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措施激發女性科技人才,營造生育友好工作環境
上海12月1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日獲悉,上海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下面簡稱《若干措施》),以進一步激發上海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據此,上海舉實措為女性科技人才創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根據《若干措施》,上海鼓勵科研單位設立女性科研回歸基金,資助女性科研人員孕育后重返科研崗位;鼓勵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通過實行彈性工作制、設立托幼服務靈活補助金和嬰幼兒托育服務機構等方式,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創設友好工作環境。 據悉,在考核評價、崗位聘用等環節,《若干措施》要求對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適當放寬期限要求、延長評聘考核期限,并納入集體協商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范疇;允許女性科技人才因生育或處于孕哺期申請延長項目結題時間。 據悉,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上海市婦聯、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經信工作黨委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閱讀全文
上海出臺措施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中新網上海12月1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日獲悉,上海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下面簡稱《若干措施》),以進一步激發上海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據此,上海舉實措為女性科技人才創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根據《若干措施
上海出臺12條政策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展
近日,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上海市婦女聯合會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出臺了更好發揮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參與科技決策咨詢、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活躍度等12條舉措,為女性科技人才進步、施展才華、發揮作用
上海出臺12條政策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展
近日,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上海市婦女聯合會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出臺了更好發揮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參與科技決策咨詢、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活躍度等12條舉措,為女性科技人才進步、施展才華、發揮
上海出臺措施激發女性科技人才,營造生育友好工作環境
上海12月1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日獲悉,上海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下面簡稱《若干措施》),以進一步激發上海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據此,上海舉實措為女性科技人才創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根據《若
科技部等: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為進一步激發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推動女性科技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發揮更大作用,近日,科技部會同全國婦聯等12家部門印發《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 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科技事業十分重要的力量。若
《中國科技人才》正式創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一系列重大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特別強調“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我們做好科技創新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為更好地貫徹落實
全國杰出科技人才和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揭曉
2015年,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中央批準印發了《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改革方案中明確指出,改革人才服務機制、助力科技人才成長成才,探索設立“杰出科技人才”等具有廣泛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科技界社會獎勵,調動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活力和潛能
科技人才高校兼職風險正在降低
7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我國允許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兼職,推廣海外人才優惠便利政策。 早在2015年5月,國務院就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在三年內,可以保留人事關系。 此后尤其是本月,
聚焦高層次女科技人才
婦女是重要的人力資源,必須高度重視。深度開發這一資源,對于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鳳毛麟角,兩院院士、973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中,女性僅分別占5%、4.6%和3.9%,至于全國各大科研院所的領導更鮮有女科學家的身影,這一現象無疑已引起
北京科技人才擁有指數全國最高
日前,在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舉辦的科技創新中心國際論壇”上,《全國省域科技與社會發展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報告指出,北京的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數全國排名第一,每萬人擁有科技人員指數全國最高。 報告指出,2013年全國科技發展指數為0.3。2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