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將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下午以視頻方式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 習近平指出,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閱讀全文
COP15謀求達成保護生物多樣性新協議
受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全球1/4的動植物物種將面臨滅絕,生物多樣性危機迫在眉睫。近日,來自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和部長們將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以應對這一緊急情況。 據《自然》報道,從12月7日到19日,各國試圖達成一項保護地球生物
碳中和是什么
社會背景全球變暖是人類的行為造成地球氣候變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地球暖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隨著人類的活動,全球變暖也在改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2002年,南極洲一塊面積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脫落,并且
什么叫碳中和
碳中和的意思是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什么叫碳中和
“碳中性”其實也叫“碳中和”。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硬仗,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必須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穩中求進,推動“雙碳”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內在要求我們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增加碳吸收、減少碳使用、加強碳轉換、控制碳排放,積極穩妥地向“雙碳”目標邁進。 深刻認識推進“雙碳”工作的重要意義 大自然是人類
碳中和是什么意思
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節能減排術語,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達峰則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簡單地說,也就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
實現碳中和-森林作用大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張國斌說,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為林業和草原工
北京冬奧:科技助力碳中和
2021年12月13日,2022年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首鋼園,北京冬奧的腳步越來越近。 本屆冬奧會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綠色環保”。作為我國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后的首個世界級體育盛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承諾碳排放將全部中和,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決心,體
碳監測助力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大背景: 2020年9月22 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要在 2030 年前達到頂點,此后便要開始下降。 “碳中和
碳達峰碳中和ZL信息平臺正式啟動
碳達峰碳中和ZL信息平臺啟動?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供圖 10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和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四川省委創新驅動發展研究智庫承辦的“成渝雙城·雙碳論壇2022”在成都舉辦。 本次論壇以“智匯雙城、睿議雙碳”為主題,雙碳領域院士專家、知名學者、名企高管
北京首個碳中和旅游項目啟動
日前,由北京市旅游委主辦的“攜手低碳旅游,呵護綠色家園——碳中和綠色環保游”活動啟動儀式在中青旅大廈舉行。據介紹,“碳中和旅游”通過計算出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經過碳交易機構,購買相應的碳減排量用于抵消。
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實現碳中和
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期間,億利資源集團通過購買259噸碳排放總量,成功對會議期間所產生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是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動荒漠化防治和生態經濟發展的大型國際論壇。為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從本屆論
邱勇:能否實現零碳未來,未來十年是關鍵時期
“未來十年是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期,將會決定我們能否實現零碳未來”,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日前在全球青年零碳未來峰會暨第三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以下簡稱峰會)頒獎典禮上說,年輕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中堅力量。 邱勇指出,正因如此,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今年將研究生論壇升級為全球青年零碳未來峰會。經
同繪碳中和藍圖-共譜零碳新樂章
第九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暨零碳島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12月18日,第九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暨零碳島論壇在橫琴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同繪碳中和藍圖 共譜零碳新樂章”,線下主會場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長隆橫琴灣酒店會議中心。近200名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領導、聯合國機構、國內外政府
廣東印發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實施意見
近日,廣東佛山印發《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要推進市場化機制建設: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極爭取碳排放交易外匯試點。探索開發碳排放等綠色低碳期貨交易產品。推廣碳普惠制。加快建設用能權交易市場,探索電力交易市場、綠電交易市場、
碳達峰碳中和有堅實的科學基礎支撐
近日,中國氣象局攜手中國社會科學院在京發布了2021年氣候變化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顯示,碳達峰碳中和有堅實的科學數據支撐——2021年是全球多災多難的一年,無論是世界各地還是我國,都遭受了很多與氣候相關的極端災害。這些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給人類敲響了氣候變化嚴峻挑戰的警鐘:從198
聚焦國際碳補償市場問題-COP25在馬德里召開
4年前,各國曾作出承諾,相比前工業化時代,要把氣候升溫控制在2℃以內。本周,200多個國家的代表再次會面,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此次聯合國年度氣候會議COP25在馬德里召開,將會持續到12月13日。會議議題預期會聚焦在國際碳補償市場問題上。如今,氣候變化問題正面臨著
清華大學校長:能否實現零碳未來,未來十年是關鍵時期
“未來十年是人類歷史上的關鍵時期,將會決定我們能否實現零碳未來”,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日前在全球青年零碳未來峰會暨第三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以下簡稱峰會)頒獎典禮上說,年輕人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中堅力量。 邱勇指出,正因如此,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今年將研究生論壇升級為全球青年零碳未來峰會。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獲批籌建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批準依托內蒙古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籌建“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這是該局批準籌建的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將發揮計量基礎支撐保障作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市場監管總局介紹,計量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目標的重要保障,對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
綠色技術助冰島快速走向碳中和
在冰島海利希地熱發電站附近的一個小型網格球形穹頂內,充滿二氧化碳的水正被泵入數百米深的多孔玄武巖中,二氧化碳會與巖石中的金屬發生反應,變成碳酸鹽,二氧化碳將安全地封存數千年。 這一項目是助力冰島實現碳中和的方式之一。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冰島正在開發一系列技術,幫助其在2
我國碳中和應該走怎樣的道路?
“碳中和應該走適合中國國情的路徑,不能簡單理解為去化石能源(去煤化),更不能片面性地‘去碳’。”在7月23日于北京舉行的2022年厚煤層綠色智能開采國際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在主旨報告中說。當天的會議以中國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采(以下簡稱綜放開采)40周年為主題,總結了厚煤層開采理論與技術的科學
“北京科技創新碳中和推進會”舉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60.shtm
碳中和如何實現“可能三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31.shtm面對氣候變化、能源危機以及頻發的極端天氣,怎樣將滿足“安全可靠、經濟可行、綠色低碳”目標的“不可能三角”轉變為高質量能源系統的“可能三角”?6月11日,近20位世界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兩
生物多樣性減少致植物分解速度放慢-影響全球碳預算
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生態學研究,評估了植物殘體的多樣性和分解植物殘體的生物多樣性,這兩者對于植物殘體分解速度的影響。調查發現,在所有生態系統中,植物殘體和腐生生物多樣性的減少,都會放慢植物殘體中碳循環和氮循環以及分解速度。 未分解的死亡植物組織及其部分分解產物,就是植物殘體。
三億年前的碳排放導致海洋生物多樣性顯著下降
全球變暖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將面對怎樣的生存環境?解答這些問題,可以到地球歷史中與當前地球環境變化類似的時期尋找答案。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南京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合作發表一項重要研究成果:與當前地球環境類似的約3億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期間,曾發生一次短暫
中國科協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系列叢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04.shtm
為何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99.shtm 中新網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技部等九部門共同研究制定的《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18日對外公布,引發廣泛關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
“液態陽光”可助力中國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建言,利用“液態陽光”技術可助力中國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李燦致力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領域多年,他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綠色氫能
踐行零碳承諾-上海天平保險再度實現碳中和
近日,上海天平保險通過北京環境交易所全程測算,于場內再度完成自愿減排交易,購買湖南東坪水電項目二氧化碳減排量1428噸,用以抵消其在2009年度其總公司及其全國各分公司自身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的全部排放。 這是天平保險第二次自愿完成碳減排交易。2009年8月5日,天平保險出資27.8萬元,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