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期間,億利資源集團通過購買259噸碳排放總量,成功對會議期間所產生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是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動荒漠化防治和生態經濟發展的大型國際論壇。為更好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從本屆論壇起,組委會決定通過從北京環境交易所購買碳匯減排量來抵消本次會議召開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使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首次實現了“零碳”的突破。 本屆論壇的碳排放盤查工作由億利碳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承擔,通過對參會來賓交通、住宿以及會場耗能等數據的核算,根據ISO14064國際標準計算得出此次論壇的碳排放總量為259噸,核算結果由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法國必維檢驗集團進行確認。用于抵消會議實際排放的減排量來自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造林項目,該項目是國內首個申報的沙漠造林碳匯項目,發揮了造林增匯效益的同時,在防風固沙、改善當地生存環境和自然景觀、保護......閱讀全文
日前,2013年第九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由全球地產行業可持續發展領導者L endLease公司承辦的“中國如何邁向碳中和城市”論壇,引起廣泛關注,知名行業專家和商業領袖針對綠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設,進行了有深度的探討。 可持續元素 綠色低碳已成為全球
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形勢日益緊迫,中國綠色碳匯事業加緊行動。回首2015年,中國綠色碳匯事業任務多、大事多、熱點多。北京林業大學綠色傳播中心組織專家學者和志愿者進行了認真回顧、總結,最終評選出了中國綠色碳匯2015十大事件。 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林業邊會展示巨大貢獻支持氣候談判。在2015年巴黎氣候
在杭州G20峰會剛剛落幕,達成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共識,摩洛哥全球氣候大會迫近,對全球減排賦予新使命的雙重背景下,9月24日~25日 ,由中國節能協會主辦的“2016中國碳交易市場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此次論壇著重關注中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與實踐,共同探討中國企業如何順應國際低碳發展潮流,把握低碳
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國際論壇”今天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禮堂隆重召開。200余名來自國內外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及在綠色生態等方面做出突出發展的企業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 “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國際論壇”是十七大報告把生態文明理念寫入黨的行動綱領之后,中國首個以生態文明命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2019年7月27日,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論壇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致論壇的賀信并發表主旨演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為論壇致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蒙古國前總統彭薩勒瑪·奧奇爾巴特,聯合
航空業的碳排放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歐盟單邊針對航空業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暫緩,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提出的航空業 “2020年碳中和”方案近日又浮出水面。盡管中國航空公司極力反對,但碳中和方案仍在國際航協年會上通過,并將在今年年底前提交給國際民航組織。 專家認為,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世界各國正面臨能源和經濟低碳轉型的大趨勢。全球各國如何進行能源結構轉型?中國在其中能做些什么? 國家氣侯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氣侯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在由中國新聞社舉行的“低碳能源轉型 賦能經濟發展”國是論壇上給出了他的判斷。 能源結構轉型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日前決定,出資11250元在陜西省延安市營造碳中和林15畝,把2011年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實現本次會議“碳中和”目標。 經北京凱來美氣候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計量、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審核,2011年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的碳排放共計49.84噸二氧化碳當量。國家林
全面實現遏制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承諾,對任何一個簽約國都意味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中國作為與美國和歐盟并列的三大能源消耗體,在建設“美麗中國”特別是能源轉型之路上如何向前奔跑,更是受到世界各國關注,也是政府制定應對策略的重中之重。圖片來源于網絡 就在10日的博鰲論壇上,中國領導人提出,“
5月27日,生物活性植被毯的發明者黃天文(左一)在科博會上介紹生物活性植被毯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
2012年12月,我國第一臺近零排放的265兆瓦IG C C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示范電廠在天津正式發電,標志著我國規模化減排二氧化碳技術與行動取得重要突破。在當前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的國際背景下,此舉對于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施節能減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全球性減排行動迫在眉睫
12月13日至15日,籌備已久的第一屆深圳國際生物科技創新論壇暨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133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海外企業共有34家,占展商總數的25.6%。 “如何應對生物信息帶來的大數據的挑戰?”在這個平臺上,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劉光明在
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費70%……面對“后哥本哈根”時代,中國將如何應對?在4月8日舉行的“2010年綠色暢想:能源、教育、環境倡議”國際論壇上,中美兩國科學家再次呼吁應重視“碳捕捉和儲存”,把二氧化碳收集并注入地下,讓它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此
《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最后一公里”談判再次崩盤。在馬德里舉行的氣候大會是《巴黎協定》生效前的最后一次締約方大會,會議的核心議題是討論《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實施細則。盡管會議增加了40多小時通宵達旦的談判,但各國仍無法對此達成一致。 《巴黎協定》第六條的目標是:為國際合作提供一個會計框架,允許國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又將迎來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機制建立20周年,也是日本第五個環境基本計劃發布之年。在此背景下,由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日環境高級別圓桌對話會近日在北京順利召開。對話論壇設置了“協同應對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鄉村振興戰
日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國際論壇”不僅聚焦綠色發展,而且以在內蒙多倫縣植樹造林的形式,將本屆論壇產生碳排放在未來5年內全部吸收,實現論壇“碳中和”。這是繼聯合國氣候變化天津會議“碳中和”后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實施的又一次“碳中和”公益活動。 中國綠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電力生產方式必須走清潔、高效、低碳的道路。國電集團將加快在東部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項目的布局,以提升清潔能源發電的比重。”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陳飛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業內人士稱,天然氣發電將會在電力工業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這種趨勢已不可避
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中的碳足跡將越來越大,低碳貿易壁壘也將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愈演愈烈,低碳貿易壁壘將在未來很長的時期內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我國只有順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這一國際潮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推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搶先一步實現低碳化,努力改進產
國內十大環境新聞 1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10月20日~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
低碳歷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此間正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的能源領域嘉賓表示,在頁巖氣實現大規模商業開發的國際背景下,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頁巖氣開發未來將極大改變世界能源供需結構。常規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未來發展前景將受到頁巖氣大規模開采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有待觀察。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頁巖氣開采條件與美國
高速城鎮化帶來資源環境巨大的承載壓力,如何實現更低碳、更綠色的發展,讓城市更美好、更宜居?今天,首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正式開幕,來自國內外的逾千名專家學者將圍繞低碳技術、低碳發展理念、低碳實踐案例等進行交流。同期,深圳將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建設低碳城為全國探路 據悉,本屆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以解決資源環境生態突出問題為目標,以激發綠色技術市場需求為突破口,以壯大創新主體、增強創新活力為核心,以優化創新環境為著力點,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加快構建企業為主體、
近日,在“上海環境友好型城市動議”項目總結暨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綠色出行項目”被授予“聯合國環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項目”。 “上海環境友好型城市動議”項目由上海環保局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以及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合作開展。旨在為上海建立一個綜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源于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的治沙PPP模式,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落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 7月28日,在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表示,下一步將更加重視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在政府持續增加投入的同時,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讓防沙、治沙者經濟上得到合理回報。 “在‘一
這幾天,在世博園,“低碳世博”成為人們念叨的最多的一個詞。剛好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一系列有關低碳減排的活動,吸引著千千萬萬觀博人。 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發布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于世界環境日在世博新聞中心發布。上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