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生時的性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拋出的“基因硬幣”是哪一面:X還是Y?兩條X染色體的話,你(幾乎總是)會長出卵巢。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就會長出蛋蛋。這些遺傳物質包裹的不同不僅僅在于會賦予我們不同的器官。相較于有著大約1000個基因的X染色體,只有45個基因的Y染色體十分渺小。研究暗示,隨著時間的推移,Y染色體越來越小了——結果這一主張被一些人憂郁或是歡快的理解成了男性的末日。 所以,Y染色體真的在消亡嗎?這對男性來說意味著什么?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要往回倒一倒。“我們的性染色體并非總是X和Y,”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Melissa Wilson說,“人類性別的決定和它們沒有明確的關系。” 當最初的哺乳動物在2億年-1億年前進化的時候,它們沒有任何性染色體。相反的,X和Y染色體和其他染色體一樣——大小相同,結構一致。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動物不需要性染色體。遺傳學佳Jennifer Graves說......閱讀全文
結構性染色體畸變 這種畸變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曾有染色體斷裂所致。常見的結構異常有缺失、環狀染色體、易位、重復、倒位和等臂染色體。 (1)缺失:指染色體丟失一段。即染色體一處斷裂,其無著絲粒的一端常丟失,成為末端缺失;染色體兩處斷裂,可造成中間段的丟失,為中間缺失。由于遺傳基因隨染色體斷片
結構性染色體畸變 這種畸變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曾有染色體斷裂所致。常見的結構異常有缺失、環狀染色體、易位、重復、倒位和等臂染色體。 (1)缺失:指染色體丟失一段。即染色體一處斷裂,其無著絲粒的一端常丟失,成為末端缺失;染色體兩處斷裂,可造成中間段的丟失,為中間缺失。由于遺傳基因隨染色體斷片
X,Y是相對概念,在核型分析時,配對結束后會有兩個形態大小有差異的染色體,較大的是x。也可利用細胞學手段,用基因定位,定位x或y的特有基因。
實驗方法原理 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 實驗材料 D-PBS ? ? ?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實驗材料D-PBS0.25%胰蛋白酶對數期的培養細胞秋水仙酰胺試劑、試劑盒低滲溶液醋酸
實驗方法原理 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實驗材料 D-PBS0.25%胰蛋白酶對數期的培養細胞秋水仙酰胺試劑、試劑盒 低滲溶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
實驗概要掌握染色體制片的基本程序。實驗步驟1. 取對數生長期細胞一個。2. 將培養基換成10mL DMEM(H) 10%FBS 0.1μg/mL秋水仙素的培養基,處理1~2小時。3. 將細胞培養液倒掉,馬上加入3~4mL 0.1%胰蛋白酶,并立即搖晃0.5~1min。當在顯微鏡下看到分裂相細胞脫壁后
一、 人外周血染色體制備 1. 實驗原理 人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方法是1960年由Moorhead 提出來的。正常情況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細胞都處在G1期(或G0期),但在體外給予一定的條件,進行培養,經72 h就可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這種取材簡易、用血量少的培養方法已被廣泛采用。
染色體畸變包括數目畸變和結構畸變兩類。這些畸變可發生于常染色體,也可發生于性染色體。以二倍體為標準,染色體出現單條、多條或成倍增減稱為染色體數目畸變,其畸變類型有整倍體和非整倍體。結構畸變是指染色體出現各種結構的異常,主要的畸變包括斷裂、缺失、重復、易位、倒位、等臂染色體、環狀染色體、雙著絲粒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