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制片
實驗概要掌握染色體制片的基本程序。實驗步驟1. 取對數生長期細胞一個。2. 將培養基換成10mL DMEM(H) 10%FBS 0.1μg/mL秋水仙素的培養基,處理1~2小時。3. 將細胞培養液倒掉,馬上加入3~4mL 0.1%胰蛋白酶,并立即搖晃0.5~1min。當在顯微鏡下看到分裂相細胞脫壁后,馬上加入終止液終止消化,并將分裂相細胞收集在一個15mL的離心管中,并在1200r/min離心4min。4. 將上清液倒掉,剩余50μL左右的液體在管中,并輕微震動,使細胞沉淀重新懸浮。5. 加入10mL的低滲液(0.075M KCL),第一毫升要逐滴加入,并邊加邊搖晃。6. 37℃水浴中低滲30min。7. 再加入1mL冰冷的固定液(甲醇:乙酸=3:1 的混合液),并馬上搖勻,離心,1000r/min、10min。8. 同步驟4。9. 加入10mL冰冷的固定液,第一毫升要逐滴加入,邊加邊搖晃。10. 室溫下固定30min,然后離心......閱讀全文
Y染色體的染色體結構
Y染色體(Y chromosome)是決定生物個體性別的性染色體的一種。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是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較小的y染色體。在雄性是異質型的性決定的生物中,雄性所具有的而雌性所沒有的那條性染色體叫Y染色體。由于Y染色體傳男不傳女的特性,因此在Y染色體上留下了基因的族譜,Y-DNA分析現在已應用于家
x染色體的染色體結構
研究確認了X染色體上有1098個蛋白質編碼基因,有趣的是,這1098個基因中只有54個在對應的Y染色體上有相應功能的等位基因,而且Y染色體比X染色體小得多。在2003年6月完成的詳細分析研究報告中指出Y染色體上僅有大約78個基因,Y染色體甚至被戲稱為X染色體的“錯誤版本”。X染色體中大約有10%的基
如何區分x染色體與y染色體
X,Y是相對概念,在核型分析時,配對結束后會有兩個形態大小有差異的染色體,較大的是x。也可利用細胞學手段,用基因定位,定位x或y的特有基因。
染色體病:結構性染色體畸變
結構性染色體畸變 這種畸變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曾有染色體斷裂所致。常見的結構異常有缺失、環狀染色體、易位、重復、倒位和等臂染色體。 (1)缺失:指染色體丟失一段。即染色體一處斷裂,其無著絲粒的一端常丟失,成為末端缺失;染色體兩處斷裂,可造成中間段的丟失,為中間缺失。由于遺傳基因隨染色體斷片而丟失
染色體病:結構性染色體畸變
結構性染色體畸變 這種畸變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曾有染色體斷裂所致。常見的結構異常有缺失、環狀染色體、易位、重復、倒位和等臂染色體。 (1)缺失:指染色體丟失一段。即染色體一處斷裂,其無著絲粒的一端常丟失,成為末端缺失;染色體兩處斷裂,可造成中間段的丟失,為中間缺失。由于遺傳基因隨染色體斷片而丟失
染色體聯合
中文名稱染色體聯合英文名稱chromosome association定 義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間的相互吸引及配對的現象。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染色體制備
實驗方法原理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實驗材料D-PBS0.25%胰蛋白酶對數期的培養細胞秋水仙酰胺試劑、試劑盒低滲溶液醋酸
染色體制備
實驗方法原理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實驗材料D-PBS ? ? ? ? ? ? ? ? ? ? ? ? ? ? ? ?
平衡染色體
中文名稱平衡染色體英文名稱balance chromosome定 義平衡易位中兩個非同源染色體各發生斷裂后,互相交換其片段。產生的染色體大多保留了原有基因總數,對基因表達和個體發育一般無嚴重影響,故稱平衡染色體。是由姐妹染色單體交換形成的。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染色體制片
實驗概要掌握染色體制片的基本程序。實驗步驟1. 取對數生長期細胞一個。2. 將培養基換成10mL DMEM(H) 10%FBS 0.1μg/mL秋水仙素的培養基,處理1~2小時。3. 將細胞培養液倒掉,馬上加入3~4mL 0.1%胰蛋白酶,并立即搖晃0.5~1min。當在顯微鏡下看到分裂相細胞脫壁后
染色體臂間倒位
所謂臂間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是指染色體的長臂和短臂各發生一次斷裂,斷片倒轉180度后重接,從遺傳物質的得失角度看,這種結構變化沒有遺傳物質的丟失,因此具有臂間倒位染色體的個體一般不具有表型效應,被稱為臂間倒位的攜帶者。很多染色體都可以發生臂間倒位,以9號染色體最為常見
等臂染色體
有的具有一個著絲粒,有的具有兩個著絲粒。在減數分裂中會發生兩臂間的聯會,為此,由于形成交叉而使形態發生變化,所以無論是一個著絲粒的或兩個著絲粒的等臂染色體都是不穩定的。在體細胞分裂中,具有一個著絲粒的,多數是穩定的,而具有兩個著絲粒的則是不穩定的。一般認為,具一個著絲粒的等臂染色體的形成經過三個階段
染色體臂內倒位
中文名稱臂內倒位英文名稱paracentric inversion定 義發生在染色體一條臂上不包含著絲粒的倒位。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染色體制備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
染色體制備
實驗方法原理 固定阻滯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在低滲液中膨脹,將細胞滴在載玻片上,染色,觀察 [ Rothfels and Siminovitch,1958;Rooney and Czepulkowski,1986 ] 。實驗材料 D-PBS0.25%胰蛋白酶對數期的培養細胞秋水仙酰胺試劑、試劑盒 低滲溶
染色體制備
一、 人外周血染色體制備 1. 實驗原理 人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方法是1960年由Moorhead 提出來的。正常情況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細胞都處在G1期(或G0期),但在體外給予一定的條件,進行培養,經72 h就可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這種取材簡易、用血量少的培養方法已被廣泛采用。
人類染色體的染色體帶的命名
根據人類細胞遺傳學命名的國際體制(ISCN)的規定,每條染色體都以顯著的形態特征(著絲粒、染色體兩臂的末端和某些帶)作界標而區分為若干個區,每個區都含一定數量、一定排列順序、一定大小和染色深淺不同的帶,這就構成了每條染色體的帶型。 區和帶的命名是從著絲粒開始,向臂的遠端序貫編號。"1"是最靠近
什么是染色體畸變呢?染色體畸變有幾種?
染色體畸變包括數目畸變和結構畸變兩類。這些畸變可發生于常染色體,也可發生于性染色體。以二倍體為標準,染色體出現單條、多條或成倍增減稱為染色體數目畸變,其畸變類型有整倍體和非整倍體。結構畸變是指染色體出現各種結構的異常,主要的畸變包括斷裂、缺失、重復、易位、倒位、等臂染色體、環狀染色體、雙著絲粒染色體
什么是染色體?
染色體(chromosome)是細胞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時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細胞核內,DNA 緊密卷繞在稱為組蛋白的蛋白質周圍并被包裝成一個線狀結構。
細菌人工染色體
The Construction of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 Libraries (complete manuscript)?(Clemson University Genomics Institute)??Construction of BAC
酵母人工染色體
·?????????Easy YAC Preparation Method?(Andrew Davies,Shaw lab)·?????????Screening YAC libraries?(Donis Keller Lab)This is a method for screening YAC l
同源[染色體]配對
中文名稱同源[染色體]配對英文名稱autosyndetic pairing定 義在減數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配對。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學(二級學科)
染色體工程簡介
按設計有計劃削減、添加和代換同種或異種染色體的方法和技術。也稱為染色體操作。
什么是染色體?
染色體(chromosome)是細胞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時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細胞核內,DNA 緊密卷繞在稱為組蛋白的蛋白質周圍并被包裝成一個線狀結構。 當細胞不分裂時,染色體在細胞核中是不可見的——在顯微鏡下也是如此。然而,構成染色體的 DNA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變得更緊密,染色體在顯微鏡下
染色體的結構
每條染色體由兩條染色單體通過著絲粒相連,從著絲粒到染色體兩端之間的部分稱為染色體臂。由于著絲粒的位置不同,分為長臂和短臂,在臂的末端還有端粒,臂上還有次縊痕。Telomere端粒、Centromere著絲粒、Region區、Band帶、p短臂、q長臂。
A染色體的特征
A染色體是真核生物染色體的主要成員,是生命必須的,具有顯著的遺傳效應的染色體。在每種生物中,所有的個體具有相同的A染色體,而區別于B染色體。
什么是染色體
人類基因組是由23對染色體(共46個)所構成,每一個染色體皆含有數百個基因,在基因與基因之間,會有一段可能含有調控序列和非編碼DNA的基因間區段。人類擁有24種不同的染色體,其中有22個屬于體染色體,另外還有兩個能夠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分別是X染色體與Y染色體。1號到22號染色體的編號順序,大致符合
什么是染色體
染色體(chromosome)是細胞在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時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細胞核內,DNA緊密卷繞在稱為組蛋白的蛋白質周圍并被包裝成一個線狀結構。當細胞不分裂時,染色體在細胞核中是不可見的-在顯微鏡下也是如此。然而,構成染色體的DN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變得更緊密,在顯微鏡下可見。每條染色體都有一
A染色體的定義
A染色體指真核細胞染色體組的任何正常染色體,包括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它是相對于額外染色體—B染色體而言的。
A染色體的作用
A染色體在遺傳上是重要的,對個體的正常生活和繁殖是必需的。其數目的增減和結構的變化對機體會造成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