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逝世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先生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歲。訃告 南仁東先生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自1994年起,他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負責編訂FAST科學目標,全面指導FAST工程建設,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勞、動光纜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工程的順利完成作出了卓越貢獻。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南仁東先生是最早在國際天文學會擔任分部主席等重要職務的中國天文學家,他也是一位卓越的綜合技術專家,在天文科學和天文技術方法領域造詣深厚,培養了大量的科學及技術人才。 南仁東先生一生樸素寬厚,淡泊名利,待人誠懇,胸懷全......閱讀全文
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逝世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先生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歲。訃告 南仁東先生是FAST工程的發起者及奠基人。自1994
記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先生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歲。 “這20多年他就專注干了這一件事” ——記FAST工程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探索宇宙起源、天地起源和生命起源,它實際提供了一個極端物理條件的太空實驗室。”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癥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 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后在
南仁東逝世:國失棟梁-精神永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604.shtm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因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在美國波士頓逝世。消息傳來,社會各界相繼沉痛悼
“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開幕
9月30日,“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事跡展暨南仁東塑像揭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活動并講話。 白春禮表示,南仁東20多年矢志追求、嘔心瀝血,奮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為我國天文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是我國優秀科學家群體中的杰出代表,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榜
“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塑像在貴州落成
10月15日,“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塑像落成暨“南仁東星”命名儀式在貴州省平塘縣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現場舉行。 儀式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貴州省委宣傳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共同主辦。儀式上,與會領導共同為南仁東先生的塑像揭幕,該塑像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于敏南仁東袁隆平屠呦呦等入選百名改革先鋒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宣讀了獲得改革先鋒稱號人員名單。名單如下: 改革先鋒名單(100名) 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于敏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 于漪 農村改革的先行者 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 率先到內地投資的澳門著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馬萬祺 數字經濟的
習近平新年賀詞向科學家致敬-“南仁東星”被“點名”
2018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他在賀詞中點名“南仁東星”,并向科學家致敬。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表示,此時此刻,我特別要提到一些閃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顆“南仁東星”,全軍英模掛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張超兩位同志。我們要記住守島衛國32年的王繼才同志,為保護試驗平臺挺
清華校友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7日簽署主席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17日下午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42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清華大學1963級無線電系校友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南仁東(圖片來源:國家天文臺) 南仁東,男,滿
時評:從南仁東說起-科學家的一生可以怎樣度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99.shtm一個生命的休止符落下了。日歷停在“公元2017年9月15日”那一頁。科學家的一生可以怎樣度過?——南仁東先生的離去,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的思考題。而他也用科研生命向世人詮釋,只專注一件事的
中國天眼FAST首秀引矚目-已超額完成年度試觀測任務
幾乎沒有懸念,“中國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又一次讓中國科學界站到全世界面前。10月10日,FAST團隊攜脈沖星發現的成果甫一亮相,就引來國內外注目,享譽世界的澳大利亞帕克斯射電望遠鏡的科學主管喬治·霍布斯評價:這是國際天文學界目前最令人激動的事件之一。 但鮮為人知的是,直到FAST“首
FAST的那些年-那些人
2016年9月25日,對于FAST是重要的。這項歷時22年的大科學工程,終于在這一天宣告殺青。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成為中國科學家探尋未知宇宙和生命起源,開啟了一道“天眼”,也將中國天文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更為廣深的世界。 多年來,隨著媒體的鏡頭和文字,FAST走進了千萬人的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已在貴州省平塘縣進入建設實施階段,這是記者從浙江海寧召開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天文望遠鏡及儀器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英文縮寫。2008年12月26日,“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一片名為“大窩凼”的喀斯特洼地奠
FAST發現毫秒脈沖星-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之上的星空。FAST攝影團隊提供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反射面上的測量靶標。FAST攝影團隊提供
FAST發現毫秒脈沖星-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之上的星空。FAST攝影團隊提供 ?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反射面上的測量靶標。FAST攝影團隊提供 ?
FAST首席科學家病逝5年,發現500顆脈沖星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在這里仰望蒼穹、傾聽宇宙……2017年,首顆脈沖星被發現的一個月前,FAST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因病逝世。截至目前,科研團隊通過FAST觀察已經發現約500顆脈沖星,并計算出快速射電暴的起源證據。
因美納與仁東醫學達成合作
因美納官微消息,1月16日,因美納與仁東生物醫學集團達成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泌尿系感染病原體檢測領域,圍繞泌尿道病原體/耐藥基因檢測(UPIP),共同推動精準診斷解決方案的應用與發展。
五百米口徑望遠鏡讓中國射電天文領跑世界
位于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金科村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全景。FAST工程辦公室提供 開欄的話 大科學工程是20世紀以來世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一個國家創新力以及核心競爭力的主要表征。就當今世界科技而言,一個國家在關鍵領域領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往往都會造成“勝
觀天巨眼FAST讓中國射電天文領先世界二十年
緊閉的電動門,擋住了去路,“正在觀測”的警示牌格外醒目。這是貴州平塘大窩凼——“中國天眼”所在地。 誰能想到,2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今,大山環抱之下,一個“觀天巨眼”靜臥在大窩凼里,仰望蒼穹,以“一眼千年”的神技獨步世界。 “中國天眼”的學名是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
7500萬元融資!仁東醫學專注腫瘤免疫
接到動脈網電話時,仁東醫學首席執行官金鴿剛剛結束了一上午的會議,正準備在咖啡廳快速結束午餐。這半年以來,她奔波于各地的臨床學會和醫藥峰會,通過與業內頂尖專家合作,仁東醫學積累了大量的臨床數據;另一面,她也在頻繁的與投資人接觸,“資本寒冬是真的要來了,現在融資多難呀。”她這樣感嘆。 但就是在這
“中國天眼”工程團隊:合力走到人類“視界”最前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08.shtm1月19日,首屆國家工程師表彰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與此同時,獲獎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FAST)總工程師姜鵬正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主持學術會議。?“我
FAST:凝聚中國創新-傾聽宇宙聲音
“記得剛到FAST的時候,那里只有一個碩大的天坑,周圍什么都沒有,一片荒涼。從坑底走上來,需要1個多小時的時間。”FAST饋源支撐系統助理工程師李銘哲曾經這樣描述過。現在,當你驅車前往克度鎮這個偏僻的黔南小鎮,再穿過一道道的狹窄山口,到達一個名叫‘大窩凼’的喀斯特洼地時,視野就會被一個500米
“中國天眼”:叩問宇宙亙古之謎
宇宙從哪里來,將要到哪里去?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能看到宇宙邊緣嗎? 以南仁東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學家20世紀90年代提出設想后,“中國天眼”歷經論證、立項以及艱苦建設,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進入調試期。2020年1月11日,“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
500米口徑望天之眼,創造史上新紀錄
2021年初,中國宣布,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巨眼”,令全世界科學家振奮。2016年9月25日,FAST在中國貴州一處偏遠的大山深壑竣工,成為我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全球大型射電望
科研人:我和我的偶像
在一般人看來,研究數學的院士一定從小就是天賦異稟的學霸。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平卻坦言,自己的成績曾經是全班倒數。 “記得剛上大學時,我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每當想起陳景潤先生說過的‘攀登科學高峰,就像登山運動員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要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懦夫和懶漢是不
中科院公示改革開放杰出貢獻表彰推薦人選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根據中央關于推薦改革開放杰出貢獻表彰人選的有關要求,經層層推薦、廣泛聽取意見、充分醞釀、院黨組會議研究,現將中國科學院報送中央的推薦人選予以公示。公示時間從2018年11月7日9時起,至11月13日17時止。如對推薦人
Fast-Yeast-Transformation
Protocol: Fast yeast transformationAdd 50 μl carrier DNA to a 1.5 ml tube.scrap cells from plate and add to the carrier DNA.Ad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改革先鋒”引發科技界熱烈反響:時代開拓者民族進步魂
40年改革開放,100名“改革先鋒”。在12月18日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10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令人矚目的是,在這份名單上,科技工作者有超過20位之多,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重量級”的存在。 多位科技工作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這表
“中國天眼”,再出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06.shtm ■本報記者 甘曉 開欄語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科學院,并提出“四個率先”的目標要求。 10年后,2023年,我國進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
歐維姆:技術創新助力“天眼”靈眸察秋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58.shtm“在‘中國天眼’(簡稱FAST)建設過程中,南(仁東)老師不止一次說過,‘索網疲勞是最讓我睡不好覺的問題’。”近日,新春走基層(廣西行)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柳州,在和記者的交談中,柳州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