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地區發生6.4級地震
新華社東京1月22日電(記者郭丹)日本九州地區22日凌晨發生6.4級地震,大分縣、宮崎縣震感強烈,但不會引發海嘯。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此次地震發生于東京時間22日1時08分(北京時間零時08分),震中位于北緯32.7度、東經132.1度,震源深度為40公里。日本氣象廳說,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九州地區的大分縣、宮崎縣震感強烈,觀測到5強的地震震度。熊本縣、福岡縣、高知縣、廣島縣等地也有明顯震感。據報道,日本首相官邸危機管理中心已設立信息聯絡室,隨時收集地震相關信息。截至目前,大分縣大分市出現水管爆裂,宮崎縣一名40歲男子在地震中摔倒受傷。......閱讀全文
專家:日本7.2級地震能量僅為汶川地震1/16
日本東北部發生7.2級地震,但災情卻遠比上月四川8級大地震輕微。有地震專家解釋,四川地震所釋放的能量要強大很多,是這次日本7.2級地震的16倍,兩處地形和建筑物結構也有所不同。同時,日本全球首個地震預報系統也對減低災情,發揮了重要效用。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盡管發生在日本東北部及中國四川的兩場地
日本科研因地震遭受重創
科研設施損壞或被迫關閉;許多外國科研人員離日回國 據《自然》網站報道,日本這次9.0級大地震造成日本許多科研基礎設施和實驗樣品的損壞,給日本的科研帶來很大打擊。 受這次地震影響最嚴重的是日本東北大學,其所在城市仙臺靠近地震震中。該校共有7座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毀壞,教研活動幾乎完全中斷,各
《科學》雜志剖析日本大地震
地震為何防不勝防;預報為何聲東擊西?3月11日的大地震后,日本巖手縣的野田村被海嘯沖刷,成為廢墟。 盡管有密集的地震儀器、透徹的地震研究以及優良的防震措施,然而,3月11日下午1時46分發生在日本本州東北宮城縣東部海面的9級大地震,仍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重創了這個國家。地震引發海嘯,導
日本開展地震對土壤影響研究
日本“3·11”地震是有記錄以來震級最強的,因為它沖擊了世界上監測最多的地震帶之一,這次自然災害為科學家提供了重要的有關9級地震的稀有珍貴數據。在獲取這些新數據之后,表面巖石和土壤對強烈的沖擊的反應狀況,是首要研究的課題。 美國佐治亞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從多個測量站的數據分析發現,地震削
突發地震,日本暫停排放核廢水
受15日凌晨日本地震影響,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暫時停止了核污染水排海。 據日本氣象廳當地時間15日消息,當天0時14分左右,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5.8級地震,最大震感為震度5弱,震源深度50公里。當地防災部門稱本次地震沒有引起海嘯的風險。 此外,據當地地震防災部門消息,0時1
專家:吉林連發超5級地震與日本9級地震有關
11月23日6時4分、32分,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分別發生5.8級、5.0 級地震,加上22日16時18分發生的5.3級地震,這是當地在15小時內三次出現5級以上地震,長春、松原、四平、哈爾濱等地震感明顯。地震導致部分房屋受損,部分住戶電力供應中斷,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吉
日本地震警示類似地質結構地區大地震可能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3月15日刊登文章說,最近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說明原有的一些地震理論并不完全正確,警示了世界上其他類似地區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可能。 此次日本大地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塊在日本海溝俯沖入日本下方,并向西侵入歐亞板塊造成的。文章說,過去在地震成因上有一種理論認為,較年輕的
他山之石:地震高發國日本的“防震之道”
面對重大自然災害,尤其不可抗的大地震,生命是脆弱的。人們在搶救災區被困群眾、淚別逝者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防震減災。作為經常發生地震的島國,日本在防震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 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7.8級地震。這是震后的北川縣城。
日本專家稱青海玉樹地震能量堪比阪神大地震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有日本專家稱,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樹發生的地震屬于板塊內斷層橫移的直下型地震,地震的能量與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為同等程度。 日本筑波大學地震學副教授八木勇治分析說,引發地震的斷層長約50公里、寬約15公里,最大約偏移了1.8米。地震的破壞可能持續了18秒。八木稱,至
英福康捐助日本311地震
日本東北部地區於2011年3月11日發生9級地震并引發海嘯,至3月19日,已造成超過7000人死亡及超過10000人失蹤。 英福康日本分公司在此次特大災害中,所幸無人傷亡。日前,英福康總部宣布捐款日本紅十字會,并攜手日本同仁共同協助受影響的日本民眾渡過難關。 在此祝愿日本民眾可以堅強
日本大阪發生5.9級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中新網6月18日電 綜合日本媒體消息,今天早晨7時58分許,日本大阪發生5.9級地震。日本氣象廳的地震速報稱,地震的震源位于大阪府北部,深10公里,這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資料圖:日本新干線列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本NHK電視臺大阪分臺報道說,這次地震搖晃時間長達30秒,人無法站
日本九州地區發生6.4級地震
新華社東京1月22日電(記者郭丹)日本九州地區22日凌晨發生6.4級地震,大分縣、宮崎縣震感強烈,但不會引發海嘯。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此次地震發生于東京時間22日1時08分(北京時間零時08分),震中位于北緯32.7度、東經132.1度,震源深度為40公里。日本氣象廳說,此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九州地區
日本本州東岸遠海發生5.3級地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723.shtm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3月22日15時36分(當地時間3月22日17時36分)在日本本州東岸遠海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40.30度,東經143.10
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7.4級地震-為大地震余震
4月8日,一名工作人員從位于巖手縣的一家旅館工作間走出。當地時間4月7日晚23時32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7.4級地震。 日本東北部海域4月7日晚發生里氏7.4級地震,日本氣象廳向東北地區太平洋沿岸發出了海嘯警報,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據日本氣象廳觀測,
日本7.4級地震對中國大陸短期地震活動無顯著影響
記者17日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獲悉,日本近海16日晚發生7.4級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對此次地震進行研究分析,認為該地震對中國大陸短期地震活動無顯著影響。 此次7.4級地震發生在太平洋板塊與鄂霍茨克板塊的俯沖帶上,太平洋板塊在日本海溝附近的俯沖速度約為8厘米/年。震源機制結果顯示該地震
“超級月亮”引發日本地震之說是“假科學”
近來有關“超級月亮”引發日本大地震的說法在網上流傳,不少中文網頁引用了英國《每日郵報》的相關文章,記者就此采訪了英國天文和地理專家,他們一致表示這兩者之間沒有聯系,直斥相關說法是“假科學”。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羅伯特·梅西博士說,所謂“超級月亮”,是指月球會在3月19日運行至軌道上的近地點
日本東部地區沿海發生里氏7.1級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網站消息,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北京時間7月10日8時57分發生里氏7.1級地震,震中北緯38.0、東經143.4,震源深度30公里。
日本在海底鉆探1.6公里-收集地震數據
鉆探用的導管 正在海上作業的地球號 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報道,上月末,日本科學家成功地在世界上最活躍的海底地震帶鉆探約1.6公里深,這是第一個用于收集地震數據的深海鉆探工程。 深海鉆探船“地球”號使用一種叫做隔水導管鉆井的特殊技術鉆探距離日本東南部約58公里處的地震帶
日本地震,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
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電站等多個核電站燃料池中的水出現溢出情況。 綜合報道,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1月1日發生7.6級強震,石川縣警察本部當地時間1月2日上午5時宣布,地震造成該縣共6人死亡。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電站等多個核電站燃料池中的水出現溢出情況。 日本柏崎刈羽核電站多機組乏燃料池水因強震溢出,
日本小笠原群島發生7.4級地震-東京有震感
日本氣象廳22日宣布,當地時間當天凌晨2時20分(北京時間22日凌晨1時20分)許,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7.4級地震,日本氣象廳已發布了海嘯警報。 此次地震震中地點位于東經143.4度、北緯27.5度的小笠原群島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包括東京在內
日本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8.8級地震
據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北緯38.1度,東經142.6度)發生8.6級(注:美國地質勘探局已將這起地震的震級修正為里氏8.8級)地震,震源深度約20公里。震中距仙臺約180公里。據了解,北京、天津部分高層建筑物人員有感。
美科學家繪制日本地震引發海嘯圖
美繪制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圖 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點46分在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了里氏9級的地震并引發海嘯。僅僅在地震發生幾分鐘后,海嘯便到達了第一個監視浮標,從那以后,科學家們便發布了有關海嘯浪高以及到達速度的預報。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日前發布的這幅圖像中,不同的顏色代表了海嘯
關注日本大地震:核事故-遠期效應不可低估
日本大地震之后,短期的核爆炸失控局面已出現轉機,但對人類、海洋生物、大氣環境的中長期影響依然難以估量。請看專家解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后的健康故事,希望能對此次災難提供借鑒。 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核反應堆爆炸,機組損毀,8
日本13座火山在大地震后開始活躍
日本氣象廳日前宣布,3月11日大地震后,日本全國至少有13座活火山周邊的地震活動開始活躍。有專家指出,今后一兩個月必須予以密切關注。 觀測到地震活動增加的火山包括富士山等,如15日,富士山附近發生了里氏6.4級地震,震源地與被推定為富士山熔巖堆積的地域非常接近。 靜岡大學火山學教授
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為日有史以來最大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確認,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已超過此前被認為是日本國內最大海嘯的明治三陸海嘯的規模,是日本有觀測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嘯。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根據現場調查,發現從巖手縣野田村到該縣宮古市長約40公里海岸線多數地方的海嘯浪高都達到20米以上,其中5個地點則超過了30米。
日本地震影響部分化學品中國供應
受日本地震影響,中國化學產品供應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作為精細化學品權威的供應商,百靈威憑借專業的運作和良好的國際商業信譽,目前可以提供多達500,000種的化學試劑和大包裝精細化學品,中國常備庫存已達20,000種及200,000瓶以上,能夠滿足科學研究、工業研發直至生產各個階段的綜合需求。同時百
日本地震垃圾漂到北美引發多項入侵物種威脅
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產生的垃圾還在大量、不斷被沖到北美西海岸。加拿大環境部地區總監保羅·克勞克納在7月30日表示,依附在垃圾上的外來入侵物種是這些受影響地區面臨的最大威脅。 克勞克納在溫哥華舉行的地震垃圾清理進展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大部分在海岸上出現的物種和垃圾都是預料會
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發生3.4級地震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3月29日12時42分左右,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關注日本大地震-核泄漏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震驚全世界。此次地震最讓人關注和擔心的問題是由地震引發的海嘯、核電站泄漏等次生災難。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后,3號反應堆、2號反應堆和4號反應堆也相繼出現問題,現已發現有一定程度的核泄漏,并已確認有多人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
曲國勝:海嘯使日本地震黃金救援期縮短
截至日本當地時間3月20日12時,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確認造成8000多人死亡,另有萬余人失蹤。 “緊急救援期一般為7至10天,盡管目前已經超過了72小時黃金救援期,但也還有找到幸存者的希望。”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國勝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表示。 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