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肋骨惡性淋巴瘤罕見,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中老年人多見,但本組病例40歲以下3例,是否有別于其他部位骨原發性淋巴瘤,有待于進一步大病例證實,男多于女,本組符合,本組病例,均為單發,男4例,女2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8.67歲,左右側肋骨發病未見明顯差異,臨床表現不明顯,疼痛及觸及腫塊多為首發癥狀,有報道認為影像表現重而臨床表現輕是較為特征的臨床表現,早期準確診斷困難,往往診斷時骨質破壞范圍較廣,周圍腫塊較大,多大于5 cm。 診斷骨原發性惡性淋巴瘤必須符合以下標準:①病變的首發部位或癥狀必須源于骨髓,可累及骨皮質及鄰近的軟組織,并經病理組織學證實與骨外淋巴瘤同源;②臨床及各種輔助檢查未發現其他系統、組織出現原發淋巴腫瘤;③發現骨破壞6月后才出現其他部位惡性淋巴瘤的癥狀及體征;④全身情況較好,而骨內腫瘤局限期較長。 影像學檢查對確診原發性或繼發性骨淋巴瘤有價值,本例......閱讀全文
討論?肋骨惡性淋巴瘤罕見,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中老年人多見,但本組病例40歲以下3例,是否有別于其他部位骨原發性淋巴瘤,有待于進一步大病例證實,男多于女,本組符合,本組病例,均為單發,男4例,女2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8.67歲,左右側肋骨發病未見明顯差異,臨床表現不明顯
討論?肋骨惡性淋巴瘤罕見,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中老年人多見,但本組病例40歲以下3例,是否有別于其他部位骨原發性淋巴瘤,有待于進一步大病例證實,男多于女,本組符合,本組病例,均為單發,男4例,女2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8.67歲,左右側肋骨發病未見明顯差異,臨床表現不明顯
?原發性肋骨淋巴瘤(Primary?lymphoma?of?rib,PLR)是一種罕見的原發于肋骨的惡性淋巴瘤,同其他部位骨原發性淋巴瘤相似,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收集本院1例及文獻報道5例肋骨原發性惡性淋巴瘤進行總結分析,以提高對肋骨淋巴瘤的影像學表現的認識。?病例男,58歲,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
原發性肺涎腺型腫瘤(salivary gland-type tumor,SGT)屬肺低度惡性腫瘤,僅占肺原發惡性腫瘤的0.1%~0.2%。腫瘤起源于中央氣道的黏膜下腺體,曾被錯誤地認為支氣管腺瘤。該類腫瘤組織病理學表現與發生于頭頸部的涎腺型腫瘤基本相仿,2004年版WHO肺及胸膜腫瘤病理分類中將
病例男,46歲,11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上肢麻木,近3月出現左上肢震顫,近1月抽搐兩次,病情逐漸進展。專科檢查:頸軟,無抵抗,Kernig、Brudzinski征均陰性,四肢肌力均為V級,肌張力正常。?MRI檢查示:右側額頂部硬膜下見扁丘狀占位,寬基底附于硬腦膜,大小約42.0mm×23.4mm×1
?圖4雙側病變呈明顯高灌注[左側腦血流量為868.08ml/(100mg·min);右側腦血流量為510.37ml/(100mg·min);鄰近正常腦實質腦血流量為205.30ml/(100mg·min)]?1.2手術記錄及病理學表現?患者取仰臥位,頭部取正中位,頭架固定。安裝導航參考架,注冊導航,
?圖3 腫瘤切除術后復查?圖4 患者出院前復查
血常規檢查示:梅毒快速血漿反應素陽性(1:32);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陽性(+),余無明顯異常。進一步彩色超聲檢查結果示:腎、輸卵管、肝、膽囊、胰腺、脾聲像圖均未見明顯異常。鼻咽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右頸腫塊細針吸取活檢示:分化差的惡性腫瘤細胞,腺癌可能性大(圖6)。?結合患者的臨床、影像及病理檢查結
脊髓的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且極具侵襲性的脊髓腫瘤,且常規影像學檢查表現無明顯特征性,術前診斷困難。現報道1例并復習文獻,總結及分析常規影像學檢查及新技術的應用,以提高術前診斷率。?1.病例資料?男,39歲,以四肢無力伴麻木3個月余入院。3個月余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無力,以左下肢明顯,伴雙下肢
病理結果提示:瘤細胞彌漫分布,異型性中等,可見骨母細胞樣瘤細胞成骨現象以及硬腦膜侵犯情況(圖5),免疫組化為:CK(-),Vimentin(+),EMA(+),CD99(-),PHH(-),Ki67(