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口徑望天之眼,創造史上新紀錄
2021年初,中國宣布,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巨眼”,令全世界科學家振奮。2016年9月25日,FAST在中國貴州一處偏遠的大山深壑竣工,成為我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全球大型射電望遠鏡的建造史上創造了新紀錄。“天眼”全景 近日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天眼工程——大射電望遠鏡FAST追夢實錄》一書中,FAST工程項目核心成員、中國科學院FAST重點實驗室主任彭勃以全程親歷者的視角,通過300張珍貴圖片和大量一手資料,還原了“中國天眼”的誕生歷程。 為什么要建? 1993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URSI)大會期間,來自10個國家的天文學家經過研討,形成一個共識,即建造接收面積達一平方公里的大射電望遠鏡陣,深入研究宇宙起源、微波背景輻射、紅移等問題。這個計劃體現了科學家的想象力,同時具有很大......閱讀全文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完工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最后一塊面板,3日上午在FAST工程大窩凼現場吊裝完成。至此,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的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預計今年9月,工程將全部竣工。 記者在工程現場看到,隨著工程總經理、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的一聲令下,FAST工程的最后一塊反射面板緩緩起吊,在
“中國天眼”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中國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極大拓展了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邊界。隨著性能的提升,“中國天眼”的科學潛力還將進一
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五百零九顆脈沖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509顆脈沖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遠鏡發現脈沖星總數的4倍以上。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
“中國天眼”進入成果爆發期
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中國天眼”已進入成果爆發期。?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探索宇宙起源、天地起源和生命起源,它實際提供了一個極端物理條件的太空實驗室。”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癥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 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
500米口徑望天之眼,創造史上新紀錄
2021年初,中國宣布,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巨眼”,令全世界科學家振奮。2016年9月25日,FAST在中國貴州一處偏遠的大山深壑竣工,成為我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全球大型射電望
為何在深山里建中國“天眼”? 專家解密三大創新點
中國“天眼”。代傳付攝 平塘縣外宣辦供圖 500米口徑大射電望遠鏡建設地——克度大窩凼。平塘縣外宣辦供圖 中國“天眼”夜景。平塘縣外宣辦供圖 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9月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曾公開
500米“大鍋”竟能發現500余顆脈沖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首
“中國天眼”已發現500多顆新脈沖星
新華社貴陽12月15日電(記者齊健)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
“中國天眼”已發現500多顆新脈沖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