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聯免疫法是將免疫技術發展為檢測體液中微量物質的固相免疫測定方法,即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1971年瑞典學者Engvall和Perlmann,荷蘭學者Van Weerman和Schuurs分別報道將免疫技術發展為檢測體液中微量物質的固相免疫測定方法,即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ELISA現在已成為目前分析化學領域中的前沿課題 ,它是一種特殊的試劑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術( 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 )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免疫測定技術 。酶標抗體標記效果測定:測定內容包括酶和抗體活性、結合物中酶含量和IgG含量、酶與IgG摩爾比值以及結合率。......閱讀全文
目前,免疫學檢驗中的標記技術主要包括酶免疫技術、熒光免疫技術、放射免疫技術、金免疫技術、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等。其中酶免疫技術是以酶標記的抗體(抗原)作為主要試劑,將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和酶催化底物反應的高效性和專一性結合起來的一種免疫檢測技術。作為經典的三大標記技術之一,酶免疫技術在檢驗醫學中得到廣
20世紀中期,以放射免疫技術為代表的標記免疫技術相繼問世,它將某種可微量或超微量測定的物質(如放射性核素、熒光素、酶、化學發光劑等)標記于抗原(抗體)上制成標記物,加入到抗原抗體的反應體系中與相應的抗體(抗原)反應,以檢測標記物的有無及含量間接反映被測物的存在與多少。這些將標記技術與抗原抗體反應
郝繁運 綜述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7年 第一期 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酶免疫分析的發展現狀,從酶免疫分析標記技術若干環節的技術進步、在方法學上與現代化技術的融合與發展、酶免疫分析技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酶聯免疫法的檢測原理,并對酶聯免疫法在食品檢測中的具體應用發展進行探討分析,主要闡述了酶聯免疫法在檢測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毒素、農藥殘留情況、動物源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以及轉基因食品等方面的應用。 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食品安全檢測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酶聯免疫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也也越來越重視。近些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見報,使得視頻檢測檢驗機構的工作壓力變大,要求也更高。同時,關于食品檢測檢驗的方法,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機構主要根據不同食品的檢驗要求,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本文主要針對生物檢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也也越來越重視。近些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見報,使得視頻檢測檢驗機構的工作壓力變大,要求也更高。同時,關于食品檢測檢驗的方法,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機構主要根據不同食品的檢驗要求,采取不同的檢測方法。本文主要針對
1 真菌毒素標準的發展 真菌毒素是產毒真菌在糧食(或果蔬)的種植、收獲、運輸、儲存過程中侵染糧食(或果蔬),并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真菌毒素污染谷物、飼料、果蔬,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和畜禽生產安全。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
2.3 玉米赤霉烯酮(ZEN)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小麥及其制品。動物食用被ZEN污染的飼料會引起中樞神經中毒,妊娠期的動物則可能流產、死胎、畸胎。GB 2761-2017規定小麥(粉)、玉米(粉)中ZEN的限量為60 μg/kg,未規定以小麥、玉米為原料的玉米油、調味品等的ZEN限量
摘要:黃曲霉毒素(AF)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毒素,而在所有的真菌毒素中,AFB1的毒性、致癌性較大,其能阻止蛋白、酶和凝血因子合成,又能抑制葡萄糖、脂肪酸、代謝產物的合成,從而引起免疫抑制、脂肪退化和DNA損傷。AFB1的檢測方法大致分為化學分析法、生物鑒定法、儀器分析法三大類,本文主要對
酶聯免疫檢測技術的應用 真菌毒素的檢測:黃曲霉毒素 B 1 、 M 1 以及 T-2 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 DON ),二乙酰草鐮刀菌烯醇( DAS ),玉米赤霉烯酮,赫曲霉毒素 A ( OA )。 農藥的檢測:主要有除草劑與殺蟲劑兩大類,例如殺暝松( FN )、甲
生物毒素的檢測分析 定義: 是由各種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產生的有毒物質,為天然毒素 分類: 按來源可分為植物毒素、動物毒素、海洋毒素和微生物毒素 危害: ①引起光敏反應的毒素。比如新鮮木耳中含有光敏物質卟啉,食用后經陽光照射會發生日光性皮炎。光敏性食物:泥螺、灰菜、紫云英、雪菜
目前檢測黃曲霉毒素的方法通常為免疫親和層析凈化液相色譜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這兩種方法。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操作簡單,快速,但靈敏度低且會出現假陽性,需使用免疫親和柱法進行定性、定量,而免疫親和柱又存在使用繁瑣、價格昂貴、儲存條件苛刻、保存期短等缺點。&nb
前 言 血脂分析不僅對動脈粥樣硬化(AS)和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已經應用于其他諸多臨床相關疾病如糖尿病、腎病以及絕經期后婦女內分泌代謝改變等的研究。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于1995年分別就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
黃曲霉毒素主要由黃曲霉菌產生,其他曲霉菌和青霉菌也可產生少許,這些真菌主要寄生于花生、玉米、大米、小麥等谷物及油料。1993年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 黃曲霉毒素檢測通用方法 薄膜層析法和液相色譜法是目前國
顯微鏡:熒光顯微鏡與普通顯微鏡一樣均由光學系統(物鏡和目鏡)和鏡架機械裝置組成。但是,熒光顯微鏡中的物鏡最好用消色差物鏡,因其自身熒光極微且透光性能(波長范圍)適合于熒光。由于圖像在顯微視野中的熒光亮度與物鏡數值孔徑的平方成正比,而與其放大倍數成反比,所以,為提高熒光圖像
三、《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建議》十三條本《建議》可為廣大臨床醫生和檢驗醫師在日常診療實踐中擬定檢測項目及檢測流程時提供參考。自身抗體檢測的合理應用有賴于檢驗醫生和臨床醫生的共同合作。1、《建議》十三條2《建議》解讀 (1)對臨床懷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建議進行自身
抗 DNA 抗體的發現抗 DNA 抗體分為抗雙鏈 DNA(ds-DNA)抗體、抗單鏈 DNA(ss-DNA)抗體和抗 Z-DNA 抗體。抗 ds-DNA 抗體的靶抗原是細胞核中的 DNA 雙螺旋結構;抗 ss-DNA 抗體靶抗原是核糖、脫氧核糖;抗 Z-DNA 抗體的靶抗原是左雙螺旋 DNA。一般來
抗 DNA 抗體的發現抗 DNA 抗體分為抗雙鏈 DNA(ds-DNA)抗體、抗單鏈 DNA(ss-DNA)抗體和抗 Z-DNA 抗體。抗 ds-DNA 抗體的靶抗原是細胞核中的 DNA 雙螺旋結構;抗 ss-DNA 抗體靶抗原是核糖、脫氧核糖;抗 Z-DNA 抗體的靶抗原是左雙螺旋 DNA。一般來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員抽查廣州市場上普洱茶樣品100%檢測出黃曲霉素?同樣是云南農業大學,為何有學者發表論文稱100%檢出黃曲霉,也有學者沒有檢出任何黃曲霉?昨日上午,云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學院、云南省生物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此前一些
真菌毒素檢測儀、真菌毒素測量儀采用酶聯免疫(ELISA)檢測技術,適用標準48T或96T檢測試劑盒進行定性或定量檢測。主要用于檢測各種飼料、飼料原材料、乳制品、油脂等樣品中B1、M1、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的含量。真菌毒素檢測常用的方法:一、薄層層析法:TLC法是針對
1.薄層層析(TLC)法 TLC法是測定黃曲霉毒素的經典方法,在薄層板展開后,在365 nm紫外燈下,黃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別顯示紫色、藍紫色、綠色和綠色熒光。TLC法的特異性較差,靈敏度相對較差,且測定黃曲霉毒素專一性不夠,經常引起測量誤差。但由于此法設備
一、定義 傳統認為抗細胞核內成分的抗體稱為抗核抗體(Autoantibody to Nuclear Antigen, ANA),這一概念強調了細胞核的重要性,因為細胞核內有DNA、RNA、堿性組蛋白、非組蛋白、磷脂及各種蛋白酶等復雜的化學組成,決定了ANA存在不同的成分,因此,構成了抗核抗體譜
第一節 引言血液是一種重要的醫療資源,廣泛應用于臨床服務當中。在發達國家,輸血常用于心血管手術和移植手術、大面積創傷以及實體瘤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支持性治療;另一方面,在發展中國家,它更常用于治療妊娠相關并發癥和嚴重兒童貧血。獲得充足、有保障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供應和安全的輸血服務是任何
一、免疫組化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免疫學及組織化學原理,對組織切片或細胞標本中的某些化學成分進行原位的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這種技術稱為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或免疫細胞化學技術。眾所周知,抗體與抗原之間的結合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免疫組化正是利用這一特性,即先將組織或細胞中的某些化學物質提取出來,以其作為抗原或半
核心提示:國家質檢總局24日公布了近期對200種液體乳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抽查發現蒙牛、長富純牛奶兩種產品黃曲霉毒素M1項目不符合標準的規定。其中,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對此,蒙牛在其官網承認這一檢測結果并解釋造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是當地奶牛
(四)染色原理及步驟 1.基本原理 酶標抗體與熒光色素標記抗體的染色相同,亦分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將酶直接標記在每一抗體上,間接法是將酶標記在第二抗體上,檢測組織細胞內的特定抗原物質。間接法所用的第一抗體是對組織細胞內某種抗原的特異性抗體(80%~90%的抗血清系由家兔制得,而絕大數單克隆
今年2月,海南“毒豇豆事件”暴露出果蔬農殘快速檢測技術的缺陷。 海南豇豆一次次逃過例行的快速檢測,最終在實驗室的色譜檢測中才查出了違禁高毒農藥的具體品種和殘留量。這讓媒體對農殘快速檢測技術產生質疑。 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農殘速測法是酶抑制法。酶抑制法快速檢測技術為什么讓高毒農藥一再漏網?
6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網站上發布新聞,表示以2014年第30號公告形式頒布了《子宮刮匙》等120項推薦性醫療器械行業標準。這是今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施行后頒布的第一批醫療器械行業標準。標準的正式頒布將推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對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促進醫療器
三、 血脂測定的方法學 (一)、測定方法 1.血清TC測定:化學抽提法—ALBK法為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參考方法。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生化室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也推薦作為我國TC測定的參考方法。 建議酶法[如膽固醇氧化酶- 過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CHOD-P
【薄層色譜法】 1.薄層層析(TLC)法 TLC法是測定黃曲霉毒素的經典方法,在薄層板展開后,在365 nm紫外燈下,黃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別顯示紫色、藍紫色、綠色和綠色熒光。TLC法的特異性較差,靈敏度相對較差,且測定黃曲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