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口徑望天之眼,創造史上新紀錄
2021年初,中國宣布,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巨眼”,令全世界科學家振奮。2016年9月25日,FAST在中國貴州一處偏遠的大山深壑竣工,成為我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全球大型射電望遠鏡的建造史上創造了新紀錄。“天眼”全景 近日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天眼工程——大射電望遠鏡FAST追夢實錄》一書中,FAST工程項目核心成員、中國科學院FAST重點實驗室主任彭勃以全程親歷者的視角,通過300張珍貴圖片和大量一手資料,還原了“中國天眼”的誕生歷程。 為什么要建? 1993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URSI)大會期間,來自10個國家的天文學家經過研討,形成一個共識,即建造接收面積達一平方公里的大射電望遠鏡陣,深入研究宇宙起源、微波背景輻射、紅移等問題。這個計劃體現了科學家的想象力,同時具有很大......閱讀全文
十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布局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已于近日發布,“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優先布局10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據了解,這10個項目具體包括: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
十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優先布局
8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已于近日發布,“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優先布局10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據了解,這10個項目具體包括: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聚
國際天文學家:中國天眼帶來令人震撼的觀測結果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向全球開放近一年以來,國際同行對它如何評價? 在1月5日專題介紹“中國天眼”高質量開放運行及系列重要科研進展的中科院2022年度首場新聞發布會上,來自荷蘭、美國的兩位知名天文學家通
知乎發布首屆科技榜單-中國天眼、韋布望遠鏡分列國內國外第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91.shtm
中國天眼成果頻出-附中國天眼全景圖
12月19日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維護保養期間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日上午,2021年度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年終總結會在貴州省平塘縣中國天眼(FAST)觀測基地舉行。 據了解,目前利用FAST望遠鏡觀測產生的科學成果不斷涌現。FAST已發現509顆脈沖星,是世界上所有
一眼望穿百億光年!中國天眼帶來宇宙級的浪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77.shtm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拓展人類認知邊界、開辟新領域新賽道、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都需要夯實基礎研究的這個創新根基。戳
中國科學院成果閃耀東湖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27.shtm10月20日,首屆“東湖論壇”展示會正式開放。展示會共設置十五個展區,布展面積近萬平方米。其中,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展示了40項成果,聚焦“四個面向”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貴州省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技創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87.shtm 科技日報訊 (記者何星輝)23日,貴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創新成果正式公布。這是貴州省首次評選出來的年度十大科技創新成果,既有代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探月工程成果,也有代表面向經
球面鏡的分類
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兩類。①凹面鏡:用球面的內側作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做凹面鏡。②凸面鏡:用球面的外側作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做凸面鏡。
球面鏡的應用
1、凹面鏡的應用:A、利用凹面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陽灶。B、利用過焦點的光線經反射后成為平行于主軸的平行光:探照燈、手電筒以及各種機動車的前燈。2、凸面鏡的應用:利用凸面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汽車觀后鏡 。
球面鏡的種類
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兩類。①凹面鏡:用球面的內側作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做凹面鏡。②凸面鏡:用球面的外側作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做凸面鏡。
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逝世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先生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歲。訃告 南仁東先生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自1994
英科學家:“銀河系燈塔”項目可能引發外星入侵
近日,英國科學家表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將地球信息發送到外太空的計劃可能會引發危險后果,包括潛在外星人的入侵。目前,NASA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支持一項名為“銀河系燈塔”(Beacon in the Galaxy)的計劃,旨在向太空廣播信息,以實現與“外星智慧生物”的聯系。相關論文發表
遙感“瞰”創新-走近我國的大科學裝置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又稱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 春節過后,我國科研工作者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們就通過遙感衛星數字地球技術一起去我國的幾個大科學裝置,感受一線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中國天眼”發現的脈沖星已超740顆 通過遙感衛星數字地球技術,我
2017中科院亮點:-FAST首次發現脈沖星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2017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首批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找到2顆新的脈沖星。FAST團組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沖星候選體,經國際合作進行后隨觀測認證,兩顆脈沖星通過系統認證,一顆編號J1859-01
專訪:宇宙“神秘電波”幾乎不可能來自外星人
近日,天文學家第二次發現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秘電波”——重復快速射電暴,這條消息引發諸多猜測。澳大利亞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副執行主任史蒂文·廷蓋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這幾乎不可能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 廷蓋說,快速射電暴大多只出現一次,這意味著產生快速射電暴的源頭很有可能在某種宇宙級的
知乎發布2022科技榜,中國天眼、韋伯望遠鏡為國內外第一
2月20日,由互聯網問答社區知乎發起、中國科學報社支持的2022年度科技進展評選結果暨首屆“知乎科技榜”公布。該榜面向2022年全球范圍內發生的重大科技進展,由知乎網友投票選出。憑借專業、認真的獨特社區氛圍,知乎長期以來受到科學研究、科學普及領域的廣泛關注。許多知名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學愛好者,長
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側記:高科技的大集結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模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北斗導航系統……26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對公眾開放。剛進展區,記者就被眼前的高科技裝備深深震撼了。 如一口巨鍋,四周有細繩牽引著中間的“瞳孔”——饋源艙來回移動,這就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
“中國天眼”:“慧眼”刺穿“光年之外”
經歷了調試、試運行和正式開放運行后近6000個機時的觀測服務積累,目前“中國天眼”運行穩定可靠,靈敏度穩居世界射電望遠鏡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間范圍體積遠超此前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 從古至今,人們都渴望一雙“慧眼”。現代望遠鏡,幫助人們看到更暗更遠的天體,成為能刺穿深空的“慧眼”。 對射電望遠
中泰國家天文機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4月5日,泰國公主詩琳通訪問“中國天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以下簡稱,FAST),并見證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與泰國國家天文研究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一手拿著筆記本和筆,一手拿相機或手機拍照,這是詩琳通公主出訪的“標配”。在FAST總控制臺門口剛一下車,詩琳通便拿起
“天眼”觀測,遙感地球
2012年9月,為加強對地觀測領域的綜合優勢,中國科學院正式組建成立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簡稱“遙感地球所”)。迄今,遙感地球所已成立滿五年。 溯其前身,遙感應用研究所和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前者成立于1979年,開拓了我國遙感事業;后者組建于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三期工程的宏偉藍圖下,
“中國天眼”,再出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06.shtm ■本報記者 甘曉 開欄語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學院,并提出“四個率先”的目標要求。 10年后,2023年,我國進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
用天眼“感知”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93.shtm 在現代化農業數據信息平臺上,可以精準掌握農業生產情況,科學判斷農產品價格趨勢,為農業發展提供“智慧大腦”。 ——這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空天院”)與
FAST收官在即:因獨創會精彩
正在貴州省平塘縣建設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日前進入收尾階段。FAST的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反射面安裝工程預計5月中旬完成。 作為科學領域圣潔的“天眼”,FAST是世界射電望遠鏡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FAST的建成將為我國天文學領域帶來
“中國天眼”沒“停工”-FAST發現114顆脈沖星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疫情期間運行正常,截至目前,已發現并認證脈沖星達到114顆,并陸續啟動了五個重大和優先項目的科學觀測,進入科學產出階段。 脈沖星被稱為“宇宙燈塔”,其快速自轉發射出的電磁脈沖信號周期性地掃過地球,可
非球面鏡的概念
非球面鏡片它的表面弧度與普通球面鏡片不同,為了追求鏡片薄度就需要改變鏡片的曲面,以往采用球面設計,使得像差和變形增大,結果出現明顯的影像不清,視界歪曲、視野狹小等不良現象。現在非球面的設計,修正了影像,解決視界歪曲等問題,同時,使鏡片更輕、更薄、更平。而且,仍然保持優異的抗沖擊性能,使配戴者安全使用
非球面鏡的特點
非球面鏡片的表面弧度是非球面設計的,這種設計比起球面設計鏡片的優點是:更清晰經過特有的鍍膜處理的非球面鏡片更擁有完美的視覺表現,呈現更清晰,舒適的視覺效果。更輕松戴上非球面鏡片后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為您的 眼睛減肥,盡情享受它帶給您的輕松隨意。更自然非球面的設計,更自然,視覺變形少,視物更逼真。
什么是非球面鏡片?
非球面鏡片。該鏡片從鏡片中心到周邊,曲率半徑逐漸增加(鏡片表面逐漸平坦)。象散0.10D,像質很好;如果改用較平的+2.00D基彎,30度的場曲0.55D,象散0.71D,成像清晰度下降,像質就比較糟糕。
球面鏡的規格參數
(1)頂點:鏡面的中心點O稱為鏡的頂點。(2)中心:球面的球心C稱為鏡面中心。(3)主軸:連結頂點O與鏡面中心的點劃線。(4)焦點:跟主軸平行的近軸光線射到球面上,反射光線會聚于主軸上一點,這一點稱為焦點,用字母F表示。(5)焦距:焦點到頂點的距離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可以證明,近軸時(即入射光線靠
球面鏡的應用介紹
1、凹面鏡的應用:A、利用凹面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陽灶。B、利用過焦點的光線經反射后成為平行于主軸的平行光:探照燈、手電筒以及各種機動車的前燈。2、凸面鏡的應用:利用凸面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汽車觀后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