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氣治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屬中醫“痿證”范疇,而根據疾病不同階段再結合西醫分型,又可屬于中醫的不同病證。筆者臨證將該病分為8種證型論治,由于脾胃氣虛多為常見證型,故擬健脾益氣湯,針對重癥肌無力(西醫分型:眼肌型;中醫辨證:脾胃氣虛證),癥見以上瞼下垂或伴斜視、復視,目睛轉動不靈或上下瞼閉合不全,伴見四肢倦怠,少氣懶言,氣短胸悶,納呆食少,思睡,大便稀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者療效良好。 組方 黃芪30~90克,黨參15~60克,白術15克,茯苓25克,炙升麻12克,柴胡12克,當歸15克,陳皮12克,炙甘草5克。 用法 每日1劑,冷水煎沸20分鐘,日服4次,每次150~200ml。 方解 脾與胃相表里,為后天之本,處中焦,為氣血生化之源;職司運化,為氣機升降之樞機。脾主肌肉、四肢,......閱讀全文
健脾益氣治重癥肌無力
? 重癥肌無力屬中醫“痿證”范疇,而根據疾病不同階段再結合西醫分型,又可屬于中醫的不同病證。筆者臨證將該病分為8種證型論治,由于脾胃氣虛多為常見證型,故擬健脾益氣湯,針對重癥肌無力(西醫分型:眼肌型;中醫辨證:脾胃氣虛證),癥見以上瞼下垂或伴斜視、復視,目睛轉動不靈或上下瞼閉合不全,伴見四肢倦怠
益氣升陽治頭痛驗案
? 華某某,女,42歲。兩太陽穴痛7日,痛甚則惡心嘔吐,煩躁不安,噯氣,伴有眩暈,食少納差,周身乏力,勞甚則覺頭痛加重,大便不爽,舌質紅苔白,脈弱緩。治宜益氣健脾,升陽止痛。處方: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陳皮9克,法半夏9克,干姜6克,黃連4.5克,桑葉9克,菊花9克,川芎9克,蔓荊
重癥肌無力的中醫脾腎論治
? 重癥肌無力是神經系統肌病中比較常見的難治病。在李庚和主任引領下,上世紀60年代起即開始運用中醫藥治療本病,經歷了一個探索實踐、總結提高、開拓創新的過程。在診治本病的長期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醫學術觀點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這在中醫藥治療重癥肌無力領域內是十分突出和獨具特色的,
菱角的藥用價值
菱角,味甘、澀、性涼; 1、抗癌,菱實的醇浸水液對癌細胞的變性和組織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2、補脾益氣健脾,強股膝、健力益氣。 3、緩解皮膚病,輔助治療小兒頭瘡、頭面黃水瘡、皮膚贅疣等多種皮膚病。 4、減肥,菱角利尿、通乳、解酒毒,是減肥的輔助食品。 5、紅菱角曬干研末,空腹服10克,紅
簡述抗子宮內膜抗體的治療原則
①氣虛血瘀型:治則益氣壯陽,活血祛瘀; ②氣滯血瘀型:治則健脾疏肝,活血祛瘀; ③陰虛內熱血瘀型:治則為清熱養陰,活血祛瘀。
中醫治療輕度脂肪肝的相關介紹
中醫辨證可將脂肪肝分為如下幾類,主要干預手段是藥物治療。臨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并配合飲食調節、心理疏導等方法綜合調治。治療過程中,應當審證求因,辨證施治。 1、辨證施治 (1) 肝郁脾虛證應疏肝健脾,可使用逍遙散之類的藥物進行治療。 (2) 痰濁內阻證應健脾益氣、化痰怯濕,
關于中心性視網膜炎的治療介紹
1、中心性視網膜炎的西藥治療: 可針對全身疾病給予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及多種維生素,結合血管擴張藥物以解除小動脈痙攣,改善微循環,提高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常用的藥物有蘆丁、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也有人主張用鈣劑以減少毛細血管的出血,后期可加用安妥碘肌注,但療效均不明顯。 2、中心性視網膜炎的
氣虛咳嗽的基本概述
氣虛咳嗽,病癥名。氣虛引起的咳嗽。多因勞役過度,肺氣有傷;或飲食勞倦,中氣有損,土不生金所致。證見面黃肌瘦,氣怯神離,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飲食減少。治宜健脾益氣補肺,方用四君子湯、參術膏、補中益氣湯、瓊玉膏、生脈散等。
頑固性頭痛治驗二則
? 1、疏風散寒??? 劉某,女,58歲,農民。2011年1月24日就診。自訴頭痛10余年。病史不詳,氣暖無礙,然每冬氣寒則痛發,時輕時重,遇寒加重,久痛不愈,以至帽不離頭,雖屋內亦不可褪。查腦電圖、腦CT無異常。雖多方求診,無良效。每痛劇,需服止痛之劑以減其痛勢。今見頭痛勢急,前額為甚,遇寒尤
炙甘草的臨床應用
1 健脾益氣和中 《本草述鉤元·卷七》凡心火乘脾, 腹中急痛, 腹皮急縮者宜信用之。健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對于脾胃倦怠, 心虛悸動引起的疾病, 本品甘平, 益氣補中, 故可用于多種氣虛證, 如脾胃虛弱, 氣短乏力, 食少, 便溏者, 常與人參、白術、茯苓同用, 以增強健脾益和中之效。若心氣
關于耳鳴耳聾的癥狀分類介紹
1.風邪外襲:癥見卒然耳鳴耳聾,頭痛惡風或有發熱,骨節酸痛,或耳內作癢。治宜祛風解表。 2.肝膽火盛:癥見卒然耳鳴耳聾,頭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結。治宜清肝泄熱。 3.痰火郁結:癥見兩耳蟬鳴,有時閉塞如聾,胸悶,痰多。治宜化痰清火,和胃降濁。 4.瘀阻宗脈:癥見耳鳴
炙甘草的功效作用及臨床應用
功效作用 功效滋陰養血,益氣通陽,復脈定悸。主治心陰陽兩虛證,后世醫家在張仲景臨床應用基礎之上將其擴展用于治療虛勞、肺痿、肺燥陰傷等證.現代醫家則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統性疾病.[2] 臨床應用 1 健脾益氣和中 《本草述鉤元·卷七》凡心火乘脾, 腹中急痛, 腹皮急縮者宜信用之。健中
山藥的功能主治
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①《本經》: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
關于交界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的中醫療法介紹
1.脾虛濕盛型 治法:健脾除濕,利水消腫。 方用健脾除濕湯加減。 白術10g、茯苓10g、枳殼10g、車前子10g、澤瀉10g、茵陳10g、薏米15g、陳皮10g、竹葉6g、燈心2g、冬瓜皮lOg。 氣虛明顯者加黨參,有繼發感染者加蒲公英、銀花。也可服用人參健脾丸。 2.脾腎陽虛型
甘溫除熱法退高熱驗案
? 一般情況:患者,男,1歲半。??? 病史:其外婆代訴,患兒因發熱、流涕、咳嗽1天伴煩躁口渴,哭啼不休等癥狀而在當地衛生室診治(用藥不詳),治療后流涕、咳嗽好轉,但發熱不退,體溫38.5℃~39℃,轉至某院兒科住院治療,經抗炎及輸液治療10天,病情無好轉。住院期間,經有關檢查排除流腦、流感、傷寒等
大棗的藥用價值
棗可供藥用,有養胃、健脾、益血、滋補、強身之效,棗仁和根均可入藥,棗仁可以安神,為重要藥品之一。[7] 紅棗所含有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
歸脾湯的臨床應用
??? 歸脾湯出自《濟生方》,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當歸、龍眼肉、酸棗仁、遠志、廣木香、大棗、生姜等組成。用于治療心脾兩虛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及脾不統血、氣不攝血之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皮下出血。我院臨證靈活運用于治療冠心病、汗證、白細胞減少癥,每獲良效,現舉例如下:??? 1 冠心
白術炮制不同---功效有別
? 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歸脾、胃經,味苦、甘而性溫。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醫學啟源》記載白術“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安胎”;《神農本草經》記載白術“氣味甘溫,無毒,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藥性賦》記載白
吳茱萸湯在婦科的臨床應用
??? 吳茱萸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由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組成,具有溫肝暖胃、降逆止嘔之功,主治厥陰經頭痛、胃中虛寒及少陰吐利等癥。臨床上應用于婦科并不多見。筆者近年來以本方加減治療婦科病屢獲奇效,現簡要介紹吳茱萸湯在婦科的臨床應用如下,供同仁參考驗證。??? 1.吳茱萸湯治療妊娠惡阻??
水紅花子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咸。歸肝經、胃經。 【功能主治】消瘀破積,健脾利濕。治脅腹癥積,水臌,胃疼,食少腹脹,火眼,瘡腫,瘰疬。 ①《別錄》:“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 ②《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兒痞塊積聚,消年深堅積,療婦人石瘕癥。” ③《品匯精要》:“明眼目,消瘡毒。” ④《國
高麗參的禁忌
(1)不宜與藜蘆、畏萊菔子、五靈脂同用,忌鐵器燉煮,熱癥、實癥著忌食。 (2)服用時忌與蘿卜、濃茶同服(同時服用會降低或抵消高麗參的藥效。 烏雞性平味甘,營養價值遠遠高于普通雞,口感也非常細致。至于藥用和食療作用,更是一般普通雞所不能相比的,《本草綱目》說它能補虛勞羸弱,治消渴。加入益氣暖脾
關于抗子宮內膜抗體的中醫治療介紹
中醫認為本病以腎虛為主,涉及肝血不足,肝氣郁結,其中以腎陰虛多見,夾瘀夾濕為患。濕熱蘊結下焦,熱擾精巢或熱蘊胞宮,以致不能成功孕育胚胎。 中醫辨證治療本病,將本病分為:氣虛血瘀型、氣滯血瘀型、陰虛內熱血瘀型三型。各型治療原則如下: ①氣虛血瘀型:治則益氣壯陽,活血祛瘀; ②氣滯血瘀型:治則
二十七味定坤丸的成分配伍
方中西洋參補氣養陰,熟地為補血要藥,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當歸、白芍、川芎養血調經,前七味藥相配即八珍湯之意,八珍湯為補氣血的基礎方,保證了藥效基礎。 黃芪與白術相伍能補氣健脾,使氣旺血生;與當歸相伍能補氣生血,治氣虛血虧。阿膠補血止血,與生地、白芍、艾葉炭相伍,即膠艾湯,為婦科經、帶、胎、產常
白術與蒼術異同辨析
? 白、蒼二術,《神農本草經》稱“術”,列為上品,但未有白術和蒼術之分。至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提出:“術乃有兩種,白術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術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膏,可作煎用。”宋《本草衍義》云:“蒼術其長如大小指,肥實,皮色褐,氣味辛烈……白術粗促,色微褐,
治療慢性結直腸炎的相關介紹
1、中藥治療:應以健脾補腎、益氣除濕為治本之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標之用,辨證施治,最忌長期應用大苦大寒之劑,亦可配合中藥針如麥注參麥注射液、黃芪注射液等靜滴以扶正。 2、西藥治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如炎癥明顯時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口服藥物調節腸道功能。 3、中西藥結合灌腸:采
低血糖危象中醫診療技術
? 凡因某種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的一組臨床表現,稱為低血糖癥。以饑餓感、臉色蒼白、心悸脈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顫、恐懼感或精神錯亂,甚則暈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癥嚴重時可致昏迷。臨床一般以血糖濃度低于2.8mmo1/L為診斷標準。???
關于嬰幼兒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治療介紹
一、診斷檢查 1.血及痰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血中IgE明顯升高。 3.肺功能檢查顯示肺總容量、殘氣量增加,肺活量減少。 4.血氧張力或飽和度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張力于過度換氣時減低,嚴重梗阻時明顯升高。 二、治療 (一)中醫治療 1.邪實血瘀型:喉間哮鳴,反復發作,胸膈滿悶,唇
慢性婦科炎癥證治四法
? 補血調肝健脾法??? 主要適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病程較長,以小腹隱痛或拘急疼痛為主,痛且喜溫喜按,一般兼有白帶,面色萎黃,舌淡,脈緩弱或小弦。治以養血和肝,健脾滲濕。方用當歸芍藥散加減。??? 典型案例? 患者,女,35歲。五年前因人流后出現腹痛,帶下增多,西醫治療暫愈。近幾年來在稍勞累后便出現
關于胃粘膜損傷的預防保健介紹
1.保護胃粘膜的食物胃貴于“養”而非“治”,適當的飲食內容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粘膜損傷的重要措施。應限制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的飲食,并利用飲食減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調節胃功能。對胃酸分泌過少或缺乏的患者,可給予富氮浸出物的濃縮魚湯、雞湯、蘑菇湯等食物刺激胃酸分泌。胃酸分泌過多的患者則應避免上述
補氣疏肝治乳汁自出
? 所謂乳汁自出,是說產婦在哺乳期,乳汁不經嬰兒吮吸而自然流出者,亦稱“漏乳”、“乳汁自溢”、“乳汁自涌”。本病病機分虛實:氣血虛弱,胃氣不固,攝納失常;肝郁化熱,疏泄失常,迫乳外溢。病久易郁,在臨床上呈現出虛實夾雜的不典型證候,所以在辨證論治時不能單純地補虛或瀉實,應主次分明,兩者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