”。
曾經的白色污染一次性發泡餐具在禁產禁用14年后突然解禁正備受質疑,而京華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同期解禁的還有直接接觸飲料和食品的聚氯乙烯包裝制品(簡稱“PVC食品包材”),這類制品是需要加入增塑劑的,而解禁理由未做任何明示。然而,同樣作為直接接觸食品的常用的PVC保鮮膜仍然被列在“限制類”。 企業
十幾家重慶門店全部涉假、5年內被處罰20多次、“掛驢頭賣狐貍肉”、過期食品繼續售賣……零售巨頭沃爾瑪近幾年頻陷食品“安全門”,最近,這家超市又出事了! 茴香豆被檢出霉菌超標“520倍” 2019年12月4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于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43期)》顯示
最近,筆者的朋友圈里接連出現多次對于“愛心助農”產品的吐槽,有的是買到的蔬菜嚴重腐爛,有的是水果比商家描述的個頭小很多。大多數吐槽基本可以歸納為一句話,“線上銷售的助農產品不能信,質量這么差,在實體店根本不可能上架出售”。 “愛心助農”并非新鮮事物,早在幾年前就已出現。在其發展過程中,曾出現了
5月31日,臺灣衛生部門要求,飲品貼上安全證明才能售賣,造成民眾采購不便,只得翻開證明,尋找所需商品。 近日,東莞一臺商投資企業“東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添加劑被檢出有毒塑化劑DEHP。該公司銷售部經理與始作俑者“臺灣
5月31日,臺灣衛生部門要求,飲品貼上安全證明才能售賣,造成民眾采購不便,只得翻開證明,尋找所需商品。 廣東被查塑化劑企業法人被刑拘 北京暫未現臺塑化劑產品 東莞昱延存在已四年,與臺灣昱伸幕后推手疑均為臺商賴俊杰;起云劑中添入塑化劑已近30年 近日,東莞一臺商投資企業“東莞市昱
香港作為“美食天堂”,逾90%的食物靠進口,其中絕大部分鮮活食品都從內地進口,雖然偶爾也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但食物的整體合格率,多年來維持在驚人的高水準之上。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回復記者查詢時表示,2015年香港食物整體合格率高達99.7%,供港生鮮物資以極高的抽檢合格率,成為品質
從3月15日開始,南都連續推出揭露保健品坑老營銷內幕的報道,不斷有市民向南都報料遭遇坑老保健品營銷的經歷,廣州市工商、食藥監等部門迅速介入核查,將開展全市專項整治行動。據多名消費者報料,廣東道山食品有限公司及其下屬的綠色食品連鎖超市門店,除開展會議營銷向老人兜售高價蜂膠產品外,還有一款主打推銷的
日前,中央電視臺曝光了江西省南昌“毒皮蛋”事件,讓不少市民聞“蛋”色變。近期,記者走訪多家超市、菜市場發現,皮蛋市場銷售受到一定影響,部分品牌皮蛋開始降價促銷。而記者了解到,皮蛋除了傳統腌制方法之外,工業制皮蛋其實早已經陷入違規違法的兩難境地。 記者看到,廣州超市里的包裝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